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套餐】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课件

例1
二 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
►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 系式”。 ·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例如,把CO还 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O + Fe2O3 2Fe + 3CO2 CO2 + Ca OH 2═CaCO3↓+H2O 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 ·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上述例子中也可直接根据碳原子守恒得出CO~CaCO3。
n(Zn)=m
M
Zn Zn
=
65
g6·.m5 gol−1=0.1
mol
(2)Zn + 2HCl═ZnCl2 + H2↑
1
2
0.1 mol n(HCl)
12=0n.1HmCol l
n(HCl)=0.1 mol×2=0.2 mol
1
(3)Zn + 2HCl═ZnCl2 + H2↑
1 mol
22.4 L
0.1 mol
V H2
1 mol=0.1 mol
22.4 1 mol
L=2.24
L
答:(1)6.5 g Zn的物质的量是0.1 mol;
(2)有0.2 mol HCl参加了反应; (3)生成H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2.24 L。
►归纳总结 ·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一般应遵循下列步骤: 1.写出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要确保正确)。 2.在物质化学式的下面列出四个相关量。 某物质A的未知量,可用m(A)、n(A)、V(A)这样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也可用x、y这样 的字母表示。 在列出的四个相关量中,必须符合“左右量值相当,上下单位相同”原则,否则就是 错的。“左右量值相当”,如在上述例题中,1 mol Zn与标准状况下22.4 L H2(也是1 mol H2)相当,65 g Zn(也是1 mol Zn)与标准状况下22.4 L H2相当。 3.用列出的四个相关量组成比例式或比例式的变式,求出未知量。 4.写出答案。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精品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精品课件

解析: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出各实验中哪种反应物过量是解 答本题的关键。 (1)因甲、乙生成H2的体积不等,则产生H2体积小的,说明还 有酸未反应,因此甲中盐酸过量,合金反应完全;若乙中盐 酸过量,则可产生H2:228505×385 mL≈423 mL,而实际为336 mL,说明乙中盐酸不足,合金过量。
温故
将2.3 g金属钠放入100 g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 )
A.100+4 2.3×100%
B.100+44-1.8×100%
C.1004+4×100%
D.100+24.3-0.1×100%
解析:2.3 g钠与100 g水完全反应后生成4 g NaOH,同时放出 0.1 g H2= 100+24.3-0.1×100%。 答案:D
探究1: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有什么关 系?如何应用物质的量对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化学计量数 在中学化学中,化学计量数实际上就是化学方程式(包括离子 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中学化学 中,以前一直将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叫做 系数。
2.化学计量数(ν)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 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 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 即化学计量数ν的关系,例如:
答案:(1)0.56 L (2)0.5 mol·L-1
△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现将17.4 g MnO2与足量的浓HCl加热反应,求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
解析:设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x,
△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件

A.1∶2
B.1∶3
C.3∶1 D.2∶1
解析 本题采用体积差量法求解。
2H2(g)+O2(g)=2H2O(g)
2
1
2
ΔV(减) 1
2L 1L
4 L-3 L=1 L
即实际参加反应的H2、O2的体积分别为2 L、1 L ①若O2过量,则V(H2)=2 L ,V(O2)=2 L,V(H2)∶V(O2) =1∶1。
解析 生成氢气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n(甲)∶n(乙)
=5∶6,设甲中产生H2 5 mol,则乙中产生H2 6 mol。 甲:2Al + 3H2SO4=Al2(SO4)3+3H2↑
2
3
3
10 3 mol 5 mol
5 mol
乙: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22
3
4 mol 4 mol
自学导引
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化学计量数之比 物质的分子数之比 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气体体积之比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1∶3 ∶ 2 1∶3 ∶ 2 1∶3 ∶ 2
1∶3 ∶ 2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 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即 ν1∶ν2∶ν3=N1∶N2∶N3=n1∶n2∶n3。
②若H2过量,则V(O2)=1 L,V(H2)=3 L,V(H2)∶V(O2) =3∶1。
故C项正确。
答案 C
跟踪练习3 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24.6 g水中,反应完成
后,得到NaOH溶液31.2 g,则所得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
的量为__________。
解析 设生成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x,由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精品PPT课件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精品PPT课件

1 2
= 0.1 mol
n(HCl)
n(HCl)= 0.2 mol
= 0.2 mol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
(1)根据题意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3)对应计量系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要求的量用n(B)或设未知数x、y等代表)
(4)根据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解: Zn + 2HCl == ZnCl2 + H2
1
2
1
怎样计算生成 H2的体积?
0.1mol n (HCl)
n (H2)
1 2
= 0.1 mol
n(HCl)
1 1
= 0.1 mol
n(H2)
n(HCl)= 0.2 mol
n(H2)= 0.1 mol
V(H2)= n(H2) × Vm = 0.1 mol × 22.4 L/mol= 2.24 L
1.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生成NaALO2的质量是多少? 3.在标况下生成多少体积的H2?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要经历许多阶段的 有一个小山村,很久很久都没有下雨了,老百姓吃完了粮食,吃草根,吃完了草根,吃树皮,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能填饱肚子,无数身边的人离开了,老人死去了,弱小的孩子死去了,村里的年青人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他们就去找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说,这是对神灵的不敬,需要派人去采集光滑,有灵性,中间有缝,左右对称的卵石,取其中的一块,雕刻成佛,让石佛保佑众生,村里人都去找卵石了,采集卵石非常难,翻山、过河、找不到合适的石头,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在采集的过程中又饥又饿,年青人想放弃,躺在石头上想休息,忽然间发现,他躺得这块石头非常的光滑,左右对称,与其他的石头不一样,难道这就是孪生石?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_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_课件

则关系式为 3CO~3CO2~ 3CaCO3 即CO~CaCO3
关系式法
解析 (2)利用关系式进行计

CO ~
CaCO328
100
m(CO) 10 g m(CO)=2.8 g。
守恒法
守恒法
守恒法 +4
守恒法
(3)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 数
守恒法
解析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
练习
练一练 解析:
关系式法
1.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只需直接确定 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关系式”。 如:把一定量的CO还原Fe2O3生成的CO2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得10 g沉淀,那么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2是.8____ g。
关系式法
解析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 :
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2——交叉法的使 用
混合气体燃烧以什么方法解题 ? 计算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
课本练习
A A. B. C. D.
课本练习
6.72 L
课本练习
提示:可利用反应过程中铁元素质量守恒进行计 算
课本练习
(1) 0.53 (2)1:1
课本练习
2.0mol/ L
总结
1、计算时单位要注意哪些问题? 单位运用对应化: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如果题目所给的两个 量单位不一致,要注意两个量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
计算的基本步骤
转 将已知物理量转化为物质的 设 量设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为 写 n写(B出)相关的化学方程 标 式在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 列 量列出比例式 解 根据比例式求解 答 简明地写出答案

必修一3.1.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共14张PPT)

必修一3.1.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共14张PPT)

=0.05mol
1
m(Na2SO4) =n(Na2SO4) X M(Na2SO4) =0.05molx142g/mol=7.1g
计算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 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一般先根据计量系数比,先求出物质 的量,再求质量,体积,浓度。
例题2:
把6.5gZn放入足量的盐酸中,Zn完 全反应。计算: 1、 6.5gZn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偏铝酸钠
思考
1、Mg比Al活泼,Mg能否与NaOH水溶液 发生反应?
2、铝制餐具为何不能蒸煮或长期盛 放酸碱咸物质?
3、金在自然界中也是以化合态存在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Na + 2H2O= 2NaOH+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2 : 2 : 2 : 1
扩大NA倍 2×6.02×1023 : 2×6.02×1023 : 2×6.02×1023 : 1×6.02×1023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 2mol : 2mol : 1mol
例1、3.1g Na2O恰好与50mL H2SO4溶液 完全反应,计算:
(1)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反应后生成Na2SO4的物质的量和质量。
解 n(Na2O)
m(Na2O) M(Na2O) 3.1g 62g/mol
0.05mol
Na2O + H2SO4 = Na2SO4 + H2O
1 mol 11mol 0.05mol n(H2SO4)
11mol n(Na2SO4)
n(H2SO4)=
0.05mol X 1 1
=0.05mol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方程式中应用精品ppt课件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在方程式中应用精品ppt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 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意义:将物质的质量与微粒个数联系起来, 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纽带或桥梁。 M m M n NA NA N 微观粒子的个数 (难见、难称量)
宏观物体的质量
(可见、可称量)


论: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之比等于各物质 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这 样我们就能直观的从方程式中看出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比得出质量更容易,更方便。
例2。将5 .4克Al投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 试计算 1.消耗NaOH的质量是多少? 2.生成NaAlO2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已知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 • • • •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步骤 1、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找出理论量之间的关系。 3、对应实际量列比例求解。 4、lNaOH需要H2SO4的 物质的量是多少?
所需H2SO4的质量是多少?
例2。5.6g铁投入足量稀硫酸中,计算 生成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多少? 消耗稀硫酸的物质的质量是多少?
• 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以 按以下步骤进行: • 1、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 2、将已知的量转换成物质的量 • 3、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对应物质 的量之比 • 4、列比例进行计算。 • 5、再转换到其它的物理量。
根据题意,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 各物质的物理量关系.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 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一致.

【人教版】必修一:3-1-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课件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3-1-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ppt课件PPT课件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ppt优秀课件

称量
称量时间过长
减小 -
误差
用滤纸称NaOH
减小 -
移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水 不变 不变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少量流 出
减小

配制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过程 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定容 - 减小
误差 分析
定容时,水加多后用滴管吸 出
减小

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 - 增大
定容时俯视读刻度
- 减小
定容时仰视读刻度
1.已知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量,求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若已知溶质质量
(2)若已知溶质中某粒子的个数
2.求算一定体积的气体(标准状况)溶于水 后形成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1)若已知溶液的体积
(2)若已知溶液的密度 如果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V L(标 准状况)该气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
1.容量瓶的标注内容 (1)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积、刻度线。 (2)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液面与刻度线相 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 所以只有在指定温度下,容量瓶的容积才是 标准的。 (3)常用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及1000 mL。
2.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 (1)容量瓶瓶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 塞。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检查容量瓶是 否完好,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检漏方法: 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 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 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如果不漏水, 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仍把 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 增大
对c的 影响 偏低 偏低 不变
偏低
偏低 偏高
偏低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

解:
(1)Zn的摩尔质量是65g/mol
nZn
mZn MZn
6.5g
65g/mol
0.1mol
(2)设HCl的物质的量为nHCl
Zn + 2HCl =ZnCl2+H2↑
1
2
0.1mol nHCl
1 2 0.1mol nHCl
nHCl
0.1mol 1
2
0.2mol
(3)设H2的物质的量为nH2
Zn + 2HCl =ZnCl2+H2↑
物质的量之比 : 2mol : 2mol : 2mol : 1mol
•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 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 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之比
例1
• 把6.5gZn放入足量的盐酸中,Zn完全 反应。计算: (1)、6.5gZn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A.1∶2
B.2∶1
C.2∶3
D.3∶2
解析:选 C。中和 20mL 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需要的 HCl 的
量是 H2SO4 的 2 倍,即 24y=2×18x 或理解为两者电离出的 n(H+)相同,可得出 x∶y=2∶3。
4.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
1mol
1mol
nHCl
1mol 2 1
2mol
CHCl
nHCl V
2mol 0.5L
4mol / L
例3.现有一种铜粉和铝粉的混合物样品。 为测定该样品中铝的含量,称取5.0g此样 品置于锥形瓶中,将100ml稀盐酸加入其 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固体2.3g。求: (1)该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所用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多少?

《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高一必修一PPT课件(第3.1.3课时)

《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高一必修一PPT课件(第3.1.3课时)

例1
把6.5 g Zn放入足量盐酸中,锌完全反应。 求: ① 6.5 g Zn的物质的量;
②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③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解: (1)Zn的摩尔质量是65g/mol。
n(Zn) m(Zn) 6.5g 0.1mol M (Zn) 65 g / mol
1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3.单位: (1)国际单位:千克(kg) (2)常用单位:吨(t) 克(g) 毫克(mg)
国际千克原器
(3)单位换算:1 t =1 000 kg 1 kg=1 000 g 1 g=1 000 mg
讨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其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有什 么关系呢?
问题1: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质量有变化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思考
2g H2中约含有多少个氢分子? 6.02×1023个
宏 观(质 量)
微 观(粒子 数)
物质的量(n)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精品课件
办公资源精品系列课程
比一比,谁算得快?
n= m /M V =n ·Vm
N = n ·NA CB=nB / V液
含HCl分子6.02×1023个,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22.4L, 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2.如果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指针偏转情况如下图所示。应 增加砝码 _______游__码______或将__________________右_(游码或平衡螺母)向________移。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m表示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
质量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
(1)得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所得溶液中偏铝酸钠的物质的量浓 度
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 : 2
物质的量之比 1mol :1mol : 2mol
同温同压下 1mol× Vm:1mol × Vm :2mol×Vm
体积之比
1体积 :1体积 : 2体积
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体积之比
(适用于气体)
二:基本步骤
写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标 在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下面标出已知量
和未知量
列 列出比例式 解 根据比例式求解
单位应上下相同 左右对应
答 简明地写出答案
【练 习】
1. 10.8gAl与足量的NaOH溶液计算: ① Al的物质的量。 ②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 ③生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
2.金属钠1.15 g跟水反应,得到100 mL溶 液,试计算: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将28 g铁粉放入100 mL 0.1 mol/L的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析出的铜的质量为多少?
4.12.1 g铁、锌混合物与足量的 稀盐酸反应,共放出4.48L气体。 求: (1金属钠和54 g金属铝同时放 入足量的水中,最后得到5.0 L溶质仅 为偏铝酸钠的溶液。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 计算中的应用
一、原 理:
2Na+2H2O=2NaOH+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 2 : 2 : 1
扩大NA倍
2NA : 2NA : 2NA : NA
物质的量(n)之比2mol : 2mol :2mol : 1mol
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
一、原 理:
H2 + Cl2 = 2HC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之比 2mol : 2mol : 2mol : 1mol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例1、3.1g Na2O恰好与50mL H2SO4溶液 完全反应,计算:
(1)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反应后生成Na2SO4的物质的量和质量 。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注意:
1、书写要规范; 2、列式时未知量要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3、计算时要带相应的单位进行计算 4、单位:上下一致,左右相当(也可相 同)。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归纳;
综合计算(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用
于方程式计算)
一般先把系数转化为物质的量,再 把物质的量转化为相应的质量、体 积进行计算。上下单位要一致。
【精品资源套餐】高一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 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
的应用》精品课件
2020/8/3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2、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 念的理解。 3、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 式的计算。
V(H2)
n(HCl)=
2mol X 6.5g 65g
=0.2mol
V(H2)=
6.5g X 22.4L 65g
=2.24L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练习
用一定量的Fe与足量的1mol/L的H2SO4 溶液反应来制取H2。若要制得2.24L H2(标 况),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H2SO4溶液中H2SO4的 物质的量
计量数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 量之比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归纳:
已知某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 的量,求其它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 物质的量。
一般先根据计量系数比,先求出物质的量 ,再求质量,体积,浓度。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解题思路:
1、已知条件是什么; 2、要求的是什么? 3、应该找什么关系?
一、有关物质的量的换算—物质的量的 桥梁网络
V(g)
×Vm ÷Vm
÷NA
N
×NA
×M
n
m
÷M
÷V(aq) ×V(aq)
c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计算依据
2Na + 2H2O= 2NaOH+ H2↑
化学计量数之比:2 : 2 : 2 : 1
扩大NA倍
2 × NA : 2× NA
:
2× NA : 1× NA

n(Na2O)
m(Na2O) M(Na2O)
3.1g
62g/mol
0.05mol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Na2O + H2SO4 = Na2SO4 + H2O
1 mol
11mol
11mol
0.05mol n(H2SO4) n(Na2SO4)
n(H2SO4)=
0.05mol X 1 1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小结:
1、熟练掌握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转化网 络
2、掌握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题型
3、掌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规范书写格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0.05mol
0.05mol
C(H2SO4)= 0.05L
=1mol/L
0.05mol X 1
n(Na2SO4)=
=0.05mol
1
m(Na2SO4)=n(Na2SO4) X M(Na2SO4)
=0.05molx142g/mol=7.1g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
6.5g 65g/mol
0.1mol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
Zn + 2HCl =ZnCl2+H2↑
1
2
0.1mol n(HCl)
n(HCl)= 0.1mol X 2 =0.2mol 1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3)
Zn + 2HCl =ZnCl2+H2↑
1 mol
221.m4Lol
0.1mol
V(H2)
0.1mol X 22.4L
V(H2)
=
1mol
=2.24L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思考:可不可以直接找出m(Zn)
与n(HCl)、V(H2)的关系来计算
Zn + 2HCl =ZnCl2+H2↑
651gmol 2mol
12m2o.4l L
6.5g n(HCl)
(2)参加反应的Fe的质量。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①写式 Fe + H2SO4 = FeSO4 + H2↑ ②列量 15m6gol 11mmooll 1mol 212m.4oLl
m (Fe) n (H2SO4)
2.24L
③列式(根据对应化学量列出比例式)
④计算 (学生列出 )⑤ 作答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用
例题2:
把6.5gZn放入足量的盐酸中,Zn完 全反应。计算: 1、 6.5gZn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3、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Zn的摩尔质量是65g/mol m(Zn)
n(Zn) M(Z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