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核电商运20 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亚湾,核电商运20 年
作者:暂无
来源:《新经济导刊》 2014年第6期
文/ 本刊记者海川
坐落在依山傍水的深圳大亚湾畔、与香港市区直线距离仅50 公里的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5 月6 日迎来商业运营20 周年纪念。

大亚湾核电站不仅书写了堪称世界一流的安全运行纪录,为粤港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还全面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核电的自主发展之路。

中国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马刚说,20 年来,大亚湾核电站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安全运行指标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截至2014 年5 月5 日,大亚湾核电站1 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4147 天,无非计划停机停堆、连续安全运行天数位列国际同类机组第一名。

1999 年以来,大亚湾核电站每年参加法国电力公司举办的国际同类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截至2014 年3 月,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已累计获得了31 项次第一名。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半岛,是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1994 年投入商业运行,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此后,在大亚湾核电站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共6 台核电机组,均由中国广核集团旗下的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负责生产运营。

目前,该基地以总装机为612 万千瓦的全球装机容量成为最大的轻水压水堆核电基地,同时也是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厂。

大亚湾核电基地总占地面积约10 平方公里,站在岭澳核电站一期的观景台俯瞰,核电站与蓝天碧海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

零的突破
大亚湾核电站是20 世纪中国内地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但其从提出到正式开工,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1978 年12 月4 日,邓小平会见了法国外贸部长弗朗索瓦一行,并在回答法国记者问题时公开宣布:中国已决定向法国引进两台核电设备。

上世纪70 年代,香港经历了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占香港地区发电量70% 的香港中华电力公司对在广东省合作建设核电站表现出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为抓住此商机,原水利电力部和广东省政府计划在靠近香港、广州、深圳等电力负荷中心的深圳市大鹏镇境内建设一座核电站,因选址在大亚湾畔,故命名为大亚湾核电站。

从1979 年开始,粤港双方以“中外合资经营”为基础,共同推进广东核电站的工作。

但在筹备期间,发生了因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大量香港民众集会反对建设核电站等事件,而延迟了核电站的建设。

1982 年12 月1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第四次讨论在广东省建设核电站问题,会议确定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批准采用两台法国核电设备。

1983 年6 月,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12 月,香港中华电力也成立了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

广核投和港核投成为合营合同谈判的双方。

1984 年11 月,合营双方就合
营合同的条款达成一致,规定总投资40 亿美元,4 亿美元为股金,36 亿美元为贷款;粤港双
方投资比例分别为75% 和25%,双方按投资比例分电;自第1 台机组投产日开始,粤方向港方
转售发电量的45%;2 号机组发电后的前5年,转售电价不高于香港煤电价,以后的15 年合营期,转售电价按核电站的含利成本计算;20 年合营期满,电站即归粤方所有。

1985 年1 月26 日,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下简称合营公司)董事会正式成立,65 岁
的王全国任董事长。

为了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时刻,2 月9 日,合营公司正式开业当天,公司
向每一名员工发了两个鸡腿、两罐可乐。

合营公司成立后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进广东核电站的三大合同谈判(FRA 的核岛合同、GEC 的常规岛合同、EDF 的技术服务合同)。

因为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同,内地谈判者在与
港方以及外方顾问交流时,不时出现无形的“硝烟”。

至1986 年初,三大合同的价格谈判和
贷款谈判几经波折,最终圆满完成。

1986 年9 月中旬,由中国核学会与香港科技协会共同在香港举办了一场“核技术展览会”,向香港公众进行核知识的科普宣传,在一周的展期内参观者超8 万人。

香港知名人士、
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核安全咨询委员会副主席何钟泰在这场“核技术展览会”中,为参
观者解惑释疑。

1986 年9 月23 日,大亚湾核电站“三大合同”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当年
10 月,合同生效。

从1987 年8 月到1994 年5 月,经过近7 年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建
成投产,实现了我国大陆大型商用核电站零的突破。

合营公司认识到,处理公共事务是核电站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为此成立了公共关系处,
成为中国企业中最早设立的公共关系部门,后来又正式建立对外发言人制度。

核电站贡献
“大亚湾核电基地供应香港电量约占到了香港用电量的1/4,供应广东电网的电量约占广
东用电量的1/10,清洁核电为粤港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充足动力。

”马刚表示,截至2014 年4 月30 日,大亚湾核电站两台核电机组商运累计上网电量2810亿千瓦时,其中输港电量累计达1927 亿千瓦时,约占70%。

另外,大亚湾核电基地6 台机组商运累计上网电量也已达
4970 亿千瓦时。

2009 年9 月29 日,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与香港中华电力控股公司在京签署大亚湾核电站延长合营期合同。

根据合同,大亚湾核电站在2014 年结束首个合营期后,将再向香港供电20 年。

“大亚湾核电站建成之后,对周边的水、空气、土壤有没有影响?员工、周边居民身体健
康状况如何?”面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5 月6 日,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马刚回应:“从专业角度上来讲,通过第三方数据监测,没有发现因为核电站造成的环境变化和生物
种群变化。

从实际来看,你看看我们周边居民罗老、董老,他们就是最好的答案。

”观众席上,社区代表罗老忍不住接上话:“我母亲一直生活在这里,今年都108 岁了,我也79 啦!”罗
老的话引来现场笑声一片。

深圳市大鹏新区管委会主任何永志用鲜活数据讲述了对核安全的真实感受:“大鹏新区长
寿的老人非常多,现在100 岁以上的老人有6 个,90 岁以上的老人非常常见。


据介绍,大亚湾核电基地6 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减
少标煤消耗约1471 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3619 万吨、二氧化硫约35 万吨、氮氧
化物约23 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近10 万公顷的森林。

长期以来,大亚湾核电基地放射性废气、废液年排放量远远低于国家排放限值,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年产生量低于设计标准。


香港环境监测站(点)的长期跟踪监测,核电站环境放射性水平与本底相比没有变化,区域内
陆地、海洋生物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核电站的建设给当地居民带来些什么影响?马刚认为,核电站与周边居民最优的相处模式,是能够给予其持续长远的贡献,“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好的方式,征地补偿款都是一次性的,
最好的帮助模式是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由于国家教育和核电工业的产业化程度所限,目前还不能让核电站周边居民来担任技术岗
位的工作,但大亚湾核电基地开发项目,却能够让周边居民参与其中。

例如员工宿舍楼,让周
边居民来包工承建。

此外,给老人院提供无线麦克风等娱乐设备,丰富其文化娱乐生活,每年
给周边学校设立奖学金,鼓励孩子上学。

每年核电基地的这两笔支出总额就达三四百万元。

此外,大亚湾核电站还为国家决策提供了支撑。

在中广核党组成员高立刚看来,大亚湾核
电站商运的20 年,也是中广核从小到大,健康成长的20 年。

目前,中广核已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的核电生产、工程建设、科技研发、核燃料供应保障体系,形成了风电、水电、
太阳能、节能产业等清洁能源产业的全国布局。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5 月5 日,中广核在
运核电机组达到10 台、总装机容量达到1050 万千瓦,占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总装机的62%;在
建机组数量14 台、总装机容量1662 万千瓦,占我国大陆在建核电总装机的52%。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在公众论坛上表示,大亚湾核电站在我国核电行业发展过
程中发挥了“先导作用、基础作用、示范作用”,为本世纪初国家决策批量化建设核电提供了
支撑。

专业化运营
2014 年是大亚湾核电站商运20 周年,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圣兵总结20 年
发展经验时称,“走专业化运营的道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是大亚湾20 年最重
要的经验之一。


早在2003 年,中广核就成立了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大亚湾核电基地6 台机组的专业化运营。

在这样的模式下,大亚湾核电站的业主公司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
澳核电站的业主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并不介入核电站的日常管理,专业化的运营满足了股东
不同的诉求。

2012 年8 月,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英文简称CNOC)正式成立,以便对大亚湾、红
沿河、宁德、阳江、防城港等核电项目实施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管理。

CNOC 脱胎于大亚湾核电基地。

2012 年底,从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分离出1300多名员工,成为中广核核电运营有
限公司的骨干力量。

CNOC 设立大修中心、生产准备中心、备件中心、培训中心等部门为中广核的核电厂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此外,核电站业主公司都拥有独立的核电运营管理团队,这些人
员编制隶属于业主单位,在日常的运营管理过程中,CNOC 向业主运营管理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提升核电站安全管理水平。

来自中广核的数据显示,核电厂实行专业化的运营管理之后,可以大幅度提升运行效率、
节约成本。

以2005 年开工的岭澳二期核电站和2010 年7 月开工的防城港核电站为例,在生
产准备阶段,前者需投入有经验的人员104 人,但进行专业化运营改造之后,后者只需投入21
人;前者里程碑项目中,提前2 项,按期2 项,滞后2 项;后者提前4 项,按期1 项,滞后0 项,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取得这样的运营业绩,专业化运营管理功不可没。

专业的运营公司将核电业主旗下各个电厂一些共性工作内容进行集约化管理,形成大修中心、备品备件中心、培训中心等主要职责部门,对集团旗下电厂进行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管理。

CNOC 成立后,首先对中广核旗下核电站运营物资进行了统一编码,涉及10 万多种物资。

“如果宁德核电站发现缺了某一个螺帽,我就可以迅速地在系统中发现大亚湾有,那么马上就可以调过去使用。

”苏圣兵说。

“实现备品备件集约化管理之后,业主花钱少了,但是抵御风险的能力没有降低。

”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军琦告诉记者,集约化管理之前,每个电厂可能需要花费7000 万美元进行备品备件储备,而现在只需要3500 万到4500 万美元。

专业化运营的另一项优势体现在电站大修方面。

CNOC 下设有大修中心,这是一支专业化的大修队伍。

大修对于核电厂极为重要,但是如果每个电厂都建立大修方面的专业队伍,同样可能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为电厂的大修频率并不高,利用率不高,且由于队伍得不到锻炼,也不利于水平提升。

实行专业化管理之后,大亚湾核电基地的大修工期由1996 年的85.93 天,下降至2012 年的21.37 天,能力因子也随之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中广核核电运营事业部还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随着中广核旗下核电厂越来越多,经验反馈愈发重要。

用绩效的方式鼓励员工发现问题立即上报进行经验反馈,以使得其他电厂能够迅速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陈军琦说,“这就是透明度,透明度不仅在于核电站对外信息公开,对内同样需要分享经验教训。


随着中广核投产核电厂日益增多,CNOC 研制了一套主要设备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可通过远程传输技术将阳江、红沿河和宁德等地的设备运转参数实时传输到处于大亚湾核电基地的监控中心,中广核经验最为丰富的专家集中于此,对设备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操作建议。

苏圣兵表示,对于核电站来说安全就是效益,没有安全其他无从谈起,而专业化的运营公司,可以通过专业化和集约化的运作方式,确保核电站的安全。

他指出,目前CNOC 实行的群厂管理刚刚起步,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和加强,但专业化管理的优势会逐步凸显,“后台的数据、编码等基础工作已经完成,集约化管理可以使电厂更加经济、高效地运转。


此外,中核和中广核正在进行接触,目的在于推进核电运营领域的合作,苏圣兵透露,已和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宁德、阳江核电站完全可以和方家山、福清核电站共享一些战略备品备件,这样大家成本都降低了,何乐而不为呢?”
专业化分工是核电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核董事长孙勤和中广核董事长贺禹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核电投资可以放开,但是出于安全考虑,运营应该交给经验丰富的专业运营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