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
运动
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延缓骨质丢失的作用,其在防治和治疗骨质疏松中的作
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量研究证实,运动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毋庸置疑,
运动方式不同,作用部位及锻炼效果也不相同。
任何时候开始运动对于维持骨量
都具有积极作用。
在生长发育期,运动使骨骼系统持续处于轻度超负荷状态,引
起骨塑建使得骨量增加;而到了成熟期,成年人的骨强度与肌力大体相平衡,骨
骼系统内部以维护模式的骨重建为主,体育运动可以防止骨质丢失。
此外,体育
锻炼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
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因此,保持适度的运动习惯应当贯穿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关键词:骨质疏松;运动;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 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骨脆
性增加、骨强度降低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的骨代谢性疾病[1],其特征为骨吸收和
骨形成平衡打破,出现低骨密度( BMD) 和骨组织结构的退化,导致在患者关注之
前发生脆性骨折。
1 运动干预骨质疏松的机理
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地面的反作用力、不同肌肉、肌腱间相互牵拉产生的拉力、切力以及挤压力均能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刺激,这些机械应力提高了骨的强度及生
物力学特性[2]。
适宜的机械应力能够促进骨形成,提高骨密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
在一定的范围内,机械应力刺激越大,越能促进骨骼生长。
而适宜的运动不
仅能够产生机械刺激促进骨形成,还能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雌激素的
水平,进而起到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能够提高机
体的雌激素水平,其影响程度与运动强度及运动量有关。
且有研究表明,适宜的
体育锻炼能够上调Wnt、BMP、OPG / RANK / RANKL 等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表达,有利于骨形成,进而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此外,这些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因子
还能与一些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共同调节骨代谢[2]。
2 不同类型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2.1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阮彩莲[3]等人对60名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分为两组进行了六个月的有氧运动
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了长期保持运动能有效提升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对预防骨质疏有明显的作用;孙威[4]等人选取30名老
年女性进行为期16周,每周5次,每次1小时的快走训练,且停训后观察8周,结果显示30名老年女的骨质指数(bone quality index,BQI)、超声速度(speed of sound,SOS)、血清钙(Ca)、血清磷( P)和碱性磷酸酶( alkaline phosphate,ALP)指标都有显著改善,停训后的维持效果也较好。
由此表明,有氧运动易于掌握有较高
的执行性。
2.2 抗组训练
黄山鹰[5]等人,挑选身高、体重相匹配的36名青年和34名老年人进行16
周躯干和上下肢的抗阻力量训练,实验结果显示两组股骨颈、Ward三角区和腰
椎( L2~L4)的骨密度和拉力显著增大,大转子的骨密度无显著变化,表明力量训
练改善了青年和老年女性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且无年龄差异,但对大转子骨
密度改善不显著。
但是抗阻训练在执行过程中较容易出现急性损伤,使得少数受
试者无法继续坚持,其次是抗阻训练执行难度相对较大,难以长期坚持,执行率
较低。
2.3 民族传统运动
太极拳等传统健身运动能够促进骨形成,防止骨质流失,对于预防骨质疏松
有着一定的效果。
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六字诀能够显著提高绝经女性桡骨、尺骨远端以及腰椎骨密度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降低尿脱氧吡啶啉排泄率。
五禽戏可以使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腰椎骨密度明显增加,并改善腰背痛,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显著。
2.4 振动训练
Rubin[6]等研究表明,全身振动训练(每天2次,每次10 min,振幅 2 m/s,频率30Hz)可以减少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下降,从而防治骨质疏松。
有报道,振幅0. 5 mm、频率20-25 Hz的全身振动将导致人体不适,并且振动加速度过大,振动时间过长也会引发不良反应。
由于振动训练需要借助仪器,因此振动训练目前对普
通大众而言,其普及率及使用率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3 结论
大量研究证实,运动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毋庸置疑,运动方式不同,
作用部位及锻炼效果也不相同。
任何时候开始运动对于维持骨量都具有积极作用。
在生长发育期,运动使骨骼系统持续处于轻度超负荷状态,引起骨塑建使得骨量
增加;而到了成熟期,成年人的骨强度与肌力大体相平衡,骨骼系统内部以维护
模式的骨重建为主,体育运动可以防止骨质丢失。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增强心肺
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增强有机体的适应
能力。
因此,保持适度的运动习惯应当贯穿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4 参考文献
[1]张智海,刘忠厚,李娜.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J].中国骨质疏松
杂志,2014,20(9):1007-1010.
[2]邹军,章岚,任弘,等.运动防治骨质疏松专家共识[J],中国骨质疏松杂
志,2015,21(11):1291-1302.
[3]阮彩莲,陈富强,刘志勇,等.长期有氧运动对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雌激素和骨质
成分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2):159-162.
[4]孙威,王疆娜,杨春荣,等.太极拳和快走练习对老年女性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
的跟踪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23(8):1034-1040.
[5]黄山鹰,程亮.抗阻力量训练对青年和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
松杂志,2017,23(5):591-593.
[6]Rubin C,Judex S,Qin YX.Low-level mechanical signals andtheir potential as
a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osteoporosis[J].Age Ageing,2006,35(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