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维生素B1 缺乏症诊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维生素B1 缺乏症诊治
作者:黎兆宗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23期
黎兆宗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池河兽医站,滁州 233240)
摘要:维生素是鸡生长发育阶段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对促进蛋鸡生长
发育有不同作用。

蛋鸡神经系统在发育中需要维生素B1,如果不能保证饲料中维生素B1的投
喂量充足,会影响到神经功能的正常发挥,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障碍。

而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会
影响到机体糖发生代谢障碍,影响到鸡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该文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蛋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断与防治过程。

关键词:蛋鸡维生素B1缺乏症;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3.093
0 引言
维生素在蛋鸡整个生长发育阶段有重要作用,是蛋鸡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元素。

在蛋
鸡生产中,如果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缺乏,会严重影响蛋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机体的正常代谢,导致蛋鸡生长发育不良,生产能力下降,畸形蛋率显著升高。

维生素B1
有利于鸡的神经系统发育,加速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蛋鸡养殖产业发展中,很多养殖户
在鸡群生长发育阶段投喂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配合饲料,使鸡体对维生素B1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饲料中的维生素B1的含量较少,进而产生了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

1 发病经过
2018年4月13日,某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场共引进蛋雏鸡6 600只,育雏阶段在鸡舍内采
用平养养殖模式,饲料自行配制,饲料原料从隔壁乡镇中收购。

另外养殖场中也没有准备充足
的青绿饲料。

鸡群生长到21日龄后,发现有部分雏鸡厌食,腿部卷屈曲,身体坐在屈曲的腿上,头部向后仰,呈观星状。

患病鸡发病初期迅速失去站立能力,最后倒地不起并表现出明显的神
经症状。

随后养殖场发病鸡的数量日趋增多,死亡率显著升高,发病第5天养殖场有1/4的雏
鸡出现临床症状,有30%左右的雏鸡死亡。

出现发病情况后,养殖户立即采用隔离消毒的措施
进行处理,但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据调查,该养殖场自行配置的饲料中不含米糠和麸皮,严重缺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

由于前几天在鱼塘捕鱼,经常向鸡群投喂小鱼小虾。

通过
对养殖场配置的饲料进行进一步检查,可以发现蛋白质,能量饲料投入严重超标,矿物质元素
维生素投入不足。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鸡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采食量逐渐下降,羽毛杂乱,双翅下垂,并出现持续
性的腹泻症状,在发病1~2天后,发病鸡就会出现神经症状,腿部软弱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强迫患病鸡行走时,身体左右摇摆,失去平衡,经常在行走几步后跌撞,向后仰,最后倒地不起,两脚朝天或侧向卧地,两脚呈游泳状划动,努力挣扎,但不能正常翻身站立。

有的患病鸡
头部扭转,或者扭向一侧,或者向天观望,或者突然跳起,在鸡舍中不断做转圈运动[1]。

表现为阵发性,发病一次比一次严重,发病间歇一次比一次短,直到全身肌肉抽搐,最终衰竭而死。

发病后,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养殖场的死亡率通常为40%~60%,危害严重时
死亡率更高。

3 病理学变化
将养殖场的病死鸡解剖后,可以发现皮肤组织存在广泛性水肿充血现象,胃肠道严重萎缩,十二指肠固有层肠腺严重扩张。

进一步组织学观察,发现胰腺外分泌细胞包浆中形成空泡。


殖器官严重萎缩,生长发育不良,睾丸比卵巢萎缩的更加明显[2]。

病死鸡的肾上腺严重肥大,母鸡比公鸡的病变更明显,皮质部的肥大程度比髓质部的更为明显。

病死鸡心脏存在轻度的萎缩,右侧心室严重扩张。

4 实验室诊断
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死鸡的病变脏器组织带回实验室后进行常规染色镜检,没有发现被
染色的致病原。

然后将病料分别接种到马丁肉汤、鲜血琼脂斜面和厌氧肉肝汤培养基中,放置
在恒温培养箱内,持续培养48 h,在几种培养基上没有出现致病菌生长。

临床上由于该种疾病
和马立克氏病的某些临床症状较相似,因此采集发病鸡的羽囊浸出液,进行琼脂扩散试验,设
置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并在2个对照组能作用的基础上,没有发现存在特异性的条带。

采集病死鸡的脾脏组织,充分研磨后,加入10倍的生理盐水制成悬浊液,经双抗处理后放置在冰箱中冷冻处理,温度控制为‐4 ℃,离心处理15 min,取上层清液0.1 mL接种到10日龄的
鸡胚尿囊腔中,接触后能发现胚胎良好的生存,接种5 d后将鸡胚冻死,取尿囊液用0.5%的鸡
红血球进行鸡新城疫红血球凝集试验,检测结果为阴性。

结合上述实验室诊断,可以排除某些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

根据养殖场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投入超标,维生素矿物质
投入不足的现状,初步判定为维生素投入缺乏。

采集发病鸡的新鲜血液,进行丙酮酸和维生素
B1含量测定,血液检测结果可以发现患病鸡的丙酮酸含量比正常值高出40~50 μg/L,而维生素B1的含量比正常值低60~75 μg/L,结合上述血液检测,结果可以判定为维生素B1缺乏症[3]。

5 治疗
确诊后立即停喂原有饲料,每公斤饲料添加维生素B1 2~4 mg。

在治疗前应该将患病鸡分
为症状较严重的患病鸡和症状较轻的患病鸡。

症状较严重的患病鸡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雏鸡每次肌肉注射1 mg,成年鸡每次肌肉注射5 mg,每天2次连续使用3 d为1个疗程。

对于临床症状较轻的患病鸡口服维生素B1片(俗称盐酸硫胺素),每只鸡口服2.5~5 mg,2次/d,连续使用3 d。

同时在鸡群饮用水中添加98%的环丙沙星粉剂,添加量为1 g/10 kg饮用水,连续饮水5 d,防止细菌感染加重消化道疾病,1周后养殖场患病鸡发病停止。

6 预防
在蛋鸡养殖中常用的谷物类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特别是禾本科类农作物的籽粒中、加工的副产品中以鸡饲用的酵母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

植物蛋白饲料中每公斤维生素B1
的含量为3~9 mg,因此理论上养殖中食粮中的维生素B1能满足家禽的生长发育所需,不需要
额外进行补充。

但在实际养殖中,饲料中维生素B1很容易遭受破坏,饲料中存在含有维生素B
的拮抗物质,进而导致维生素B1很容易被分解,最终引发蛋鸡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

因此要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科学搭配饲料。

避免饲料发霉变质,不能向鸡群投喂劣质发霉的鱼粉。


外还应该注重保持日粮,营养价值的全面性,向鸡群提供富含维生素B1的饲料。

当养殖的蛋鸡出现发病情况后,应该立即查明发病原因,注重和改善饲养管理,在日粮中增加维生素B1的添加量。

育雏阶段应该额外增加维生素B1的投喂量。

通常每1 000只鸡选择250 mL的复合维生
素B溶液混合饮用水连续饮水2 d。

或者每只鸡口服复合维生素B溶液0.2~0.3 mL,这能有效预防育雏阶段维生素B1缺乏症。

7 结束语
蛋鸡维生素B1缺乏症严重影响到蛋鸡正常生长发育以及蛋鸡的生产性能,导致养殖场的产蛋率显著下降。

如果在育雏阶段蛋鸡出现维生素B1缺乏症,将会影响到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影响到最后生产。

同时还会严重影响饲料利用率,增加养殖成本。

在今后蛋鸡养殖中,应该引导养殖户结合鸡群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调配饲料,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平衡。

参考文献
[1] 管守军.雏鸭维生素B_1缺乏症的原因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08(6):119.
[2] 张强,任建设,金学林,等.一例朱鹮维生素B_1缺乏症的诊治[J].动物医学进展,2007(12):116-117.
[3] 刘九生.鸭维生素A缺乏症的临床特点与防治[J].农村养殖技术,2004(11):28.
作者简介:黎兆宗(1971-),男,安徽定远人,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防疫与检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