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潇湘之子自传--李高阳[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食为天不倦耕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李高阳
民以食为天,我以食为业!
自弱冠之年负笈星城,到而立之际,求学无锡,本、硕、博一路走来,近20年与食品工程不离不弃,我从食不果腹的山村少年,饥不择食初窥食品科学堂奥,攻苦食啖踏入食品工程研究领域,再到“日昃忘食”醉心于食品科学的圣殿。

觅“食”之路,求“食”之途,研“食”之旅,既是我兴趣所在,也是我穷其一生孜孜以求的不倦耕耘。

食为民天---童年记忆
1971年2月,我的第一声啼哭响起在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一个偏僻的农家。

餐风露宿,忍饥挨饿,对贫苦山村的孩子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对一切食品,我有着与生俱来的敬畏和暖意融融的亲情。

家境贫寒,坚强的母亲为了添补家用,趁农闲时外出搞点小买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时常在母亲外出之时担当起煮饭做菜的家务活,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烹饪”,面对各种原材料捉摸着怎样玩玩花样,使它即好吃,又好看。

而母亲每次外出归来,都为我和小妹带回乡里小孩难得一见的形状各异、香气四溢的糖果、饼干等零食。

在美食之后,小心眼里琢磨着自己要是有一天能随心
所欲,想吃啥就有啥该多好。

也就是这简单的想法激发了我小小的梦想,要是能成一名食品科学家,不仅能研发出很多美食,供大家享用,还能满足自己贪吃的欲望,这是一件多么美的事情。

怀揣梦想,我终于如愿以偿,考入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弊衣箪食---初出茅庐
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伯伯在老家给我联系的较好工作,毅然选择条件艰苦的专业工作。

当时被分配至湖南省科协下属的省科普实业发展总公司,作为当时单位为数不多的科班生,被派至位于望城县黄金乡的农村科普基地开发公司,从事食品研发工作。

公司所在地当时没通柏油路、自来水和公共汽车,一台固定电话外加一个扩机与外界联系,没有电的夜晚常有。

面对如此场景,我多次想放弃另寻高就,而一想到自己的梦想和承诺,狠狠心一呆就是几年。

作为初入社会的我,迫不及待地想把象牙塔中的所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针对以前产品质量问题,着重从产品本身找原因,夜以继日地和同事们在实验室摸索着各种配方、样品,终于赢得了好的口碑和市场。

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小试、中试到市场推广,全程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地创新品种,提高品牌知名度,我深入市场调研,经常和同事骑着单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风里来
雨里去,终于雨后见彩虹,特别是以我为主开发的无铅含锌鹌鹑皮蛋、邵阳猪血丸子在长沙市场各大超市销量喜人,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就这样在步步为营中,从研发、生产、销售,特别是和农户对接、农超对接方面,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

当时,很多朋友南下或出来办公司,我也曾想在商场上大战一翻,但终究舍弃不下食品科学这个我衷爱的专业,于2000年元月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即现在的湖南省农产品加工所,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工作。

能进入省内最高的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给了我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时任中心主任单杨研究员的器重下,更是如鱼得水。

攻苦食啖---求索不倦
2000年9月,我毅然进入母校攻读硕士学位。

白天学理论,晚上回单位进实验室搞研究,在日夜兼程下,以自己的科研课题为依托,2年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于2002年7月份提前研究生毕业。

年底报考了国内食品科技研究声誉最高的殿堂之一,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师从于丁霄林老师。

在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做学问,搞科研,什么是团队精神,什么是严谨治学……除了上课、听讲座、学术交流外,空余时间全都献给了实验室。

3年半的时光,我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

怀着感恩,毕业
后,我回到了原来的单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我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奋战于实验室,奔跑于企业之间,致力果蔬与粮油深加工技术研究,为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微薄力量。

先后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部省级有关农产品综合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课题20余项。

为伊消得人憔悴,今天,虽是青春犹在,却已两鬓稀疏。

然衣带渐宽终不悔也!
食不求甘---只问耕耘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十数载的努力耕种,有倍尝艰辛的酸甜苦辣,也有成功的喜悦与欢快。

目前,我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食品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科技注册咨询师、湖南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湖南省食品行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迄今已取得科技成果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授权10项),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3项;共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62篇。

2011年12月,还获得了第八届湖南省青年科技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