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案例分析_-总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资料卡2.2
案例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案例1
拿到《指南》后,小班张老师把自己班上的25名幼儿按照4岁组的目标要求全部测试了一遍,她自己想出了一种记分方法,通过一项记1分,未通过记0分,最后把全部6个领域的得分相加,每个孩子得到一个总分。

她想,这下子我评价班里幼儿的发展情况就有依据了。

案例2
李老师是中班教师,她用《指南》对自己班里的幼儿做了评量之后,发现幼儿在‚社会‛领域表现较差,发展情况远远不如‚科学‛、‚健康‛等领域。

于是,在《指南》颁布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李老师把自己主要的工作放在了幼儿社会性与情感的培养上,她希望通过密集的教育训练,使班上所有孩子都能通过《指南》‚社会‛领域的全部‚指标‛。

案例3
刘老师用《指南》对自己班里的幼儿做了评量之后,说:‚我班60%的幼儿都通过了《指南》,这下子我轻松了,以后我的任务就是让那40%的没通过的不合格的幼儿达标了。


案例5
今天语言活动时,王老师要求中班每个小朋友看图片说出故事来,完成这个任务后才能去玩。

不会讲或者讲得不好的小朋友有的很不高兴,不肯讲,但是王老师坚持这样做,因为《指南》‚语言‛领域中,‚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下,4-5岁幼儿要求‚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案例6
小班张老师与大班的刘老师在一起议论《指南》的内容。

张老师说:‚啊,你看,《指南》社会领域要求你们大班‘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我们小班还没有这要求,再过两年我们也要培养‘合作’了。

‛大班刘老师说:‚9月份开学后,我就会让小朋友在游戏时分工合作的。


案例7
中班小红不会用筷子吃饭,看见别的小朋友都用筷子吃饭,非常紧张,搞得一团糟。

于是,刘老师在午餐时,给小红配上了一把勺。

可是张老师不同意,因为《指南》‚健康‛领域在动作发展上,提出了4-5岁幼儿‚能用筷子吃饭‛,提供了勺幼儿不就不去用筷子了吗,应当训练小红才对。

案例8
王老师认为,幼儿的发展有自己的发展历程,个体差异存在是很正常的。


外评价会伤害孩子,因此没有必要按《指南》要求每个孩子,何况《指南》不是硬性的规定,那就让孩子自然发展就可以了。

案例9
沈老师拿到厚厚的《指南》,心里想:这么多目标要达到,怎么办呢?看了一遍《指南》后,她决定直接从每个领域的‚教育建议‛入手。

只要按照教育建议的指导来做,目标不就自然达到了吗?因此,她把五大领域的教育建议都抄下来贴在教室里,对照着做。

案例10
某幼儿园拿到《指南》后,决定逐个落实《指南》的目标。

他们数了一下,一个32个目标,于是每周全园一起针对一个目标行动,这样需要32周的时间,正好这样制定了幼儿园一年的行动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