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有答案-河南省新乡市某校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某校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选择题)
1.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2. 如果你在厨房不小心将花生油与凉开水混在一起,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进行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3. 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4. 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中,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
A.NaNO3和NaCl
B.MnO2和KCl
C.CuO和木炭粉
D.BaSO4和AgCl
5. 粗盐中含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可选用
①Na2CO3②NaOH③BaCl2④HCl,加入的先后顺序可以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6. 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加入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
B.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C.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Ba(NO3)2溶液
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7. 关于2mol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为44g
B.质量为88g
C.分子数为6.02×1023
D.有4mol原子
8.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与N 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相等
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
D.常温常压下,14gN2含有分子数为N A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
B.1molH2O的质量是18g/mol
C.1molN2的体积是22.4L
D.Cl−的摩尔质量是35.5g/mol
10. 下列溶液中与50mL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00mL3mol·L−1的KClO3
B.75mL2mol·L−1的NH4Cl
C.125mL2mol·L−1的CaCl2
D.150mL3mol·L−1的NaCl
11. 一个氧气分子的质量是()
A.16g
B.32g
C.32/(6.02×1023)g
D.16/(6.02×1023)g
12. 下列有关气体的体积叙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不可能为22.4L
C、标准状况下,1molH2和1molH2O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
D、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气体积相同
13. 下列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0.4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
C.4∘C时5.4mL水
D.10g氖
14.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当剩余少量水时用余热蒸干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15. 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架、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火柴、滤纸、漏斗。

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16. 将4gNaOH溶于水配成50mL溶液,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2mol/L
B.1mol/L
C.0.1mol/L
D.0.05mol/L
17. 用NaOH固体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2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先称取NaOH固体8.8g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C.定容后将溶液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少量水至刻度线
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没有影响
18. 在容量瓶上无须标记的是()
A.刻度线
B.温度
C.浓度
D.规格
1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B.0.012kg12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
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指明粒子的种类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0. 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它们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
C.它们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它们所含氢的质量比为17:12
21. 提纯含有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
B.加入过量K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
C.加入过量Na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
D.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
实验题)
22.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B.升华C.结晶D.分液E.蒸馏F.过滤
(1)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3)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4)________从碘水中提取碘。

23. 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A和装置B中都用到玻璃棒,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防止蒸发皿内溶液因局部过热而溅出。

(2)装置C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①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冷却水的方向是________。

装置D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

(3)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填代表装置图的字母,下同);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选择装置________。

检验自来水中Cl−是否除净的方法: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水于洁净试管中,滴加________,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Cl−已除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某校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考查常见安全性标识的识别与判断。

乙醇是可燃性气体,所以选项D正确,答案选D。

2.
【答案】
C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过滤适用于固液混合物的分离,蒸馏适用于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据此判断。

花生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方法分离,答案选C。

3.
【答案】
A
【考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
分液和萃取
蒸馏与分馏
过滤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萃取剂应与水互不相溶,酒精和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A错误;
B.蒸馏适用于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因此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B正确;
C.金子的密度比较大,在沙子的底部,可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C正确;
D.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D正确。

答案选A。

4.
【答案】
B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物质要具有以下特点:一种物质溶于水,
一种物质不溶于水为沉淀,两种物质都溶于水或都不溶于水是不能分离的,即溶解后
所得体系为悬浊液。

由于利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物质中,两者必定都是固体物质,有且只有一
种不能够溶解,所以要判断给定物质中哪一种不能溶解就可以。

A、氯化钠和硝酸钠都溶于水,所以不可以用上述方法分离,A错误;
B、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以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B正确;
C、氧化铜和木炭粉,两种物质都不能溶解于水,所以不可以用该法进行分离,C错误;
D、硫酸钡和氯化银均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不可以用该法进行分离,D错误。

答案选B。

5.
【答案】
C
【考点】
离子反应的概念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过滤后向滤液中加
入盐酸酸化。

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所以先后顺序可以是②③①④。

答案选C。

6.
【答案】
D
【考点】
物质分离装置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题A.若加入稀硝酸酸化,由于硝酸有强氧化性,会把SO32−氧化为SO42−,遇
Ba(NO3)2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于检验SO42−,错误;B.加入盐酸酸化
的BaCl2溶液若溶液中含Ag+,也会产生AgCl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于检验SO42−,错误;C.先加稀硝酸酸化,会把SO32−氧化为SO42−,再加Ba(NO3)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于检验SO42−,错误;D.先加盐酸酸化,排除杂质离子CO32−、SO32−、Ag+的干扰,再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就证明含有SO42−,正确。

7.
【答案】
B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所以2mol二氧化碳质量是44g/mol×2mol=88g,A不
正确,B正确;C不正确,分子数是2×6.02×1023;D不正确,含有2mol×3=6mol
原子,答案选B。

8.
【答案】
C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质量的单位为g,故两者只是数值上相等,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22.4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其中所含的电子数不是10N A,B错误;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化学式可知其
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C正确;
D、常温常压下,14gN2的物质的量是14g÷28g/mol=0.5mol,含有分子数为0.5N A,D错误。

答案选C。

9.
【答案】
D
【考点】
气体摩尔体积
摩尔质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A错误;
B.质量的单位为g,1molH2O的质量是18g,B错误;
C.气体体积和温度、压强有关,1molN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22.4L,在其他条件下不一定是22.4L,C错误;
D.原子的摩尔质量和对应离子摩尔质量相等,氯原子摩尔质量为35.5g/mol,故氯离子摩尔质量也为35.5g/mol,D正确;
答案选D。

10.
【答案】
D
【考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氯化铝的化学式可知50mL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1,则
A、氯酸钾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A错误;
B、2mol·L−1的NH4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1,B错误;
C、2mol·L−1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4mol·L−1,C错误;
D、3mol·L−1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3mol·L−1,D正确。

答案选D。

11.
【答案】
C
【考点】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即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1mol氧气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氧气分子,因此一个氧气分子的质量为32g/(6.02×1023),据此进行解答。

1mol氧气的质量为32g,1mol氧气含有6.02×1023个氧气分子,所以一个氧气分子的质量为32g/(6.02×1023)。

答案选C。

12.
【答案】
D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考查气体的摩尔体积的相关知识;气体的体积必须先声明其状态(压强与温度),否则没有意义,据此可排除A。

而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大约为22.4L,前提是气体,故排除C;而在非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也可能为22.4L(通过改变压强与温度即可实现);
一氧化碳和氮气的式量相同,故等质量时物质的量相同,同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体积必然相同,故答案为D
13.
【答案】
C
【考点】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确定原子的数目多少可以先确定原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则
A、0.4mol氧气中含有0.8mol氧原子;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5.6L÷22.4L/mol=0.25mol,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25mol×3=0.75mol;
C、4∘C时5.4mL水的物质的量是5.4g÷18g/mol=0.3mol,含有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0.3mol×3=0.9mol;
D、氖气为单原子分子,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0g÷20g/mol=0.5mol。

所以含原子数最多的是选项C。

答案选C。

14.
【答案】
D
【考点】
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在蒸发溶液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理由蒸发皿的余热蒸干,从而防止发生迸溅、受热分解,故A正确;B.蒸馏的原理: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物质的分离,所以温度计水银球要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故B正确;C.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D.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萃取剂必须具备:两种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溶质与萃取剂不反应,萃取剂的密度无须比水大,如用密度比水小的苯可萃取碘水中的碘,故D错误;故选D。

15.
【答案】
D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蒸馏时必须有冷凝管,所以无法做蒸馏实验,答案选D。

16.
【答案】
A
【考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4g/(40g/mol)=0.1mol,所以c=0.1mol/0.05L=2mol/L,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取出的5ml溶液的浓度仍为2mol/L。

答案选A。

17.
【答案】
D
【考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定量研究的方法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依题意,配制1.0mol·L−1的NaOH溶液220mL,要用250mL容量瓶来配制,则需要NaOH固体10.0g,选项A错误;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选项B错误;
C、定容后将溶液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少量水至刻
度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选项C错误;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没有影响,
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8.
【答案】
C
【考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在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和刻度线,无须标记的是浓度。

答案选C。

19.
【答案】
A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有的物质以分子形式存在,如1mol氧气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含有1.204×1024个原子,故说法错误;
B、规定0.012kg12C含有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正确;
C、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微粒的种类,故说法正确;
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说法正确。

20.
【答案】
B
【考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题A.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当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即:17:16,A正确;B.原子个数之比:(17×5)/(16×4)=85/64,B错误;
C.氢原子个数比:(17×4)/(16×3)=17/12,C正确;
D.所含氢的质量之比等于氢的物质的量之比,即17/12,D正确。

故答案B。

21.
【答案】
D
【考点】
物质分离装置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试题由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溶液中的Ba2+用碳酸钾除去,过量的碳酸钾用硝酸酸化除去,答案选D。

实验题
22.
【答案】
(1)FCDA
【考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
分液和萃取
过滤
蒸发和结晶、重结晶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1)萃取适合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固体不经过液体直接变为气体的叫升华,结晶法适用于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方法,分液适用于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个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据此解答。

【解答】
(1)沙子不溶于水,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需要过滤,答案选F;
(2)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于氯化钠,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可以用结晶法,答案选C;
(3)汽油不溶于水,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法,答案选D;
(4)碘易溶于有机溶剂中,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以用萃取分液,答案选A。

23.
【答案】
(1)引流搅拌蒸馏烧瓶防止液体暴沸下进上出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或使凹槽对准小孔BC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考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
分液和萃取
蒸馏与分馏
化学实验操作与目的
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装置A是过滤,则装置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便于烧杯内的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中;装置B是蒸发,则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蒸发皿内溶液因局部过热而溅出;
(2)装置C中仪器①为蒸馏烧瓶,①中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

蒸馏时冷却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装置D在分液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需要使内外压强相等,则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上端的玻璃塞,并使凹槽对准小孔;
(3)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该通过蒸发结晶,选择装置B;除去自来水
中的Cl−等杂质,应该通过蒸馏,选择装置C;检验自来水中Cl−是否除净的方法为:取少量锥形瓶中的水于洁净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Cl−已除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