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区一小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组 9《古诗两首》作业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9古诗两首作业新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作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独自在外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一、深夜 回忆 插花 遥远 相逢 急促
二、佳节 住户 异常 开导 回忆 加倍 亿万 陪伴
三、1.① 2。① ②
四、 (一)
(萧萧) 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夜深(篱落) 一灯明
1. 南宋 叶绍翁 晚上把自己所看到的写下来
2. 风声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篱笆
3。 客游在外,孤独郁闷 故乡和童年生活
4。整个教学过程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突出一个“实”字;调动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互动心灵交流,突出一个“活”字;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频频闪现思维的火花,突出一个“新”字;力求“以情励学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
本课教学中,我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表现在,好几次学生没有读完或者回答完问题,我就迫不及待地接话了。还有当学生出现口误或者不规范的表述时,我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予以纠正,这样容易让错误在学生脑中扎根,是值得引起重视的行为。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需注意的地方,不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使学生学有所得,促使教学有效化。
①政府的呼吁;
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
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四、指导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
(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
(1)自己练习讲一讲。
(2)指名说一说。
4、总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么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课文,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这美好的感情!
五、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抄写生字和生词。生词:欧洲瑞士舒适启程特殊骤然跋涉政府踏雪救护载着(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三、交流学生搜集积累的资料
1、演唱人们爱护动物的歌曲。
2、你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3、朗读人们爱护动物的诗歌.
4、总结。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
四、布置作业
1、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写几遍。
2、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自读自悟)
学习目标
1认识“欧"“殊”等12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3搜集有关燕子春来秋去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第9课《古诗两首》复习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ēn yè huí yì chā huā
( ) ( ) ( )
yáo yuǎn xiāng féng jí cù
( ) ( ) ( )
二、辨字组词。
佳( ) 异( )
住( ) 导( )
忆( ) 倍( )
亿( ) 陪( )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知有儿童挑促织。( )
知:①知道;②使知道;③知识。
2。独在异乡为异客。( ) ( )
独:①独自;②唯独;③与众不同,独特地。
异:①有分别,不相同;②另外的,别的;③奇异,特别。
四、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一)
萧萧
知有儿童挑促织
篱落
1.《夜书所见》是(朝代) 诗人写的,题目的意思是.
2. 这首诗中的“萧萧”是指。“挑”的意思是。
“篱落”的意思是。
3. 诗的前两句写之情,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的思念和怀念.
(二)
独在异乡为异客,


茱萸。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代诗人的作品,这首诗中,直接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 诗中的“佳节”指的是,是农历的.月初。
6. 写出下面的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倍:。遥:。
7. 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3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
1。《玩出了名堂》一文的教学要贯穿一个“玩”字。初读课文,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一开课就可以以“玩”为线索,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
2。朗读是学生心灵与课文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感受感悟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在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讨论,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个性表达.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增强感悟,丰富体验,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
3.在学生通过学文受到感染和启迪之后,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二)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髙处 遍插(茱萸) 少一人
4.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重阳节九九
6. 加倍远
7。 我想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髙处,大家插戴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思念家乡亲人
玩出了名堂
“名堂”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发明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我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为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其次,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引发质疑、以疑导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深刻地理解、感悟学习内容,进而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辨与探究。
第二课时
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指导写想对贝蒂说的话
1、列车载着获救的小燕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温暖的远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请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2、学生自主写。
3、指名读,评价,修改。评价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允许学生内容有所不同,只要发自内心,合乎情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