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腹地的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腹地的拓展
宁波港腹地
一、港口腹地的概念
港口腹地又称港口吸引范围。
即港口集散旅客和货物的地区范围。
腹地面积的广度及其经济潜力的大小,通常受港口背后内陆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条件以及人口、经济因素的影响。
人口状况和生产、商业水平以及铁路、运河和港口建设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则可以引起某些港口腹地范围的扩展或缩小,以及通过港口吞吐货物种类和数量的改变。
腹地有直接腹地(单纯腹地)和混合腹地(共同腹地)之分,直接腹地指一港独有的腹地,该区域内所需水运的货物都经由本港;混合腹地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港口共同拥有的腹地,即数港吸引范围相互重叠的部分。
例如长三角地区就是上海港与宁波港的共同腹地(混合腹地)。
二、宁波港的腹地
宁波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城市有宁波、台州、温州、舟山、绍兴、金华、杭州、丽水这8个市级区域。
统计表明,从宁波港进出口的集装箱有85%左右来源于浙江省内部,并主要集中在这8个直接经济腹地。
间接腹地为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的部分地区。
随着杭宣铁路(杭州-宣城)的建设和浙赣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可扩大至江西和湖南等省。
经济腹地内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发达,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腹地内工业门类齐全,商品经济繁荣,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体密布,交通运输便捷,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三、港口与腹地的关系
宁波港的8个直接腹地市域,均是民营企业较为活跃的地区,轻工业较为发达,经济充满活力。
研究表明,宁波港的腹地综合工业总产值与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稳
定关系,直接腹地综合工业总产值的增加对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增长起着不太明显的推动作用;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加对直接腹地综合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起着很明显的拉动作用。
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产业转型升级,生产模式由粗放型想技术资金密集型过渡,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不断增长,因为单位产品产值提高,而总产量博尼格没有成比例上升,所以对港口吞吐量的推动作用不明显。
2.宁波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相当于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进一步带动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港口直接腹地聚集,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港口吞吐量从表面上看是由物流决定的,而物流的“根”却在于经济腹地。
腹地小,物流就小;物流小,港口吞吐量就小,无论是工业项目,还是港口物流,都需要产业链的延伸,都需要腹地广阔的市场和货源,港口腹地的“黄金价值”毋庸置疑。
”港口与腹地是水涨船高的,只有紧密联系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互相促进,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腹地的拓展
2010年以来,宁波港在开拓港口腹地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3月份开通了宁波——义乌海铁联运班列。
此后,宁波分别与上饶、鹰潭、南昌签署了加强经贸合作、推进海铁联运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力争在年内开通集装箱直达列车。
打通浙赣线之后,宁波港又进一步把触角伸向了长江中上游等内陆腹地。
目前,宁波口岸的经济腹地已由原来的杭州、上海地区,横向发展至南京、深圳、广州、福州、厦门、青岛、大连、天津等沿海地区。
为支持宁波港口发展,拓展港口腹地,同时进一步服务内陆企业,宁波海关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推进转关运输业务。
自2008年11月18日物流监管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跨关区快速通关业务,规范和简化转关运输监管业务改革,完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区域通关改革模式,配套
利用“转码头监控系统”,顺利实现货物在各码头间的灵活调运。
在其设立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海铁联运通关专窗,仅需5分
钟就可办结一票货物的通关手续,通关效率提高了50%以上。
同时,建立“5+2”固定工作制,在各集装箱码头卡口设立转关集装箱专用通道,对所有进口转关集装箱实行24小时施封作业,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需求。
“宁波海关的这些措施加快了宁波港拓展内陆腹地的脚步,”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物流科科长彭敏杰反映,“通过服务无水港、海铁联运等多项工作,宁波海关给内陆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通关模式,吸引到了更多企业选择宁波港作为进出口口岸,有利于提升宁波港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