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谭任桂州刺史时间考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谭任桂州刺史时间考辨
殷祝胜
【摘要】杨谭任桂州刺史的时间,<唐刺史考全编>据学界对杜甫<寄杨五桂州谭>
一诗的系年将之定于肃宗上元元年(760),仅此一年.然而综合杨谭<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及新旧<唐书>等有关材料来看,杨谭出任桂州刺史应在至德二载(757),
离任应在上元二年(761)四月后,首尾共有五年时间.<唐刺史考全编>所定杨谭任桂
州刺史的时间以及学界对杜甫<寄杨五桂州谭>一诗的系年,显然都把时间范围定得太窄了.
【期刊名称】《河池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1)001
【总页数】3页(P78-80)
【关键词】杨谭;桂州刺史;任职时间
【作者】殷祝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9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寄杨五桂州谭》一诗中吟咏
桂林的名句,题中的杨谭是杜甫的友人,排行五,其时正担任桂州刺史,故称杨五桂州谭。
关于杨谭任桂州刺史的时间,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全编》据浦起龙对于杜甫此诗
的系年,定为肃宗上元元年 (760),仅此一年[1]3244,实不确。
兹为考辨之如下。
系杜甫《寄杨五桂州谭》诗于上元元年不始于浦起龙,宋代黄鹤《补注杜诗》中《寄杨五桂州》题下注已有此推测[1]卷21,仇兆鳌《杜诗详注》即采用此说[3]778,然皆无实据。
杨谭有《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一文载于《文苑英华》卷 648,
后收入《全唐文》卷 377,是考证其任桂州刺史时间的最重要材料。
这是一篇向朝
廷告捷的不封缄的文书,叙述自己担任桂州刺史以后平定西原“蛮”大叛乱的经历。
文中说,“臣前年衔命到州”,曾对“不宾王化”的西原叛众“深入招慰”,去年三月十日,朝廷又“遣中使魏朝璨宣慰”,使部分叛众归顺。
于是这些归顺的首领主动请缨,“介胄自出於私门,粮储不损於官廪”,在作者的统一指挥下,“自春徂冬,凡经二
百馀日,前后苦战,各三十馀阵,破贼二十万众,斩首五千馀级”,取得了一场平定西原“蛮”叛乱的重大胜利。
据此叙述已经可以知道杨谭任桂州刺史时间绝对不止一年,到写这篇露布之时,他在桂州刺史任上就已经待了“前年”、“去年”及今年共三
个年头了。
杨谭是哪一年出任桂州刺史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先考证其《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的写作时间,依此逆推至“前年”,即可得杨谭出任桂州刺史的时间。
露布中称皇帝为“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据《旧唐书》卷 10《肃宗本纪》乾元二年记载:“正月己巳朔,上御含元殿,受尊号曰‘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
”“正月己巳朔”即正月初一,可推断此露布一定写作于乾元二年(759)正月初一之后。
之后多久呢?是当年之内,还是下一年甚至更晚?露布中说:
西原羁縻,旧染声教,被其不闾 (此字疑有误——引者)诱引同恶者,多僭称王侯,伪署
官爵。
旌旗蔽野,鼓角沸天,恣杀戮以威人,将玉帛而济众。
方圆数千里,控带十八州,
丁壮并执其干戈,子女尽充其仆隶,自谓强盛转加凶顽,迫之则鸟散兽惊,缓之则蚁结蜂聚。
老幼奔走,耕稼失时,万井无烟,兆人失业,不宾王化,於兹四稔。
可知自西原之乱爆发到写作此露布,时间已经过去四年。
据《新唐书》卷 222下《西原蛮传》,西原之乱爆发于“至德初(756)”,第四个年头为乾元二年(759),则此
露布的写作时间正在肃宗被尊为“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的当年。
露布中叙述“破西原贼”之战事在“去年”即乾元元年“自春徂冬”,战事结束后需有一段
清点战果、安抚降俘等善后的时间,则此露布的写作按照正常情况应当在乾元二年正、二月之间。
乾元二年的“前年”为至德二载 (757),杨谭任桂州刺史当始于此年。
杨谭桂州刺史的任期结束于哪一年呢?《资治通鉴》卷 221肃宗上元元年 (760)记载:“六月甲子,桂州经略使邢济奏破西原蛮二十万众,斩其帅黄乾曜等。
”《新唐书》卷 6《肃宗纪》上元元年也载:“是岁,吐蕃陷廓州;西原蛮寇边,桂州经略使邢济败之。
”据此则上元元年六月邢济已在桂州刺史任,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全编》即
据后一条材料系邢济任桂州刺史时间始于上元元年[1]3244,那么杨谭桂州刺史任期自当结束于此前。
然而稽考其他相关材料,所谓邢济于上元元年破西原蛮之事其实不可凭信。
理由有二:第一,此事虽见记于《资治通鉴》与《新唐书·肃宗记》,但《册府元龟》卷 987
和《新唐书》卷 222下《西原蛮传》所记同一事件就未写明平叛的刺史是邢济。
第二,比较《新唐书·西原蛮传》与杨谭《兵部奏桂州破西原贼露布》中相关叙述,可以确证诸书所谓上元元年桂管破西原蛮、斩黄乾曜之事其实是对乾元元年杨谭指挥的破西原蛮之事的误记。
《新唐书》卷 222下《西原蛮传》云:
至德初,首领黄乾曜、真崇郁与陆州武阳、朱兰洞蛮皆叛,推武承斐、韦敬简为帅,僣号中越王,廖殿为桂南王,莫淳为拓南王,相支为南越王,梁奉为镇南王,罗诚为戎城王,
莫浔为南海王,合众二十万,绵地数千里,署置官吏,攻桂管十八州。
所至焚庐舍,掠士女,更四岁不能平。
乾元初,遣中使慰晓诸首领,赐诏书赦其罪,约降。
于是西原、环、古等州首领方子弹、甘令晖、罗承韦、张九解、宋原五百余人请出兵讨承斐等,岁
中战二百,斩黄乾曜、真郁崇、廖殿、莫淳、梁奉、罗诚、莫浔七人。
承斐等以余
众面缚诣桂州降,尽释其缚,差赐布帛纵之。
这里提到的以黄乾曜为首的叛乱,参加者自廖殿以下都见于杨谭所撰露布,平叛的首
领方子弹等五人姓名也都见于露布,其它如“众二十万”、“中使慰晓”、“岁中
战二百”、“承斐等以余众面缚诣桂州降,尽释其缚,差赐布帛纵之”等叙述都与露
布所述一一吻合。
可证这里所述破西原蛮、斩黄乾曜之役与杨谭露布所述破西原贼之捷定是同一件事。
当然这里提到了叛乱的总首领为黄乾曜、真崇郁并说他们最终被斩,而露布未提及这两个人,也未言哪些叛乱首领被斩,这是二者叙述此事时的一个最明显差异,表明《新唐书·西原蛮传》还有另外的史料来源。
《册府元龟》记此役
发生于上元元年,《资治通鉴》与《新唐书·肃宗记》更进一步系此役于邢济名下,当皆由于此未知的史料来源所致。
然据上所考,此役实为杨谭指挥,结束于乾元元年冬,上报于乾元二年初,与上元元年以及邢济都不相干。
邢济出任桂州刺史的时间,《旧唐书》卷 95《李范传》中有记载,其文如下:
上元二年,(李)珍与朱融善。
珍仪表伟如,颇类玄宗,融乃诱崔昌、赵非熊等,并中官六军人同谋逆。
融谓金吾将军邢济曰:‘今城中草草,关外近寇凭凌,若何?’济曰:‘我
金吾,天子押衙,死生随之,安能自脱?’融曰:‘有一人足下见之,自当知纵不出城,亦无虑。
’乃引以见珍,济奏之。
乃令御史中丞敬羽讯之,珍赐死。
……乃以济兼桂州都督、侍御史、充桂管防御都使。
据此则邢济出任桂州刺史的时间在上元二年(761)。
然《资治通鉴》卷 222上元二年三月叙述邢济为金吾将军时告发李珍等谋逆事,四月李珍等伏诛后,并没有邢济被
任为桂州刺史的记载,则《旧唐书·李范传》所谓邢济于上元二年出任桂州刺史又不
免令人生疑。
考《全唐诗》卷 816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诗有“身执金吾贵,时遭宝运昌。
雍容持汉槊,肃穆卫周堂。
排难知臣节,攻疑定国章。
一言明大义,千载揖休光。
……中扆怀殊政,南州伫小康。
仁为桂江雨,威是柏台霜”诸句,“柏台霜”下且有小注曰:“自桂州除侍御史。
”叙述一位“知臣节”、“明大义”的邢姓金
吾将军出任桂州刺史之事,与《旧唐书·李范传》所述邢济事刚好相合,可证《旧唐书·李范传》所记邢济自金吾将军出任桂州刺史之事不诬。
由此推测《资治通鉴》
卷 222上元二年四月纪事中之所以不书邢济出任桂州刺史之事,当是由于其作者发现了这与前面所记载的上元元年“六月甲子,桂州经略使邢济奏破西原蛮二十万众,斩其帅黄乾曜等”之事相互矛盾而以意删之了。
如此看来,邢济出任桂州刺史时间自当依《旧唐书·李范传》定在上元二年;结合《资治通鉴》卷222李珍等伏诛于上元二年四月的记载,还可进一步把邢济出任桂州刺史的时间推定在上元二年四月或稍后。
邢济到任之日即杨谭离任之时。
综上所考,可知杨谭出任桂州刺史在至德二载(757),离任在上元二年 (761)四月之后,首尾共有五年时间。
自宋人黄鹤注杜甫《寄杨五桂州谭》以后,杜诗研究者大多系此诗于上元元年,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全编》据之定杨谭任桂州刺史的时间仅为上元元年一年,显然都把时间范围定得太窄了。
【相关文献】
[1]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黄鹤.补注杜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