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综合复习(十五)(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寒假综合复习(十五)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2.“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一句中“绝妙”换成“奇妙”好不好?为什么?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试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中“涌”字的表达效果。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
5.结合《秋天的怀念》一文节选的内容,回答问题。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

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1)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2)对《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有意境。

B.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更易引发怀念之情。

C.“我”是在秋天懂得了母爱,同时收获了生存的勇气。

D.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秋天”。

(3)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
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的怀念(节选)
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③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

④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⑤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用朴实的文字,真挚的情感,写出了母爱的深厚。

B.文章以“看花”为线索叙事,文中三次写到“看花”,其背景和结果各不相同。

C.“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句中的“诀别”指不再相见的分别,文中指母亲因病去世。

D.母爱的伟大在于无私,母亲一生中最牵挂的人只是“我”,在临终时最放心不下的就只有“我”。

7.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分析句子中“我”的回答为什么让母亲“喜出望外”呢?)
8.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C.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D.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5)结合《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称赞颜回的句子,说说颜回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陈太丘与友期行
B.意与日去诗情画意
C.遂成枯落天遂人愿
D.将复何及望尘莫及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信中劝诫儿子要修身治学。

B.《诫子书》先确立“静以修身”的观点,再正反论证,前后相承,言虽短意蕴深。

C.“俭”是信中的核心词语,强调了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作用。

D.在书信的最后,诸葛亮强调一定要勤奋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珍惜时间之意。

(4)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诸葛亮和司马光两人所写书信内容的异同。

【链接材料】
ㅤ御孙①曰:“俭,德之共②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③物,可以直道而行④;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故曰:“俭,德之共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⑤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⑥》)【注】①御孙:鲁国大夫。

②共:同“同”。

大。

③役;役使。

④直道而行;行正直之道,指任何事情都敢于诚实不欺地去做。

⑤枉道:不按正道行事。

⑥康:指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

七、作文
参考答案:
1.(1) 御tiěgān
(2)A
(3) 奉陪、光临舍妹、小儿
(4)狗•猫•鼠
2.不好,“绝妙”表示方法巧妙到了极点,而“奇妙”表示方法新奇,给人新颖的感觉。

在文中,“绝妙”更具有表现力、更妥帖。

3.“涌”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其实,营造了壮阔的意境。

(意思对即可)4.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豪情。

(意思对即可)
5.(1)A
(2)D
(3)B
6.D 7.(1)“央求”写出了母亲的耐心和慈爱,细腻地刻画出了母亲在自己病重期间仍一心为儿子着想的无私与伟大,暗含着自己的感动之情。

(2)因为“我”终于答应了母亲去北海看菊花了。

8.①身患重病的母亲,一直热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现母亲对儿子细腻的呵护和关爱,从中“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②母亲病逝后,“我”终于在“看花”时,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领悟到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道理。

9.(1)B
(2)①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②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3)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争取做到温故而知新;学习时要注意思考,边学边思,不能死读书;学习时要珍惜时间。

(4)C
(5)安贫乐道,好学,有修养,不犯同样的错误(严格要求自己)。

10.(1)D
(2)①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②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C
(4)相同点:两文都提到了节俭是美德的观点。

不同点: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还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以及要珍惜时间。

11.唐僧与孙悟空途径高老庄,得知高员外的女儿高翠兰误嫁给了一个妖怪,翠兰也被妖怪锁在家中。

为帮助高员外降妖,孙悟空变成高小姐的样子,让妖怪背自己,并在途中施展法术戏耍了妖怪(猪刚鬣)一番。

孙悟空因为在五庄观窃果毁树,镇元大仙将逃走的师徒四人提回观中,要加以惩戒,悟空承担责任,主动替师父受罚。

可以看出孙悟空知错就改、忠心耿耿、勇于担责的精神品质。

父亲强迫小鲁迅背诵完《鉴略》再去看迎神赛会(或者小鲁迅在三味书屋严格的读书生活)表达了鲁迅对腐朽封建教育制度(封建家长制)压制儿童天性的批判之情。

12.例文:
那一次,我真意外
那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一家名为“华芳花卉”的家庭农场。

老师介绍说,这家农场专门生产销售各种花卉产品,非常有名气。

老板陈华芳40多岁,是一位回乡创业的女性,她小时候因家贫初中没读完就去上海打工了,后来创业成功,手头有上千万元的资金,现在回乡发展。

到了“华芳花卉”大门口,只见一位衣着朴实、脚上穿着雨靴的中年妇女,站在保安旁边招呼我们。

我以为,她应该是这家农场的一名普通工人吧。

谁知这名中年妇女主动介绍说,她就是陈华芳,刚刚在温室里劳动。

在我的想象中,一位资产上千万元的女老板,应该穿着时髦、浑身珠光宝气才对。

陈华芳这番模样,真让我大感意外。

我们跟随着陈总,参观了整个“华芳花卉”农场。

温室里各种各样的花儿,一大片一大片的,香气四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

参观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农场办公楼三楼会议室,观看纪录片。

纪录片中,我发现打扮干练的陈总,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商交谈。

咦?她不是初中都没毕业吗?自由提问的时候,我向陈总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陈总笑了笑说,这也是被逼出来的。

当时她在上海打工,为了能和外商打上交道,帮公司的产品打开销路,就自学起了英语,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

一个初中都没上完的打工妹,竟然把英语说得这么好,我再一
次感到了意外。

而更让我意外的是,我们现场采访农场职工获得的一条信息,陈总回乡创业,在经济效益上讲并不划算。

因为在上海那边办花卉基地,更靠近市场,成本要低得多。

但她当时坚决要回乡的原因,是想帮助老家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现在,村里在农场打工的有20多人,都是来自贫困家庭,每人每年都有好几万元的收入。

为人朴实,做事有恒心,心系乡邻,陈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企业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