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检测)第三单元 (拿来主义6份) 人教课标版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人认为, “马上就办”本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本做 法,专门为此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荒唐可笑,纯属节 . 外生枝 。( ... )
(3)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 求,是不足为奇 的。( .... )
答案:(1)× 与“利益”不搭配。 (2)× 不合语境。 可用“多此一举” 。 (3)√
②营养学家建议, 对脂肪含量高的猪肉食用量要________ 适量适度的原则。 答案:(1)①凝聚 ②凝集 (2)①遵循 ②遵从
一、阅读课文第 1~5 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根据要求,解释下面 关键词语的含义。 (1)第 1 段的“自恋”是什么意思? (2)第 2 段中“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 一句中“被人爱的资本”指什么?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选自《庄子· 知北游》 【译文】 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 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源出于此。
【评说】 人生转瞬即逝,恳请吃苦努力。人不会苦一辈 子,但总会苦一阵子。许多人为了逃避苦一阵子,却苦了 一辈子。
夯基础 1.作者名片
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 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 的思想, 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 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都围绕着一个重点:爱的艺术。
4.识记字音 (1)单音字 诞 生( . 幼稚 ( . 罪孽 ( . 赢 得( . ) 凝 聚( . ) 辜 负( . ) 惩 罚( . ) 鉴 于( . ) 休戚 相关( . ) 归根结蒂 ( . ) 咄 咄逼人( . ) 惶 恐不安( . ) ) ) )
7.[理解语句含意]怎样理解“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 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 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这句 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在内心剥离父母的外部形 象,而建立起有关他们的精神世界。他把母亲的良知建 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 智和判断力上。(设计这个问题还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 的观点,成熟的人会融合父母给自己的爱,从而建立起 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懂得爱父母,懂得回报社会)
(3)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4)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运用]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对的打“√” ,错 的打“×”) (1)提高首付比率,限购,限贷,每一次调控都与购房者 的利益休戚相关 , 也潜移默化地增加了购房者对政策变化 .... 的关注程度。( )
问题 1 有人说,既然“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 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 那么我们必须对父亲的话言听计从,你认为对吗?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作为孩子,应该顺从父亲的意愿。因为每一 个父亲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美好的前途,我们要体会、 理解父亲的爱,不要觉得父亲落伍了,
精神分析大师
艾· 弗罗姆(1900—1980),1900年3月23日生于德国法兰克
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1918年弗罗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
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1919年从海德堡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
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1930年,他在柏林精神分析
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完毕。
(2)多音字
( 给 ( ( 担 ( )给以 ( 刹 )给予 ( )担子 ( 称 )承担 ( )刹车 ( 横 )刹那 (
)横竖 )专横 )解脱 )押解 )解数
( )称赞 解 ( )称职 (
答案: (1)dà n ní nɡ qī zhì ɡū dì niè ché nɡ duō yí nɡ jià n huá nɡ (2)ɡěi/jǐ shā/chà hé nɡ/hènɡ dàn/dān chēnɡ/chèn jiě/jiè/xiè
3.文学常识 这本书要说服读者: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 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 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 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 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 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 但这不足以 成为理由, 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 困难的条件。
8 . [ 理解作者的观点 ] 作者认为理想的父爱是怎样 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2)应该宽容、有耐心,不要盛气凌人更不要专横。 (3)应该使孩子能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自信心, 成为自己的主人。
)逼人
答案:(1)诞 涎 (2)孽 蘖 (3)陷 谄 (4)鉴 签 銮 (5)羸 赢 嬴 蠃 (6)咄咄 拙 绌 黜
6.成语积累 [识记] (1)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 害一致。 (错点提醒:对象主要是利益联系密切的人,不能是物。) (2)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 (错点提醒:动词性短语,不能作名词用。)
7.近义词辨析 (1)凝聚· 凝集 凝聚:a.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b.聚集,积聚。凝集: 凝结在一起,聚集。 ①生活的感悟、 词曲的优美、 感性的沙哑嗓音, 都________ 在一个用灵魂演唱的歌喉中。
②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________的药物, 所以也是抗栓药 物。
(2)遵循· 遵从 “遵循”侧重于依照顺从,不偏离。程度比“遵从”重, 书面色彩浓。“遵从”侧重于遵守照办,不背离,适用对 象广。 ①历史证明, 人类________大自然规律的生活才是健康的 生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是人类生活的大趋势。
1930 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 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罗姆搬到日内瓦,1934 年为躲避 纳粹的迫害而加入美国国籍,不久便成为 UNAM 教授。 他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成员,毕生旨 在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 战后的西方人的精神处境, 弗罗姆因此被尊为“精神分析 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3.[理解文章内容]从婴儿到童年的成长过程中,对 母爱的感受和体验是怎样发展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开始,婴儿还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 到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存在,还不具备感知爱的能力。(第 1 段)
(2)孩子不断生长、发育,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 来面目,也渐渐有了母爱的体验。但母爱是无条件的, 其缺陷是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不需要 去赢得。(第 2 段) (3)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孩子仍然是要被人爱,但在 以后的成长中会慢慢出现新的感情,就是通过自己的努 力去换取爱,从被人爱转变为爱别人,去创造爱。(第 3 段)
2.[理解文章内容]第 3 段中提到两种爱的原则,一 种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 你”;另一种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需要你, 因为我爱你”。这两种爱的原则区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一种, “被人爱”是原因, “爱人”是结果。 因为被人爱,所以“我”爱人。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 获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爱的方式。 后一种,爱人是原因, “被人爱”是结果。因为“我” 爱人所以“我”被人爱。先付出再获得,是对爱成熟的 理解。 童稚的爱是单向的、简单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而 成熟的爱是双向的、相互的,更加复杂,也更加美好。
二、阅读课文第 8~10 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6 . [ 理解作者观点态度 ] 第 8 段中,作者运用“不 会”“应该”“不应该”等词语想表明怎样的观点态 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灵活地运用这几个词语, 指出了正确的父 爱、母爱和错误的父爱、母爱区别是怎样的,从而告诫 为人父母的人们,应该正确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第三单元
第 9 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学国学 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选自《庄子· 德充符》
【译文】 只要有过人的德行(充分
的负责、忠诚、奉献及出色地表现), 形体上的不足就会被人遗忘。
【评说】 他 93 岁去世,蹬三轮近二十年,为 300 个贫 困孩子捐出 35 万元助学款。一个冬天,他到天津耀华中 学,递上饭盒里的 500 元,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 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他叫白 方礼,一个已经离去的普通老人。我们可能无法达到他的 道德高度,但我希望他的故事被您传诵。
(3)第 2 段“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 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这句话中“祝福”和“和 平”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以自我为中心。 (2)所谓“被人爱的资本”,也就是指“我”是母亲 的孩子。
(3)“祝福”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真切关心与爱护, 包含有无私的、纯粹的、不求回报的意味。而“和平” 一词用得尤为巧妙,韵味颇丰。它不仅指出了母亲温柔、 平和的特点,而且有一种博大、宽厚的感觉。
4.[理解句段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 4 段在 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承上启下, 从婴儿与母亲的关系过渡到幼儿与 父亲的关系,引出下文中关于母爱与父爱的区别的阐述。
5.[理解文章内容]第 5 段,作者为什么要在括号里 特别说明“理想典型”这一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母亲爱孩子,是因 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 “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 望,符合她的想象”。作者这样写体现了论述的严密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在不断深 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弗罗姆力图从人本主义出发,以 此来考察、 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 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在弗罗姆看来,爱是一种主动的 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 他认为, 爱是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 感情交流的行为。 本文就是作者在此背景下对 “爱的艺术” 的深入探讨。
主要作品: 《爱的艺术》 《逃避自由》 《心理分析和伦理学》 《让人占优势》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
2.背景介绍 作为一个在“反犹”环境中长大的犹太儿童,艾· 弗罗姆 很快就认识到了社会政治力量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用。 他 14 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他的这种认识又进 一步得到了强化。青少年时期,他被周围战争的不合理性 和破坏性所困扰。 这些经历使他一生都对人类本性充满了 好奇。
5.填字组词
dàn( (1) n( 垂xiá n( 缺xià (3) chǎn(
)生 )三尺 ) )媚
( 罪niè (2) ( 萌niè
) ) )别 )名 )驾
jiàn( (4)qiān( luá n(
)弱 )( l é i ( duō duō( yí zhuō( nɡ( )得 )劣 (5) (6) nɡ( )政 ) yí 相形见chù( ) ) 蜾luǒ( 罢chù(
他的想法不合时宜,而自己是新生力量,不该受父 亲的影响,更不要说管束。其实父亲的人生阅历和智慧 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感受到其 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