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20届高三5月模拟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关于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发生衰变过程中所放出的γ射线是由衰变的原子核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放出的
B.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库仑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提出了场的概念
D.根据速度定义式v
x
t
∆
=
∆
,当t∆非常小时,v就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
15.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无情的新冠病毒袭击了中国;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受伤最深的武汉也在全国各界的支持下使疫情得到了控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涌现了大量最可爱的人,尤其是白衣天使和人民解放军.在这场战疫中某次空军基地用直升飞机运送医护人员去武汉,为了保证直升机升空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至于很难受,飞行员对上升过程某阶段加速度进行了相应操作.操作的t
a-图像如图所示(除ab段曲线,其余段均为直线,取向上为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和ab段医护人员处于超重状态,cd段处于失重状态
B.O到d整个过程医护人员均处于超重状态
C.O到d过程速度增量小于20.5m/s
D.根据上述图像可求出0-8s这段时间直升机往上上升的高度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接有两个规格均为“88V,44W”的灯泡L和一个电动机M(电动机内阻为r=4Ω),当原线圈接上如图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后,灯泡和电动机均正常工作,且原线圈上理想电流表的示数为1A.已知311V=2202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22A
B.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
C.电动机的上的热功率为9w
D.若电动机此时正在以10m/s匀速提升重物,则重物的重力为15N
17.2019年12月12日,中国“玉兔二号”月球车按地面指令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12月夜.至此,玉兔二号成为在月面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打破了此前由前苏联“月球车1号”保持的世界纪录.若在“玉兔二号”月球车上安装一个半径为r=1m、光滑的竖直圆形轨道,同时在圆形轨道最低点安装一个力传感器;现让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球(可看成质点)沿圆弧与圆心等高点由静止下落,到达最低点时力传感器
显示的示数为10N ,此过程中月球车未运动,不考虑其他星体引力的影响.已知月亮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玉兔二号”月球车从地球表面发射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
B.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2
/5.2s m
C.月球的质量为G
R 32
D.绕月运动最快卫星的周期为5
122R
π
18. 如图所示,在足够大、场强为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等边三角形ABC ,电场方向与BC 边平行.在三角形顶点B 、C 处放有等量的正电荷,此时A 点的电场强度为2E .现将放于B 的电荷由正变成负,但电量不变,则A 点的电场强度变为
( ) A. E E 33-
B. E E 2
3- C. E E -3 D.E
19. 如图是氢原子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停止光照后氢原子辐射出的光中有5种频率的光可让逸出功为2.85eV 的金属产生光电
效应.由此可知( ) A.单色光光子的能量为12.75eV
B.停止光照后 氢原子可辐射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
C.金属光电效应过程中最大遏止电压为10.21V
D.氢原子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运动动能越大
20.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θ=53°(图中未标出)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在其所在的空间存在竖直向上、大小E =2×106V/m 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竖直面向里、大小B =4×105T 的匀强磁场.现让一质量m =4kg 、带电量q =+1.0×10-5C 的带电小球从斜面上某点(足够高)由静止出发,当沿斜面下落位移大小为3m 时,小球
开始离开斜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g =10m/s 2,sin53°=0.8,cos53°=0.6)
A.离开斜面前小球沿斜面做加速度a =4m/s 2的匀加速运动
B.小球离开斜面时的速度为v =3m/s
C.该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增加了60J
D.该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30J
21.如图所示,间距为L=0.2m的两平行光滑导轨竖直放置,中间接有R=1.5Ω的电阻,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ABCD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B=5T的匀强磁场.现将一电阻为
r=0.5Ω、质量为m=0.5kg的导体棒从磁场区域上方某高度由静止释放,导体棒进入磁场瞬间,加速度大小为6m/s2,方向竖直向下,导体棒离开磁场前已达到匀速运动状态.棒通过磁场区域过程中与导轨良好接触,且整个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为q=3C,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棒进入磁场前下落的高度为0.8m
B.导体棒出磁场时的的速度为10m/s
C.磁场区域的高度为3m
D.经过磁场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6.75J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道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道题,129分)
22.(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让质量为M(含遮光片,遮光片宽度为d)的物体(在水平面上,水平面光滑)与质量为m(m<M)的物体用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在竖直面内.实验前,用手托住m且使绳处于伸直状态,并在M左前方某处装一光电门;现释放m使他们运动起来,实验测得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t、M刚经过光电门时与之连接的那部分绳子跟水平面的夹角为θ、M开始运动到经过光电门的过程中m下落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m和M均可看成质点,运动过程中m未触地且M未离开地面)
(1)M通过光电门时M的速度v M= ,此时m的速度v m=;
(2)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表达式为.
23.(9分)要描绘一个规格为“3V,1.5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准备了以下器材:
①直流电源(电动势E=3V,内阻不计)②电流表A1(量程3A,电阻约1ῼ)
③电流表A2(量程600mA,电阻约0.01ῼ)④电压表V(量程15V,电阻约1000ῼ)
⑤表头G(量程10mA,内阻10ῼ)⑥滑动变阻器R1(0-2500ῼ,最大电流2A)
⑦滑动变阻器R2(0-5ῼ,最大电流0.8A) ⑧定值电阻R=290ῼ
⑨开关K及导线若干
(1)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实验误差而完成此实验,实验时应选的实验器材有:(填写仪器前面的序号);
(2)根据所选的器材在框中设计最合理的实验电路图;
(3)某同学通过合理的实验电路图得到了6组灯泡两端电压和流过灯泡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由表格数据画小灯泡的U I -图像
(4)将此小灯泡与电动势为1.5V 、内阻为1ῼ的电源串接,小灯泡的实际工作功率为 W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14分)如图所示,在滑动摩擦因素μ=0.2的粗糙水平面上有相隔一段距离的A 、B 两点,在A 、B 两点分别静止放置m 1=4kg ,m 2=2kg 的两质点,在m 2的右侧0.5m 处固定一竖直挡板.现对m 1施加一大小F =20N 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F ,随后m 1继续向前运动3s 后与m 2在B 点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运动与竖直挡板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与挡板碰后刚好能回到B 点,g 取10m/s 2.求:
(1)m 1与m 2发生碰撞前的速度; (2)力F 作用的时间及A 、B 两点距离.
25.(18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有垂直于该竖直面、磁感应强度未知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圆形磁场边界与Y 轴上的A (0,63cm )点相切;第四象限有充满整个象限水平向
左大小22
310V/m 3
E -=
⨯的匀强电场.现一质量m =2×10-4kg 、带电量
为
q =+3C 的微粒从A 点以v =4m/s 垂直于Y 轴沿+X 方向射入圆形磁场,经圆形磁场作用后最终从B (10cm ,0)点离开第一象限进入第四象限,进入第四象限时速度与X 轴正方向成θ=60°(微粒重力
不
计).求:
(1)圆形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及方向;
(2)微粒在第四象限内的轨迹方程(即x 关于y 的函数); (3)微粒从A 开始运动到再次经过Y 轴所经历的时间.
1 2 3 4 5 6 电压(单位:伏) 0.00
0.60
1.20
1.80
2.40
3.00
电流(单位:毫安)
0 180 301 398 450 498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均反映出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热运动.
B.空气湿度与温度有关;即温度越低,空气湿度越大.
C.分子势能变化与分子力变化规律相同;即分子力增大,分子势能也随着增大;分子力减小,分子势能也随之减小.
D.表面张力及毛细现象均是分子力作用下的现象
E.一切宏观自然规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即向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
(2)(10分)左端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封闭、右端开口的粗细均匀的U 形管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U 形管里面有两个与U 形管间密封性良好、厚度不计、之间无摩擦的活塞m 1=0.2kg ,m 2=0.5kg ,其中m 2与劲度系数为100N/m 的弹簧栓接,弹簧下端固定在U 形管底部.管中理想气体被分成①②③三部分,其中第②部分内部有一电热丝,如图所示.已知U 形管(封闭端除外)和两个活塞均是绝热的、活塞面积为2
1cm S =.刚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10cm L ∆=;第①部分
气体体积为3
113cm V =;第②部分气体体积为32100cm V =、温度为300K T =;外界大气压为
50110Pa p =⨯,外界温度不发生改变;U 形管右端部分足够高.现通过电热丝对第②部分气体缓慢加热,
直至弹簧恢复原长,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i )弹簧刚恢复原长时第②部分气体压强;
(ii )弹簧刚恢复原长时m 1活塞上升的高度及第②部分气体温度.
34.(物理—选修3-4)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有变化的磁场就能形成电磁波
B.在做双缝干涉实验中,保持光的频率不变,增大双缝的距离,干涉条纹间距反而减小
C.振动系统振动时的周期未必等于它的固有周期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会发散成彩色光带
电热丝
E.火车进站时,我们听到火车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刺耳,是因为此过程中火车发出的声音频率在不断增大
(2)(10分)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和一较长的矩形玻璃砖放在水平桌面上,截面图如图所示,边界DE与FG水平平行,玻璃砖周围为真空,O为半圆形玻璃砖圆心,S为O点正下方的单色点光源.现让
S发出一束光射向H(OH=),光线从H点射出后再射到玻璃砖的左侧面上的A点.光线从A点
射入玻璃砖并在O'处恰好发生全反射,经过玻璃砖上、下表面多次反射后最终从玻璃砖的右侧面上的B 点射出.已知矩形玻璃砖DE边的长为L,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求:
(i)光线从A到B的时间(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n.
(ii)半圆玻璃砖的折射率
1
宜春市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物理答案
14.答案:D
解析:γ射线是衰变过程中所产生的新原子核由于处于高能级,高能级不稳定,自发跃迁到低能级时放出的,所以A 选项错误;伽利略实验是理想实验,故B 错;场的概念是由法拉第提出来的,故C 错;当Δt 非常小时,可用Δt 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该段时间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用的是极限思维法,故D 正确。
15.答案:B
解析:O 到d 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为正,即始终向上,因此O 到d 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均处于超重状态;O 到d 过程速度增量为0-8s 这段时间内t a -图像所围的面积,通过求解可知大于20.5m/s ,因此c 项错误;由于未告诉初速度所以无法求出0-8s 这段时间直升机往上上升的高度,所以D 项错。
16.答案:C
〖解析〗由于电动机不是纯电阻元件,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不可用欧姆定律计算,A 错误;由于是理想变压器,所以原副线圈匝数比等于电压之比,B 错误;由于是理想变压器,所以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与线圈匝数成反比,易知副线圈中总电流为 2.5A ,根据副线圈中各元件形成并联可知,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
1.5A ,再结合热功率r I P 2
=热
及mgv r I UI p =-=2
机可知C 正确,D 错误。
18.答案:A
解析:放于B 、C 两点的电荷在A 点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根据电场强度的合成法,可知B 、C 两电荷在A 点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均为
E 3
3
;当放在B 点的电荷性质发生改变后,再次应用电场强度合成法可得此时A 点的场强为E E 3
3
-
,故A 正确。
19.答案:BC
解析:通过分析,大量Li 2+类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应该跃迁到量子数n=5的能级。
根据跃迁方程可知吸收的单色光光子能力为0.54(13.6)13.06V E e =---=,故A 错;辐射出光子的种类多少可用公式
种102
)
1(=-⨯n n ,所以B 正确;根据公式max 10.21V ue h w u ν=-=可知可知C 正确;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越小,故D 错。
20.答案:BD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离开斜面时应满足0
53cos )(Eq mg vBq -=可得s m v /3=,故B 正
确;若离开前小球沿斜面做加速度2
/4s m a =的匀加速运动可求得离开时的速度为s m /62,所以离
开前的运动不是加速度2
/4s m a =的匀加速运动,故A 错;电势能与静电力做功存在
J Eq W E F p 484.2=⨯=-=∆故C 错;由能量守恒可列k pF PG E Q E E ∆++∆=∆-代入相应物理可得
Q=30J;故D 正确。
21.答案:ABD
解析:设导体棒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1v ,则此时导体棒所受的安培力为R r v L B F +=1
22,导体棒的合力
ma R
r v L B mg F =+-=1
22合可得s m v /41=,在进入磁场之前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进入磁
场前下落的高度为0.8m,A 正确。
出磁场时安培力与重力等大反向,令出磁场时速度为2v ,则有
R r v L B mg +=222可得s m v /102=,所以B 正确;设磁场区域的高度为h,根据电荷量r
R BLh r R q +=
+∆Φ=可得m h 6=,故C 错误;从进入磁场到出磁场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可得R 上产生的焦耳热为6.75J,因此
D 正确。
三、非选择题
22.(6分)答案(1)t d v M =(2分) θcos t d v m =(2分)(2) 22)cos (21)(21θt
d m t d M mgh +=(2分)
解析:M 通过光电门的速度t d v M =
;将M 的速度沿绳和垂直绳分解可得θcos t d
v m = 可反映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2
2)cos (21)(21θt
d m t d M mgh +=
23. (9分)(1)①③⑤⑦⑧⑨(2分) (2)如图(3分) (3)特性曲线如下图(2分) (4)w )03.036.0(±(2分)
解析(1)根据灯泡的规格可知,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A ,故电流表选A 2;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 ,题中所给电压表量程为15V ,量程过大,因此需将表头G 串接一定值电阻R 来替代电压表;表格中电压和电流均从零开始增大,故滑动变阻器采用了分压式接法,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R 2;由于电流表A 2内阻非常小,故电流表需采用内接法。
(2)根据(1)问中对选仪器时的分析可画如下原理图;(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可得图如上(4)做电源的图像U I -,电源的图像U I -与小灯泡的U I -图像交点横纵坐标乘积即是此情况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24.答案:(1)s m v /3=
(2)s t 3= m d 5.31=
解析:(1)两球碰后粘在一起与竖直挡板碰撞到回到B 点整过程可看成做匀减速运动 设两球碰后的共同速度为1v
看成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2
121/2)(s m ug m m g
m m u a ==++=
① (1分)
看成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m x 1= ② (1分)
根据匀变速运动运动公式ax v 202
12
-=- ③ (1分)
设1m 以v 的速度与2m 发生碰撞,由于碰撞中满足动量守恒,由守恒可列方程:
1211)(v m m v m += ④ (2分)
由①②③④可得:
s m v /3= ⑤ (1分)
(2)1m 从A 点到B 点在力F 和滑动摩擦力g m F 1μμ=作用下速度由0变到v 设F 作用的时间为t,对该过程应用动量定理可列:
v m t g m Ft 11)3(=+-μ ⑥ (2分)
由⑤⑥ 可得
s t 3= ⑦ (2分)
F 和滑动摩擦力g m F 1μμ=同时作用的加速为21
11/3s m m g
m F a =-=
μ ⑧ (1分)
此段过程做匀加速运动,匀加速时间为s 3,末速度为s m v /92= ⑨ (1分) A 、B 两点距离32
32022⨯++⨯+=v
v v d ⑩ (1分) 由⑤⑦⑨⑩可得
m d 5.31= (1分)
25答案:(1)T B 2103
2
-⨯=
方向垂直面向外 (2)1.03
36252+--
=y y x (3)s t t t t 232110)3
3
624(-⨯+
+=++=π总 解析:(1)根据沿径向进入匀强磁场必沿径向出来的原则,可知A 点速度所在的直线与B 点速度所在直线的交点就是圆形磁场的圆心'
O (如图所示)设圆形磁场的半径为R 由几何知识可得cm R 4= ① (2分)
粒子在磁场中运行的轨迹与两个速度相切,设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由几何知识可得cm r 34= ② (2分) 在磁场中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qr
mv
B r v m qvB =⇒=2 ③ (1分)
由②③及已知条件可得
T B 2103
2
-⨯= 方向垂直面向外 (2分)
(2)从B 点进入电场之后将速度分解,沿X 轴分速度大小为
s m v /21=(1分)
沿Y 轴分速度大小 s m v /322= (1分)
沿Y 轴方向向下匀速运动,可知任一时刻位置坐标为t y 32-= ④ (1分) 沿X 轴做初速为s m v /21=(朝X 轴正向),加速度大小为2/100s m m
Eq
a ==(朝X 负向) 可知任一时刻位置坐标2
5021.0t t x -+= ⑤ (1分) 由 ④ ⑤可得:
1.03
36252+--
=y y x ⑥ (2分) (3)运动总时间分三段
第一段时间在磁场中运动,圆心角为
3π可得s qB m t 21103
3-⨯==π
θ ⑦ (1分)
第二段时间在第一象限无场区的时间,在第一象限无场区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几何知识可知在无场区发
生的位移为8cm,则时间为s t 22
21024
108--⨯=⨯= ⑧ (1分) 第三段时间在电场中的时间,研究电场中沿X 轴运动,再次经过Y 轴所发生的位移为-0.1m 可列2
335021.0t t -=- 由方程可得s t 2310)622(-⨯+= ⑨ (2分)s t t t t 232110)3
3624(-⨯++=++=π总 (1分) 33.(物理—选修3-3)
(1)答案:ADE
解析:扩散现象直接反应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间接反应分子热运动,因此A 项正确;温度越低空气湿度未必越大,空气湿度看得相对湿度,所以B 项不对;分子距离从非常小的距离变到非常大的距离过程中,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而分子力则是先减后增再减的过程,因此C 项错;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面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的结果,毛细现象时附着层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或斥力的结果,故D 项正确;E 项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故E 正确。
答案:ADE
(2)答案:(i )pa p 5
'2105.1⨯= (ii )cm h 10= k T 1080'= 解析:(i )设弹簧刚恢复原长时第②部分气体压强为'
2p
对m 2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平衡方程:
s p g m s p 02'2+= ① (2分) pa p 5'2105.1⨯= ② (1分)
(ii )设第①部分气体初始压强为1p ,弹簧刚恢复原长时的压强为'
1p ;设第②部分气体初始压强为2p 初始时对活塞m 1列平衡方程有:g m s p s p 112+= ③ (1分)
初始时对活塞m 2列平衡方程有:g m s p L k s p 202+=∆+ ④ (1分)
弹簧恢复原长时对活塞m 1列平衡方程有:g m s p s p 1'1'2+= ⑤ (1分)
从初始到到弹簧恢复原长①部分气体发生的是等温变化,设1m 活塞上升的高度为h
由玻意耳定律可列方程:)(1'111hs v p v p -= ⑥(1分)
从初始到到弹簧恢复原长对第②部分气体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列:
[]'2'222)(T L h s v p T v P ∆++= ⑦ (1分) 由②③④⑤⑥⑦方程可得:
cm h 10= (1分) k T 1080'=(1分)
34.(物理—选修3-4)
(1)答案:BCD
解析:均匀变化的磁场不会形成电磁波,故A 错;由干涉条纹间距d
L d λ=可知B 正确;受迫振动的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故C 正确;太阳光为复合光,复合光中各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经过三棱镜后为发散从而形成彩色光带,故D 正确;多普勒效应,火车发出的声音频率未必发生改变,故E 错误。
(2)答案:(i )c n L t 2
⋅=
(ii )2122n n -=
解析:(i )令矩形玻璃砖全反射角临界角为α 由题意可知,光线在矩形玻璃砖内的传播速度为n c v = n
1sin =α(1分) 由几何知识可知经历的时间α
αsin sin v L v L
t == (1分) 由以上关系式可得c
n L t 2
⋅=(1分) (ii )由题图可知,光线在矩形玻璃砖的上界面恰好发生全反射,由折射率与临界角的关系可得n 1sin =α 设光线在A 点发生折射时入射角为β,折射角为θ,根据数学知识有αθsin cos =
由三角函数1sin cos 22=+θθ ① (1分)
在A 点,根据折射定律
n =θβsin sin ② (1分) 设光线在H 点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γ,由几何关系得βγsin cos = ③ (1分)
根据三角函数1sin cos 22=+γγ ④ (1分) 由以上几个表达式可得22sin n -=γ ⑤ (1分) 2133sin 22=+==OS OH R SH OH i ⑥
(1分) 在H 点应用折射定律1sin sin n i =γ可得2122n n -= ⑦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