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史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史知识
作者:林文锋
来源:《成才之路》 2013年第18期
浙江乐清●林文锋
摘要: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适度、适量
地运用一些数学史知识,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启迪学
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史;运用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英国科学家丹皮
尔(W.C.Dampier)曾经说过:“再没有什么故事能比科学思想发展的故事更有魅力了。

”数学史上的问题都是真实的,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启迪学
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数学史上的相关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素材,但是数学史的选料必须要符合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如果教师能把握这个度的话,在数学教
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适度、适量地运用一些数学史知识,学生将受益非浅。

下面,将
结合教学实际给出几个数学史知识的运用。

一、通过历史名题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历史名题的解答和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枯燥乏味的习题教学变得富有
趣味和探索意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找规律”时,可以介绍斐波那契数列,即让学生观察这个数列有什么规律,或者可以让学生求1,1,2,3,5,8,13,21,34,55,89,144…的后一项是什么。

这是个斐波那契数列,也叫“兔子数列”。

为什么叫“兔子数列”呢,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他早年
就随其父在北非师从阿拉伯人学习算学,后又游历地中海沿岸诸国,回意大利后于1204 年发
表了著作《算盘书》,这个“兔子数列”就是《算盘书》里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称“兔子问题”,是这样叙述的:“如果每一对成兔每月都生一对幼兔,幼兔经过2 个月后成为成兔,即
开始繁殖,假定不发生任何死亡. 问年初的一对幼兔经过一年后能繁殖成多少对兔子? ”
二、利用数学家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
数学史不仅给出了确定的知识,还可以给出知识的创造过程,对这种创造过程的再现,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还可以形成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是
单纯地传授知识的过程。

如在讲“求1+2+3+4+…+100 的和”的算法时,可以介绍高斯在8 岁
的时候就能用简便方法算出这道题的答案。

高斯是德国伟大是数学家,也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有
“数学王子”之称。

他为什么这么小就能用简便方法算出来呢?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和分析算式
的结构,发现这个式子有一定的规律性,就是首尾相加都等于101,于是就把求不同数字之和
的问题转化为求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从而用乘法很快就可以算出其结果,这种方法在解题思
想方法中称为“化归法”,是很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利用数学家们的高尚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有很多知识点可以跟数学史联系一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研究和发现。

我们应重视数学史的渗透和补充,将数学史知识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文林.数学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浙江省乐清市淡溪镇第一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