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洪泽外国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综合跟踪练习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综合跟踪练习
子的心里。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乳:恙: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
敬爱的爷爷,近来身体好吗?我们几个月未见面了,①我很想念您,恨不得一下子很快飞到您的身旁,向您汇报我近来的情况,倾诉对您的思念之情。

爷爷,②通过您多年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我各科成绩都很好,请勿挂念。

修改①:
修改②:
3.口语交际:阳春三月,校园里正大面积地栽种花草树木,瞧,操场旁的围墙边新栽了一排香樟树。

体育课上,你的同学小王用脚踩在香樟树的护绳上,“欲与香樟试比高”。

见到此景,你该如何劝说小王呢?(4分)
4.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①万籁此俱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某某楼》)
③垂緌饮清露,。

(虞世南《蝉》)
④,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
⑤,佳人才唱翠眉低(X谷《鹧鸪》)
⑥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雪》)
⑦,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⑧,归雁某某边(王维《使至塞上》)
二、阅读与理解(50分)
(一)赵普(16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手不释.卷_________ ②发箧视之_________
③尝.奏荐某人为某官_________ ④卒.用其人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译文
②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译文
7、请根据文中画线句子,展开想像,补充进此时此刻
....赵普与太祖的对话。

(4分)
赵普说:
太祖怒:
8、赵普屡荐人才,不惜触怒君主,从中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埃菲尔铁塔(18分)
①1875年,法国第三某某国建立以后,决定为隆重纪念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于1889年在巴黎举办一次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

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要在巴黎建造一座千尺高塔。

为此,一下子送来了700个建筑方案。

经部长洛克卢瓦和其他官员的会审,选出了其中18个方案进行严格复审,最后仅确定了一个可行方案。

那就是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的设计方案。

②铁塔于1887年1月26日破土动工了,但遭到当时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

铁塔
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对埃菲尔进行起诉。

埃菲尔力排众议,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

他精打细算,一丝不苟,尽量杜绝一丝一毫的偏差。

他在勒瓦卢
瓦工地上搭起的巨大“积木”,精确度几乎
..高达1/10毫米。

1888年春天,4根倾斜的塔柱开始合拢。

第一块板安上去时,每个孔洞都相当精确以至铆接时都不用锉一下。

铁塔的安装工作于1888年4月5日彻底竣工。

全部工程仅费时21个半月,耗资7799401法郎(埃菲尔原预算为8000000法郎)。

③建成后的铁塔高320米,分三层,共1711级台阶,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

据说,该塔共用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由250只铆钉连结起来。

1889年5月15日11点50分,埃菲尔为国际博览会开幕式剪彩,是他亲手将法兰西的国旗第一次升到了三百多米的高空。

为了铭记这位钢铁建筑之父,人们将铁塔命名为“埃菲尔铁塔”。

并在塔下为他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直到今天,参观铁塔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估计总数已达1.9亿多,其中有近8000万人次登上了铁塔。

④从1889年到现在,已经100多年了。

在这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埃菲尔铁塔目睹了多少喜怒哀乐,悲欢离合.1892年,巴黎的一位面包师脚踩高跷,成功地迈过了363级台阶,到达了铁塔的第一层平台。

1912年,有一“鸟人”用自制的翅膀从塔上飞下来,折断了双腿。

1923年,一位体育专栏作家骑着自行车从塔上驶了下来。

1945年,竟有人驾着飞机成功地从铁塔的脚柱下穿过。

此后,有骑独轮脚踏车驶下铁塔的;有似登山运动员攀登铁塔的,五花八门,各显其能。

但最为大喜大悲的例子是:1965年,一位西班牙游人在欢乐之中忘乎所以,竟将妻子从塔上扔入空中。

此外,从1898年第一次有人在这里自杀开始,至今已有大约400多人从塔上纵身跃下或是上吊身亡。

更为离奇的是,竟有骗子两次企图将铁塔当废铁出售……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一切无疑是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有力见证。

⑤除这些奇闻轶事外,埃菲尔铁塔的经济效益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铁塔第一层,设有酒吧和餐馆,游人可随时进餐、休息。

第二层和第三层设有休息室、瞭望台、小卖部,供游客观赏风景、选购工艺品、纪念品等。

铁塔上还设有小,专供游人即时向亲友寄送明信片或传递登塔感受之用。

据说,铁塔建成后的第一年,参观人数即近200万,仅门票收入便为全部建筑费用的3/4。

由此可见铁塔的经济效益是何等可观。

⑥今天,埃菲尔铁塔已成为法国和巴黎的标志。

9.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埃菲尔铁塔的?(4分)
①段,用原文语句
....回答修建埃菲尔铁塔的原因。

(3分)
1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词“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⑤段“由此可见”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
④段插入了关于埃菲尔铁塔的奇闻轶事,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16分)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

②我是母亲的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

医生说我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

而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

父亲跑过来习惯性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 又发烧了!”他迅速给我穿戴好,推上自行车领我去医院。

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到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

出了医院已9点多了,父亲带着我往家赶。

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泪水将他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

父亲感到了什么, 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他说:“咱们抄小路能近点。

”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

④突然我眼前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

“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

”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

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

”我蹲在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

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加上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

而就在那一刻, 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⑤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

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⑥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

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选自《读者》,作者:赵宁,有删改 )
14.作者为什么以“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分)
15.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前几段花大量笔墨叙写“我”常年生病的情况?(4分)
16.细读文中画线句子,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
17.下面的材料与文章所表达的主旨相同吗?它们又给你怎样的启示? (4分)
材料: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历史时期与国家以及成长的周遭环境。

但是,在这些无法选择之外,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勇敢无畏还是胆小怯懦,是目标坚定还是随波逐流。

不论世界对我们所做的选择和决定有多么漠不关心,这些选择和决定最终将构筑我们自己的命运。

三、作文(50分)
18.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

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

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洪泽县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复习练习
七年级语文(七)
1、 (1)rǔyàng (2)“蕴”改为“孕”;“悲”改为“卑”
2.①删去“一下子”或“很快”;
②删去“通过”或“使”。

(如有其他改法只要合理亦可给分)
3.(4分)(示例)小王,你看这香樟树为我们校园增添了许多春色,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你不要攀爬香樟树,好吗?
4、略
5、(1)放下(2)打开(3)曾经(4)终于
6、①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得很快。

②宋朝初年,在宰相位置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而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7赵普:皇上啊,此人是国家栋梁,老臣是为国而荐,老臣真的希望皇上您有明察,网罗天下英才……我明天还来。

太祖怒:放肆,胆大赵普,何等人物令你屡次举荐?朕意已绝,你岂得如此无礼?哼!(把奏牍撕碎用力扔在地上)。

(每空2分,要求符合故事场景的发展,且符古人物身份、神态、时代特征)
8、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权势,执著、坚定或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

9.精确度高;游客络绎不绝;建造难度大;奇闻轶事多;经济效益大(写出四点得4分)
10.修建原因:为隆重纪念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3分)
11. 不能去掉,“几乎”表明精确度高,但只是接近1/10毫米,是一个概数,并不是确数,如果去掉,则说明精确度正好是1/10毫米,这与事实相悖。

所以,“几乎”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此”指代的内容是:铁塔建成后的第一年,参观人数即近200万,仅门票收入便为全部建筑费用的3/4。

(3分)
13.作用:①见证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②增加文章文学性与可读性等,(答到一点给2分)
14.①因为文章写的是“我”在童年久病不好,心生悲哀的情况下,偶遇野菊花而获得
启迪,由此改变自己生活态度的一段经历,所以作者以此为题,凸显了抒写的的主体对象;②野菊花给了“我”生命的启迪、生活的勇气,文题形象地表现出“野菊花”在自己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4分。

答到其中一个方面,意思相近即可)
15.主要是为了表现“我”内心的痛苦与悲哀(1分),为下文写“我”从野菊花精神抖擞的绽放,充满阳光灿烂的生命活力状态中获得启示蓄势(2分),更能突出野菊花的生命力给我的震撼,突出文章的主旨(1分)。

(意对即可)
16.采用了拟人手法(1分),将野菊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野菊花灿烂开放的状态(1分),突出了野菊花蓬勃的生命力(1分),表现作者的热爱与赞美之情(1分)17.参考示例:相同的。

(1分)它们都告诉我们成长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条件往往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1分)。

从中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无论遭遇什么磨难,只要选择一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的生命就能充满活力和朝气(2分)。

(共4分。

意对即可)
18【写作提示】研究题目,就会发现,“尝试”不仅仅是第一次,还要求是有意义的、主动的,要把从幼稚到成熟的历程展现出来,要揭示出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同时,题目要求要结合自己的生活,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

此题适合写记叙文,通过尝试获得了某种生命的体验、身心的成长,真正写出真情实感,从就事写事上升到就事悟事,就是真正立意高的好文章。

结构上,文章必须要抓住成长这根主线,写出成长过程,叙事要得当,要讲究波澜起伏、详略得当。

总之,结构上要巧安排,立意上要角度新、有个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