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动力学实务(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總經理 B部門
C部門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7 整合式結構
董事長 總經理
財務部
事務機器 事業部
電子材料 電子產品
事業部
事業部
人事部
组织动力学实务(1)
範例2
2-1.命令系統統一的原則
尊重責任 確定職務
组织动力学实务(1)
2-2.• 3.主管作決策的時間、品質
组织动力学实务(1)
症狀四:組織成員依賴性高, 冗員多
• 結果: 事事有賴『協調人』、『助理
人』、『以無職務為職務』的人。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其他症狀
• 1、管理層次太多 • 2、管理幅度太大 • 3、幕僚權利太大
组织动力学实务(1)
2.組織機能合理化三原則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原則一、系統化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2-3 薪資全距分佈圖(350分點)
• 《假設績分350分點的職位,擁有六位在職者,其薪 資分佈狀況如下:•1.職位底薪是該職位評分給付 •2.薪資全距以底薪上下20%為範疇
A$2600 B$2400 C$2200 D$2000 E$1600 F$1400
高於薪資全距可能係資深 薪資全距最高薪資$2400
组织动力学实务(1)
症狀二:過多從屬關係
• 結果: 1.以至於經常要聽從兩個以上的命令。 2.造成經常要開會協調或協調困難。
组织动力学实务(1)
症狀三:有責無權或有權無責
• 結果: 1.沒有充分授權事事難成又要負 責成效,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 吃草。 2.又有些人具備特別的權力,可 以命令組織內的人做他希望的事, 但是他卻不必為結果負責。
董事長 總經理
營業 技術 人事
車間主任
工人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4 職能別部門結構
董事長 總經理
營業 技術
人事
會計 車間主任
组织动力学实务(1)
範例1
1.5 事業部制度結構
董事長
總經理
區經理
區經理
區經理
銷市 廣 出 售調 告 納
銷 市廣出 售 調告納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6 矩陣式組織
A部門 專案X 專案Y 專案Z
一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等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2-6 歸等歸階範例
職等區分
五等一級 五等二級 四等一級 四等二級 三等一級 三等二級 二等一級 二等二級 一等一級
• 幹部基本信念 • 幹部處理業務注意事項 • 幹部必備的條件 • 幹部必備的機能 • 幹部如何下達命令 • 幹部對貫徹命令方法 • 幹部如何保持正常工作關係 • 幹部如何用人 • 幹部對認識部屬應行注意事項 • 幹部如何伸展部屬的積極性態度 • 幹部申斥部屬的正確方法 • 幹部對代理職務人員的培養方法
部属 部属 部属 部属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幹部必備的條件
•才 •德
组织动力学实务(1)
要如何成為一位優秀幹部
• 人格修養 • 管理能力(基本信念)---5力 • 問題解決能力
1.問題意識與創造力 2.工作方法的改善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幹部管理能力(基本信念)
• 計劃力 • 協調力 • 指揮力 • 用人﹙教育訓練﹚ • 控制力
组织动力学实务(1)
2020/11/30
组织动力学实务(1)
企業組織動力活化的四大指標
• 1.組織機能合理化程度如何? • 2.主管人員素質與領導統御能力? • 3.公平待遇? • 4.員工未來的發展機會與空間?對工作滿
意程度如何?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讓員工 發展其潛力?
组织动力学实务(1)
企業組織動力三大具體措施
表二、三 範例3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實地練習題
• 假如你是人力資源專家,請問你會做甚 麼建議?
组织动力学实务(1)
貳、工作評價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工作評價的重要性
有錢能使鬼推磨 保健因素
提高工作滿意程度 選才、留才策略性地位
達成組織活化目標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1 薪資不滿足所帶來的後果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現行組織常見的七大缺失及其 影響
• 1、組織內部缺乏授權
• 2、過多從屬關係 • 3、有責無權或有權無責 • 4、組織成員依賴性高,冗員多 • 5、管理層次太多 • 6、管理幅度太大 • 7、幕僚權利太大 《案例一》
组织动力学实务(1)
症狀一:組織內部缺乏授權
• 結果: 1.所有小事均須向上級請示 2.高層終日忙於日常細節,對決策 制訂,企業方向的掌握,沒有時間 思考。
績效
渴望增加 薪資
罷工 抱怨
薪資不滿足
尋找較高 薪的工作
工作的吸 引力下降
怠工
離職
工作 不滿足
怠工
心理性退卻 心理不健康 赴醫院看病
组织动力学实务(1)
2.薪資設計原則
外部競爭 內部公平 薪資水準調查
工作評價
组织动力学实务(1)
3.薪資結構

加给



津贴
奖金
组织动力学实务(1)
3-1薪資結構
(二)、其他的組織結構 4. 職能別部門結構 5. 事業部制度結構 6. 矩陣式結構 7. 整合式結構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1 直線組織
總經理
營業、技術、會計
車間主任 工人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2 功能式結構
董事長 總經理 營業 技術A 技術B 會計 車間主任
工人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3 直線幕僚結構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原則三、分層負責
1.每一個單位的職掌編成職務分配表, 公告全體員工周知。
2.每一部門一般職員至各級主管的職權
及責任範圍要明白規定。 3.單一命令及怎責任系統。 4.越級報告及越級指揮應力求避免。
组织动力学实务(1)
3.組織的種類及特性
(一)、組織基本形態 1. 直線結構 2. 功能式結構 3. 直線幕僚結構
底薪$2000 薪資全距最低薪資$1600 低於薪資全距可能係新進試用階段
组织动力学实务(1)
月 薪
4000
3000 2000
1000
4-2-4階梯式工資曲線
3/105
中點薪之薪資曲線
6/220
9/420 组织職动力等学实/薪务(點1)
4-2-5職等薪級表範例
薪點單位:$10
職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1 1 1 2 等 級 級 級 級 級 級級 級 級 0 1 2 3 4 5 6 7 8 9 0
級級 級 級 級 級 級 級 級 級 級
五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等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0 0 0 0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
四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等2 2 3 4 5 6 6 7 8 9 0 0 1 2 3 4 4 5 6 7
组织动力学实务(1)
2-2-1.最適當的管理幅度設計
1. 高階層管理幅度約 3-6人。 2. 中階層管理幅度約 5-9人。 3. 低階層管理幅度約 7-15人。
组织动力学实务(1)
3. 組織機能合理化的技巧
步驟1、將人員過少的單位合併或取消。 步驟2、控制幅度合理化。 步驟3、管理層級越少越好 步驟4、建立分層負責制度
工資給付
獎工計劃
績效標準
績效考核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2-1工作評價方法
• 1.套級法 • 2.因素比較法 • 3.評分法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2-1因素比較法
• 1.確定幾種典型職務(一般3~5種)與典型 付酬因素(ex學歷、技能、體能…)
• 2.比對分級 • 3.確定每一種因素的酬率 • 4.計算出每一典型職務的總薪資 • 5.再把企業的其他職務與之比較,並確定
其薪資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2-1-1因素比較法案例-建築公司
技能 責任
工程師
40%
1 2000
20%
1 1000
建築工人 2
2
800
400
文員
3
3
400
200
程序員
1~2 1~2 1500 700
知識 體能 環境 總計
10% 20% 10% 100%
1
2
2
500 200
70 3770
3 100
• 1. 組織機能進行合理化,使組織效率得 到加乘效果。
• 2.進行工作評價,使待遇公平合理。 • 3.加強幹部領導統御能力,使上下一心眾
志成城。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壹、組織機能合理化具體設計
1.組織基本形態及其特點 2.組織設計的原則 3.企業組織應有的職能 4.組織的檢討與改善 5.組織機能設定實施步驟與技巧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前言
• 企業經營目的 • 何謂管理?
组织动力学实务(1)
何谓管理
战略
经济 有效
战术
灵活运用 经营资源
人 事地

时 间
金 钱
资 讯
技 术
系 统
市 场
组 织
信 用
企 业
及间及文
顾的业化
客关绩及


组织动力学实务(1)

主管的立场
(公司内)
经营层
高级主管
其他部门/同僚
管理者
市场.客户
一等二級
技術、管理本 管理本職位 本職位最高主
職位

總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正工程師 助理工程師
總管理師 高級管理師 正管理師 助理管理師
總經理 副總經理 正經理 副經理 正課長 副課長
正技術員
正辦事員
正組長
助理技術員 高級作業員
作業員
助理辦事員
正雇員(夜間 部工讀生) 臨時雇員(寒 暑假工讀生)
副組長 正班長
基本工资 加 給
津贴
奖金
1 計時制 職務加給 外勤津贴 绩效奖金
2 計件制 專業加給 住房津贴 超产奖金
3 年資制
交通津贴 提案奖金
4
伙食津贴 年终奖金
5
值班津贴 全勤津贴
6
夜班津贴 节约奖金
7
危险津贴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基本工资設計程序
工作分析
工作評價
給工 付資 等曲 級線
薪資調查
基本工資率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如何提高5力的管理功能
• 計劃力-- 計畫的制訂要領 • 協調力--溝通的技巧 • 指揮力—
1.理想的命令下達方式與部屬的立場 2.理想的命令下達方式 • 用人力 1.良好態度的啟發 2.積極傾聽 3.培育部屬的能力 • 控制力
组织动力学实务(1)
1.計划力-
主管人員規劃業務注意事項
副班長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2-7現行薪資偏離工資曲線的調整 方法
• 1、太低 調整至該給付等級的下限 • 2、太高
A.實施紅圈薪資率 B.調職或晉升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3薪資水準調查的方法
• 1、選定特定工作 • 2、非正式與其他同業老闆溝通搜集情報 • 3、詢問職介機構 • 4、參考政府或民間調查報告 • 5、問卷調查
0 8 6 4 2 08 6 4 20 8 6 4 2 0 8 6 4 2
三8 8 8 9 9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等0 4 8 2 6 0 0 0 1 1 2 2 2 3 3 4 4 4 5 5
04 8 2 60 4 8 2 6 0 4 8 2 6
二6 6 6 6 6 7 7 7 7 7 8 8 8 8 8 9 9 9 9 9 等0 2 4 6 8 0 2 4 6 8 0 2 4 6 8 0 2 4 6 8
• 5W2H • What • Way • Who • When • Where
• How to do ? • How much?
组织动力学实务(1)
• 1、每一單位的職掌明確,使工作不重疊。 • 2、程式與報表標準化、簡單明確。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原則二、簡化再簡化
• 1、總經理之下,最好只設部與課二級。 • 2、各項業務應儘量透過正規組織來進行,儘
量避免增設委員會等臨時組織。 • 3、副主管儘量不要設立,如需設立也要兼任
主管職務。 • 4.以“缺少一人”的精神作爲人員編制的原則。 • 5.以最適當的管理跨距設計管理幅員。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3-1薪資水準比較后的因應方案
• 同業明顯高於公司 水準
• 同業明顯低於公司
調整公司薪資 繼續觀察宣導
组织动力学实务(1)
5.工資的計算與支付
• 1.總工資=基本工資率 *工作時數+每小時加 班津貼*加班時數
• 2.薪資流程
组织动力学实务(1)
參、主管人員素質與領導統御能力
2 200
1~2 300
1 400
3 100
2~3 100
1 200
3 50
2~3 60
1800 950 2660
组织动力学实务(1)
4-2-2評分法
• 1.成立評價小組 • 2.確定付酬因素(ex學歷、技能、體能…) • 3.確定評分範圍(400分、500分、700分…) • 4.劃分等級(5級、7級…) • 5.確定付酬因素的權重 • 6.對所有職務評分 • 7.折算分數為薪資級別 • 8.制定每一級別的薪資範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