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今文篇真耶、伪耶?疑古者极力回避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书》今文篇真耶、伪耶?疑古者极力回避的问题
《尚书》今文篇真耶、伪耶?疑古者极力回避的问题
论古文《尚书》真伪之文连篇累牍,议今文《书》真伪者不见一篇,咄咄怪事。
阎若璩百诗举128条称《尚书》古文篇目为伪,耳食者亦随声附和。
彼辈忘记阎氏至关重要之言,阎氏似亦忘其言,其第二条有云:“惟不幸而永嘉丧乱,经籍道消,凡欧阳大小夏侯学,号为经师,递相讲授者已扫地无余。
”即今文《书》随晋氏东迁扫地以尽,今文《书》与古文《书》皆荡然无存,今清华刘国忠教授亦持是论。
持古文《尚书》为伪者,认定今《尚书》(包括今文篇目)为东晋元帝间梅赜所献。
持伪论诸公(阎百诗始作俑),就面临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回答不了,故意视而不见,至今避而不答的问题:今《尚书》之今文篇目真耶?伪耶?若真,何据证其真?若伪,何据证其伪?古文《尚书》既为梅赜伪造,焉知今文《尚书》不是梅赜伪造?
或人以为,晋室东迁,古文《尚书》散失,今文《书》犹在,若然,岂不与阎氏“扫地无余”之说矛盾?虽知,今文经学有欧阳、夏侯二家学立于学官,既然学分二家,自有不一致处。
汉立《熹平石经》,史称《尚书》用欧阳、大小夏侯二家异文刻于校记。
伏生所传今文本亡逸。
今《尚书》今文篇目不以欧阳、夏侯分,未载欧阳、夏侯二家异文,可见今《尚书》不来自欧阳、夏侯任何一家。
若今文篇目以欧阳经为蓝本?有何证据?以夏侯经为蓝本,有何证据?既非以二家经为蓝本?则有两种可能:一、梅氏伪造。
二、书出孔壁。
或人又以为今文经与先秦诸子引文吻合,阎若璩即持是论,其十四条称“孟子引今文六者与今文吻合”,甚至与《说文》所引亦合。
然则,焉知此不是梅《书》抄自《孟子》、《说文》?即使先秦诸子有一百条或更多引文与今文篇合,亦不能排除梅氏抄自诸子!
不仅经文不能断定其出于欧阳或夏侯,即不能证明今文不伪,更有甚者,今《书》无论今文或古文篇目,皆为孔传,皆出“梅书”,
皆伪。
则今《尚书》75%为伪,25%真伪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