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入队啦——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队啦
《我⼊队啦》
--义务教育版⼀年级品德与⽣活下册教学案例与反思
襄樊市襄阳区张家集镇王岗⼩学杨忠辉
教学内容:
《我⼊队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品德与⽣活》⼀年级下册第九课《戴上红领⼱》第⼀课时,本节课引导学⽣通过⼊队仪式,回忆初次戴上红领⼱的喜悦与⾃豪。

以⼊队活动为切⼊点,激励学⽣做⼀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培养其良好的品德。

教学⽬标:
情感与态度:从内⼼体会⼊队的喜悦,让学⽣明⽩当⼀名少先队员多么光荣。

⾏为与习惯:学习并掌握系红领⼱的⽅法,会⾏队礼、唱国歌,⼒争当⼀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知识与技能:了解⼊队仪式及红领⼱的意义,会系红领⼱,⾏队礼,唱国歌。

过程与⽅法:通过活动激发⼉童⼊队的热情,感受少先队组织的光荣。

学会系红领⼱、⾏队礼、唱国歌等,引导学⽣积极向组织靠拢,争当⼀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教学重点:会系红领⼱,学⾏队礼,唱队歌。

教学难点:懂得红领⼱象征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录⾳、队旗。

2、了解学⽣佩戴红领⼱的情况。

3、两名⾼年级少先队员,⼀条红领⼱。

学情分析:
我们是农村⼩学,学⽣参加校内外的活动机会较少,⽽⼊队宣誓是学校举⾏的⼀次隆重的活动,通过活动向学⽣进⾏思想品德教育。

⼀年级学⽣年龄⼩,模仿性强,可塑性⼤,初次⼊队感觉很光荣,以此为契机,引导学⽣从⼩树⽴正确的道德观,养成⽂明的⾏为习惯。

设计理念:
“⽣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是品德与⽣活的基本特征。

情景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道德情感的⼀种重要⼿段。

这⼀课通过活动形式,创造情境,让学⽣知道加⼊少先队不仅⾼兴⽽且是光荣神圣的,从⽽培养其良好的品德。

教学过程:
活动⼀:
认识红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两名⾼年级的少先队员,⼤家欢迎他们!【同学们⿎掌】⼤家看看他们今天戴的是什么?
⽣:(红领⼱)。

师:⼤家说得对红领⼱是少先队的标志。

为了奖励你们,⽼师请你们看⼀幅画⾯。

(师出⽰多媒体画⾯《王⼆⼩》。

问:他是谁?
⽣:(齐)王⼆⼩。

师:他就是我们敬仰的⼩英雄王⼆⼩。

王⼆⼩不仅是⼩英雄,⽽且是——
⽣:王⼆⼩还是⼉童团员。

师:你说得对。

⼉童团员是中国⼉童少年先锋队前⾝,当时像王⼆⼩这样的⼉童团员为⾰命作过很⼤的贡献。

⼉童团员相当于现在的少先队员。

我们的少年⼉童组织叫什么?
⽣:中国少年先锋队。

⽼师拿出⼀条红领⼱,问:红领⼱这么漂亮,为什么是红⾊的?知道红领⼱的来历吗?(少数⼈举⼿)
⽣1:红⾊好看。

⽣2:和国旗⼀样都是红⾊的。

(师⽤眼神⽰意两名⾼年级学⽣):其中⼀名回答:红领⼱是五星红旗的⼀⾓,是⾰命烈⼠⽤鲜⾎染红的。

没有他们的流⾎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活。

师(总结):说的好,⾰命烈⼠⽤鲜⾎染红了国旗。

红领⼱天天戴在我们的脖⼦上,我们要牢记⾰命传统,永远记住王⼆⼩、⼩兵张嘎、刘胡兰、董存瑞······
活动⼆:
⼼⾥真⾼兴
师:瞧,站在我们⾯前的两位⼤姐姐就是少先队员。

我们⼀年级有哪些同学也加⼊了这个组织?请上台来!
(⼤家⿎掌,有五名同学上台)
师:这五位同学已经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师衷⼼地祝贺你们。

因为你们五位同学是⼀年级第⼀批⼊队的,很了不起。

还记得是什么时候戴上红领⼱的吗?
⽣(齐):庆祝“六⼀”的时候。

师:你们第⼀次戴上红领⼱时⼼情什么样的?
⽣:⾼兴。

师:是的。

当时你们⼊队的场⾯⽼师已经记录下来了,⼤家想看吗?
(⽼师播放录像⽚。


刚才⽼师看下⾯有好⼏个同学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

你们说说为什么这⼏个⼩朋友被评为少先队员?
⽣1:因为他成绩好。

⽣2:因为他爱帮助同学。

······
师:你们说的对。

成绩好、思想好,各⽅⾯表现出⾊的⼩朋友才会被少先队组织接受。

戴上红领⼱,胸脯挺得⾼⾼的,会受到⼤家的称赞。

另外,少先队员还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

突然,⼀名学⽣(后进⽣)站起来说:“⽼师,我能当少先队员吗?”
(许多同学偷笑)
师:能,但不是现在,你需要再加油,争取表现出⾊,同学们会选
你的。

你有机会光荣地加⼊少先队的。

(这名学⽣⾼兴地坐下)
活动三:
系好红领⼱
师在⿊板上贴好队旗。

同学们,请你们重温美好时光,再在队旗下温习⼀下⼊队誓词吧!请⼤家先系好红领⼱。

(五位少先队员系红领⼱)
师:⼤家评⼀评,这⼏位同学红领⼱系得怎么样?
(⽣评价,指出其中三名不够正确。


师和两名⾼年级少先队员⼀起帮助他们。

并提醒他们正确的佩戴⽅法。

要求⼤家平常多练习,多向⾼年级少先队员请教,才能熟能⽣巧。

活动四
⾏队礼唱队歌
师:我们把红领⼱系端正了,开始⾏队礼。

(师播放录⾳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师系好红领⼱。

“⽴正,⾏队礼。


(少先队员⾏队礼,台下同学跟着⼀起学。


师:⼤家会吗?
⽣(齐):会。

师:好,我来检查⼀下,谁的队礼标准。

(学⽣议论,有两名学⽣不合格。


(⽼师播放⼀段录像⽚,某实验⼩学学⽣⼊队宣誓场景。


师:刚才⼤家看了画⾯,肯定学会了⾏队礼,谁愿上台演⽰。

(⼀名少先队员举⼿,上台演⽰,姿态不够规范,引起⼀⽚笑声。

)师请⾼年级同学演⽰⾏队礼的⽅法:⼿指伸直,五指并拢,⾼⾼举起,举过头顶。

(⼤家跟着⼀起练习)
师:刚才,⼤家⾏队礼时姿势不错,但有个同学扮⿁脸,这样不好。

⾏队礼时表情要庄重严肃,眼睛注视队旗,嘴⾥唱队歌。

来,跟着录⾳唱队歌吧!
⽣⾏队礼、唱队歌。

(师巡视指导。


师(结束语):今天我们重温了戴红领⼱的欢乐。

希望⼤家以后多练习佩戴红领⼱,熟记⾏队礼要领,会唱队歌。

⽼师希望你们都能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为红领⼱添光彩。

教学评价与反思
《品德与⽣活》教学过程应以活动化的⽅式呈现。

⽼师精⼼设计情景,激发学⽣兴趣和动机,学⽣积极健康地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亲⾝体验,在提⾼认知的同时,感情得到升华。

并结合⽣活实际,促进学⽣知⾏统⼀。

1、激兴引题明理动情
“认识红领⼱“鉴于学⽣年龄⼩,我设计《王⼆⼩》这幅插图,吸引学⽣。

浅显易懂的王⼆⼩的故事,使学⽣在受到⾰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明⽩红领⼱的意义,初步感知少先队的光荣历程。

2、⾯向全体共同参与
“⼼⾥真⾼兴”⽼师创设情境,请学⽣亲⾝体验⼊队宣誓仪式,并有意保护⾮少先队员的⾃尊⼼。

这样,活动⾯向全体学⽣,并且重视个性差异。

3、师⽣互动亲⾝体验
系红领⼱、唱队歌、⾏队礼等系列活动中,⽼师和学⽣互相合作特别是⾼年级学⽣帮助我班学⽣,零距离接触,使得孩⼦们学得⽆拘⽆束。

学⽣模仿性强,亲⾝体验,感情得到升华。

总之,本节课教学效果不错,但美中不⾜是设计活动较多,学⽣动⼿实践机会多。

⼀年级学⽣年龄⼩,⾃我约束能⼒差,在活动时,有⼏名学⽣随意⾛动,班级秩序有点乱。

在今后的教学中切记:“活动性”虽是品德课的主要形式,但⽼师备课要考虑周全,怎样组织引导学⽣活动,⽽且活动有实效,⼒争把活动这⼀环节设计得更科学、更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