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和实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和 实施
姜启军
( 上海水产大学经济管 理学院, 上海 209) 000
摘要: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人世的挑战, 企业至少在中短期内需要在环境、 社会目 标与经济目 标之间进行 权衡, 实施恰当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使企业既造福于社会, 又使企业受益, 关 键是找到二者的相交部分, 而平衡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如何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决策。 企业社会责任战 略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的有效支持, 并通过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贯彻落实。 关健词: 企业社会责任; 战略管理; 管理框架 中图分类号:20 F7. 7 文献标识码: A
二、 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和传统决策相比,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在战略决策时要明确考虑其综合绩效, 即不仅仅考虑经 济绩效, 还考虑社会和生态绩效, 必须对企业、 社会、 生态这些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部分作整体 、 系统地 思考。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 最优选择是既能造福于社会, 又使企业受益, 关键是找到二者的相交部分。 对企业来说, 在规划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时, 除了符合行业特征外, 还应反映本企业的使命和价 值观— 象征什么, 甚至和最接近的竞争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也有所不同, 企业首先明确想干什 即 么( 1。但很多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陈述并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承诺深思熟虑, 图 ) 或者, 至少他 们遭受到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评价、 管理和报告的鉴定问题的失败。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董事长 Pi t指出, h Was l t 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装饰, 必须根植于我们的价值观。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体现我们不 同经营方式的一种途径。从 19 年以来的壳牌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社会和环 98
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性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
有些企业追求更高目 标的经济责任( 如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 履行超越社会责任的最低水平( 如对 所有员工提供健康保险)满足于最低的环境责任水平; , 有些企业在环境责任方面表现最优秀( 如提供 生物可降解的洗涤剂) , 在经济责任方面为社会提供有适度利润空间的工作, 在社会责任方面能帮助员 工从事社区工作; 而有些企业承诺遵守世界人权政策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 在国际贸易中公 平竞争, 遵守不同国家的环境保护法, 但并不是“ 绿色先驱者” 。总之, 企业在经济、 社会和环境责任 ( "P 3,之间要进行平衡, 企业如何平衡,P , + 取决于企业使命和企业的内 3 外部环境。 第二、 实施过程( 投人资源)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 : 把相关资源分配给企业活动中。企业通过相 关的管理系统、 组织安排和理念指导来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对利益相关者 所产生的影响, 哪些社会期望是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 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时, 应考虑下列因素: 一是列出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需求; 二是针对企 业社会责任问题, 规划企业远景和目 如果需要, 标, 制定生产守则; 三是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制定企业的 短期和长期战略, 在此战略指导下, 制定行动方案; 四是建立一套监督和报告体系; 五是把企业社会责 任管理过程贯穿于质量和管理体系中; 采取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管理 是不同的。六是针对所使用方法和取得的成就 与 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三、 结果和评价: 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还需要明白企业 目 前的企业社会表现。 这包括用恰当的 评价标准来评价社会 、 环境表现和设置的目 如何用定性和定量指标来衡量企业有关社会责任战略 标, 的效果如何, 企业对 自 身和对社会取得的效益如何。 在众多的社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中, 对社会绩效的 衡量,主要有声誉指数法 、内容分析法和 K D指数法,其中 K D指数法被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权威 L L Wod oe18) o 和Jn( 5认为是“ 9 研究设计最好同时也最容易理解” 的方法。
境表现的有力证明。
决策集团个人价值观和远景
( 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干什么)
社会公认的义务 企业社会政策
图 1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实施的因素 :
万方数据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和实施
在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后, 利益相关者约定是核心问题, 企业必须考虑对利益相关者义务的不 确定性。如果企业把社会责任作为对利益相关者最基本的义务, 这种约定更有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思 考这一问题, 影响企业战略决策。 有的企业在决策时可能把利益相关者作为潜在的“ 投人”而 , 有的把利 益相关者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无论是何种方式, 这种约定是很重要的, WB S 正如 CD描述的: 企业社会 责任的 本质是认识到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对话的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播企业的价值观
有 持 发 能 将占 越 越 要的 置。 业 单 的 善 助 略 业 民 转 反 可 续 展的 力, 据 来 熏 位 企 从 纯 慈 捐 到战 企 公 的 变,映
了一些企业对社会责任问题的战略变化。 近年来出现“ 三重底线” 企业目 即 的 标, 企业在盈利的同时, 也 要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 这说明企业至少在中短期内, 需要在环境、 社会目 标与经济目 标之间权衡。 企 业已没有选择的 余地, 必须实施恰当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对投资者和广大社会有所回报, 在为股东创 造价值的同时, 也为社会创造价值, 实现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双赢。 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一定的方式与企业战略以及战略管理相联系: 、 第一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战 略“ 投人”是对信息资源和企业环境的关键因素的理解, , 是企业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的源泉; 第二、 企 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支持性活动, 是企业价值链活动的一部分; 第三、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管理职 责, 应像对待其他的管理职责一样管理好这一事务。
投资决策。 hm r Snefd1 8对公共事务管理和企业社会表现的关系进行了 B a b 和 onn l 9 ) i e( 8 行业对比研究。
Ak mn 3提出了 c ra( 7) e 1 9 社会责任管理通常的三个阶 责任分配、 段: 执行绩效评估和通过系 统来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把企业自 身利益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 它并不是简 单的为慈善机构和希望工程捐了多少钱, 而是企业对于社会、 环境、 资源、 股东、 员工等有一种整体的考 虑和持续的责任感。 CD Wod i sC uc o Ssib D vom n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战 WB S ( r Bse oni n tn l e l et l un s l ua ae e p ) 略以 一定的伦理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收益。这种观点认为, 企业有更宽广的视 野, 能跟踪社会期望的变迁, 有助于控制企业风险和发现新的市场, 有助于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的一致
一、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内涵
传统企业认为企业的唯一责任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rd a. ) Fe n 1 (, i m 9 )不可能有更多的责任, 7 接受 社会责任的观念将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但随着可持续发展和“ 循环经济” 的深人人心, 与社会相适应 的、 综合资本 、 环保、 人文等各项指标的“ 全面价值观” 将取代传统的单一“ 利润价值观”要求企业承担 , 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现代企业在全球范围内 竞争, 必须有更高的责任感、 度和廉正意识。 透明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 除了它的利润、 规模这些因素外, 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 是否有忧患意识, 是否
准则。
目 前所强调的是, 企业作为“ 经济人” 道德人” 和“ 的统一, 根据自 身特点和企业使命能够做和利用 决策自 由度如何做的问题, 但一些企业却忽视了必须要对各种不同的限制条件采取相应对策的情况。 事实上, 这些限制或约束条件影响了 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例如, 全球竞争作为外生变量, 在一定的社会 条件下, 对企业经营活动范围和价值标准产生一定的影响, 企业必须认真地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因 此, 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着行动的自由 空间和约束条件, 企业在战略决策时应负责任地利用这一机会, 同 时, 接受相关的约束。 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过程中, 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阻力: 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 业的经营活动没有关系, 因此, 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多余的事;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降 低企业利润。在实践中,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不同企业的战略选择是千差万别的: 有的企业认为目 前没必要考虑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以后再解决这一问题, 有的企业采取最低法律限度下的服从, 而有的 企业则采取超越法律服从的态度, 主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决策具有一定的 不确定性, 企业在决策 时, 要考虑决策的范围, 和企业的长远规划和绩效有关的因素。 平衡的观点有助于我们进行企业社会 而 责任战略决策。 第一: 基本准则( 战略定位)作为一个企业, : 必须在整体上把握企业社会责任, 在利润、 生态和社会 这三根“ 柱子” 之间寻求有效的平衡, 使用哪些规范/ 伦理准则对照一根“ 柱子” 来衡量另一根“ 柱子”哪 , 些方面对企业来说更重要一些, 哪些是企业目 前不能实现或目 前无计划实施的, 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投人, 已引起多方关注。 ao 和H y1 4强调了 Crl o( 8) r 9 社会政策对企业创造
价值的重要性, 此, 因 不应把社会责任作为环境多余的因素。 r ( 8) Aa 1 9用博弈论剖析了制定公共政策 m 9 的结果。 tn nWar u 和We ( 9) Ak s , e os io th e l 1 7根据企业的首要目 l 9 s 标和次要目 重新定义了 标, 企业战略计 划, 其首要目 标是由企业所有者定义的, 次要目 标是指为了达到首要目 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 标, 期望和付出。 为此, 区分了 两种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环境利益相关者主要指顾客、 企业主和社区, 过程利 益相关者主要指员工和供应商。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支持性行为,r e, s : oc cl1 5对此也做了分析。 P e Fie和T c c l 9 ) e e lh e a e( 9 i 他们利 用价值链原理在对企业有支持作用的条件下分析企业社会责任。Lz1 6利用资源基础理论来分析 i( 9) t9 社会责任问题。O e 和S e r1 3的研究表明, wn c r (9 ) he 9 企业经理人相信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助于扩大市 场份额, 进而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对于 企业社会责任如 何成为企业的主要管理职责, 对此的 研究很少, 但可以了解Pl s 1 5 on 9 ) o 蹄( 9 对 环境营销战略的 设计。u e os n1 6提出 Br 和Lg o( 9) 双赢战略是可行的, 此, k d 9 因 企业社会责任可看作长 期
万方数据
( 江淮论坛》07 20 年第 4 期
感的 企业更能招募到 新员工, 保持对企业的 忠诚度。 u e o dn1 6 Br 和Lg o( 9)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 k s 9 指出,
的回 报与对利益相关者和广大社会的回 报是相同的, 当企业社会责任能切实促进企业的效益, 特别是对 企业核心业务的支持, 有助于实现企业使命时, 企业社会责任( 政策、 过程) 能上升到战略高度。
性, 此, 因 提高了 企业声誉, 保持了 公众对企业的 支持( CD 20) 实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对于劳 WB S . 。 00
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增加, 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投人不是可有可无的“ 公益成本” , 而是和原材料成本、 生产成本一样, 是企业运作的一种必要支出, 它可以 提高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 营 造良 好的工作环境, 使企业更容易招募到优秀员工、 留住现有人才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减少运作 成本, 增加企业的盈利, 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Madn 6 具有社会责任 re(9 ) s 1 指出, 9
姜启军
( 上海水产大学经济管 理学院, 上海 209) 000
摘要: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人世的挑战, 企业至少在中短期内需要在环境、 社会目 标与经济目 标之间进行 权衡, 实施恰当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使企业既造福于社会, 又使企业受益, 关 键是找到二者的相交部分, 而平衡的观点有助于我们如何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决策。 企业社会责任战 略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的有效支持, 并通过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贯彻落实。 关健词: 企业社会责任; 战略管理; 管理框架 中图分类号:20 F7. 7 文献标识码: A
二、 如何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和传统决策相比,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在战略决策时要明确考虑其综合绩效, 即不仅仅考虑经 济绩效, 还考虑社会和生态绩效, 必须对企业、 社会、 生态这些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部分作整体 、 系统地 思考。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 最优选择是既能造福于社会, 又使企业受益, 关键是找到二者的相交部分。 对企业来说, 在规划本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时, 除了符合行业特征外, 还应反映本企业的使命和价 值观— 象征什么, 甚至和最接近的竞争者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也有所不同, 企业首先明确想干什 即 么( 1。但很多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陈述并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承诺深思熟虑, 图 ) 或者, 至少他 们遭受到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评价、 管理和报告的鉴定问题的失败。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的董事长 Pi t指出, h Was l t 企业社会责任不是装饰, 必须根植于我们的价值观。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体现我们不 同经营方式的一种途径。从 19 年以来的壳牌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社会和环 98
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性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
有些企业追求更高目 标的经济责任( 如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 履行超越社会责任的最低水平( 如对 所有员工提供健康保险)满足于最低的环境责任水平; , 有些企业在环境责任方面表现最优秀( 如提供 生物可降解的洗涤剂) , 在经济责任方面为社会提供有适度利润空间的工作, 在社会责任方面能帮助员 工从事社区工作; 而有些企业承诺遵守世界人权政策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 在国际贸易中公 平竞争, 遵守不同国家的环境保护法, 但并不是“ 绿色先驱者” 。总之, 企业在经济、 社会和环境责任 ( "P 3,之间要进行平衡, 企业如何平衡,P , + 取决于企业使命和企业的内 3 外部环境。 第二、 实施过程( 投人资源)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 : 把相关资源分配给企业活动中。企业通过相 关的管理系统、 组织安排和理念指导来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对利益相关者 所产生的影响, 哪些社会期望是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 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时, 应考虑下列因素: 一是列出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需求; 二是针对企 业社会责任问题, 规划企业远景和目 如果需要, 标, 制定生产守则; 三是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制定企业的 短期和长期战略, 在此战略指导下, 制定行动方案; 四是建立一套监督和报告体系; 五是把企业社会责 任管理过程贯穿于质量和管理体系中; 采取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管理 是不同的。六是针对所使用方法和取得的成就 与 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第三、 结果和评价: 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还需要明白企业 目 前的企业社会表现。 这包括用恰当的 评价标准来评价社会 、 环境表现和设置的目 如何用定性和定量指标来衡量企业有关社会责任战略 标, 的效果如何, 企业对 自 身和对社会取得的效益如何。 在众多的社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中, 对社会绩效的 衡量,主要有声誉指数法 、内容分析法和 K D指数法,其中 K D指数法被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权威 L L Wod oe18) o 和Jn( 5认为是“ 9 研究设计最好同时也最容易理解” 的方法。
境表现的有力证明。
决策集团个人价值观和远景
( 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干什么)
社会公认的义务 企业社会政策
图 1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实施的因素 :
万方数据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和实施
在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后, 利益相关者约定是核心问题, 企业必须考虑对利益相关者义务的不 确定性。如果企业把社会责任作为对利益相关者最基本的义务, 这种约定更有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思 考这一问题, 影响企业战略决策。 有的企业在决策时可能把利益相关者作为潜在的“ 投人”而 , 有的把利 益相关者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无论是何种方式, 这种约定是很重要的, WB S 正如 CD描述的: 企业社会 责任的 本质是认识到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对话的价值, 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播企业的价值观
有 持 发 能 将占 越 越 要的 置。 业 单 的 善 助 略 业 民 转 反 可 续 展的 力, 据 来 熏 位 企 从 纯 慈 捐 到战 企 公 的 变,映
了一些企业对社会责任问题的战略变化。 近年来出现“ 三重底线” 企业目 即 的 标, 企业在盈利的同时, 也 要关注环境和社会问题, 这说明企业至少在中短期内, 需要在环境、 社会目 标与经济目 标之间权衡。 企 业已没有选择的 余地, 必须实施恰当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对投资者和广大社会有所回报, 在为股东创 造价值的同时, 也为社会创造价值, 实现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双赢。 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一定的方式与企业战略以及战略管理相联系: 、 第一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战 略“ 投人”是对信息资源和企业环境的关键因素的理解, , 是企业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的源泉; 第二、 企 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支持性活动, 是企业价值链活动的一部分; 第三、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管理职 责, 应像对待其他的管理职责一样管理好这一事务。
投资决策。 hm r Snefd1 8对公共事务管理和企业社会表现的关系进行了 B a b 和 onn l 9 ) i e( 8 行业对比研究。
Ak mn 3提出了 c ra( 7) e 1 9 社会责任管理通常的三个阶 责任分配、 段: 执行绩效评估和通过系 统来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把企业自 身利益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利益紧紧地捆在一起, 它并不是简 单的为慈善机构和希望工程捐了多少钱, 而是企业对于社会、 环境、 资源、 股东、 员工等有一种整体的考 虑和持续的责任感。 CD Wod i sC uc o Ssib D vom n 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战 WB S ( r Bse oni n tn l e l et l un s l ua ae e p ) 略以 一定的伦理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收益。这种观点认为, 企业有更宽广的视 野, 能跟踪社会期望的变迁, 有助于控制企业风险和发现新的市场, 有助于社会价值和企业价值的一致
一、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内涵
传统企业认为企业的唯一责任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rd a. ) Fe n 1 (, i m 9 )不可能有更多的责任, 7 接受 社会责任的观念将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但随着可持续发展和“ 循环经济” 的深人人心, 与社会相适应 的、 综合资本 、 环保、 人文等各项指标的“ 全面价值观” 将取代传统的单一“ 利润价值观”要求企业承担 , 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涨。现代企业在全球范围内 竞争, 必须有更高的责任感、 度和廉正意识。 透明 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 除了它的利润、 规模这些因素外, 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 是否有忧患意识, 是否
准则。
目 前所强调的是, 企业作为“ 经济人” 道德人” 和“ 的统一, 根据自 身特点和企业使命能够做和利用 决策自 由度如何做的问题, 但一些企业却忽视了必须要对各种不同的限制条件采取相应对策的情况。 事实上, 这些限制或约束条件影响了 企业的决策和行为。例如, 全球竞争作为外生变量, 在一定的社会 条件下, 对企业经营活动范围和价值标准产生一定的影响, 企业必须认真地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因 此, 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着行动的自由 空间和约束条件, 企业在战略决策时应负责任地利用这一机会, 同 时, 接受相关的约束。 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过程中, 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阻力: 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 业的经营活动没有关系, 因此, 把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多余的事;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降 低企业利润。在实践中,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不同企业的战略选择是千差万别的: 有的企业认为目 前没必要考虑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以后再解决这一问题, 有的企业采取最低法律限度下的服从, 而有的 企业则采取超越法律服从的态度, 主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决策具有一定的 不确定性, 企业在决策 时, 要考虑决策的范围, 和企业的长远规划和绩效有关的因素。 平衡的观点有助于我们进行企业社会 而 责任战略决策。 第一: 基本准则( 战略定位)作为一个企业, : 必须在整体上把握企业社会责任, 在利润、 生态和社会 这三根“ 柱子” 之间寻求有效的平衡, 使用哪些规范/ 伦理准则对照一根“ 柱子” 来衡量另一根“ 柱子”哪 , 些方面对企业来说更重要一些, 哪些是企业目 前不能实现或目 前无计划实施的, 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投人, 已引起多方关注。 ao 和H y1 4强调了 Crl o( 8) r 9 社会政策对企业创造
价值的重要性, 此, 因 不应把社会责任作为环境多余的因素。 r ( 8) Aa 1 9用博弈论剖析了制定公共政策 m 9 的结果。 tn nWar u 和We ( 9) Ak s , e os io th e l 1 7根据企业的首要目 l 9 s 标和次要目 重新定义了 标, 企业战略计 划, 其首要目 标是由企业所有者定义的, 次要目 标是指为了达到首要目 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群体的 标, 期望和付出。 为此, 区分了 两种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环境利益相关者主要指顾客、 企业主和社区, 过程利 益相关者主要指员工和供应商。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支持性行为,r e, s : oc cl1 5对此也做了分析。 P e Fie和T c c l 9 ) e e lh e a e( 9 i 他们利 用价值链原理在对企业有支持作用的条件下分析企业社会责任。Lz1 6利用资源基础理论来分析 i( 9) t9 社会责任问题。O e 和S e r1 3的研究表明, wn c r (9 ) he 9 企业经理人相信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助于扩大市 场份额, 进而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对于 企业社会责任如 何成为企业的主要管理职责, 对此的 研究很少, 但可以了解Pl s 1 5 on 9 ) o 蹄( 9 对 环境营销战略的 设计。u e os n1 6提出 Br 和Lg o( 9) 双赢战略是可行的, 此, k d 9 因 企业社会责任可看作长 期
万方数据
( 江淮论坛》07 20 年第 4 期
感的 企业更能招募到 新员工, 保持对企业的 忠诚度。 u e o dn1 6 Br 和Lg o( 9)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 k s 9 指出,
的回 报与对利益相关者和广大社会的回 报是相同的, 当企业社会责任能切实促进企业的效益, 特别是对 企业核心业务的支持, 有助于实现企业使命时, 企业社会责任( 政策、 过程) 能上升到战略高度。
性, 此, 因 提高了 企业声誉, 保持了 公众对企业的 支持( CD 20) 实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对于劳 WB S . 。 00
动密集型的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增加, 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上的投人不是可有可无的“ 公益成本” , 而是和原材料成本、 生产成本一样, 是企业运作的一种必要支出, 它可以 提高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 营 造良 好的工作环境, 使企业更容易招募到优秀员工、 留住现有人才并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减少运作 成本, 增加企业的盈利, 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Madn 6 具有社会责任 re(9 ) s 1 指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