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13·百色)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米酿成酒
B . 石蜡熔化
C . 铜线导电
D . 木料制成桌椅
2. (2分)(2018·苏州模拟)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8九上·龙江期中)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加碘食盐
B . 蒸馏水
C . 白酒
D . 食醋
4. (2分)(2017·武进模拟) 下表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A.安全常识
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浓硫酸沾到到皮肤上﹣﹣立即用水清洗
B.元素与人体健康人体缺铁﹣﹣易引起贫血
人体缺氟﹣﹣易产生龋齿
C.生活常识
洗涤剂洗去油污﹣﹣乳化作用煤炉取暖防中毒﹣﹣开窗通风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A . A
B . B
C . C
D . D
5. (2分) (2016九上·高淳期中)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过滤液体
C . 给液体药品加热
D . 读出液体的体积
6. (2分) (2019九上·盐都期末)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燃烧离不开氧气,它是一种重要的燃料
B . 生铁的熔点低于纯铁
C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 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极
7. (2分)表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1 Na 钠22.99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A . 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B . 1个钠原子的质量是22.99g
C . 镁元素的原子序数是l2
D . 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8. (2分)
(2018·齐河模拟)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A . 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性﹣﹣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B .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 水结成冰﹣﹣水分子体积变大
9. (2分)(2017·青海)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决定用途B.日常生活经验
氧气助燃﹣﹣气焊切割金属石墨很软﹣﹣制铅笔芯钨的熔点高﹣﹣用于制灯丝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搓洗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区别棉和羊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C.化学与健康D.安全常识
缺钙﹣﹣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A . A
B . B
C . C
D . D
10. (2分) (2017九上·平顶山期末) 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 . 反应后A,B一定都有剩余
C . 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D . 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
11. (2分)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 用水来区分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 . 用酚酞试剂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C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12. (2分) (2016九上·萧山月考) 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18g,测得铜的质量为16g.已知铜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B . 固体样品一定是CuO与Cu2O的混合物
C . 固体样品可能是CuO
D . 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
二、多选题 (共3题;共9分)
13. (3分)(2017·寿光模拟) 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 . 具有吸附性
C .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 .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
14. (3分) (2018九下·襄阳期中)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方法
A O2水蒸气通过浓H2SO4洗气
B MnO2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C KCl溶液BaCl2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NaOH NaCl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15. (3分)(2018·齐齐哈尔) 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⑴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⑵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
(资料:稀硝酸与碳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氯化银不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
B . 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
C . 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D . 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三、填空题 (共1题;共6分)
16. (6分)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食醋、c氢气、d石墨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每空选填一种物质).
(1)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
(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__.
(3)常用作电极的是________
四、简答题 (共3题;共12分)
17. (4分) (2018九上·惠安期中) 空气和水都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生活、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为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温室效应,可将盛满两种气体的密闭广口瓶同时置于阳光下进行实验,此实验需定时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
(2)海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可以跟水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以采取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下图:
其中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③中紫外线灯管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
18. (3分)(2019·柳江模拟) 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B能用于灭火,“﹣”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
(1)按物质分类,C属于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写出C的一种物质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NaOH与A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19. (5分)(2016·抚顺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___(填“a”、“b”或“c”)相似.
(2)若使a、c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________.
(3)在t2℃时,将150克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 g.
(4)在t2℃时,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2题;共11分)
20. (3分)(2018·开封模拟) 钠元素及其化合物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含钠化合物在社会生产发展中着重要的作用。
(1)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D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填字母)。
②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_______g;若配制所得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什么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收集满CO2的集气瓶中放入燃烧的钠,钠继续燃烧,充分反应后生成黑色的碳单质和一种白色固体。
推测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甲、氧化钠;乙、碳酸钠;丙、氧化钠和碳酸的混合物。
①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乙是符合题意的,而甲和丙均不符合题意________。
(提示: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
②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若将10.6g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CO2气体2.2g。
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1. (8分)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材料.
(1)
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铁强化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
人体缺铁会造成________ (填字母序号),青少年缺钙会造成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骨质疏松
B、贫血
C、佝偻病
D、坏血病
(3)
要验证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硫酸铜溶液,你认为他还需要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还可选用物质是锌片、铁片、铜片和稀硫酸.
要探究铁和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同)的量________ (填序号).
A、两种金属的形状
B、硫酸的质量分数
C、反应容器的大小
D、温度
(4)
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2】,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图中部分物质略去).
①无色气体A是________ ,固体D的成分是________;
②已知铜锈样品的质量分数是10g,固体F的质量是3.2g,则铜锈中含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结果精确至0.1%).
六、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2. (4分)(2018·岳阳)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A和G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蓝色沉淀。
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物质可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类。
请回答:
(1)写出G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反应。
七、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3. (3分) (2016九上·郓城期中)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所属反应类型是________.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___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_______(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CH4)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24. (4分)呼吸面具中“氧气再生剂”的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2NaOH+O2↑
(1)
【提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对白色固体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氢氧化钠猜想Ⅱ:碳酸钠猜想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
【实验验证】
(3)
【得出结论】猜想Ⅲ成立.
【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
九、计算题 (共2题;共13分)
25. (3分) (2018九下·红桥模拟) 某钙片的标签如图,且知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
(1)其中维生素D2有助于钙的吸收,它的化学式为C28H44O,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2)根据标签中的含钙量计算出,每片该片中碳酸钙的含量为________g;
(3)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合理________(填“是”或“否”)?
26. (10分)(2020·广东模拟)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李璧凝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称取9.3g 干燥的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1)实验②中m的数值为 ________。
(2)计算该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请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沉淀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并标出图中的必要数据。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多选题 (共3题;共9分)
13-1、
14-1、
15-1、
三、填空题 (共1题;共6分)
16-1、
16-2、
16-3、
四、简答题 (共3题;共12分)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8-3、
19-1、
19-2、
19-3、
19-4、
五、综合题 (共2题;共11分)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1-3、
21-4、
六、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2-1、
22-2、
22-3、
七、实验题 (共1题;共3分)
23-1、
23-2、
23-3、
23-4、
八、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4分) 24-1、
24-2、
24-3、
九、计算题 (共2题;共13分)
25-1、
25-2、
25-3、
26-1、
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