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栅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栅常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
2、观察光栅衍射现象,加深对光的衍射和干涉的理解。
3、用分光计测量光栅常数。
二、实验原理
光栅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光学元件,它由大量等宽、等间距的
平行狭缝组成。
当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上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光经过透镜会聚后,在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称
为光栅衍射条纹。
根据光栅衍射方程:$d\sin\theta = k\lambda$(其中$d$为光栅常数,$\theta$为衍射角,$k$为衍射级数,$\lambda$为入射光波长)。
如果已知入射光波长$\lambda$,通过测量衍射角$\theta$,就可
以计算出光栅常数$d$。
三、实验仪器
分光计、光栅、汞灯、平面反射镜。
四、实验步骤
1、分光计的调节
粗调:调节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俯仰调节螺钉,使它们大致水平;调节载物台,使其大致水平。
望远镜的调节:点亮目镜照明小灯,调节目镜,使分划板上的叉丝清晰;将平面反射镜放在载物台上,使反射镜与望远镜光轴大致垂直,通过望远镜观察反射镜,调节望远镜的俯仰调节螺钉,使看到的绿色“十”字像清晰,并与分划板上的上叉丝重合。
平行光管的调节:将狭缝调到合适宽度,打开汞灯,使平行光管射出平行光。
调节平行光管的俯仰调节螺钉,使狭缝像清晰,并与分划
板的中央竖线重合。
使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将平面反射镜在载物台上旋转180°,观察反射镜两面反射的“十”字像,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三个调节螺钉,使两面反射的“十”字像都与上叉丝重合。
2、光栅的放置
将光栅放在载物台上,使光栅平面与入射光垂直,光栅刻痕与分光计中心轴平行。
3、测量光栅衍射角
用望远镜观察光栅衍射条纹,找到中央明条纹和左右两侧的第一级明条纹。
分别测量左右两侧第一级明条纹与中央明条纹的夹角。
为了消除偏心误差,要测量左右两侧的角度,然后取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1、测量数据
汞灯绿光谱线的波长$\lambda = 5461nm$。
左一级明条纹角度:$\theta_1 = 17°30'$
右一级明条纹角度:$\theta_2 = 18°30'$
2、数据处理
衍射角$\theta =\frac{(\theta_1 +\theta_2)}{2} = 18°$将角度换算为弧度:$\theta = 18°\times \frac{\pi}{180°}= 0314rad$
根据光栅衍射方程$d\sin\theta = k\lambda$,$k = 1$,可得光栅常数$d =\frac{\lambda}{\sin\theta} =\frac{5461×10^{-9}}{\sin 0314} = 103×10^{-6}m$
六、误差分析
1、分光计调节不准确,导致测量角度存在误差。
2、读数时存在人为误差,如估读不准确。
3、光栅表面不干净或有损坏,影响衍射效果。
4、入射光不是严格的平行光,可能存在一定的发散或会聚。
七、实验注意事项
1、调节分光计时要耐心、细致,确保各部分调节到位。
2、测量角度时,要注意游标盘和刻度盘的读数方法,避免读错。
3、光栅放置要正确,保证其平面与入射光垂直,刻痕与中心轴平行。
八、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和使用技巧,观察到了光栅衍射现象,并成功测量了光栅常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还加深了对光的衍射和干涉等物理概念的理解。
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我们也认识到了实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实验学习积累了经验。
本次实验让我们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只有在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准确测量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