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温暖离异家庭孩子的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温暖离异家庭孩子的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剧,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婚家庭数量逐年增加,学校离异家庭学生日益增多。

与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离异家庭学生在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年龄较小,极易产生不良心态,导致性格扭曲,直接影响其学习和情感道德的发展,甚至对后继发展产生严重消极影响。

因此,做好离异家庭学生的德育工作,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单亲家庭,跟父亲生活一起。

说实话,原来我以为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足够了,遇到他,我才发现仅仅教给孩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肩负着呵护孩子身心成长的重任。

在我们学校,他简直是”名人”一个,我们学校的老师没有不知道他的,如果哪天出现骂人、打架的事,不用问,十有八九与他有关。

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更不成样子了,根本不听老师的讲课内容,不是做小动作、看漫画书、扰乱其他同学,就是趴在桌子上睡大觉。

作业要么不交,要借同学的乱抄一气。

每次考试,成绩几乎都是班里的倒数第一名。

他的表现曾经一度影响到我们班正常的教学秩序,让我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当问题摆在我面前时,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怎么办?如何才能尽快解决问题?我明显感觉到知识储备上的不足,尽管我明白这属于德育范畴的问题,但是对于离异家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一般常规的德育方法显得缺乏针对性。

我带着解决问题的决心,通过查阅大量相关书籍,最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会成为家庭的累赘,总是感觉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同时,离异家长往往把自己的不如意迁怒于孩子,致使孩子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过早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从而导致他们性格孤僻、情绪急躁、意志力弱、行为放任,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主动性不强、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事情在所难免。

找到病根,我丝毫不敢懈怠,对他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拯救”行动。

一、多鼓励,严要求,用严父慈母般的爱唤醒孩子受伤的心灵
平日里,在老师与学生面前他总是被讽刺和挖苦的对象,被人”瞧不起”对他来说早就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

通过认真思索,我认为他最缺少的是爱与鼓励。

于是,我决定用肯定和爱心作为”拯救”他的第一步。

在校园里遇到他的时候,我主动招呼他,用关心的目光正视他。

课堂上,我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找他回答,每当他回答正确的时候我就用肯定的眼神鼓励他。

当他有了一点点进步时,我会及时发现并表扬……。

渐渐地,我欣喜地看到他开始喜欢上我的课了,我所教学科的作业也基本上可以自己完成。

但对于其他科的表现还是不行。

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我利用一次作业批改的机会把他叫到办公室,我首先表扬他作业做的非常好,然后话锋一转,说:”如果老师能够看到你在其他各科的表现也一样出色就太棒了。

”他告诉我说:”老师,他们和你不一样,他们老取笑我,特别是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有时候我做作业出错了,他们就当成反面材料拿
到课堂上取笑我,我对他们彻底没有兴趣。

”我知道,尽管有很大一部分是他的自卑心理在作崇,但被人耻笑也是不争的事实。

我对他说:”你敢不敢和老师打赌,只要你真正去努力,我向你保证他们不会再取笑你,但你是否敢向我保证一定能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也好好表现自己?”他说:”能!”。

我趁热打铁说:”空口无凭,敢不敢和我签订协议?”“敢”他回答的也很干脆。

就这样,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份严格要求和他签了字。

后来,我和其他几位老师通气,不要取笑他,多给他一些鼓励和关爱。

慢慢地,我感觉他基本上回到了学习的轨道上来,这让我由衷地感动欣慰,其他老师也惊讶于他的表现。

所以说,离异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平时只要我们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关爱并予以严格要求和监管,那么他们也一样可以成为一名好学生,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

二、疏益于堵,顺势而为,促成心灵沟通零距离
通过第一步”拯救”行动,尽管学习成绩还没有质的提高,但在学习上也算是步入了正轨,对于他以前的学习表现应该算是非常可以了。

但是,另一个令我头疼的问题并没有改变多少,即他课堂之外的纪律性依然较差,和其他班级学生打架等违纪事情还是时有发生。

并且更让我头疼的是,他的爸爸为了方便和他联系竟然给他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原来在课堂上他经常上QQ、刷微信等,通过我的第一步”拯救”行动,他在课堂上不玩了,但是课下还是用手机浏览网页打游戏等,他的这种行为对周围的同学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因为这事,我曾经把他爸爸叫到学校过,也曾没收过他的手机,但最后还是没有能够解决问题,过一段时间后,他还是带着手机在学校玩,只是由公开转到了地下。

最后,我还是从一本书上找到了答案:益疏不宜堵,”投其所好”“顺势而为”是解决校园手机问题的最好办法。

了解到他玩手机经常刷微信,我就通过其他学生”搞”到他的微信账号,然后加他为好友,由于他对我有了一定的信任,也没有拒绝我。

通过微信交流,我知道了更多关于他离异家庭的秘密,对于他偏激的想法我也通过微信及时给予他疏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微友”,时不时我会提醒他玩手机的时间。

慢慢地,他玩手机的时间少了,惹是生非的事情也少了,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了,最终,在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他终于把手机放到了家中。

我再次感受到欣慰,这次的”投其所好”和”顺势而为”成就了我与他之间的零距离沟通,让我真正走进了他的心灵深处。

三、精心组织集体活动,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真正融入到集体中去
我们知道,离异家庭的孩子大都不合群,很难和班集体融入到一起。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方努力,我精心组织了多次集体活动,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用友情弥补亲情,以改变其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离异家庭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例如在一次与其他班级的拔河比赛中,我安排他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同学们加油助威声中,他使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当比赛胜利的那一刻,看着为自己热烈鼓掌的同班同学,他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他的关注,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笑的是那么的阳光灿烂,那么的天真无邪,这让他彻底融入到集体中,与同学之间打成一片,和大家一起珍惜班级的荣誉。

还有一次,我和全班同学为在班级里为他过生日,当我们对着他唱出生日快乐歌的时候,他彻底惊呆了,吹蜡烛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的眼中噙满了幸福的泪水,当他
不停地说着谢谢为大家分蛋糕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湿润了,那种感觉真好!
通过努力,现在他已经成为了我们班的纪律委员,我们班级的纪律也彻底得到了扭转。

从他的转变来看,我认为尽管离异家庭的孩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能够更多的鼓励他们,格外细心地对待他们,特别地关心他们,用一颗亲人的心爱他们,从身边点滴的小事做起,我们照样可以让他们像健全家庭的孩子一样在学校能开心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