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2020中考地理模拟试题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库独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0分,共40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A.0°,20°W B.0°,30°W C.30°N,30°E D.90°N,20°E
2.A点位于B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若今天是1月30日,此时关于图中A,B,C三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昼夜等长 B.C地昼夜平分
C.A地与B地相差10小时 D.B地昼短夜长
【答案】
1.B
2.A
3.C
【解析】
前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
球的冬至日(日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经纬网的判定。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若此时乙村的气温是20℃,则甲村的气温最可能是()A.17℃ B.3℃ C.23℃ D.33℃
5.图中等高距单位为米,则①地与③地的相对高度是()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6.几条等高线在A处汇在一起,表明A处是()
A.平地 B.沟谷 C.陡崖 D.山脊
7.测得A,B间的图上距离是2.6cm,则两地实际距离是()A.23km B.1.3km C.13km D.2.3km
【答案】
4.C
5.D
6.C
7.B
【解析】
试题分析:
4.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图中甲村的海拔约为100米,乙村的海拔约为600米,则乙村比甲村高出500米左右。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图中乙村的气温是20℃,则甲村的气温=20℃+500÷100×0.6℃=23℃。

故选C。

5.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处另一个地点的垂直高度。

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
①的海拔为800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8.日本是一个()
A.经济落后的国家 B.封闭保守的国家
C.资源贫乏的国家 D.资源丰富的国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日本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效率的管理,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品质的工业品,再销往世界各地,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日本的经济特征。

9.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造成这两地气候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纬度因素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接受热量少,纬度越
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高,接受热量多。

黑龙江位于我国北部,纬度较高,海南岛位于我国南部,纬度较低,故而连低气候相差很大,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0.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A.夏秋多、冬春少 B.均匀分布
C.内陆多、沿海少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降水分布的特点。

11.关于黄河、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 B.在航运上都是“黄金水道”
C.全年水量都很丰富 D.初春或初冬都有凌汛
【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黄河和长江的水文特征。

12.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 B.干旱、洪涝、地震、水污染等
C.滑坡、台风、寒潮、干旱等 D.寒潮、洪涝、大气污染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A对;地震、水污染、大气污染、滑坡都不是气象灾害,BCD错;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13.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有()
A.寒潮、地震、滑坡 B.水土流失、大气污染
C.地震、滑坡、泥石流 D.滑坡、台风、泥石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C对;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属于气象灾害,AD错;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属于环境问题,B错。

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

14.我国南方“红土地”的形成原因为()
A.干热的气候 B.湿热的环境 C.低平的地形 D.崎岖的高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南方地区在湿热环境下的土壤多为红土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其土壤酸性较强,适宜种植茶树等,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土壤。

15.长江三角洲有()
A.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B.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C.全国最大的盆地 D.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征。

16.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在()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江苏省 D.上海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浙江省的杭州西湖位于上海市以南,CD错;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该景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A对,B错。

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17.在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行政区是()
A.台湾和香港 B.香港和澳门 C.澳门和珠海 D.香港和深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所以在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香港和澳门的社会制度。

18.吐鲁番葡萄特别甜是由于()
A.内陆盆地,地形闭塞 B.沙漠地区,土壤肥沃
C.高山冰雪,水源充足 D.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答案】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新疆瓜果甜的原因。

19.西北地区是我国()
A.重要的粮食产区 B.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C.重要的水能蕴藏区 D.重要的水产养殖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距海遥远,降水较少,气候干旱,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里草原面积广大,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拥有新疆、内蒙古、宁夏等重要的牧区。

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牧区。

20.西气东输的源头在()
A.青海省 B.甘肃省
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

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所以西气东输的源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气东输工程。

二、非选择题60分
21.填空
(1)我(广元市)现在考试的地方在省市县(区).(2)、和崩塌是四川山地、丘陵地区破坏力极强的多发性地质灾害.
【答案】
四川;广元;青川
滑坡、泥石流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2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被誉为“祖国”.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它位于我国东南海域,西隔
海峡与省相望.
(3)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列岛、岛等许多小岛.(4)台湾岛分布着带和带两种季风气候类型.
(5)台湾形成了“进口﹣﹣出口”型的经济,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答案】
(1)东南海上的明珠
(2)台湾;福建
(3)澎湖;钓鱼
(4)热;亚热
(5)加工;出口;祖国大陆
【解析】
试题分析:
(1)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故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它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台湾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
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而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故台湾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而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台湾省的地理特征。

2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将景观图的代号(A,B,C)与地理位置代号(甲、乙、丙)分别合理地搭配起来.
A→,B→,C→.
(2)说出甲、乙、丙所示的我国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根本原因.
(3)图中山脉(番号)是(名称),它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山脉(番号)是(名称),它处在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上.
(4)③在盆地,④在高原.
(5)黄河为什么要自西向东流?.
【答案】
(1)丙;乙;甲
(2)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
(3)①;大兴安岭;②;秦岭
(4)四川;青藏
(5)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西降水逐渐减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地理特征。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参加班级组织的春游活动回家后,在日记中写道:“我站在山顶发现:甲处有一条小河,在地图上没有画出来;乙处的山坡适合开垦梯田,农民伯伯可以在那里种植水稻.
请根据图判断出小明日记中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正确:,判断理由.
错误:,判断理由.
【答案】
正确:甲处是山谷,容易形成河流,判断理由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错误:乙处是陡坡,不能发展种植业,判断理由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解析】
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在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图中甲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容易形成河流。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在缓坡可以发展种植业,而陡坡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图中乙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宜开垦梯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