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上)期
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满分20分)
1.(7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天接云涛连晓雾。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风休住,!(李清照《渔家傲》)
(2),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不觉船移。
,。
(欧阳修《采桑子》)
2.(4分)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xuān xiāo的歌声,因为它jué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3.(3分)下面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奇险灵秀B.水天一色C.凝重典雅D.气宇轩昂
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干,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5.(3分)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锐词”的材料。
根据材料,说说什么是“锐词”。
【材料一】锐词: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材料二】锐词:四海八荒体随着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而出现的网络流行文体,句式特点为:句中要带有“四海八荒”几个字。
如“四海八荒中最美的上神”
“四海八荒谁敢惹帝君”“四海八荒中谁比得了太子夜华”等等。
比如你想称赞一个姑娘美,只会说倾国倾城就落伍了,要说“四海八荒第一绝色”。
【材料三】近年来的一些锐词: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共享单车无人超市两免一补厕所革命
二、阅读(满分50分)
6.(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7.(14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②[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惩.山北之塞
②固.不可彻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意.虎之食人
(2)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
②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译文:
(3)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在后面括号内分别打“∨”或“X”
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映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称赞。
C.甲乙两文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遗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儿”均阅世不多,天真可爱。
(4)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就其中一个观点简要谈谈。
8.(10分)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
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
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
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
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
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
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
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
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
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
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万环伺围猎的目标。
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
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
(1)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
(“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
们每个人深思。
(“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3)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
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
(4)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9.(6分)名著阅读。
(1)简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斯诺听到的贺龙的革命经历。
(2)昆虫记是一部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C.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10.(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饺子记盛
谢冕
①中国人的主食,南方重米,北方重面。
这是由于南方多产稻米,北方多产小麦的缘故。
北方盛产小麦,因此面食的花样层出不穷,眼花缭乱:面条、烙饼、馒头……其中最主要的是饺子。
北方人年节、宴客乃至日常居家,最常见、也最隆重的餐食活动是“包饺子”。
②包饺子是一场让人愉悦欢乐的活动,北方人居家想改善生活了,就说“咱们今天包饺
子吃吧”。
一说包饺子,就来了精神。
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像如今可以随意上馆子,包饺子就是一件奢华之举。
过年过节,亲朋来家,最富亲情的待客之礼,就是包饺子。
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
边包边说笑,
不觉间一切妥当,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
饺子下锅,热气腾腾,饺子出锅,狼吞虎咽。
有情,有趣,有气势。
数十年北方生活,享受过数不清的这般热闹,可依然觉得好吃但包起来费事。
③我至今不会擀皮,却在北京乡间学会了包。
双手一捏,就是一个,迅疾,结实,下锅不破。
别人包饺子讲究花样,多少折,怎么折,图好看,玩花的。
据说我包的饺子“其貌不扬”,但我很自信。
这是包,即制作的环节,而饺子是否好吃,关键却是调馅。
调馅的功夫其实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一是馅中的主客关系,肉和菜是主,葱姜等为辅,要适当;再就是肉和菜的搭配,肉为主,菜为辅,也需适当;就肉而言,就是肥瘦的搭配,一般说来,不能全是精肉,二分瘦一分肥,比较合理。
什么肉,配什么菜,这里有大学问,韭菜配鸡蛋,羊肉配胡萝卜,最家常的是猪肉白菜馅,加些海米,人见人爱。
吃饺子,一般人爱蘸醋,而我谢绝,我深信只要馅调的好,无需借助“外援”。
④北方人吃饺子不仅是享受美食,而且是享受家的温暖。
在记忆中,满含着亲情的饺子被替代,甚至等同于家乡、父母。
游子离家远了,想家,连带着想起妈妈包的饺子,炊烟的味道,此刻,饺子就是乡愁。
即使是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遇到年节,想家,又不能回,相约若干同样怀乡的朋友一道包饺子,为的是一解乡愁。
记得那年在维也纳,短期开会,不是什么怀乡情切,也说不上乡愁,倒是一位奥地利教授一顿“饺子宴”令我大为感动。
⑤在维也纳,那些奥地利红葡萄酒,那些名目繁多的奶酪、香肠、起司和面包,特别是烟熏三文鱼,这些异邦的美味都令我着迷。
可是,接待我的汉学家李夏德却是别出心裁,带我进了维也纳中心区的一条小胡同吃饺子。
铺子的名字记得是“老王饺子”,山东人老王开的,小门脸,不加修饰的若干桌椅,设有醋瓶,如同国内规矩。
饺子是地道的,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捎带着一小碟大蒜。
一切如国内乡间的小铺。
一下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浓浓的齐鲁乡音带着胶东半岛的气息。
小店只有一个厨师(老王自己),一个收银的,外加一个“跑堂”。
那跑堂可是高大上,一位在维也纳学音乐的留学生。
⑥李夏德介绍说,这里的饺子本色,地道,纯粹的中国味道。
他经常在这里“宴客”,有时不接待客人,自己也来。
这里也常有本地人光顾,那都是一些中国通。
2018年1月24日
此日丁酉腊八
(选自2018 年2 月23 日《文汇报》,有删节)(1)标题“饺子记盛”的“盛”有哪些意思?文章围绕“盛”,写了哪些内容?
(2)第②段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第③段中,作者用很多的笔墨来写饺子的“调馅”,有什么用意?
(4)为什么奥地利教授的一顿“饺子宴”会令“我”大为感动?
(5)落款处为什么要在日期之后加上“此日丁酉腊八“?请联系全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三、作文(满分50分)
11.(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
请以“拾起的点滴”为题作文。
(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3)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台营学区八年级
(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运用(满分20分)
1.【解答】答案:
(1)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重点字:鹏)
(2)轻舟短棹西湖好;无风水面琉璃滑;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重点字:棹)2.【解答】答案:
喧嚣;掘;bó;chà
3.【解答】A.“奇险灵秀”指山势险峻,景色秀丽。
运用正确;
B.“水天一色”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运用正确;
C.“凝重典雅”形容端庄;庄重。
运用正确;
D.“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这里形容建筑物,用错对象。
故选:D。
4.【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去掉“使”;
B.正确;
C.有误,搭配不当,应去掉“国家”;
D.有误,语句重复,应去掉“切忌”或“不可”;
故选:B。
5.【解答】本题考查材料探究。
细读这三则材料,根据其中列举的若干锐词可知,所谓锐词,可理解为“新锐网络热词”的缩写形式,即当下比较流行于网络的、热点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词,人们称其为锐词。
同时,锐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一种流行于网络的文化现象。
答案:
“锐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对热点事件或重大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词。
(“锐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的浓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网络文化现象。
二、阅读(满分50分)
6.【解答】(1)此题考查了“炼字”。
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
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深”字写出了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本题考查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注意抓住诗歌中描写人物的句子“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
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
答案:
(1)“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2)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参考译文:
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
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
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7.【解答】(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词本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
如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面归类。
解答此类题目时,如遇到课本中学过的,可运用联想法,结合语境,分析比较,完成答案。
①句意为: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
惩:苦于。
②句意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
固:顽固。
③句意为: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惠:同“慧”,聪明。
④句意为:估计老虎吃人。
意:估计。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曾,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如,与“何”连用,表示把……怎么样。
句意为: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
行、王屋怎么样呢?
②句中重点词有:以,用;惧,害怕。
句意为: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
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然后判断正误即可。
A.正确。
B.正确。
C.错误;乙文没运用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
D.正确。
(4)本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
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个人只要有志向,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干一定能实现。
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只要有信心,有勇气,镇定应对,一定能战胜困难。
答案:
(1)①苦于②顽固③通“慧”,聪明④估计
(2)①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②老虎把孩子看了很久,甚至用脑袋去碰他们,希望其中有一个害怕。
(3)A√B√C×D√
(4)示例:人生有时会遇到如大山一般的艰难险阻,甚至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镇定自若,勇敢无畏,就能克服困难,战胜灾难。
8.【解答】(1)此题是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
做这类题,头脑中要有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知识储备,然后对文中语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出准确判断,并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从“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己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中可以看出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真实具体地说明了刷脸认证的准确率之高。
(2)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
①句中“围猎”一词,运用了打比方,把各方对个人信息的获取比作围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夺。
②句中的“脸”,具体指代的内容要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这里的“脸”不是指一个人的面部,而是个人信息的总和,“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
(3)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要根据赵爷
爷的具体情况来劝说。
针对“记性差,爱忘事”的特点,筛选“尤其利好老年人”部分的信息,可以这样劝说:赵爷爷,你年龄大了容易忘记密码,不如办理刷脸取款业务,那样,您就不必记住复杂的密码;针对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筛选“靠谱的刷脸技术”部分的内容,可以这样说:刷脸技术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的。
针对赵爷爷担心“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情况,筛选“尤其利好老年人”部分的信息,可以这样说:皱纹增多没有关系,你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
对以上劝说内容进行综合即是答案。
(4)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联系全文内容来看,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一方面是说刷脸时代来临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做好迎接的刷脸时代的准备;另一方面。
刷脸技术的应用也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也要做好保护个人隐私的准备。
答案:
(1)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度高,超过人眼。
(2)①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
②“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3)赵爷爷,不用担心,刷脸技术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为;皱纹增多没有关系,你只要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行了。
(4)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
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9.【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积累。
贺龙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后来军阀唐生智的“农民大屠杀”让他思想转变,开始建立苏区。
(2)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昆虫记》既是文学巨著,也是科学百科,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答案:
(1)贺龙是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
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后,激起
了他的愤怒,贺龙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2)A
10.【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中关键字的理解以及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根据本文第一段中的“北方人年节、宴客乃至日常居家,最常见、也最隆重的餐食活动是‘包饺子’”一句话,以及下文对包饺子场景的介绍,还有饺子的象征意,可以看出,标题中的“盛”
含有隆重、丰富的意思,既指包饺子活动的隆重,又指饺子所包含的含义丰富。
文章围绕“盛”,第二段,写了包饺子、吃饺子的隆重与热闹;第三段主要写饺子的调馅功夫,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烹调的道理;第四段主要写了饺子的象征意,它满含着亲情,寄托着乡愁;第五、六段主要写自己在维也纳小店吃到的饺子,忆起的乡情。
(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
阅读第二段的画线句子,其主要描写了包饺子号令开始后,大家热火朝天地开始包饺子、下饺子到吃饺子的场面,属于场面描写。
以这一过程中人们的不同表现,来突出了人们对饺子的喜爱,以及包饺子活动的隆重,与首段内容相照应。
(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阅读文章第三段,作者先总体交代:“调馅的功夫其实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然后具体阐述这其中的道理:“一是馅中的主客关系”,“再就是肉和菜的搭配”。
由此可见作者重点写“调馅”,是为了突出“调馅”是包饺子活动中的关键,影响着饺子是否好吃,表达出中国烹调文化的内涵:要把握好主客关系,处理好搭配间的关系。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从第五段中的“小门脸,不加修饰的若干桌椅,设有醋瓶,如同国内规矩”,“饺子是地道的”“一下勾起了亲切的记忆,浓浓的齐鲁乡音带着胶东半岛的气息”,可以归纳出我所感动的原因。
(5)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分析及落款的用意。
全文以“盛”为中心,写了北方人对饺子的喜爱,我学包饺子的过程,“调馅”的功夫,以及饺子所代表的象征意义,特别是文章的末两段,以在国外吃到久违的饺子,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之情。
理解了这些再来看文末的落款,就可以明白作者特意标出此日的农历日期,正好与文章表达的中华传统文化相照应,而腊八节一过,以饺子为主角的春节也就要到了,更能突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答案:
(1)“盛”有隆重、丰富、深厚、广泛的意思。
文章围绕“盛”写了:包饺子,吃饺子的隆重与热闹;饺子的调馅功夫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饺子里满含着亲情。
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