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下)
【苏教版】2019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后反思)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水滴里的生物水藻、蓝藻、团藻、金燥钟形虫、草履虫细菌等教后记:2.做酸奶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认识细菌、病毒;能够通过尝试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知识与技能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知道病菌的传播途径及一些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要关注与科学和人类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细菌、病毒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鲜奶发酵成酸奶。
难点:病菌的传播途径。
教学准备:做好的酸奶、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粉笔灰等课时安排2阶段教学过程第二阶段板书设计:2、做酸奶细菌病毒病菌教后记:3.馒头发霉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
知识与技能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在科学实验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教学重难点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教学软件:提供各种教学软件如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科学知识 教育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课件、教案、习题等方便教师备课和 学生自学
教师教学资源
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教学工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 教学案例:精选的科学实验案例、科学探究案例等
教学方法实施
探究式教学: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科学思维和 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 小组合作培养学 生的团队协作能 力和沟通能力
实验教学:通过 实验操作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 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教学: 通过解决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的问 题解决能力和创 新能力
教学方法评价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 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反馈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培训建议
加强教师对科学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能力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结构
教材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课时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物质与能量”、“生命与环境”等 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活动建议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强调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2005 年 , 聂 海 胜、费俊龙搭 载‘神舟六号’ 遨游太空。
2024/8/24
2008 年 , 翟 志 刚、景海鹏刘 伯明搭乘“神 舟七号”遨游 太空。
2024/8/24
给地球量一量“身”
先量一量地球最大的 “腰围”——赤道。
活动
2024/8/24
1. 根据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算出 地球赤道的长度。(1千米=2里)
2024/8/24
1.1水滴里的生物 1.2做酸奶 1.3 馒头发霉了 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2.1地球的形状 2.2地球的表面 2.3地球的内部 2.4 火山和地震 2.5地表的变迁 3.1蜡烛的变化
2024/8/24
3.2 铁锭生锈了 3.3变色花 3.4洗衣服的学问 4.1 登月之旅 4.2太阳系大家族 4.3看星座 4.4探索宇宙 4.5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5.1 假设 5.2实验
2024/8/24
人体表皮细胞和洋葱表皮 细胞有什么不同?
2024/8/24
洋葱表皮细是由多个近似于 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 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 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 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 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
2024/8/24
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 生命体有什么关系?
发霉的苹果
坏了的馒头
2024/8/24
发霉桔子
2024/8/24
2024/8/24
说说在哪些条件下食品和其他物 品会发霉?
• 温度 • 水分 • 通风不畅 • 光照充足 • 时间过长
2024/8/24
实验结论: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 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序号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1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2.了解微生物的特点,知道绝大多数微生物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3.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学习他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
【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活动一:水样、烧杯、放大镜、活动记录一,活动二:光学显微镜、水样玻片、活动记录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观察水样,激发探索兴趣1.谈话:课前请同学们从自然界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所选水样。
学生完成活动记录一并汇报。
(后附表)2.谈话:一杯水中除了用肉眼或放大镜能观察到的,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如果要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要借助什么工具?(显微镜)[设计意图:科学课程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3.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二、了解基本构造,学会使用方法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3.特别强调以下几点:(1)要正确安放显微镜,距离桌子边缘10厘米左右,防止掉落。
(2)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3)保护好镜头,不能用手触摸物镜和目镜。
三、仔细观察水样,走进未知世界1.谈话:显微镜下的一滴水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
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二上。
(后附表)2.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观察结果。
3.教师小结。
4.借助多媒体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
[设计意图:科学学习是开放的。
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月球的表面特征
月球表面有许多被称为“海”的 平坦区域,实际上是古老的熔岩 流动形成的平坦区域。月球表面 还有许多山脉、峡谷、撞击坑等
。
月球的内部结构
月球内部由月壳、月幔和月核组 成,与地球类似。
月球的运动与变化
月球的轨道运动
月球围绕地球做椭圆运动,周期 约为27.3天。
月相变化
月球的相位会随着其在轨道上的位 置而变化,从新月开始逐渐变为满 月,再逐渐变为新月。
观察昆虫的触角、复眼、 口器等器官,了解昆虫的 特殊生理特征。
昆虫的种类
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昆虫 ,了解昆虫的多样性。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结构
了解显微镜的目镜、物镜、载物台、 调节旋钮等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显微镜的保养
了解如何清洁和保养显微镜,以延长 其使用寿命。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学习如何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亮度、 对比度等参数,以便更好地观察样本 。
03
月球与未来人类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可能会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或进行殖民活动。月球
上的资源如水、氦-3等也可能为人类提供新的能源来源。
03
太阳系探秘
太阳系的基本构成
中心天体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是一颗巨大的恒星,散发强烈的光和热,为太阳系提供光照和温暖 。
行星及其卫星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它们围绕着太阳公转,同时还有许多卫星伴随行星运动。
受到地球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运动
地球的内部结构
01
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层次。
地球的运动
02
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形式。
地球的板块构造
03
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的
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知识点汇总(全册)

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知识
点汇总(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科学
- 科学是什么
- 科学的特征和方法
- 科学家的工作
-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
第二单元:营养与消化
- 纤维素和淀粉质的区别
- 食物的分类
- 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 消化系统的构成和作用
- 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第三单元:呼吸与循环
- 呼吸的重要性
- 呼吸道的构成和作用
- 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 血液的成分和作用
第四单元:感觉与运动
-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
- 大脑的作用
- 骨骼和肌肉的运动方式和作用
第五单元:生态与环保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生态环境的污染和保护
第六单元: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属性和分类
-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做功
- 能源的种类和利用
以上是全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6单元的全部知识点汇总,每个单元都涵盖了该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共同构成了丰富
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体系。
这些知识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下全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水滴中的微生物1、水中有哪些微生物,有鼓藻、硅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微生物大多数是单细胞生物。
3、第一个发现了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4、列文虎克使用的显微镜能放大近300倍。
5、微生物分布的范围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6、微生物的种类: 细菌、霉(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原生植物。
7、细菌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基本形态。
8、变形虫、大肠杆菌、啤酒中的酵母菌、病毒、硅藻都属于微生物。
9、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了生命世界。
10、在日常生活中,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答: 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
11、你能用生命方法证明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答: 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制作一个含有水草的小水塘,时间长了,水会变得越来越浑浊。
12、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什么? 答: 反光镜不能对着太阳,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物镜的镜头不能接触盖玻片。
做酸奶1、怎样制作酸奶?答:在鲜牛奶里加入1-2 勺白糖,煮开几分钟,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保温 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1. 加糖煮开 2. 冷却加酸3. 保温密封 4. 静置待稠)2、酸奶形成的原因 :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菌是杆菌。
3、细菌的特点: 1.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2. 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3. 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注意: 细菌繁殖的繁殖方式是“二分裂”繁殖方式。
)(注意 ; 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的残渣生活。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科学全册PPT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表的变迁
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顶发现 猜一猜,喜马拉雅山在很久很久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了鱼龙化石和鱼、海藻、海螺的化石。
蛋 黄
白细胞
细胞简史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谢 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地球的形状
为什么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模拟实验
用地球仪代表我们的地球,小纸船代表 进出港的航船
实验过程:
• 1、让小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进出港航行,观察你有什么发 现? • 2、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你又有什么发现? • 3、比较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你得出什 么结论?
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知这些信息的。
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的部分传染病
每年死亡人 疾病名称 数(万) 急性下呼 吸道感染 370 病原微生物 细菌、病毒、原 生动物、真菌
结核病
痢疾 细菌性脑 膜炎
290
250
细菌
细菌、病毒
20
细菌
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病从口入 病从鼻入 外伤感染
我对于这次做酸奶的感受:(画出我的心情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备做时 做了的时候 等待时 做好后 品尝后
家长对这次做酸奶的活动评价:
科学调查:
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菌和病毒?
病菌、病毒名称 造成疾病名称 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杀死
火山喷发时,温度高达 1000℃的岩浆和大量气体、 尘埃物质喷出地面,尘烟滚 滚,遮天蔽日。这些物质是 从哪里来的?它们是怎样喷 到地面来的呢?
苏教版 小学 科学 六年级 下册 全册PPT优质课件

我国7—18岁青少年平均身高统计表
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身高增 长迅速,大约2年后男生身高
增长速度加快,超过女生。
我们只有了解了青春期里发生在 你自己身上的巨大变化,才能够更好
的面对这些变化,才能够给你自己的
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才不会因为自 己的无知而给未来留下遗憾。
你是羞涩躲避?还是积极面对?
同学们的心理特点
青春期注意事项(二)
• 1.月经期卫生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由于月 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使子宫内壁形成伤口;经血 从子宫流出,使子宫颈口稍稍张开,因此,应该特 别注意月经期的卫生。同时由于经期机体抵抗力有 所下降,倘若不注意月经期卫生,更易于导致病菌 的侵入和繁殖,而发生疾病。
• 2.束胸勒腰影响发育.少女进入青春期后,乳房开 始发育,皮下脂肪逐渐丰满,显示出少女的体态美。 有些少女对乳房的隆起感到害羞,尤其是发育早的 女孩。她们通过穿紧身内衣将胸部束紧,限制乳房 的“凸起”。由于皮下脂肪的增加,部分女生害怕 腰会变粗,用宽腰带将腰勒紧。以上这些做法均会 对身体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男 男人 女 女人 女生 男生
仔细阅读这个曲线统计 图,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四年级还只 有1米50,五到 六年级之间长高 了16cm。
体型丰满,臀部圆润,特别能吃。 胸部开始发育,一按就会疼。
寻找身体变化的“秘密”
默读自己性别部分的内容。横
线划出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 把不明白的地方圈出来。
默读另一性别部分的内容,把
对于自己生理的变化, 哪些是让你感到欣喜的? 哪些是让你感到烦恼的?
天哪!我怎么长了一脸的青春痘! 原来那股若有若无、时轻时重的难闻 味道是从我身上发出的!~~~啊!
原本清脆的百灵鸟,变成现在的公鸭 嗓,我不想开口讲话了!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全册《21生物的遗传现象》课件

了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现代遗传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1822年孟德尔出生在奥地利西里西亚(现属捷克)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里,父亲 和母亲都是园艺家。孟德尔受到父母的熏陶,从小很喜爱植物他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回 到布鲁恩不久,就开始了长达8年的豌豆实验,以极大耐心和严谨的态度,对不同代 的豌豆的性质和树木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技术和分析,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式。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 第一定律”和“孟德尔第二定律”,他们提示 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本规律。
每家的孩子与父母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相似的特征。遗传了 父母的眼睛、鼻子、耳朵、嘴、下颚、声音、身高、肤色、 胖瘦、父母的天赋……
观察教材15页上的几幅图,解决下面的问题 找出下列五种动物的相似点。
观察下面的动物家庭,你能找到他们的相似点吗?
观察下面的动物家庭,你能找到他们的相似点吗?
这些动物相似点有外形、毛色、花文和神态等。
遗传现象的推测 观察图片中每只小X的颜色和 花纹,推测一下小X的爸爸可 能是什么样子的?
小X爸爸的身上有黑色的和橘红色的花纹。
遗传谚语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有其父必有其子。 虎父无犬子。
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 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 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 头发、双眼皮、肤色等;了解遗传也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课堂练习 我知道
填空: 1、子女和父母之间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 ) 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 。 2、( 遗传 )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可以使 (物种延续)。 3、除了人以外(动物 )和( 植物 )也有遗传现象。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书苏教版全内容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书苏教版全内容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书苏教版共分为八个章节,内容涵盖了生命、健康、动植物、物质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生命的奥秘
这一章节主要讲解生命的特征、细胞的组成与功能,以及生命的起源等方面的知识。
第二章生长与发育
这一章节阐述了生物生长的过程,出生、成长与老化等内容。
第三章遗传与进化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遗传规律、基因、人类和动植物的进化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章健康与卫生
这一章节讲述了保持健康的重要性、个人卫生、食物卫生等知识。
第五章动物的生存与生活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动物的分类、特征、生存与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第六章植物的生存与生活
这一章节主要讲解了植物的分类、结构、生长、繁殖等方面的知识。
第七章物质与能量
这一章节介绍了基本物质的概念、物质的状态、化学变化、热能等方面的知识。
第八章地球与太阳系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地球与太阳系的组成、运动和季节变化等知识。
以上就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书苏教版的具体章节列表和大致内容。
2022秋季六年级新版苏教版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集

苏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同步全册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01蜡烛的变化(表格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02铁钉生锈(平铺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03制作汽水(表格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04化学家的研究(表格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05生物的遗传(表格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06生物的变异(表格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07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表格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08消失的恐龙(表格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0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表格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10用化石做证据(表格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11太阳系大家族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12观察星空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13冲出地球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探索宇宙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15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16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17钢筋混凝土与现代建筑业教案科学六年级上册18电动机与现代工业教案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1蜡烛的变化(表格式教案)【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制作、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
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苏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下册实验目录

单元实验名称实验材料《显微镜下的世界》观察水滴里的生物实验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微生物图片、抹布观察霉的形状和颜色发霉的馒头、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各种发霉图片观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核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之处显微镜、洋葱表皮切片、人体表皮切片、各种生物细胞的图片。
《我们的地球》模拟帆船进、出港想象实验地球仪、小玩具帆船绘制地表模型实验各种不同地表形态图片、沙、石、橡皮泥、塑料大盘、有网格的透明塑料片、地球仪。
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实验各种颜色的橡皮泥模拟火山喷发、地震发生实验铁盒子、铁架台、酒精灯、土豆泥或者黏土、番茄酱、空纸箱、玩具小房屋汽车等。
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水搬运高山破碎岩石实验酒精灯、小石子、镊子、水搬运模拟器、火柴《物质在变化》蜡烛的变化实验火柴、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
铁钉生锈实验无锈铁钉、试管、保鲜袋、干燥剂、细线、油、砂纸做紫甘蓝试剂实验紫甘蓝、塑料袋、烧杯比较洗涤剂效果实验烧杯、各种洗涤剂《探索宇宙》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实验大沙盘、手电筒、大小不同石子观察太阳直射、斜射差异实验信封、温度计、地球仪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关系实验1.5米长细绳、6厘米长塑料管、有孔橡皮塞、秒表、砝码、几个垫圈探索宇宙各种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航天飞机的图片单元实验名称实验材料《我们长大了》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健康卡片人生之旅成长排序卡片《进化》恐龙内部骨架结构恐龙骨骼模型认识什么是化石各种生物化石图片或者化石实物标本制作印迹化石模型实验紫砂泥或者橡皮泥、贝壳、骨头、树叶人们对化石的困惑网络教室(需要大量的图片与资料)《共同的家园》知道仙人掌耐旱的原因纸巾、锡箔纸、蜡纸若干认识海洋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生存本领小实验塑料片(橘黄色透视纸、黄色水笔、白纸)建立食物网各种动物的食物网图案模拟生态平衡生态瓶、饲养盒子《神奇的能量》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关系制作火箭及发射器的材料(三根塑料吸管、卫生纸的卷芯)、剪刀、橡皮筋、米尺、胶带、彩笔了解能量石如何转换的火柴、缝衣针、花生、小烧杯、汤勺、软木塞、橡皮泥、铁架台探究飞旋扣子的秘密每人一个大扣子、一根长100-115厘米的线绳制作太阳能灶制作太阳能灶材料:铝箔、挂钩、瓷碗制作小水轮软木塞、橡皮泥、塑料片、塑料瓶、钉子、刀、牙签、玻璃盘、;漏斗、剪刀、胶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大肠杆菌、变形虫、啤酒酵母菌都是微生物。
(√)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4、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5、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6、在空气、土壤、动植物体内以及食物中都可以找到霉。
(√)7、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8、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9、霉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10、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选择题。
1、下面的细菌对人类有益的是(A )。
A、乳酸细菌B、结核杆菌C、双球菌2、细菌对人类(C )。
A、有益B、有害C、有益和有害3、“脓”就是死亡的(B )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4、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A )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B、细菌C、病毒5、霉有(C )种颜色。
A、1B、2C、多6、生命体大都由(A )构成。
A、细胞B、细菌C、霉四、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列文虎克细胞弗莱明微生物胡克青霉素五、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答:(1)真空包装;(2)太阳晒;(3)低温保鲜;(4)放干燥剂。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二、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形态是高低起伏、千姿百态的。
(√)2、地球表面主要由岩石、水、大气等物质构成。
(√)3、地球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物质。
(√)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5、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6、科学家根据火山、地震、地热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7、地球表面积是510067866千米。
(×)8、风化后的岩石被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地震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
(√)10、1957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二、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C )。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A )圈。
A、14B、15C、163、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拍摄了第一张(B )照片。
A、太阳B、地球C、月球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 )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5、我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B )年。
A、1967B、1976C、19806、下面的做法正确的是(C )A、向大海倾倒垃圾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三、问答题。
1、从前人们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结合“地球的表面”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答:“三山六水一分田”指的是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占60%,陆地占40%,而陆地上三分是高山、沙漠,不适合人居住;只有一分土地供人们居住生活。
2、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厨房和厕所里;如果在学校,要尽快跑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如果在教室,尽量躲在课桌、讲台下。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一、填空题。
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4、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5、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6、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7、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
8、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9、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10、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二、判断题。
1、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是同一种变化。
(×)2、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4、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6、盐碱地上长不好植物;可以通过加硫酸亚铁改良土壤。
(√)7、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8、化肥有酸性的,没有碱性的。
(×)9、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10、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
(√)11、小明将一瓶酒精放在自然环境下酒精的浓度越来越高。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C )。
A、蜡烛融化B、铁块变铁水C、馒头发霉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B )A、火柴燃烧B、木材做家具C、白糖加热至焦黑3、紫甘蓝水是(C )。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指示剂4、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起泡,需加入( B )。
A、自来水B、橘子汁C、洗发水5、下面属于酸性物质的是(A )。
A、西红柿B、肥皂C、清洁剂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一、填空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九大行星是:(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地球)、(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二、判断题。
1、太阳总是直射地球的赤道。
( ×)2、不能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 √)3、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 √)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5、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
(√)6、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7、银河是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8、地球是月球的卫星。
(×)9、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¼。
(×)10、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二、选择题。
1、(A )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A、射电望远镜B、光学望远镜C、天文望远镜2、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C )。
A、金星B、土星C、木星3、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是( B )A、金星B、土星C、火星4、太阳是一颗( A )。
A、恒星B、行星C、卫星5、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B )。
A、水星B、金星C、火星6、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 C )千米/秒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向太空。
A、5.9B、6.9C、7.9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一、填空题。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
二、判断题。
1、一种探究方法能解决所有问题。
(×)2、假设不需要证据来验证,所有的假设都正确的。
(×)3、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4、搜集证据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5、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
(√)6、做科学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
(√)三、问答题。
1、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题一、我会填空(共30分)1. 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3. 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反复强化、课程交替、勤于思考、动静结合、适当休息。
4. 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5. 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6.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7. 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胳、外壳、叶子等。
二、我会选择(共16分)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