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石家庄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石家庄第四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人民日报》11月12日报道,“双11”的消费盛况,反映的是大海般的内需潜力。

无论是“买买买”引发的抢单,还是“停不下来”的快递小哥,都让“消费”这个词显得如此动人心魄。

到今年,“双11”刚好走过10年,从一家电商的促销活动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消费节日,也为观察中国的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

与现在动辄千亿级的成交额相比,很少有人会想到,2009年“双11”的成交额只有5000多万元。

10年来,“双11”成交额的高歌猛进,反映出消费拉动力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不断崛起。

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实现从投资、出口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

13多亿人组成的超大规模市场,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不仅为中国经济增长蓄积后劲,还为中国在应对外部冲击时赢得战略回旋余地,更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消费红利。

在消费规模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消费结构也在自我迭代、优化升级。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对比:2009年,“双11”最受欢迎的家用电器是电热水壶和电热毯;到了2017年,人们最喜欢的家用电器变成了净水器和扫地机器人。

从满足温饱到追求健康,从传统电器到人工智能,消费升级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现在的“双11”,网购服务成为新的消费亮点,迪士尼门票、出境游预订、在线医疗服务……从传统消费转向新兴消费,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消费需求逐步由模仿型、同质化、单一化向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升级。

消费结构升级,为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材料二: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美国爆发贸易冲突,但并不妨碍消费者在这个购物狂欢节抢购打折商品。

在强劲需求的推动下,中国上月出口再度大幅增长,打破了许多经济学家对中美贸易争端导致出口放缓的预期。

海关数据显示,从美国到印度,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有所增长。

中国10月份出口总额以美元计同比增长15.6%,增幅高于9月份的14.5%。

经济学家们表示,不仅仅是美国,几乎所有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保持强劲增长,新兴市场尤其如此,这表明中国的出口正得益于意外良好的全球需求。

许多经济学家将最近几个月的出口繁荣归因于企业
赶在关税生效前提前装运,他们此前预计这一趋势将会消退。

与此同时,由于对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10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长21.4% ,增幅高于9月份的14.3%。

其中,原油进口总金额同比增长89%。

材料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1月12日报道,中美贸易战属于持久战,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现减缓或平和的迹象,但美国不会偃旗息鼓。

新加坡国立大学顾清扬副教授认为,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持久战。

只是目前美国在贸易战上耗费了政治与经济资源,这已经使它难以发动持续攻势。

报道称,顾清扬以最近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称举办进博会表明中国不仅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还要成为引领全球消费市场的“消费大国”,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的全球终端产品的消费力将对美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美国的力量部分来自军事,更重要是来自美国对全世界的购买力。

他说:“买者为王,中国现在正成为这方面的王者。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个别电商的促销活动演变为全民参与的消费狂欢节日,走过10年的“双11”,已成为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窗口之一。

B.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这表明消费已逐渐主导我国经济增长。

C. 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市场的全球需求使中国的出口强劲增长,经济学家认为,这正是中国商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的重要原因。

D. 新加坡媒体认为即使中美贸易战有可能出现减缓或平和的迹象,美国也难以持续进攻中国,但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持久战。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消费结构的自我迭代和优化升级不仅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为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B. 中美爆发贸易冲突,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强劲需求、大幅增长的出口,打破了经济学家对中国出口放缓的预期。

C. “双11”所释放出的巨大的消费需求,不仅助力我国经济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还让世界经济增长分享消费红利。

D. 成功举办的中国首届进博会表明,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将会引领全球消费市场,成为全球终端产品的消费中心。

3. 针对“双11”,中国《人民日报》、美国《华尔街日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都作了相应报道。

报道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端牢“中国饭碗”,在今年有着特殊意义。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一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也引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就要抓实眼前。

必须谋划长远。

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快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碗中装好粮,就要促绿色显“特色”,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碗里装好粮,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推进农村科技创新。

加强农科人才培养,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

(摘编自新华社记者于文静《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2020年7月13日)材料二:
有些土地需要祛除“病灶”。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对耕地利用造成影响。

近年来,华北地区通过节水、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

土壤污染也是耕地的一大“病灶”。

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对耕地的污染问题,近年来,黑龙江省启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

有效减少了土壤污染。

一些地方还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让土壤更健康。

洞庭湖之滨的湖南省华容县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专门用于还田,改善土壤状况。

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摘编自新华社李凤双《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我国加强耕地保护,推进“藏粮于地”》,2020
年6月24日)材料三:
大豆品种“东生系列”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自主研发培育,具有高产、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等特点,已成为黑龙江省内许多地区的主打品种。

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育种技术不断突破创新,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持续提高。

第三代杂交水稻2019年10月首次测产取得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增至万亩以上……在袁隆平等科研人员助推下,我国水稻良种培育不断创新,产量屡攀高峰。

在世界三大主粮中,杂交育种难度最大的小麦育种也在取得新突破。

在山西,历经40年钻研,山西省运城市蓝红杂交小麦研究中心主任冯树英团队成功育成世界独特的“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品种。

专家组评价,
该品种杂种优势十分明显,为我国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目前,“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已完成关键环节科研攻关。

与此同时,团队又完成了第二代“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工作。

“第二代产品杂种优势更强,结实率更高。

”冯树英说。

不仅育好种,还要教农民种好粮。

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的农田里,农民汤金鹤家玉米长势旺盛。

老汤家的农田是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授崔金虎“帮种”的。

去年,崔金虎选用国内优质品种在90亩农田里开展试验,并教会农民科学的密植播种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经专家组测产,试验田每亩比相邻最好的玉米田块增产80.9%。

今年在崔金虎指导下,汤金鹤家采用新作业方式生产,高产增收在望。

一批批科研人员不懈奋力攀登,让中国粮用上中国“种”,让中国农民种好中国粮,不断夯实粮食安全之基。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网韦嘉维《中国碗装更多中国粮》,2020年7月28日)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障粮食安全,抓好长远工作任务”的一项是()
A.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快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努力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的影响,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C.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推进农村科技创新。

D.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强农科人才培养,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

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自主研发培育的“东生系列”大豆品种,具有高产、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等特点,已成为全国的主打品种。

B.我国水稻良种培育不断创新,第三代杂交水稻已取得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已增大。

C.山西冯树英团队已成功育成世界独特的“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品种,结实率高,推广后,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小麦单产。

D.2020年汤金鹤家玉米采用新作业方式生产,实现了高产增收。

试验田同样品种每亩比相邻最好的玉米田块增产80.9%。

6.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三,谈谈怎样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
四十多年前,从北大荒回到北京不久,我搬家到陶然亭南的地铁宿舍。

走出宿舍,有一条大道,大道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

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

年轻的那一位售货员,刚来不久。

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

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

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她想明年接着考。

我鼓励她:对,明年接着考!有这个心劲儿,最重要!每次去那里买东西,她都爱和我说话。

我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或者索性送给她。

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有一次,她看完我借给她的一本契诃夫小说选。

还书的时候,我问她读完这本书,最喜欢哪一篇?她笑了:这我说不上来,那篇《跳来跳去的女人》,我没看懂,但觉得特别有意思。

1978年的夏天,我和她相互鼓励着,一起到木樨园中学参加高考。

记得考试的第一天,木樨园中学门口的人乌泱乌泱的,黑压压拥挤成一团。

高考放榜,我考上了,她没考上。

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老老实实在副食店上班。

大学毕业后,我搬家离开了地铁宿舍,发现旧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

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好。

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

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

我这才注意,她脸色有点黄,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起码有七八个月了。

我惊讶地问道:这么快,你都结婚了?
她笑着说:还快呢,我25岁都过了小半年!我们有同学都早有孩子了呢!
那天告别时,她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

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

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

那座宾馆新建没几年,设计和装潢都很考究,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

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握了握她的手。

她又问我:您还认得出我来吗?起初,我真的没有认出她,以为她是会议负责接待的人。

她笑着说:我就知道您认不出我来了,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地铁宿舍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个子高了些,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我对她说了这些感受,她咯咯笑了起来,说:还年轻呢?明年就整六十了。

她还是那么直爽,言谈笑语的眉眼之间,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仿佛岁月倒流,昔日重现。

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用她自己的话说“还不把我变成甜面酱里的大尾巴蛆?”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她说:中学毕业去副食店工作,到今年整整四十年。

您看看这四十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我说:你过得够好的了!这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吗?
她咯咯地笑了起来:还节节高呢!您忘了您借给我的那本契诃夫小说了吗?您说我像不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
分别的时候,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
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

她还告诉我,地铁宿舍二十多年前就都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副食店早被淹没在楼群里了。

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展现主人公形象,选取小冯同学“刚参加工作、要当母亲、做宾馆管理者”三个人生阶段的外貌特征来表现她的变化。

B. 小冯同学说她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这和前文“我”和她交流契诃夫小说的感受相呼应,表明是“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人生。

C. “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这句话运用了夸张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副食店的渺小;也正是其渺小等原因,所以很快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D. 小冯同学在生活的浪潮中不断尝试,努力进取。

她四十年的人生变化,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也凝聚着昂扬振奋的时代精神。

8. “那一排钻天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9. 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

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

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


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

居无何,汉王攻下殷。

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

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

平恐,乃解表裸而佐刺船。

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

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

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

封平以户牖乡。

于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

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

”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

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

”乃复赏魏无知。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

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

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

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

愿以右丞相让勃。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

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

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

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

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B.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C.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D.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秦,项羽将陕西的关中一带一分为三,分封给原秦朝的三位降将,因以称之。

B. 河,秦汉前,“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两者以外河流通常称“川”“水”。

C. 参乘,古代乘车,尊者在左,警卫在中,车夫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

D. 剖符,封建帝王封赏有功者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以作为凭证。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平跟随项羽,也曾得到垂青。

他跟随项羽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平定殷王反叛后,项
羽派项悍任命陈平为都尉,并赏给他黄金二十镒。

B. 陈平逃离项营,遇险机智自保。

他横渡黄河时,看到船夫想要对他图谋不轨,就解开衣服赤身露体地帮助船夫撑船,这样船夫知道他身上无钱才没有下手。

C. 陈平知恩图报,荣贵不忘故人。

刘邦封他为户牖侯,他辞谢说若没有魏无知,自己就不能入朝为官,于是就将封爵让给了魏无知,皇帝为此称赞了他。

D. 陈平富有智谋,处事谦虚谨慎。

孝文帝时,他认为太尉周勃在诛灭吕氏宗族的事情上功劳居多,于是托病引退,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2)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①
陈师道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②。

注释:①苏轼的崇拜者吴远游,准备到惠州看望苏轼,陈师道作此诗以寄意,陈师道中年受知于苏轼。

②秃翁:《汉书·霍去病传》:卫青日衰,而去病日益贵,故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

唯独仁安不肯去。

又,《灌婴传》:“与长孺共一秃翁。

”秃翁指失势的灌婴,老而且秃。

这里是作者自指,言外之意是说自罢颍州教职。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吴先生久闻苏轼之名,欣然欲一识其面,次句说吴先生与诗人兴趣爱好不同。

然而二人于苏轼,好贤慕义而不顾自身安危则是相同的,
B.“惭吾子”指愧对苏轼。

“人谁恕此公”,化用杜甫“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句意,写苏轼当时的处境。

“人谁恕”三字,指诗人对时议偏向朋党感到愤慨。

C.“双白鬓”从形象着笔,囊括两人一生遭遇。

这一句上承“人谁恕此公”,以人海之横流衬托“双白鬓”的心心相许,树立起两个孤独,苍老而又不屈的高大形象。

D.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坚持正义与友情,以及凛然不可犯的气概。

该诗是作者用来慰藉远谪沿海偏远之地的故
人,朴挚中有慷慨,处逆境而无悲凉。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意具体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一个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离骚》,就不能体会到屈原面对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而喊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苦痛。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着力描写沙漠冰封、云朵昏暗的自然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在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和取舍中写尽了思乡之情与报国之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仔细观察下图,用一句话概括该图反映的现象,然后针对此现象拟写一则能够挂在学校走廊里的宣传标语。

现象: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正文部分,请找出五处表达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本人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高中语文教师。

现得知贵校招聘有识之士,非常希望能到贵校高就。

本人在认真教学的同时,热爱写作,发表过数篇文章,文学造诣很高。

现附上本人简历,望贵校慧眼识才。

不胜感激!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在获得一些新得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一些东西。

互联网为人们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中,C项,“所有市场的全球需求使中国的出口强劲增长”错误,原文为“几乎所有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均保持强劲增长”,选项遗漏了“几乎”一词,范围不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