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尊 生 Word版含解析.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尊 生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高临.
山 临:俯视 B .弟子厌.
观之 厌:厌恶 C .因杖.
策而去之 杖:拐杖 D .实.
熟则剥 实:确实 解析:选A B 项,满足,“厌观”即“看够了”;C 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D 项,果实。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
子 B.⎩⎪⎨⎪⎧ 而不以.害其生不以.
所用养害所养 C.⎩⎪⎨⎪⎧ 犹之.可也勿言之.
矣 D.⎩⎪⎨⎪⎧
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解析:选B A 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

B 项,均为介词,因为。

C 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树”。

D 项,介词,被;介词,跟。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
生矣 B .此以其能苦.
其生者也 C .虽贫贱不以利累.
形 D .虽富贵不以养伤.
身 解析:选A A 项中的“尊”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
B .吾何以天下为哉
C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解析:选A A 项为判断句,B 、C 、D 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舜以.天下让善卷。

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
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

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

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

狄人之所求.
者,土地也。

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

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因杖策而去之。

民相连而.从之,遂.
成国于岐山之下。

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5.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舜以.
天下让善卷(把) B .冬日衣.
皮毛(穿) C .狄人之所求.
者(得到) D .遂.
成国于岐山之下(于是) 解析:选D D 项中“遂”意为“最终”。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吾何以.天下为哉②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
③民相连而.从之④事之以珠玉而.不受 A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选A ①句中“以”,介词,“凭借”。

②句中“以”,介词,“用”。

③句中“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④句中“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王亶父视百姓的生命高于一切,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大尊重,因此他也赢得了百姓的尊重。

B .大王亶父的故事实际告诉人们,生命是最可贵的,天下固然“至重”,但也不能以
此害生。

C .选文从更深层上体现了道家出世无为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思想,我们要坚决摒弃。

D .选文恰当地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使内容更明确,说理也更具说服力。

解析:选C C 项,“坚决摒弃”不当,应为“辩证扬弃”。

8.善卷为什么拒绝天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他希望自己有一种自给自足、自由自在、逍遥自得的生活,不受世间事务的牵累。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①者承.蜩②,犹掇.
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
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橛株拘④;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也。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
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选自《庄子·达生》)
[注] ①痀偻:驼背。

②承蜩:取蝉。

③锱铢:指极少。

④橛株拘:带枯树枝的树桩。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仲尼适.
楚,出于林中 适:到,去 B .见痀偻者承.
蜩 承:用竿粘取 C .犹掇.
之也 掇:拾取 D .孔子顾.
谓弟子曰 顾:只是,仅仅 解析:选D D 项中“顾”意为“回头”。

10.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仲尼适楚,出于.林中②则无望民之多于.
邻国也 ⎩⎪⎨⎪⎧
③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解析:选C①句中“于”介词,“在”。

②句中“于”介词,“比”。

③句和④句中“而”都是转折连词,“却”。

1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驼背老人有粘蝉的技术高超,是因为他“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B.孔子以痀偻者“不以万物易蜩之翼”精神,教育弟子要“用志不分”。

C.驼背老人有粘蝉的高超技术,是由于生于林中,对蝉极其熟悉。

D.孔子从树林中经过,看见驼背老人粘蝉,从而引出“痀偻者承蜩”这番话题。

解析:选C C项中原因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却只注意蝉的翅膀。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句话难道不就是说的这位驼背老人吗?
品味人生
1、很多时候,看的太透反而不快乐,还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

2、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

——顾城《生命幻想曲》
3、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4、我不唱声嘶力竭的情歌,不表示没有心碎的时刻。

我不曾摊开伤口任宰割,愈合就无人晓得我内心挫折。

5、永远不要隔着屏幕说分手,最大的遗憾是连离开都不能当面说清。

6、最先道歉的人最勇敢,最先原谅的人最坚强,最先释怀的人最幸福。

7、好像每次都是这样,没有例外。

在我们最需要有一个人去依靠的时候,往往到最后都是自己一个人挺过去。

8、对我不满意,请直接来给我说,别到别人那里去宣泄你无处安放的情绪。

9、有些事,你把它藏到心里,也许还更好,等时间长了,也就变成了故事。

10、不要对自己太过苛刻,对自己太苛刻的人只会消耗掉更多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11、人,相互帮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简单;路,有人同行才不觉漫长;爱情,要相互记挂才体味情深。

12、只有当痛苦在可以承受的时候,我们会自怨自艾。

当痛苦无法承受,我们就只会一笑置之。

13、爱情是一颗心找到另一颗心,而不是一张脸找到另一张脸。

为了找到那颗心,我们要学会不要脸。

14、比失去你更令我伤心的事是,你都没有为了和我在一起而努力过。

15、这世上有一条路无论如何也不能走,那就是歧途,只要走错一步结果都会是粉身碎骨。

——《千与千寻》
16、保持一份自信,做最好的自己,宁可高傲地发霉,不要低调地恋爱。

17、亲爱的,我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流浪流浪。

灯火阑珊或是烟火灿烂,我总是愣在某个角落,静静的等你走来。

18、其实爱情里处得好不好,标准就两个字:不累。

因为,对的人,不会让你觉得累。

19、明知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明知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

20、如果曾有那么一个人,跟我说只要心里想一想我,就会铺天盖地地难受。

那么不管是拿前程作赌也好,还是拿幸福下注也好,我都会心甘情愿。

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21、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

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

——托马斯·爱迪生
22、点点滴滴的藏,集成了一大仓。

——德国谚语
2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24、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

——美国
25、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26、一个在奋斗途径上努力的人,要是不把步骤分清楚,等于你旅行一个地方,不先规定睡眠和行程一般。

分清步骤,是十分重要的。

——戴尔·卡耐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