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浅谈隐私权司法保护的现状与思考

二、 隐私权 的法律保护现状
我 国《 民法通 则》 巾没有直接规定对 隐私权 的保护 , 是第 l l 但 O 条规定 公 民和法人享有名誉 权, 民的人格 尊严受法律保护 , 公 一般性地规定公 民 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这便为司法解释留下了较 大的空 间。~般认为 隐
私 权 应 当 属 于 人格 尊严 的一 部 分 。 在我国, 人格 权 研 究起 步 较 晚 , 隐私 权 仍 然 是 一 个 蹒 跚 起 步 的新 事 物 。 这 源 于 我 国 目前还 面 临着 很 多方 面 的 问题 。 从 文 化 层 面 看 , 管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 有 许 多 积 极 遗 产 , 是 对 个 人 隐 尽 但
宁 不 受 他 人 非 法 干扰 , 私人 信 息秘 密 不 受 他 人 非 法 搜 集 、 刺探 和 公开 。 为 称 “ 人 生 活秘 密 说 ” [] 有 的学 者 认 为 “ 私 就 是 与 公 共 利 益 无 关 的个 人 私 ,2 还 隐 私 生 活 秘 密 , 所包 容 的 内容 , 私 人 信 息 、 人 活 动 和 私 人 空 间 。 ”3 综 它 是 私 [] 合 来 看 , 两 的观 点过 于 抽 象 和 概 括 , 于 隐 私 的“ ” 本 质 特 征 并 没 有 前 对 私 之 准 确 的反 映 出来 ; 第 三 种 观 点就 明 确 说 明隐 私 是与 “ 共 利 益 无 关 的 ” 而 公 , 它 仅 包 括“ 人 信 息 、 人 活动 和 私 人 空 间 。 ” 私 私 因此 笔者 赞 成这 种 对 隐私 的
但 在 我 国保 护 私权 的 主要 法 律 — — 《 民法 通 则 》 , 没 有 对 隐私 权 作 出 明 中 并
确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 贯彻执行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民法通则) 若干
浅论图书馆读者隐私权及其保护

在 接受图书馆服务过程 中享有 的对其个 人信 息资料 、
通 讯资 料 、 身 体 资料 、 图 书 馆 活 动 资料 、信 息需 求 资 料 等进 行 支 配 的 权 利 。 图 书 馆 读 者 隐 私 权 有 两 种 :一 是读者 个人 信 息 ( 括 读者 的 信息 需求 )的 保护权 包 力 ;二 是 个 人 活 动 空 间 ( 人 生 活 的 安 宁 ) 的保 护 权 私 力 。 图 书 馆 根 据 其服 务 宗 旨, 为 读 者 提 供 所 需 要 的 文
日益 增 强 。 图 书馆 应 与 时俱 进 , 切 实 解 决 好 读 者 隐 私 权 保 护 问 题 。 图 书馆 是 社会 服 务 的 文 明窗 口 。 图书 馆 尊重 读 者 的 隐 私权 本 身 就 是 展 示 一 种 精 神 文 明 ,塑 造 依法 治馆 的 良好 形 象 。 它 的示 范 、教 育 作 用 必 将 对 社 会 的文 明和 进 步 起 着 促 进 作 用 , 对提 高 图 书 馆 的 社 会
关 键词
隐私权是人权的一部分,图书馆与读者交往 中必
然涉 及 到 隐 私 。 如 何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保 护 读 者 隐 私 权 。 已成 为 图 书 馆 界 必 须 重 视 的 一 个 重 要 问 题 。 1 隐 私 权 隐 私权 指 公 民 享 有 的 私 人 生 活 安 宁 和 私 人 信 息 受
图 书 馆保 护 读 者 隐 私表 面看 似 乎 是 件 小 事 ,但 是 如 果 侵犯 读 者 的 隐 私 权 ,就 可 能 引 发 矛 盾 ,处 理 不 当 还 会 激 化 , 甚 至 于 影 响 到 社 会 的 和 谐 。 尊 重 读 者 的 隐 私 权就 是 尊重 读者 的人 格 尊 严 , 在 图 书 馆 与 读 者 之 间 建立 平 等 、信 任 的 关 系 , 拉 近 馆 员 与 读 者 的 心 灵 距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公共图书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
作为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场所,更是人们课余文化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保障读者的权利,使其能够在公共图书馆内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公共图书馆法》就是为了规范公共图书馆的运行,保护读者的权利而制定的法律。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职责,其中也涉及到了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免费开放和借阅权《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向社会免费开放,接受社会监督。
这就意味着任何人都有权利进入公共图书馆,并且免费借阅图书和文献。
这一规定保障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特别是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差的人来说,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和借阅权可以说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二、隐私权保护《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保护读者的个人信息和阅读隐私,不得泄露读者的个人信息和阅读记录。
这一规定保障了读者的隐私权,使其在公共图书馆内阅读和借阅书籍时不必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
这对于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或者对于一些隐私比较重视的读者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法律保护。
三、知情权和参与权《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向读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参与机会,保障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和管理情况,有权参与图书馆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这一规定保障了读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和管理情况,并有机会参与到图书馆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这对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满足读者需求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知识产权保护《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在图书馆工作中使用的文献应当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作者、出版者和其他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这一规定保障了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防止公共图书馆在使用文献时侵犯了知识产权。
浅谈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关于隐私权法律 保护 的比较法观察 ( )美国是世界上 隐私权制度最发达的国家, 一 并对 隐 私权采取直接保护 的方法 。 萨缪尔 D 沃伦和路易斯 D 布兰戴斯于 1 9 . . 8 0年在《 哈佛 法律评论》. 发表 了著名 的 《 I : 隐私权 》一文,这是世界隐私 权 理论研究的开端 ,开创 丫美困隐私权研究的先河,并成功 地 影响 了美国侵权法 的发展 。 美国隐私权法理论发展的第二 次运动则是 由威廉. 普洛塞尔教授发 出和推动的。普洛塞 尔 教授系统地研究了美 国法 院审理的有关侵 害隐私权 的判例 , 认 为隐私权法实 际上包含 四种侵权: 1侵入隐私 ; . 2 窃用姓名或 肖像 ; . 3 公开私生活 ; . 4 公开他人之不 实形象 。 . 在美国, 对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比较集 中地反映在侵 权 行为法领域。 美国正是通过大量侵权行为判例确立 了保 护 公民隐私权的基本制度 。 国 《 美 侵权行为法 ( 第二次) 重述》 是 美国法律学会对现存 于各级法 院的判例 中的各种侵权 行 为法原则、规则进行的系统化整编和条文化方式表述。具体 内容如下: 1一般原则.包括 : . () 1 侵犯他人 隐私权 的,就受害人因此而受到之利益
一
、
损 害应承担责任; ( )侵犯隐私权 的范围,包括 不合 理地侵入他 人之隐 2 私 ,窃用他人之姓名或 肖像,不合 理地 公开他人之私生活 , 使他人有不实形象之公开。 2 四种侵害隐私的行为 。 . 具体规定 四种侵 害隐私权行 为的特 点、情形和构成要件。 3 免责的特殊权利 。 . 4 赔偿。f确规定 了侵犯隐私权所 造成的损失 的范 围。 . J l J 赔偿 包括三个方面 , 即对隐私利益的损害赔偿 、 精神痛莆 对 之赔 偿及 他 由法律所认 町的损害的特 别赔偿 。 ( )英国有关确认. 二 保护隐私权法律 够 发达 .比较 零散 ,涉及 隐私的判例也很少。 英 国对 隐私权采取间接保护的方法。 管英 固法律 承 认独 的隐私权 , 但是可 以把侵害隐私的案件纳 入』 他侵权 行为范畴进行起诉寻求法律保护。 虽然 以判例法 为主要法律 形式 的英 困侵权行为法对个人 隐私权的保 护采取 了一种 比 较保 守的态度 ,但 成文立法实践对隐私权保护亦有进 J 。 f 芝 18 9 4年英国制定了 《 数据保 护法 》 。该法承 袭了 《 欧洲数据 保护 公约 》的基本 内容,规定不允许 以欺骗手段从 数据土体 那里取得信息 . 取得个人信息必经经过有关个人 的同意,使 用或透露个人数据不能与持有数据 的 目的相冲突 , 对于用户 遗失、毁坏有关数据或者米经许可而透露有关数{ 栲的,数据 主体有权请求赔偿 。 但从整休上说,英 国对 隐私l 的法律保 十 义 护有 待 完善 。 ( )t 三 - 九世纪末期 , 德国一些著名法学家 ( K h e 、 如 o l r G ek ir e等 )首先提出将 隐私作 为一项一 般性的 民事权 利 , 但来 自法 院方面 的反映是冷淡的 。1 0 9 7年德 国的 《 艺术制 作法 》第 2 2条规定 ,未经本人之 同意不得刊 登其照片。该 规定就含有保护公 民个人隐私的 内容 。15 9 4年德 国确 认 由 法院判例发展起来 的 “ 一般人格权 ” 。从此 ,名誉权和 隐私
谈图书馆读者隐私权的保护

用户在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情况下, 不受他 后不但可 以获取 读者 个人信息 , 还可 以进一 步
( 四) 图书馆网络服务中涉及的隐私权 问
人监视与干涉 , 按照 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自由地 分析出读者的职业 、 爱好 、 阅读习惯 , 甚至宗教 题 。网站 已经成为 图书馆数 字化 建设, 必不可 利用 图书馆 资源 、 享受图书馆服务 的各种个人 信仰、 生活状 况、 近期 重大活动 等重要信 息。 如 少的一部分, 网站运行后 , 出于分 析读者流量、 网站服 务器中的 活动。 后者是指用 户的个人信息及用户在使用 果这些信 息被合理 利用在 图书馆 个性化 服务 类 型和 文献利用情况等 目的, ( 物理和虚拟 的) 图书馆馆藏、 接受 图书馆服务 中将会有效提升服务质 量。但是, 如果这些信 “ 日志程序 ” 会 自动记 录读 者的 I P地 址 、 访问
源及其 在图书馆 的各项 活动记录 进行控 制和 私权 。当前, 我 国大多数 图书馆 都是借助 自动 敏感 的话题 , 在医疗界医生有为 患者严 格保 密 支配 的权利 。其 主体并 非广泛意 义上 的 自然 化集成系统来对 图书借 阅进行操作 。 通过这些 的义 务,违 反这一义务是要受到法律制裁 的。
考咨询、 网站服务等四个层面分析图书馆服务 书馆学会专业行 为守则中 明确 了图书馆 员“ 不 咨询 服务得 到所 需信 息的过程 也是将 自己信
中涉及到的 隐私权 问题。 得泄露或默许他人 泄露任何委托 的保密 资料 、 息暴露给 咨询馆 员的过 程, 咨询馆员在咨询过 信息或行政 档案给第三 者 ” 。2 0 0 3年 4月 , 中 程中获取 的读者信息生理或心理疾病的治 疗, 到馆 咨询或 查阅资料 , 馆员应对 其 咨询 问
图书馆保密管理与读者隐私保护的法规与实践

图书馆保密管理与读者隐私保护的法规与实践图书馆是一个承载知识与信息的重要场所,读者的隐私保护和信息保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保密管理和读者隐私保护的法规与实践。
一、法规保障1.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对个人隐私保护有明确规定,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机构也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读者的隐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个人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对公民非法搜查身体,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
”这也适用于图书馆,保护读者的个人信息不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中第23条明确规定:“图书馆应当保护借阅者的隐私权。
”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提供者,需要保护读者信息的安全,不得泄露借阅者的个人隐私。
2.行业规范图书馆学界和图书馆行业也出台了相关的行业规范,以进一步规范图书馆的保密管理与读者隐私保护。
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的《图书馆读者服务规范》对保护读者的隐私权做了具体规定。
其中第十三条规定了借阅记录和阅读档案应当保密存放,禁止泄露或外传。
第十四条规定了在读者查询、资料复制等过程中要对读者的隐私信息保密。
二、实践措施1.安全措施图书馆采取安全措施保证读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首先,图书馆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权限系统,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查看和使用读者的个人信息。
其次,要加强网络安全,防止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此外,图书馆还可以采用安全摄像监控等措施,保护借阅场所的安全。
2.隐私声明图书馆作为提供信息服务的机构,可以在办证或借阅过程中向读者提供隐私声明,明确告知读者其个人信息的用途和保密措施。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读者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还能够提醒读者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3.培训教育图书馆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有关保密管理和读者隐私保护的法规和规范。
他们需要具备保密意识,知道如何妥善处理读者的个人信息。
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开展读者教育活动,提高读者对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
4.投诉渠道图书馆应设立投诉渠道,及时接收读者的投诉并进行处理。
浅谈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与完善

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特定社会 的经济基础和价值基础 , 二者就 是 社会公共利益的表现 ; 其次 , 隐私权 主体行使权利 的过程 中, 在 若其行 为
关 的个人信息 、 人活 动和 私有领 域进 行支 配 的具体 人 格权 。笔者 认 私 为, 这一定义有 失科学性 。首先 , 受公共利益限制是所 有权 利的共性 , 任 何特定社会 的经济关系无 不是 由统 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的 , 治 统
3完 善 我 国关 于 隐私 权 立法 保 护 的建 议
1隐私 权 的学 理分 析
关于 隐私权 的定 义 , 学界有 很多种观 点 . 国外法学理论 中在定 义隐
私权时有 “ 信息说 ” “ 、 接触说 ” “ 合说 ” 。我国关 于隐私 权通说 观 和 综 等 点认 为, 隐私权 是指 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 的. 与公 共利益 、 群体利 益无
【 摘 要】 隐私权 是人与生俱来的、 天然的 人格权利, 项基本的 是一 人权, 科技的 迅猛 发展对人们的隐 私权构 威了巨 大威胁, 建立民主的、 法治国家
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 刻不容缓。笔者通过 国内外对隐私权的保 护现状为我国的立法保护与完善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0 09年 8月 ( 总第 14期 ) 0
大 众 商 务
Po a pulrBusn s ies
No. 2 09 8, 0
( u ua vl, O 14 C m li y N .0 ) te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摘要】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读者提供知识和文化的源泉。
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与执行对于保障读者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该法规定了读者的权利,包括保护读者的隐私权、保障借阅和阅览图书的权利,以及保护读者免受歧视和侵犯。
通过公共图书馆法,读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安全和方便的阅读环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提高文化素养。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是必要的,为未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应当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障读者权益,促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
【关键词】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法、读者权利、法律保护、隐私权、借阅权、阅览权、歧视、保护、必要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公共图书馆法的意义公共图书馆法的意义在于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公民的阅读权利,促进知识的传播和社会的进步。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化设施,不仅承担着收集、保管和传播文化知识的职责,更重要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平等、免费的阅读服务。
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和实施,旨在规范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运作,明确公共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权责关系,有效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公共图书馆法的落实,可以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需要得到充分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以便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和服务。
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还有利于强化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传承、学习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提升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图书馆法的意义在于为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和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读者权利保障的重要性读者权利保障还有助于维护公共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当读者在公共图书馆中受到尊重和关爱,他们就会愿意继续使用这一公共服务机构,并向他人传播积极的口碑。
反之,如果读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他们可能会选择放弃使用公共图书馆,同时也会对公共图书馆产生负面影响。
论述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论述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隐私,又称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是指私人生活安定不受他人非法干扰,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
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一并受到保护,不被他们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是公民对自己个人信息、个人宁静生活以及决定私人事务等享有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它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个人生活不受干扰权和私人事务决定权。
作为公民的一项人格权,隐私权在性质上是绝对权,其核心内容是对自己的隐私依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支配,其他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的义务。
目前我国在人格权保护上,其制定的法律较为完善,但仍然没有形成价值趋向明确的体系。
特别是隐私权法律没有明确的条款加以保护。
本文旨在通过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的分析,来阐释个人观点。
一、隐私权的涵义及历史沿革(一)隐私权的涵义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
隐私权是一种具体的人格权,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项:(1)隐私隐瞒权。
又称保密权,它首先包括公民对身体隐秘部位的保密权,这是公民一项最根本的隐私权,从上述隐私权的特征可知,隐私权是一种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人格权,故权利主体有隐瞒的权利,是维护自身人格利益的需要,最典型的例子,婚恋中的男女双方对以前的婚恋史、性生活行为史有隐瞒对方的权利。
而现实生活中,作为坦诚的一方往往得不到对方的谅解从而造成婚恋关系破裂。
这种隐私权专指自己对自己的隐私有不向任何他人告知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
公民对自己的隐私,不但享有消极隐瞒不用的权利,还同时享有利用的权利,这种利用权是指公民对自己个人资讯进行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这种利用可以是自己利用,也可以是允许他人利用。
(3)维护权。
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所享有维护其不可侵犯,并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司法保护的权利。
(4)私支配权。
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论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范文

《论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篇一一、引言在信息化社会,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公众人物,如艺人、政治家、企业家等,因其社会影响力及公众关注度,其个人隐私常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
这不仅涉及到个人权利的保障,也关系到社会道德和法治的进步。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概念与特点公众人物隐私权是指公众人物在个人生活中所享有的不被干扰的权利,以及依法保护其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空间不受非法侵扰的具体人格权。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公众人物的特殊身份,其隐私权的范围和保护程度与普通公民有所差异。
三、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在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主要依据《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的完善,我国在保护公众人物隐私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司法实践的差异等。
此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公众人物的隐私更容易被泄露和侵犯,这也给法律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我国公众人物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公众人物的隐私权,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明确公众人物隐私权的范围和保护程度,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2. 加强执法力度:加大对侵犯公众人物隐私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3. 推进网络监管: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规范网络行为,防止网络平台成为侵犯公众人物隐私的“温床”。
4. 增强公众法律意识:通过普法教育等途径,提高公众对隐私权的认识和尊重程度,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五、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的完善,我国在保护公众人物隐私权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国应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和网络监管,同时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探析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探析[摘要]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已经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从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更是亟待法律的明确规定。
本文以民法领域内隐私权为切入点,对公民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隐私权;人格权;法律保护隐私权是自然人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
①隐私权作为人格权的一种,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一)隐私权具有真实性和秘密性隐私的内容都是公民个人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同时又是公民个人不愿让他人知晓的内容。
一方面如果公民个人愿意将其公开,则其不再具有秘密性,不能再称其为隐私;另一方面,如果他人编造、杜撰某种不真实或不存在的事实加诸于某公民之上并传播之,则构成侮辱或诽谤的行为,也不能构成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
(二)隐私权是一种具体的人格权,具有人身依附性隐私权是公民人格权的一种,是基于人身而存在的,如果脱离人身,隐私权将不具有任何的意义。
(三)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不能包括法人或其他组织,也不能包括已经死亡的公民。
(四)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信息、私人事务和私人领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发展也越来越迅速,隐私权保护的客体将会越来越广泛。
(五)隐私权是一种对世权隐私权是一种绝对权利,对公民所享有的隐私权,所有义务人都有不作为的义务,即非经权利人或法律的特别许可,不得对他人的隐私有任何积极的行为,如刺探、传播、恶意利用等等。
任何人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从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来看,我国目前的立法并没有对隐私权做出明确的规定,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对隐私权的问题进行相关的规定。
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首先,对公民隐私权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定。
读者隐私权的侵犯与保护

【 关键词 】 读者隐私权 侵权现状 保护对策
隐私权 问题 己为公 众所知 悉, 图书馆 的读者、 但 用户在 书 , 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得对 读者搜 身, 不得 检查读 者个人物
接 受 图 书 馆 服 务 的过 程 中是 否 享 有 隐 私 权 却 极 少 有人 知 道 , 品; 读 者 到 图 书馆 收集 资料 , 询 图 书 , 别 是 查 找 并 咨询 当 查 特
读者隐私权的概念及表 现
通 过 上 述 对 读 者 隐 私 权 特 性 的分 析 可 以看 出 , 有必 要 将
读者 隐私权的概念作这样的界定: 读者 隐私权是指读 者在接
在 我 国, 有人 认 为 隐 私 权 是 “ 自然 人 享 有 的对 其 个人 的与 受 图书馆服务过程中, 依照 图书馆规则及法律规定所享有的对 公共 利 益 无 关 的个人信 息 、 私人 活 动 和 私有 领域 进行 支 配 的一 其个人信息、 获取 资料 、 借阅活动等进行支配并不受他 人非法 种人 格权 。 既 然 一 般 自然 人在 社 会 交往 中 , 权 对 自己的身 干预的权利 。 ” 有 照此界定读者隐私权, 别强调了读者隐私权 的 特 份信 息 、 人活 动 加 以保 密 , 私 从而 维 护 个人 自由, 么 图书馆 中 来 源 依 据 是 图 书馆 管 理 规 则 和 法 律 规 定 , 别 强 调 了读 者 隐 那 特 的 读 者、 户完 全 有 理 由就 自己在 图 书馆 中的 私有 活 动 及个人 私 权 是 一种 有 限 制 的权 利 。 样 界 定 , 够 在 图 书馆 与 读 者之 用 这 能
图书馆读者隐私权及其保护

者 秘密 ” 的管 理理 念 ,正式 提 到 了读 者 隐 私权 的 问
题。
的保 护 ;二是 ,私人 生 活 ,保 护读 者 私人 生 活是 隐 私 权 的重 要体 现 。因为 ,图书 馆也 属 于一 种公 共 场 所 ,凡是 有公 共 场所 存 在 的地 方必 然 存 在着 公共 社
图书馆读者 隐私权及其保护
任 亚 忠
( 海 大 学 图 书馆 ,辽 宁 锦 州 渤 1 10 ) 2 0 0
摘 要 :隐 私 如今 已成 为 中 国人 不 可或 缺 的 一 种人 格 利 益 。 隐 私权 的保 护 也是 建 立和 谐 社 会 不 容 忽 视 的 问题 。 而 图
书馆 读 者 的 隐私 及 其 保 护就 成 为一 个 不 应 回避 的 问题 。 图书馆 工作 中 可 能侵 犯 到 读 者 的 隐私 。 图 书馆 应 认
t e aue et et rt tedr’ g t f f ay,uha:e ia v rtco ss m o s ut n, a srs rn nl t poe ae r p vc sc l s t e oet n,yt cnt ci k me p i yo cr s i o i h s gl i p i e r o
隐 私权 是 旨在 保 护 自然 人个 人 生活 信 息及 其 个 人 生 活 安 宁 的一 种 人 身 自 由权 。 它是 具 体 人 格 权 、 也是 人 格 权 中的人 身 自由权 不 可缺 少 的一 项 民事 权
利
服务 以及 自动化 服务水 平 的提 高而不 断升级 。因此 , 图 书馆 服务 不得 不 面 对读 者 隐 私权 保 护 的 问题 。为
p v c a eo niei bepo l t o s ut amoiu oi . edr’ gt o v c n e i r ayhs cmea v a l rbe oc nt c ah r no s c t R aesf s f r aya dt i b n t m r s e y i p h i h r
浅谈读者个人隐私保护——从双面显示器的使用得到启示

在借阅过程中由于读者来 自社会 不同领域 、 不 同民族、 不同身份 ( 包括残障人士 ) , 因此他们 的阅 读 目的 、 阅读倾 向、 阅读 需 求 、 兴 趣 爱 好 也 各 有所 不
同, 这 些信 息都 属 于 读 者 个 人 隐 私 的范 畴 。 而 这些
计算 机 网络 已在 图 书馆 工 作 中得 到广 泛 应 用 , 读者 服务 工作 中个 人 隐私 的泄 漏 问题 也 随之 产 生 , 读者个 人数 据缺 乏 相对 安 全 性 , 数 据 保 护 的 问题 显
1 读 者个 人数 据保 护缺 乏相对 安全 性
米 线对 读者 和证 件 办理 区域进 行 隔离 。这样 做 会
让读 者感 觉不 亲 切 、 不 舒 服 。与 公 共 图书 馆 所 倡 导 的家 庭式 温馨 与舒 适理 论相 违 背 。
1 . 2 读 者借 阅信 息存在 安 全 隐患
人 信息及 其使 用 。公共 图书馆 读者 服务 工作 中通 常
会涉及到读者个人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 随着 现代 社会 法 制 的不 断 完 善 , 公 民法 律 观念
的不断加 强 , 用 户对 于个人 数 据隐私 的保 护 、 关 注度
也 在不断 增强 。公共 图书服务时 , 有些 图 书馆会使用到双面显示器 ( 馆员 自己操作一台计算 机, 再 在读 者 面 前 摆 放 一 台显 示 器 , 并 实 现 数 据 共 享, 馆员的操作过程通过显示器上提供的数据让读
社会大众开放 , 谁都可以来馆借 阅、 自习、 参 观或休
者 一 目了然 自己办证 情况 ) , 见图 1 。此 服 务初 衷 是
个人 隐 私 , 是 指公 民个 人 生 活 中不 愿 为 他 人 公 开 或知悉 的秘 密 。 隐私 权 作 为一 种 基 本 人格 权利 ,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7篇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7篇第1篇示例: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为社会公众提供阅读、学习、娱乐和文化交流的公共设施。
为了保障读者的权利,各国对公共图书馆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能够享有法律保护。
本文将探讨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并就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的隐私权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得泄露读者的借阅记录、阅读偏好等个人信息,严禁擅自向第三方透露读者的阅读内容和借阅历史。
这一规定有助于保护读者的个人隐私,使得读者可以在图书馆内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而不必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公共图书馆法还规定了对图书馆资源的平等获取权。
根据相关法规,图书馆应当对所有读者平等开放,不得因为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等原因限制读者的进入和借阅权利。
这一规定有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他们能够平等地获取图书馆资源,享受知识和文化的福利。
公共图书馆法还明确规定了读者的知识产权保护。
根据相关法规,图书馆应当在提供数字资源的过程中遵守知识产权法律,确保所提供的电子书籍、数据库等资源符合知识产权法律的规定,不侵犯作者和出版者的权益。
图书馆也应当加强对读者使用数字资源的监管,禁止盗版和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公共图书馆法对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有明确规定。
根据相关法规,图书馆应当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周到的服务,保障读者在图书馆内的安全和便利。
图书馆还应当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流程,保证读者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服务。
这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满足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合理需求。
公共图书馆法还规定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参与权。
根据相关法规,图书馆应当积极倾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鼓励读者参与图书馆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图书馆还应当向公众及时公布图书馆的信息和服务内容,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促进读者与图书馆的互动和交流。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公共图书馆法是指针对公共图书馆的组织与管理进行规范和保护的法律文件。
根据公共图书馆法,读者的权利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读者的基本权利,包括自由选择读物的权利、借阅图书的权利以及参加图书馆活动的权利。
这一系列的权利保障了读者在图书馆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自由和便利。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图书馆的丰富馆藏中进行选择,并借阅所需的图书。
读者还可以参加举办的各种讲座、展览和活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读者的隐私权保护。
根据该法,图书馆应当严格保护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
图书馆不能泄露读者的任何个人隐私信息,包括读者的姓名、借阅的图书以及使用图书馆服务的记录等。
这一条款的规定保护了读者的个人隐私权,使其在使用图书馆服务时感到安全和放心。
公共图书馆法还强调了图书馆服务的平等和无歧视原则。
根据该法,图书馆应当向所有读者提供平等的服务,不得因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读者进行歧视。
这一条款的规定确保了每个读者都能够在图书馆中享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待遇。
公共图书馆法还规定了图书馆的义务和违规行为的处理。
根据该法,图书馆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提供优质的图书馆服务,并积极响应读者的需求和建议。
如果图书馆存在违规行为,读者有权通过投诉或申诉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共图书馆法为读者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护,保障了读者在图书馆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自由和便利。
它明确了读者的基本权利,保护了读者的隐私权,促进了图书馆服务的平等和无歧视,同时规定了图书馆的义务和违规行为的处理。
这些规定为读者提供了权利保障和便利,使公共图书馆得以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上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它的存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阅读学习的场所,更是为了保障人们的阅读权利。
为了保护读者的权利,各国都对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和读者权利做出了相应的法律保护。
本文将就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进行探讨。
公共图书馆法是针对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和读者权利保护制定的法律规定。
它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构、服务内容、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在公共图书馆法中,对读者权利的保护是一个重要内容,它使读者在使用公共图书馆服务时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读者的基本权利。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读者有权利对图书馆进行借阅、查询资料、使用图书馆设施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读者在公共图书馆中进行阅读学习的权益,使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提供的资源。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读者的隐私权。
在读者使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他们可能需要提供一些个人信息,比如借阅图书需要提供借书证等信息。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图书馆有责任保护读者的个人信息,不得将其泄露给第三方,保护读者的隐私权。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读者的知识产权。
在借阅图书、使用电子资源等过程中,读者可能接触到一些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了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有义务保护这些知识产权,并且告知读者在使用这些内容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除了以上几点,公共图书馆法还规定了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的其他权利和义务,比如拥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保护图书馆设施和资源的义务等。
这些规定使读者在使用公共图书馆服务时,不仅可以享受到相关的权利,同时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共同维护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在国际上,各国对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和完善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例如在美国,《1983年取得图书馆藏书机密情报的法例》规定了在对个人进行调查时,要严格遵守隐私权;奥地利则在1996年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中明确规定了图书馆应当保护读者的个人信息,保障读者的隐私权。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

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公共图书馆是为公众服务的机构,也是一种公共资源。
公共图书馆法是我国专门为公共图书馆制定的法律,该法律明确了读者的权利和保护。
在公共图书馆借阅、阅读图书和使用文献时,读者享有法律保护。
以下是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的详细解析。
第一,读者有平等借阅、阅读的权利。
公共图书馆借阅、阅读图书和使用文献时,读者不受性别、种族、民族、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应当不受限制地享有平等借阅、阅读的权利,这是公共图书馆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第三,读者有安全保障的权利。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为读者提供安全保障,保障读者的身体、财产安全。
公共图书馆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人员,对读者的安全问题进行预防和保障。
这个环节的法律保障主要是为了避免一些突发事件对读者造成伤害,可以让读者在公共图书馆使用时更加放心。
第四,读者有隐私保护的权利。
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保护读者的隐私权,不得泄漏读者的借阅、阅读等个人信息。
公共图书馆不得在未经读者授权和同意的情况下,向任何单位或个人公开或泄露读者的个人信息。
这种隐私保护的权利,可以保障读者的个人信息完整性和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对读者造成负面影响。
第五,读者有意见和建议的表达权利。
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做了明确的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尊重读者的意见和建议,重视读者的反馈。
公共图书馆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和意见反馈的渠道,让读者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管理。
总的来说,公共图书馆法对读者权利的法律保护非常重要,并且为读者提供了很多的保障。
只有在这些保障下,读者才能够更加轻松地借阅、阅读图书和使用文献,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21 0 2年第 2期 【 1 6期 ) 总 2
No 2。 2 1 . 02
云南 图 书馆
J OURNAL oF L BRARY N YUNN I I AN
2 2年 6月 01
J UNE 2 1 ,0 2
定及 公 序 良俗 的前 提 下 ,按 照 自己 的意 志 自 由处 分 其
就 会 感 到 人 格 受 损 ,就 会 觉 得 处 于一 种 不 安 全 的 状
司法 实践 中有 关 侵 犯 隐 私权 案 件 的审 理 ,先 后 发 布 了
几 个 司 法 解 释 。如 1 8 9 8年 的 “ 通 意 见 ” 将 隐 私 权 民
的保 护纳 入 名 誉 权 中 ,规 定 了宣 扬 他 人 隐 私 ,不 管 是
的 范 围也 只 局 限 于 图书 馆 服 务领 域 ,多从 技术 和管 理
角度 去 思 考 如 何对 读 者 的 隐 私权 进 行 保 护 ,鲜 有 从 法
律 专 业 的 角度 去 考虑 该 问题 的 c 。本 文试 从 法 律角 度
对 读 者 隐私 权 的保 护 进 行 思 考 。 以期 对 图 书馆 读 者 隐
化 服务 提 高 ,为 图 书馆 的读 者带 来 了极 大 的便 利 , 同
权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具 体 来说 。读 者 隐 私 权 是 读者 在
利 用 图 书 馆 设施 、信 息 资 源 与 服务 过 程 中 。对 其个 人 信 息 资 料 、 图 书 馆活 动 资 料等 不 愿 意 为 他 人 知 悉或 干 扰 的私 人 事 项所 享 有 的权 利 。 图书 馆 服 务 过 程 中 。 主 要 是 在 读 者 与 图 书馆 发 生 联 系 的 “ 书 事 实 ” 和 “ 读 利 用 事 实 ” 上 涉及 读者 的隐 私权 ,具 体 包 括 读 者 个人 信 息 的保 护 权 利 和读 者 个 人 活动 空 间 的保 护 权 利 。读 者 隐 私 权 除 具 有 隐 私 权 的 一 般 特 征 外 , 还 具 有 以 下 特
22保 护读 者 隐私 权 有利 于推动 图书馆 事 业 的发 展 .
以以 隐私 受 到 侵 害直 接 向人 民 法 院提 起 诉 讼 。隐 私权 的保 护 不 再 像 以往 那 样 附着 在 名誉 权 的诉 由上 。将 隐
私 权作 为 一 项 独 立 的人 格 权 , 明确 以法 律 的形 式 进行 规定 的是 2 1 0 0年 的 < 侵权 责 任 法 》 ,该 法 第 2条 明确 规定 了 “ 私 权 ”属 于 民事 权 益 的一 种 。侵 害 隐 私权 隐
私 权 的保 护 留 下 了 充 分 的 空 间 。最 高 人 民法 院为 指 导
21保 护 读 者 隐私 权 是 对读 者人 格 平 等 、 自由 和 尊 严 .
的 尊重
“ 利 云 者 .为 法 律 赋 予 特 定人 以享 受 其 利 益 之 权 权 力 也 [。 . ”读 者 隐 私 权 作 为 读 者 固有 的 民事 权 利 , 】 除 了 受到 物 质 力 量或 法 律 阻 碍 外 ,对 其 利 用 图书 馆 的 隐 私享 有 保 有 、 利用 、修 改 、 处分 的权 利 。那 么 ,在 图 书馆 服 务 中 ,不经 本 人 同意 ,对其 隐私 的收 集 、利 用 、传 播 ,是 对 其人 格 的漠 视 和 对人 权 的侵 犯 。隐 私 涉 及公 民的 私 生 活 。 当读 者 对 其 隐私 的使 用 没 有 控 制 权 时 。在 其 权 利下 的人 格 的独 立 性也 将 被 削 弱 ,读 者
图书 馆 管理
云南 图书 馆 ( 刊 )2 1 季 0 2年 第 2期
YUNNANTUSHUGUAN
浅谈读 者 隐私权 的法律保 护
李林 启( 新乡学院 政法系 河南 新乡 43 0 5 0) 0
摘 要 加强读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是 对读者人格平等、自由和尊严 的尊重 。有利于推动 图书馆 事 业 的 发展 。建立 完 善 的 读者 隐 私 权法 律 保 护体 系 ,不 仅 要 完善 我 国法 律 对 隐 私权 的保
私权 的 保 护有所 裨 益 。
1隐私 权 与读 者 隐私 权
征 :一 是 主 体 的 特殊 性 。 读者 隐私 权 是 读 者 在 利用 图
书 馆 的过 程 中 产 生 的 ,这 就 使 得 其 主 体 只 能 是 读 者 ,
一
般 意 义 上 的 公 民 不 享 有 读 者 隐 私 权 。二 是 独 立 性 。
利 。 经 历 百 余 年 的 发 展 。Biblioteka 私 权 作 为 公 民人 格 权
利 的 重 要 内 容 已得 到 世 界 各 国 法 律 及 < 界 人 权 宣 世
言 》 等 诸 多 国际 人权 文 件 的确认 与保 护 ,成 为 一项 独
立 的具 体 人 格 权 ,其 内 容 包 括 隐 私 保 有 权 、利 用权 、 修 改权 和处 分权 等 。
4 一 2
性 。随 着各 种现 代 化 服 务 设施 和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个 人 利 用 图 书 馆 的方 式 也 呈 现 多样 性 ,除 传 统 的 借 阅 图
书 、参 考 咨 询服 务 外 ,还 有很 多个 性 化 的服 务 ,个 人 利 用 图 书 馆 方式 的多 样 性 决定 了读 者 隐 私 权 存 在方 式 的 多 样 性 。 四 是 处 分 性 。读 者 隐 私 权 作 为 私 权 的 一 种 .读 者 可 以在 不违 背法 律 、 法规 及 政 策 的强 制 性 规
读 者 隐 私是 图 书馆 在 服 务 过程 中收 集 到 的 读 者 的私 人 信 息 或 私人 活动 ,读 者 隐 私权 是 读 者 对 其 利 用 图书 馆 的 隐 私 享有 的权 利 。是 一 种独 立 的人 格 权 。 三 是多 样
理 论 研 究 和实 践 运 作 必须 在 论 述 和 澄 清基 本 概 念
护 ,更 需 要 用专 门 的图 书馆 法 律 法规 保 护读 者 隐 私 权 。
关 键 词 图 书馆
读者 隐私 权
法 律保 护
隐私 权 作 为一 种 不 断 发展 、具 有 很 强 生命 力 的 权 利 ,是 个人 对 其 私 生 活安 宁 、私 人信 息等 享 有 不 被 他 人 非 法 侵 扰 、知 悉 、 搜 集 、 利 用 和公 开 的 一 种 人 格 权 … 。 尊 重 与 维 护 隐 私 权 ,不 仅 是 保 障 自然 人 在 支 配 私人 信息 时享 有 完全 自 由的 需 要 ,是 现 代 文 明 和 社 会 进 步 的标 志 ,同 时也 有 利 于促 进 国家 的 民主 进 步 和
隐私。 2读 者隐 私 权 法律 保护 的 意义
的 隐 私权 内容 。 < 法 》 虽 然 没 有 明文 规 定 “ 私 宪 隐
权 ” 及其 相 关 法 律保 护 .但 为其 他 法 律 在保 护 公 民隐 私 权 方面 提 供 了基 本 依 据 。作 为 民事 基 本 法 的 < 民法 通则》 。也 没 有 明确 规 定 对 隐 私 权 的 保 护 ,但 其 规 定 了公 民人 格 尊 严 不 受 非 法侵 犯 ,这 为 司 法实 践 中对 隐
社 会 的 和谐 发 展 。 作为 信 息 集 散 地和 各 科 知 识 汇集 地 的 图 书 馆 。 只有 通 过为 读 者 提供 服务 才 能 实 现 其 自身
等 在多 大程 度 上 与 他 人交 流 的 权 利 ,指 每一 个 人 在 任 何 情 况 下 都 有 决 定 自己 的个 人 信 息 、私 人 生 活 和 私 有 领 域 不 公 之 于 众 的 权 利 ,且 都 有 不 受 他 人 侵 扰 的 权
读 者 隐 私权 并 非 一 种 完全 新 型 的隐 私 权 ,它是 读
价 值 。 随着 各 种 现 代化 服 务 设施 与现 代 信 息技 术在 图
书 馆 的广 泛 应 用 ,不仅 使 图 书馆 的 自动 化 服务 和 网络
者 利 用 图书 馆 的 过程 中产 生 的 隐私 权 。是 民 法 上 隐私
要 意义 。该 解 释 对 隐私 权 进 行 了 直 接保 护 ,受 害 人 可
在 图 书馆 界 已经形 成 共 识 。加 强 图书 馆 读 者 隐 私 权 的 法 律保 护 ,体 现 了 图书 馆 对 读 者 的负 责 ,使 图 书 馆 界
倡导的 “ 以人为 本 ” 的理 念 得 以发 扬 光 大 ,更 是 对 读 者人 格 平等 、 自由和 尊严 的尊重 。
时 .也 给 图 书 馆 读 者 的 隐 私 权 保 护 带 来 了 一 系 列 问 题 。读 者 隐 私 权保 护 的问 题 成为 图书 馆 服 务工 作 中必
须 面对 的突 出 问题 。我 国对 图 书馆 读 者 隐 私权 保 护 的 关 注和 研 究 起 步 较 晚 ,且 在 现有 不 多 的研 究 中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 谈 读 者 隐 私 权 ,首 先 要 了 解 隐 私 权 。
隐私 权 作 为 自然人 为 保 护 人性 尊 严 对 个人 合 法 隐私 进
行 独 立 支 配 并 排 除他 人 非 法 干涉 的具 体人 格 权 ,是 一 项 受 到 普 遍 尊 重 的 国际 人 权 ,由美 国 学者 沃伦 和布 伦 迪 斯 于 19 8o年 首 次 提 出 ,他 们 将 隐私 权 界 定 为 “ 生 活的权利”和 “ 受干扰的权利” 不 ,具 体 指 个 人 在 通 常情 况 下 决 定 其 与公 共 利 益无 关 的思 想 、 情感 和观 点
强读 者 隐 私 权 的法 律 保 护 .不仅 是 依 法 治 馆 的 重 要举
的 ,要 依 法 承 担 相应 的侵 权 责 任 ,这标 志 着 我 国从 法 律上 正 式 确 立 了 “ 隐私 权 ” 概念 ,在 隐 私 权 法律 保 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