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1. (1分) (2017八上·姜堰期中)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驴咀(jué)________食物的时候,沉默寡言,似乎是有所(juàn)________念,偶尔一叫却惊天地泣鬼神。
这使我(méng)________发了一个念想:驴若识字,我的诗歌呀散文呀就用不着往报刊社寄了,写好后(tuō)________付给驴,让它用高亢的鸣叫向世界宣读,那该有多轰动!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2020·虹口模拟) 默写
(1)知否,知否?________。
(李清照《如梦令》)
(2) 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4) 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就应该“舍生取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3. (5分) (2017九上·东台月考) 名著阅读。
(1)叛徒A带领特务窜到乡下,B不幸被捕。
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
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A是指谁?________;B是指谁?________
(2)《红岩魂》中称“小萝卜头”为烈士,而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其实你还是个孩子”?“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你不是,你还没有来得及加入”?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4. (20分)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倒未必是说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
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仅四十分钟就到了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小火车车头和车厢均着红色,在葱郁如染的乱山丛中显得分外醒目。
这种小火车,我们只有在祖国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才能见到。
不过,它经过改装,变成了纯粹的旅游性“小火车”,还颇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也是那样的牵引机,也是那样的咣当咣当声,它使我们觉得时空倒退,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
这条铁道和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登山铁道,秘鲁安第斯山铁道,并称世界三大登山铁道。
阿里山海拔2274米。
这条登山铁道全长近72公里,途中有49个隧道,80座桥梁,堪称“云端铁道”。
过莽莽林海,不断爬高、上升,山下还是阳光灿烂,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
山岚云气入车窗又出车厢而去。
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
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
肌透骨的力度。
在自然生态上,从山脚到山巅历经了从热带到温带再到寒带的三级转换,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景观。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
那也是一个颇有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站。
售票和入站检票的方式都使人瞬间有一种感受——像是在另一个时代。
这或许是台湾人搞旅游的一种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以满足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1)
文中划线中应加入的动词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整个游程并没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为何还赞美“阿里山风光美如画”?
5. (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周庄:世俗文化的启示
徐卓人
“周庄的商业气息太浓了!”听见一些游过周庄的人这么说,似乎尽兴之后还带着一种遗憾。
我觉得,这是把周庄理解错了,当成了桃花源。
不过我听到这样的感叹倒是欣慰,因为我从受众者那里看到了世俗文化的力量。
周庄从来不是桃花源,“商业气息”是说对了,周庄从来是个商业繁华的集镇,可以说,没有商业,就没有周庄,与今天许多享誉中外的名镇、名城一样。
雏形的周庄与村落相差无几,到了1127年金十二相公随宋高宗南渡,落泊到这里时,人烟才逐渐稠密。
后来来了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万三的父亲沈佑,那还是在元朝中叶,沈家因为经商逐渐发迹,带动了南北市河两岸的商业,形成了以南北市河为主的旧集镇,及至明清时期,镇廓扩大,人气更旺,南北西河道两侧渐成列肆,江南大镇形成矣。
不能否认巨商沈万三的作用。
沈万三看来是个有经济头脑又思想开放的商人,周庄天然而原本封闭的水道在他的眼光里都变成了致富的途径,利用白岘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接浏河的优势,干起了出海贸易的大事来,他这一干,不仅使自己富甲天下,竟将周庄变成了一个粮食、丝绸等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起来。
周庄的丝绸、刺绣、竹器、脚炉还有白酒原本都是“藏在深闺人未识”,从此就这样沿着古河道风风火火的出海去了。
商事的频繁又呼唤出大量的旅社、客店、饭庄,周庄焉能不繁华?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山西平遥,这里有票号“日升昌”,作家余秋雨把它称作“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后来这里终于成了山西财富的中心之地,从今日平遥这些苍老而森严的高墙、精雅的屋宇走过,可以想见这里是如何人丁兴旺,繁荣红火,无数的商人“驮载着金钱,驮载着骄傲,驮载着九州的风俗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
他们留下了什么?是代表着中国金融发展史经典的洋洋120万字的《山西票号史》,是今天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
还记得明清时期与徽商、晋商、闽商、粤商并驾齐驱称雄中国商坛“东山帮”吗?今天你踏上这块吴中福地感受到最多的是什么?庭园的美丽,建筑的恢宏,历代状元的华光,总括说,是享用不完的文化。
如果再扯到苏州这座古城,这话题就更贴近也更丰富了,只消说一句:如果没有姑苏的繁华史,就没有吴文化
的辉煌。
我们无法否认商业在整体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发现这其实是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商业文化。
周庄的前景不仅来自曾经有过的商业繁荣,我发现,今天乃至将来重要的还仍然是商业文化,这是本色,也就是特色,个性。
你不见,周庄所有的居民几乎与其他集镇都不同?那一排排永远保持着整齐而油亮的饰板,那一扇扇永远干净而敞亮的街窗,意味着什么?那些水巷,原本不是为了搭建在那里留给今天的旅游者看的,哪怕“船从家中过”的经典之作也只是为了买卖的方便,可以说,周庄的民居,从来不为精庐怡老,也不为金屋藏娇。
这个热闹的地方,不是叫人清心寡欲,而是生的乐趣,人,好世俗之乐也!
今天走过周庄每一条街,发现真的还是户户经商,家家开店呀,与当年红火的景象相比,只是换了一种形态。
这于周庄,是多么妥贴!
这是一种世俗的文化,血肉的人须臾离不开世俗文化,人间的烟火总是最具亲和力,最符合生态的七情六欲,当然也是最人性的,如果这样,又何必要把周庄生硬地认作桃花源呢?
找准自己的位置真的很重要,这包括创造者和欣赏创造的人。
(1)
第一段中的“桃花源”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2)
本文在写周庄的同时还写到了平遥和苏州,这样写目的何在?
(3)
最后一段“找准自己的位置真的很重要,这包括创造者和欣赏创造的人”一句有何深层含义?
(4)
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3、4两段不惜篇幅写周庄的繁荣过程,是为了阐明这样的观点,即:周庄本来就是靠着商业起家的,商业化当然是它的特色。
B . 与周庄相比,山西平遥才算做是真正的商业文化的代表,有120万字的《山西票号史》这样的中国金融发展史经典为证,而周庄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贡献上都无法与其相比。
C . 以周庄为代表的世俗文化,其实就是商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D . 同属吴中福地的周庄同苏州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苏州是历来被称作人间天堂的著名商业繁华胜地,而周庄只不过明代才开始闻名于世,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都没有苏州的商业化程度高。
E . 本文对以周庄为代表的世俗文化持赞成的态度,认为血肉的人须臾离不开世俗文化,的烟火总是最具亲和力,最符合生态的七情六欲,当然也是最人性的。
这个观点是针对有人把周庄当作桃花源而言的。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
6. (12分) (2017九下·荣昌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
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①亿录毕,走送之________
②或遇其叱咄________
③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
④腰白玉之环________
(2)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和“余/因得/遍观群书”朗读节奏都有错误。
B . 文章第①段写天气的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
第②段写天气的寒冷,意在表达尊师重教的思想。
C .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我”和“同舍生”生活情况的对比,衬托出自己由于学业出众,尽管穿得破旧而无卑意。
D . 课文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
(4)
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2017·杭锦旗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它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
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也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
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长为一棵大橡树。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我们的一些思考。
根据材料内容,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所写文章的立意角度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参考答案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1-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2-1、
2-2、
2-3、
2-4、
2-5、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3-1、
3-2、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4-1、
4-2、
5-1、
5-2、
5-3、
5-4、
五、对比阅读 (共1题;共12分)
6-1、
6-2、
6-3、
6-4、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