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房屋建筑工程砖体裂缝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房屋建筑工程砖体裂缝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砖体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呢,然后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砖体裂缝;形成原因;解决措施
墙体裂缝属于建筑工程中常见病之一,处理方法因人因地而异,但必须引起使用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否则,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当然,工程设计及施工是首要环节,如果设计合理,施工严格,砖墙砌体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就小,甚至杜绝砌体裂缝的产生。

1房屋建筑工程砖体裂缝形成原因
1.1因基础沉降不均匀而导致建筑工程砖砌体出现裂缝
在建筑物的下部分,我们通常会发现从下往上出现很多“八”字型和倒立的“八”字型以及水平和竖向的裂缝,这就是因为基础沉降不均匀而导致建筑工程砖砌体出现的裂缝。

那么是什么原因原因导致出现这么多裂缝呢?以下笔者就做分析:通常情况下,如果长条形建筑物的中部出现过大的沉降,那么在建筑物的两端就会从下往上形成“八”字型的裂缝,且在窗对角最先突破;而如果是建筑物两端的沉降过大,则是有两端从下往上呈现一个倒立“八”字的裂缝,同样也是在窗对角最先突破,同时还会在建筑物的底中部窗台处突破,从而形成从上到下的竖向裂缝;由于外纵墙的凹凸设计而导致一侧出现不均匀的沉降时,就会在此处因水平推力的产生组成力偶,使得交接处出现裂缝。

比如,某新建工程的部分地基是粉砂层,并向下挖一部分进行换土处理,并采取了混凝土柱下带基施工,待基本完工,并进行了粉刷,但在检查期间发现了该建筑物一侧的外窗台下角呈现下窄上宽的竖向裂缝和窗间墙的水平裂缝,不仅每一层都,而且从最上层(第四层)到最底层的裂缝逐渐增大。

后经过技术人员调查发现得知,由于该建筑位于山涧附近,受到山涧水的直接冲刷和渗透,导致地基土层的纵横交点处的沉降过大,外墙堆土过高,从而增加了沉降。

因而马上将山涧水拦截,并把土堆清除,在以后的时间内观测的裂缝再也没有变化。

1.2 砌筑所用材料的原因
砌筑常用的砖有用粘土烧制的红砖,水泥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砖等。

红砖由于土质不合格、内燃比例不准确,烧制火候掌握不好等,使得红砖密度小,压力不达标,加上砌筑时砂浆比例不合格,会导致日后砌体裂开;水泥砖砖体表面太光滑,粘结性能差,特别是当含水率不当致使砌体砂浆强度低劣粘结不良后,直接地导致了在缝间抗拉剪强度低下;混凝土小型空心砖主要由粉煤灰、细砂和石灰组成,蒸压养护后,一般不到一周即已出厂,但根据生产经验,灰砂砖在出厂的一月内其释放的热量较大,存在着反复的化学反应过程,而且实际上一时难以完全反应,因此,体积极不稳定。

加之含水率保持不好严重影响粘结力和抗剪强度,易出现因质量原因造成日后砌体裂缝出现。

1.3 砌筑工人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别造成砌筑质量不稳定
这是造成墙体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

在施工中,所用砂浆强度低、砌块表面浮灰等污物未处理干净、砌筑时铺灰过大,均会发生砂浆与砌块间粘结力差,导致裂缝的产生。

其次,砌块出厂存放期不够,在砌块体积收缩尚未完成就上墙砌筑,产生收缩裂缝。

砌块排列不合理,上下二皮砌块竖缝搭砌小于砌块高的三分之一或150mm 的,没有在水平灰缝中按规定加拉结筋或钢筋网片,导致裂缝的产生。

墙体、圈梁、楼板之间纵横墙相交处无可靠连接。

施工现场对砼小型空心砌块的堆放场地、遮雨措施等未能按规范要求实施,上述这些都会造成墙体水平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构件变形导致的砌体裂缝、挑梁上填充墙、施工洞留置、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组砌不当等都会产生裂缝。

1.4其它原因
因混凝土构件变形而导致建筑工程砖砌体出现裂缝,比如挑梁上的填充墙和填充梁,当二者相继同步施工时,导致挠度过大,就会在上砌体出现内低外高的斜裂,以及外纵墙间的竖缝等;由于砌体自身的承载力不够,比如砖柱的承载力不足就会导致其下部三分之一高度处出现竖向裂缝;操作不当,比如在留置施工洞和放置拉结筋时操作不当而出现的洞边裂缝等。

2砌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1)对于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应以预防为主,无地质勘察资料严禁做施工图设计,严格按图施工,不得擅自更改、任意处理、根据本地区通病,如能在那些开大窗洞底层窗台下设置构造圈梁与地梁构成刚度较大的复合墙梁结构,进行基础加固。

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如果基础下地基土性质相差较大,房屋各部分的高度、荷载、结构刚度不同,宜用沉降缝将房屋划分为几个刚度较好的单元,加强房屋的整体刚度,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先建造层数多、荷载大的单元,后施工层数少、荷载小的单元。

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设隔热层、变形缝;增强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控制顶层墙体。

对易出现裂缝的薄弱环节加固,如提高顶层墙体的小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在各层窗台处均设置钢筋混凝土窗台梁、纵横墙交接处分层加设钢筋等,都能有效地控制裂缝的产生。

2)要选择专业的砌筑队,砌筑工人应持证上岗,无上岗证者不得上岗。

上岗前应做好技术交底,要求每一层的同部位墙体应由同一人施工。

砌筑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监督,严格按照验收规范进行施工,特别在填充墙方面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时会疏忽,必需按标准程序操作: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浇水湿润;当砌砖工程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240mm 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砖砌平拱过梁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缝。

灰缝的宽度,在过梁的底面不应小于5mm;在过梁的顶面不应大于15mm。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纵横墙整体咬槎砌筑,
临时间断可拖斜槎,接槎时,应先清理基面,浇水湿润,然后铺浆接砌,并做到灰缝饱满,砂浆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设计配合比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证墙体有足够的抗拉、抗剪强度。

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技术不合格的砌筑人员该换的就换,决不能将就。

顶层的内粉应在屋面保温层、隔热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以降低温差的影响。

外墙的粉刷宜在结构封顶后,并在墙体干缩基本稳定后施工,防止以后粉刷开裂。

3)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

材料的性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寿命。

所以砖进场后应按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

当砌筑砂浆的组成材科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砌体裂缝问题必须从设计、施工、使用等各个阶段全面综合的分析,以便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加大控制的力度,才能提高新建砌体质量的可靠性。

只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做到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控制裂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只要有足够的认识、方法得当,就能减少裂缝发生的几率,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肖亚明.砌体结构裂缝与控制问题研究综述[C]//第三届全国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
[2] 苑振芳.砌体结构的局部配筋对裂缝控制和伸缩缝间距影响的讨论[J].工程建议标准化,1996.
[3] 伍杏彩.王真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裂缝防治措施[J].住宅科技,2005(6)
[4]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7.
[5]陈建兰.马晓华砌体结构裂缝的分析与处理方法[J].安徽建筑,20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