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声音大班科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别声音大班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声音,声音产
生的原因及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对
声音的辨别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
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并掌握基本的声
音分类和辨别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对声音的准确辨别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准备:录音机或播放器、音乐CD、铃铛等发声器材。

2. 实验准备:准备一些不同的发声器材,如打鼓、敲锣、按铃、吹
口哨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用录音机或播放器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让学生静静地听,
并引导他们思考: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
有的声音好听,有的声音难听?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

2. 激发兴趣(10分钟)
老师继续播放一些不同的声音,如大自然中的鸟鸣声、风声,以
及日常生活中的门铃声、钟声等,让学生猜测声音的来源,并举手回
答问题。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猜测。

3. 实验探究(20分钟)
老师准备好一些发声器材,如打鼓、敲锣、按铃、吹口哨等,让
学生轮流操作这些器材,观察并描述发声的方式和效果。

同时,让学
生比较不同器材发出的声音有何不同,引导他们归纳出振动是声音产
生的原因,并介绍声音的传播方式。

4. 声音分类(15分钟)
老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模型,包括动物的叫声、乐器的声音、机器的声音等,让学生尝试辨认这些声音的来源。

引导学生根据声音
的特点进行分类,如高低音、响亮柔和等。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5. 总结归纳(10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发现。


学生阐述声音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并简要描述声音的分类方法。

提醒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辨别不同的声音,培养自己的听觉能力。

6.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并收集自己周围的一些声音,并写下他们的特点和来源。

下节课将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收集结果,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五、板书设计
声音产生原理 | 声音分类方法
------------------------
振动 | 高音、低音
声音传播方式 | 响亮、柔和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培养了他们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和图片分类等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分类特点。

此外,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辨别。

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