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保焊立焊焊接方法及图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保焊立焊焊接方法及图解
根据工件厚度的不同,立焊可以采用向下立焊或向上立焊。
前者主要用于薄板,而后者用于厚度大于6mm的工件。
1、向下立焊
立焊时的主要运条方式有两种,一为直线式,气为摆动式。
能够进行平板对接、丁字接和角接接头的焊接。
立焊时的关键在于保持熔池不流淌。
由于保持熔池很难,而极易发生咬边、焊瘤、焊缝成形不均匀(熔深和熔宽)和焊道表面凹凸不平。
在向下立焊时,为了保持熔池,焊枪应斜向下指向熔池,并保持如图4-20所示的角度。
电弧应始终对准熔池的前方,如图4-21a所示。
否则,一旦铁液流到电弧前方,便易发生焊瘤和焊不透,如图4-21b所示。
这时应加速焊枪移动,并使焊枪前倾角增大,依靠电弧力把熔池金属推上去。
向下立焊主要使用细丝、短路过渡和较快的焊接速度,典型的焊接参数如表4-7所示。
立焊焊缝与开坡口的对接焊缝在向下立焊的情况下有相似之处,该法用于厚度在6mm以下的薄板,焊接电流不得过大,当电流大于200A时,熔池金属将流失。
为此除限制电流外,还应尽量降低电弧电压和提高焊速。
向下立焊时通常焊枪不进行摆动,因为焊枪摆动时熔池难以保持,易引起铁液流失和未焊透。
如果需要较大的熔宽时,应采用多层焊。
值得指出的是向下立焊的焊缝成形美观、熔深浅,易产生未焊透和焊瘤。
2.向上立焊
工件厚度大于6mm时应采用向上立焊。
这时熔深较大、熔透可靠。
但是由于熔池较大,使铁液流失倾向增加。
为了能形成焊缝,不得使用过大参数。
通常采用的焊接参数为焊接电流120-150A、电弧电压18-20V的短路过渡形式。
这时形成的熔池较小,熔池始终跟随电弧移动,前面的熔池金属也同时凝固,保证了熔池不致流淌。
向上立焊时焊枪位置十分重要,如图4-22所示。
焊枪大致上应垂直于工件。
直线式焊接时,焊道易呈凸状,焊道外观成形不良且易咬边。
多层焊时后面的填充焊道易产生焊不透,所以一般不采用,因而向上立焊通常都进行摆动,摆动方式是如图4-23a所示的小幅摆动。
由于这时热量集中,焊道易凸起,所以在均匀摆动的情况下,应快速向上移动。
如果要求较大的焊脚时,应该采用图4-23b所示的月牙摆动方式,在焊道中心部位快速移动,而在两侧少许停留,以便防止咬边。
但这时应当注意不得使用向下弯曲的月牙摆动,如图4-23c所示。
因为这种摆动易引起铁液流淌和产生咬边。
向上立焊进行单道焊时,容易得到平坦而光滑的焊道,最大焊脚可达12mm。
要求更大的焊脚时应采用多层焊。
多层焊时第一层采用小幅摆动,而第二层应采用如图4-23b所示的月牙摆动方式。
如果要求很大焊脚时,第一层也可以采用三角形摆动,如图4-24所示。
这时三点都要停留0.5~1s,要均匀地向下移动。
以后各层可以采用月牙摆动所示,典型焊接参数根据板厚来决定。
对于厚板电流为
150~200A,电压为22-25V。
对于中板电流为100~150A,电压为18~22V。
通常使用直径1.2mm 的焊丝,而直径1.6mm的焊丝基木上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