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伤痛抒写人性之歌——评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伤痛抒写人性之歌——评电影《金陵十三钗》的人物形

人生是一场旅行,始终不明晰方向的我们只能随着时间的洪流滚滚而下,或漂浮上岸,或沉
没大海,但都由我们自己掌握。

影片《金陵十三钗》呈现给我们的正是人性的转变,其中伪
教父约翰的形象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高尚的形象填补给那个时代一抹光鲜的亮色。

另外,电影中当秦淮女面对无情杀戮,血腥蹂躏的国恨家仇时,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风
尘女子却挺身而出、慷慨赴难,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中复苏了人性之善,绽放了人性之美。

隐藏于人性的另一面不是假恶丑,而是真善美。

约翰一登场就是以浪荡、贪财的酒鬼形象出
现的,他人格中显示的是放荡不羁的一面,放荡不羁是约翰在动乱的中国明哲保身的人格面具,面对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约翰作为美国人,他不想也不愿去帮助这个民族,因此他藏
着他的面具在动荡的中国赚取钱财。

这阶段的约翰是个贪财好色、贪生怕死之徒。

而这一切
都在慢慢改变,在看到日军欺负女学生时勇敢站出来大声警告他们什么是高尚的品格。

在寻
找豆蔻二人的途中,遇见自己的朋友却拒绝了回祖国的唯一方式。

时间不长,但经历却使我
们更加认清约翰这一伟大的人物形象。

文中约翰的转变是从日本人入侵教堂,企图强奸摧残那些女学生开始,特定的环境促使了人
性的觉醒。

在寻找豆蔻他们回来之后,当他意识到日本当时说的保护女学生其实最终还是为
了摧残这些含苞待放的刚刚成年的女孩子时,约翰的人性可以说经历了觉醒到升华的阶段。

在生死有关的时刻,人或者变得卑微渺小,或者变得伟大高尚。

对于这12个女学生而言,
她们是幸运的,因为约翰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是一个由卑微渺小变得伟大高尚的传奇英雄。

约翰的蜕变完成了人道主义的救赎。

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经过了特定的残酷的战争环境,他
的人性得到觉醒与升华,人格中舍生取义的优秀品格得到了显现,最后蜕变成英勇无畏,拯
救他人以及自我救赎的英雄。

该影片从人性和英雄主义的视角描述和评价妓女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上的这些转变并
不是偶然的,是通过几次事件之后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1937年的南京,人已经不
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人,而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妓女们更是为了满足生存本能用尽各种
手段。

亲眼目睹日本在天主教堂对女学生的兽行成立玉墨们人性复活的催化剂,而他们献身
精神的直接来源是女学生们企图自杀,玉墨们为了让他们回头而信口做出的承诺。

电影中张艺谋把战争背景下的这群妓女作为正面的主人公,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呈现出他们的
活动和精神世界,展现出他们的生活轨迹以及在独特生活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性格。

从某一
程度上来说,秦淮女牺牲拯救的不只是女学生,而是另一个自己。

灵活的拍摄角度,丰富的
视听特色的运用以及带有质朴自然的画外音的融合都给影片带来无限的新奇性,使影片内容
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新颖。

约翰挥舞着基督教教旗站在二楼时,导演用仰拍镜头给人以尊敬、
崇高之意,约翰背后彩色玻璃的运用以及顶光的照射都极大的褒扬了约翰高尚的人格,使其
独具的人物形象更加伟大的显现出来。

相反,在拍摄日军在北京城内的活动时善用俯拍给人
以渺小的感觉,彰显的更多是一种被压抑状态,使二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褒扬了约翰伟
大的高尚人物形象。

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终极环境的人性。

影片《金陵十三钗》在对原作重构的基础上展现
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残酷,更重要的是它声情并茂地向观众展示了终极环境下人性的各个维度。

其中秦淮河妓女们放浪形骸隐藏着向善向美的本真人性是导演极力展现的重头戏,书娟们的
认知升华和被赶鸭子上架的约翰神父的人性裂变亦是不可或缺之处,中国士兵们顽强奋勇抗
敌的惨烈场面给观众以心灵冲击,军国主义膨胀的日本鬼子丧失人性的兽性行为均被演绎得
淋漓尽致。

情感是表达人性的最佳表达方式,它所呈现的永远是人物最本真的面目。

约翰对玉墨的爱情,回忆女儿时的亲情,以及对待朋友的友情都不同程度的赞扬了约翰突出的人物形象。

从最初
的相遇,玉墨想要利用他时所作的勾引话语都表现出约翰作为一名男子本性的贪婪、放荡不羁的秉性,可是随着影片的发展,他为了玉墨所做的一切包括寻找豆蔻都表现了他对爱情的付出。

他会为了拯救女学生帮助十三钗修剪头发同样表现了他细心的一面,掺杂着的便是对女儿的深爱,也体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

情为核心,凝练的不仅是爱,还有存在于约翰心中的真善美。

战争的硝烟不是主题,战火所带来的民族伤痛是电影故事展开的背景与基础。

影片正因为选择了战争这一乱世的大背景,在惨绝人寰的杀戮和暴行面前,社会特殊人群身上人性之光和崇高之美才最充分凸现出来。

电影通过南京大屠杀对二战题材进行反思,对民族伤痛进行挖掘,将人性的光辉深刻的阐释出来。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人或者变得卑微渺小,或者变得伟大高尚。

影片呈现出的是一曲高昂的人性之歌,其间所带来的感人故事是影片精华,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呈现了时代的黑暗之下仅有的人性光芒所发出的微微光亮,也正是这微光才能带领我们走向光明。

让约翰更是鲜明完成了从伪教父到真教父的高尚人格转变,也让她们敢爱敢恨、有笑有泪、有血有肉,浑身充满了生命最本真的活力与野性的张力,以及特有的细腻不动声色地逼视着人性深处向美向善的终极演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