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官方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郑州市下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4分)
岁月流逝,黯淡了青春容颜,却黯淡不了他们的身影那为祖国导弹事业鞠躬尽(cuì)
_________的邓稼先,那在深宵灯火中(áo)_________游于古代典籍的闻一多,那以赢.()弱病痛之躯笔耕不辍的鲁迅,那被寒冷和饥饿吞噬.()了生命的北极探险者....回眸时光深处,我们依然能清晰看到他们身上的灿然光华。
2.汉语博大精深,意蕴丰富。
对下面这段对话中带上标序号的“意思”依次解释正确的选项是()(2分)
达康书记:“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瑞龙:“没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①。
”
达康书记:“那你可就不够意思②了。
”
赵瑞龙:“小意思,小意思。
”
达康书记:“呵呵,你这人还真有意思。
”
赵瑞龙:“其实,我也没别的什么意思③。
”
达康书记:“那我只能让你不好意思了!”
赵瑞龙:“好的,书记,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
A.①表示心意②有情义、够交情③迹象、苗头
B.①有情义、够交情②情趣、趣昧③意义、道理
C.①有情义、够交情②情趣、趣昧③意见、想法
D,①表示心意②有情义、够交情③意图、用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神探夏洛克)讲述了一系列危险的不同寻常的故事,因剧情扑朔
..,演员表演精湛而
..迷离
受到了观众热捧。
②有些人对骑车带人之类的事情不以为然
....,认为这样做既方便自己又不会妨碍别人。
③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会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
④同学们,要取得好成绩务必勤思好学,不耻下问
....。
因为没有老师的指点,很多问题我们很难真正理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原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D.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5.古诗文默写。
(8分)
(1)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2)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__,草色人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5)韩愈《晚春》中用拟人手法描写榆杨漫天飞舞的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赵师秀《约客》中描绘出梅雨时节阴雨绵绵、蛙声阵阵的乡村美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河南汤阴县岳飞庙中的一副对联,次序已被打乱。
请你用下面四个选项重新组成一副对联(依照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每空依次填写两个选项)。
(2分)
A.墨迹犹在
B.报国秉一心
C.孤慎书两表
D.浩气长存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明同学放学路过绿城广场西门口,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位老人(男性)突然倒地,他赶紧上前查看,发现老人昏迷不醒,情况危急,他立即掏出手机拨打120救援电话。
现请你以王明的名义给120打个救援电话,内容不超过40字(包括标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图是2008年至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统计表,
请仔细观察,从中提炼出两个结论。
(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偶勒·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书中的一些科学幻想如今已变成现实,请你举出一例然后谈-谈你对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看法。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
(7分)
蜘蛛
①天冷极了,我生起了壁炉。
当火焰笼罩木柴时,在一根劈柴的断面上,我看到了一只蜘蛛。
②蜘蛛兴高采烈地爬着。
不一会儿,也许是因为觉得热而感到不安,它顺着断面跑到了尽头,迎接它的却是一片火海。
③如果我看到动物处于悲惨境地,就会设想自己处在它的地位上,而把它所处的空间换成我所处的一个大小相称的空间。
现在,劈柴那点面积换成我所在的地方,就好比是一间房子,对我来说,就好比房子四面都起火了。
④蜘妹又奔到另一端,那儿也是一片火海。
它在劈柴的整个断面上跑了一圈,停下来,呆住了。
我懒得动手救出这只蜘蛛,而且还不单是懒,而是似乎在向谁挑战:哼,我还要去管这种事吗?由它去吧,我们人类自己的灾难已经够多的了!让蜘蛛自己照顾自己吧。
⑤这时,火已包围了这根劈柴,支撑着它的另一根劈柴坍塌下去了,轰隆一声,这根有蜘蛛的劈柴突然垮下来,蜘蛛曾经呆着的那个断面猛一下子撞在炉边的地板上。
⑥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粉身碎骨了。
但是,当我捡起那根劈柴的时候,蜘蛛却生气勃勃,在地板上跑起来了。
这时,我的小狗发现了它,而且像往常碰到昆虫时一样,淌
出一大滩口涎,形成了一片口涎的“海洋”。
在这片“海水”当中,影影绰绰看得出蜘蛛像一个很小的小岛。
⑦渐渐地,“小岛”动弹起来。
从“海里”爬上了“陆地”。
蜘蛛似乎只剩了两条腿,但后来变成三条,四条...就这样,粘在一起的腿都舒展开了,它很快向一个黑暗的角落爬去。
⑧我向它祝贺,同时想起了自己生活中一件情况复杂的意外事故。
当时,我也是丝毫不靠别人帮助,从一场大灾中安然脱险。
后来又想到战时的情况,想到我也曾像这只蜘蛛一样,浑身湿透,从大海里爬出来。
什么事情我没经历过啊!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俄国作家普里什文,文章略有删改)
10.文中的蜘蛛经历了哪三次险境,请简要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③段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蜘蛛,把蜘蛛所处的劈柴断面想象成一间房子,这样设身处地,有助于读者理解蜘蛛的处境。
B.第④段“跑了一圈,停下来,呆住了”形象地描写出蜘蛛在尝试逃离火海而不能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
C.“我”本来是有能力救出蜘蛛的,但却不肯出手相教,这不仅是因为懒得动,也是因为人类的灾难已让我变得麻木冷漠。
D.作者将蜘蛛险象环生的经历写得跌宕起伏,并以小见大,通过描写蜘蛛遇险脱险的过程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12.在第⑨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作为结尾,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而一只蜘蛛的历险,跟人类遭遇的种种灾难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B.可见,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不要怕,也不要在灾难之中灰心丧气,自暴自弃。
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总是要经历磨难才能成长,才能懂得生命的宝贵。
D.我和这只蜘蛛真是同病相怜,而世上又有多少人跟我们一样经历过种种灾难呢?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
(8分)
一点点体面
①1950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先驱报》做专栏记者。
有一天,他的母亲去看他。
他蓬头垢面,衣着邋遢,杂乱的头发,长长的胡须,脚上是一双破凉鞋,连袜子也没穿。
②母亲便问:“怎么连袜子都不穿?”马尔克斯道:“不穿袜子更舒服。
两件衬衫,两条短裤,一洗一换,还要什么?”母亲回答:“一点点体面。
”话语简单,却沉重地砸在了马尔克斯的心上。
一直到几十年后,他还清楚地记着这句话。
③“体面”是什么?是光鲜的容貌,是面子,是尊严。
小时候家里贫穷,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甚至老三还要接着穿,但母亲总是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她常说:“咱虽穷,却不要让人家看扁了。
”那时候,只知道母亲要强;长大后才明白,母亲要的其实就是一份“体面”,一份做人的尊严。
人都有日子不顺,甚至穷困潦倒的时候。
手中无钱,你可以粗茶淡饭,可以破衣旧帽,但不可以蓬头垢面,食“嗟来之食”。
粗茶淡饭,也要做出一份精致;破衣旧帽,也要洗得干干净净,得体地穿戴在身上。
因为,这不仅仅是外表问题,它折射出一个人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④在网上读过一篇文章,叫做《体面的日本人》。
文章列举了多条在日本人看来不体面的行为:面对需要救助的对象袖手旁观,女人不管自己的子女一马当先,男人不管自己的老婆绝尘而去,在避难中心抢占最舒适的地盘……但简而言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小行为,凡是以一己之利为出发点而无视他人,都被称为“不体面”。
⑤生活中还有一些发生在公共场所的行为更是让人大失“体面”:排队购物,挤来搡去;手中的垃圾,随手一扔;洁白的墙壁上,随手涂鸦;浏览名胜,在古迹上刻“到此一游”;“组团”违反交规闯红灯,还美其名曰“中国式过马路”……此类行为不胜枚举,令人汗颜,丢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体面”,也是民族的“体面”。
⑥马尔克斯母亲的话,对于我们来说,真是发聋振聩。
从守住“一点点体面”开始吧,每个人守住了“一点点体面”,推而广之,就守住了国家的体面,守住了民族的体面。
(选自《杂文月刊》,作者路来森,有删改)
[注]加西重,马尔克斯,哥伦比重著名作家,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3.请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填空。
(2分)
体面是什么?从第③段中看,体面是做人的尊严;从第④段中看,体面是_____;从第⑤段中看,体面是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在“体面"前加上“一点点"来修饰意在表明守住体面,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行为、
点点病病做起。
B.衣着容貌不仅仅是外表问题,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因此一个人体面不体面,最重要的是看他的衣着容貌。
C.文章列举生活中种种常见的现象来说明什么是“不体面",具体形象,警策人心,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D.文章结尾指出了每个人守住“一点点体面”对国家对民族的重要意义,以小见大,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9题。
(13分)
悼夏丐尊先生
①我刚从重庆郊外迁居城中,便接到夏丐尊老师逝世的消息。
这使我感到分外的哀悼。
②我早已确信夏先生是要死的,同确信任何人都要死的一样。
但料不到如此其速。
八年违教,快要再见,而终于不得再见!真是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③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
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
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
我说:“夏先生再见。
”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
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
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④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
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
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
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
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
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
”他听到请愿,也许暗呜叱咤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
⑤他教国文的时候,正是“五四”将近。
我们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花主人致无肠公子书”之类的文题之后,他突然叫我们做一篇“自述”。
而且说:“不准讲空话,要老实写。
”有一位同学,写他父亲客死他乡,他“星夜匍伏奔丧”。
夏先生苦笑着问他:“你那天晚上真个是在地上爬去的?”引得大家发笑,那位同学脸孔绯红。
又有一位同学发牢骚,赞隐遁,说要“乐琴书以消忧,抚孤松而盘桓”。
夏先生厉声问他:“你为什么来考师范学校?”弄得那人无言可对;这样的教法,最初被顽固守旧的青年所反对。
他们以为文章不用古典,不发牢骚,就不高雅。
竟有人说:“他自己不会做古文(其实做得很好),所以不许
学生做。
”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多数学生,对夏先生这种从来未有的、大胆的革命主张,觉得惊奇与折服,好似长梦猛醒,恍悟今是昨非。
⑥夏先生为人,毫无矜持,有话直说。
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
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
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⑦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
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
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优店,忧国,忧世。
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
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
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
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
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
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
⑧朋友的太太生产,小孩子跌跤等事,都要夏先生担忧。
那么,八年来水深火热的上海生活,不知为夏先生增添了几十万解的忧愁!忧能伤人,夏先生之死,是供给忧愁材料的社会所致使,日本侵略者所促成的!
⑨以往我每逢写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总要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
”因为我的写文,是在夏先生的指导鼓励之下学起来的。
今天写完了这篇文章,我又本能地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
”两行热泪,一齐沉重地落在这原稿纸上。
(作者丰子恺。
内容有删改)16.从第④-⑥段来看,夏先生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简要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⑦段用了哪些手法来变现夏先生的多愁善感?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分析“我”是如何抒发对夏先生的感情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分)
A.第③段写作者与夏先生最后一别的情景。
临别时夏先生愤然说“不晓得能不能再见!”,流露出对日本侵华的愤恨和对局势动荡世事难测的忧虑。
B.第⑧段写夏先生长期身陷水深火热的上海,为国家山河沦陷而无限忧愁,指出了导致夏先生忧伤而死的原因,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C.从第⑨段来看,作者是在夏先生的指导之下走上写作之路的,所以他很担心自己的这篇悼文不能让九泉之下的夏老师满意,侧面表现了夏老师的严厉。
D.夏先生的忧愁,来源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他对别人的关爱,对民生疾苦的深切感受,也来源于他对自己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的遗憾自责。
五、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20-23题。
(13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
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于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乙】春陵①俗不种菊。
前时自远致②
之,植于前庭墙下;及.
再来也,菊已无矣。
排徊旧园,嗟叹久之。
谁不知菊亦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纵须地趋走③”,犹宜.
徙植修养④,而忍蹂践⑤至尽,不爱惜乎?鸣呼!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一旦遭人不重爱,如此菊也,悲伤奈何?
节选自元结《菊圃记》
注:①春陵:地名。
②致:带来。
③纵须地趋走:就算种在人来人往的地方(不合适)。
④徙植修养:迁移到别处去培植养护。
⑤蹂践;踩踏。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犹宜徙植修养
宜乎众乎.A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B
⎩⎨⎧在药品是良药
惟吾馨,斯是陋室.C ⎩⎨⎧及鲁肃过寻阳
及再来也.D 2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旦遭人不重爱,如此菊也,悲伤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甲】【乙】两个文段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乙】两个文段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30分)
24.任选一题作文。
(30分)
(1)无论经过多少年,往日的田忆依旧炽热,旷野的风吹过窗棂,仿佛又闻到了那缕怡人的清香,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仿佛又听到了那些动人的话.....
请补全题目“又是_____飘香时”,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与我们往来相处。
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常常不是英雄伟人,而是众多平凡的小人物。
每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酸酣苦辣,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别样的精彩。
请补全题目“人生”,写一篇有关小人物的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2016—2017学年度郑州市下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说明:所有常规选择题都是2分,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瘁遨léi shì【共4分。
每空1分,见错该空不得分】
2.D(可根据对话的情境推断出来)
3.A(①“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这里使用正确。
②“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这里将它和“不以为意”混淆了。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或事抱着轻视的态度。
③“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这里使用正确。
④“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形容人谦虚好学。
这里弄错了它的适用对象。
向老师请教,不是“下问”。
)
4.B(A项中“临”应为“凌”,“凌”意思是升上、登上。
C项中“原”应为“缘”,“缘”意思是因为。
D项中“萧”应为“箫”,“箫”是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因此它才会经常与打击乐器“鼓”连用,用于泛指音乐演奏。
背诵诗句,要以理解诗意为基础,才不会混淆形近字和同音近音字。
)
5.(1)朔气传金柝(2)可怜夜半虚前席(3)独怆然而涕下(4)苔痕上阶绿(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共8分。
每空1分,见错该空不得分】
6.上联:C A下联:B D(注意“书两表”和“墨迹犹在”语意相连;报国心与“浩气长存”语意相连)
【共2分。
上下联位置颠倒,即上联填BD,下联填CA给1分;上下联位置正确但内部顺序颠倒,即上联填AC,下联填DB,也给1分。
其余组合不给分】
7.答案示例:喂,您好,是120吗?绿城广场西门口附近有位老爷爷突然倒地,昏迷不醒,请救护。
【共2分。
采用倒扣分的办法,没有说清地点扣1分,没有说清老人的情况扣1分,没有救援请求扣1分,没有基本的通话礼仪扣1分(仅指招呼语、称呼语、礼貌用语等什么都没有的情况,如果有一种,比如有“喂”这种招呼语,就不扣分),字数超出5个以上扣1分,扣完为止】
8.①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呈上升趋势。
【共2分。
采用倒扣分的办法,没有说清图表的主题“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扣1分;没有时间如“连续八年”“从2008-2016”“近八年多来”等,扣1分;没有“上升”“攀升”等表明趋势的词,扣1分;扣完为止】
②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三年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近三年来我国成年国民
手机阅读接触率增长速度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近三年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
远高于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
【共2分。
采用倒扣分的办法,没有说清图表的主题扣1分;没有时间范围扣1分;结论不正确或表述不清晰,扣1分;扣完为止。
如有其它结论,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①人类登月【人类潜入深海,驾驶直升机往来、电成为生活中的主要动力源、利用电子指令(电报)遥控潜艇等等】。
【共1分。
从该书中任选一例,只要符合“幻想变成现实”这一要求,表述清楚即可】
②答案示例一:科技发展是科幻小说创作的现实基础,而科幻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又为科技发展提供灵感,有助于推动科技发展。
答案示例二:科技发展与科幻小说是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关系:正因为当时法拉第已掌握了交流电产生的技术,所以凡尔纳才会想象用海水发电来为一切提供动力;而凡尔纳关于潜艇的想象,又为人类建造核潜艇提供了灵感。
【共2分。
开放性题目,表意清楚,言之成理即可如果只说单向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关系,扣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
(7分)
10.①身陷火海无处可逃,差点被烧死;②随着倒塌的劈柴一起猛撞到地板上,差点粉身碎骨;③身陷狗的大滩口水之中,差点被淹死。
【共3分。
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11.C(“也是因为人类的灾难已让我变得麻木冷漠”错误,从下文看,应该是因为作者希望蜘蛛自己想办法逃离)
12.B(从蜘蛛逃生的经历、作者对蜘蛛的态度和第⑧段作者的联想与感慨来看,B选项最能概括本文的主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
(8分)
13.不自私,懂得关怀他人遵守公德【共2分。
每空1分,大意对即可】
14.①通过描写大作家马尔克斯的邋遢形象具体表现什么是“不体面”;②借马尔克斯母亲的话来点题,引出“体面”这一话题;③通过生动有趣的名人故事来增强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通过写母亲的话对马尔克斯的深刻影响来引发人们对“体面”的重要性的思考。
【共4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大意对即可;仅堆砌套话而不结合文本,不得分。
】15.B(从全文看,衣着容貌虽然有时也能体现一个人是不是体面,但它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体面最重要的标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9题(13分)
16.①真诚率直,有话直说。
②无微不至,关爱学生。
③有革新精神,教书敢于打破旧习。
【共3分。
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17.①神态和动作描写,通过反复描写夏先生的“皱眉”“叹气”来表现他常为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忧愁;②对比,将夏先生与其他人面对同一事情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来表现他的多忧善愁;③侧面烘托,通过写“我”凡事要讲得乐观些,甚至把一些事情瞒着他以减少他的忧愁侧面表现他的忧愁之多;④排比,通过多处排比,如“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