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江苏省南京市210000
摘要:叠合板施工技术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常用的一项技术方案,该技术具备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稳定性强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新时期背景下,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建设效率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为了能够实现装配式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本文结合实际以叠合板施工技术为研究背景,在阐述该技术应用优点的同时对装配式工程项目施工中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后,能够给同类工程提供参考,从而推进我国装配式项目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叠合板;技术应用
0引言
从国内目前的房屋建造情势来看,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是主要的形式之一。
在我国城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依旧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粗放式的施工方式,造成严重的钢筋、水泥浪费。
其次是工地周围的脏乱差现象严重,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再向开裂,渗漏的质量通病问题严重。
最后是劳动成本的提升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从侧面说明,当前的情况难以维持传统的建造方式,只有采取良好的装配建筑模式,才可以解决以上现存的问题。
本文结合预制叠合板和楼梯的内容应用状况,按照一定的思路推动绿色与低碳建筑的建设工作。
1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叠合板施工技术优点
传统的模板具有一定的劣势,所以会选择预置好的叠合板进行替代。
叠合板的刚度较强,能够将原有的支撑体系进行优化升级。
不但可以节省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开支,还有助于推各项施工进度。
与此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避免出现扬尘污染。
1.1节省工期
在施工的环节中,通常不需要铺设额外的楼板底模,更不用将钢筋进行拆除。
不但可以将现场的浇筑混凝土用量降低,也有助于推进整体的施工进度。
1.2降低成本
在现代化的集成加工方式支持下,叠合板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开支。
沿
着叠合板方向设置的板下支撑模式,不需要额外增加其他的消耗,使得整体的材
料节约率达到七成以上。
1.3操作简单
传统楼板钢筋绑扎和浇筑模式的改变,为工效的提升提供了可能。
在整个工
序操作期间,简单易懂的操作模式使得整体的效率提升。
1.4不受季节气候限制
基于工厂化的加工模式,不会受到季节性气候的制约。
哪怕在严寒的冬季进
行施工操作,不会使叠合板的施工效率降低,甚至还可提升整体的施工质量效果。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要点
2.1设计科学、合理的叠合板图纸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的制作环节里,第一,要通过将图纸科学合理的设计,
才能够保证项目的优化升级。
在叠合板的规格、尺寸大小上,务必要满足当前的
施工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生产出合适的产品。
在设计的环节里,需要统筹考虑
各个专业的内容要求。
当图纸进行集中设置,检验构件是否按照设计的意愿逐步
推进。
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后期的堆放与运输工作。
所以,设计人员要及时和施
工人员做好沟通协调,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将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进行设计。
按
照构件生产的规模大小,对图纸中内容进行全方位审核。
2.2生产制作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
设计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结束之后,应该及时交付到相关的构件商中,让构
件商对设计的模具选择合适的组装方案。
全面参考叠合板的部件构件要领,严格
处理各种模具,保证模具的大小、尺寸符合预期规范,进而达到拼装施工要求。
在此环节中,需要将模具周围的碎屑及时清理,并均匀的涂上隔离剂。
制作构件
结束后,相关单位需要从加工图纸出发,完成日常组装处理,消除装配式建筑环
节中的不稳定性因素,避免出现严重的模板变形。
2.3堆放叠合板构件
将叠合板构件进行堆放时,要选择一块具有较高平整度的地方进行处理。
与
此同时,要好防水和排水操作,避免构件和地面直接接触。
叠合板构件尽量采取
平放和立放的方式进行堆放存储,如果其宽度低于500mm,那么会选择长垫木进
行堆放。
一旦宽度超过500mm,一般不用进行集中的堆放。
在此环节中,务必要
保证叠合板构件的统一性。
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的运输和吊装施工
3.1运输叠合板构件
当制作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件结束后,应该按要求将这些成品运送
到施工现场。
首先,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案了解构件的基本型号、特征以及数量规模。
其次,在运输车辆上铺设木方,在木方上面又铺加额外的橡胶垫和柔性垫,
只有这样才能够匀速的推进各项工作,避免因碰撞产生严重的问题。
最后,限定
合适的运输路线,确保运输路线的平整性,禁止出现刹车和制动的状况。
3.2吊装施工流程
在对住宅工程进行施工操作时,一般会按照以吊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1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2) 全面弹出控制线,进一步复核、审查控制线;(3)
顶板支撑施工操作的落实;(4) 准备就位实现叠合板的吊装;(5) 校正叠合板吊
装的各项流程,避免出现严重的偏移;(6) 安装管线和机电线盒的选择;(7) 绑
扎梁、板钢筋;(8) 验收阶段;(9) 浇筑混凝土施工操作。
3.3排布以及安装楼板支撑体系
完成各项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之后,照要求排布并安装楼板支撑体系。
在所有
的工字梁架设框架中,确保相关的叠合架构处于相对垂直的状态。
如果长度明显
低于40mm或超过35cm,那么要做好支撑体系的搭设。
与此同时,确保搭设强度
符合要求,并使其处于相对水平的高度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底面的平整度。
3.4吊装混凝土叠合板、并且进行就位和校正
结合前期的策划要领,实现叠合板的吊装操作。
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出现
严重的施工现场混乱。
吊装作业人员及时固定相关的吊装设备,按照指定要求逐
步实现层次的提升。
在目前的框架体系下,还需要有其他层面的支持和参与,不
能主观地进行吊钩固定。
采用构件式钢管脚手架对整体的支撑体系进行固定,参
考设计思路标准,确保设计要点的科学。
在叠合板就位的要求满足设计的状况下,才应当考虑混凝土浇筑环节中的漏浆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该项工作开展的阶
段中为了能够提高模板的衔接性,需要对叠合板吊装的方法以及工艺还有纠正点
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在嗅味的阶段中找到自己的结合点,提高整体的模板综合能力。
3.5绑扎钢筋和连接现浇结构
叠合板吊装作业工序完成之后,需要在现场做好钢筋的绑扎,对叠合板进行
固定减少隔阂版的活动问题出现。
同时在相应模板安装固定完成之后,就需要进
行后续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施工时一定要做好混凝土浇筑量的控制,并且
对浇筑厚度进行确定避免混凝土浇筑过多过少出现了各种质量问题。
最后在混凝
土浇筑工程完成之后,需要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达作业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随后再进行后续的刮平以及收面还有保养工作。
4结语
总的来说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阶段中,叠合板施工技术的应用无疑
给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效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因此在后期工程项目开展时,必
须要对技术的工艺流程进行控制,同时对工程施工阶段中的质量以及安全问题进
行管理,如此才能够全面的将装配式项目的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龙莉波,马跃强,赵波,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研究[J].建筑施工,2016,(3).367-369.
[2] 陈新.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施
工,2016,(4).464-465,468.
[3] 康顺年.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门
窗,2016,(8).121.
[4] 常春光,王嘉源,李洪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8-63.
[5] 许丽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
计,2018,(33):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