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径血竭粉体对ZJHX橡胶膏透皮吸收和黏附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粒径血竭粉体对ZJHX橡胶膏透皮吸收和黏附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后不同粒径血竭粉体对ZJHX橡胶膏的经皮渗透性和黏附性的影响。

方法: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得到粒径为4,19,55 μm的血竭粉体,将其与原处方中粒径为93 μm的血竭粉体分别制备成橡胶膏剂A,B,C,D,采用Franz 扩散池法,以血竭素为考察指标比较血竭粉体粒径大小对橡胶膏剂的经皮渗透性的差异,同时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指标,比较其对ZJHX橡胶膏黏附性的影响。

结果:橡胶膏剂A,B,C,D的Qs-?t方程分别为Qs=1.369 6t+3.985 5,Qs=1.262 8t+3.738 1,Qs=1.192 3t+3.320 6,Qs=1.152 2t+2.366 1;并且A的黏附性最好。

结论:随着血竭粉体粒径的减小,血竭素的累积渗透量随之增加,有利于经皮渗透,并且黏附性更佳。

标签:血竭;超微粉碎;粒径;透皮吸收;黏附性
ZJHX 橡胶膏是由血竭、人参、当归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用于跌打损伤所致的关节肌肉肿痛、急性软组织,且疗效显著。

该处方的君药为血竭,是一种由龙血树分泌的红色树脂,其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l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有活血化瘀、止血、补血的显著功效,被称为“活血圣药”,是治疗跌打损伤外用制剂中的常用药物[1]。

此处方中血竭是以粉末入药,文献[2-3]报道药物粒径大小与透皮吸收具有相关性,所以本文旨在考察不同粒径的血竭粉体与ZJHX 橡胶膏透皮吸收和黏附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ZJHX 橡胶膏的制剂成型提供依据。

1 材料
Agilent 12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 公司);BP-211D 分析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 公司,1/10万);TP-3 透皮扩散仪(南京新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DHG-9070A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ZF-6051 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TC-10 超微粉碎机(南京龙立天目微粉体技术有限公司),Eye thch 颗粒粒径、粒型分析仪(荷兰安米德有限公司)。

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批号110739-20051,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色谱纯,TEDIA Company);超纯水。

SPF 级KM 小鼠20 只,购于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动物合格证号SCXK(沪)2008-0016。

2 方法与结果
2.1 不同粒径血竭橡胶膏剂的制备
在原处方普通粉碎得到粒径为93 μm血竭粉体基础上,将粉体进行超微粉碎后过筛,得到3个级别的血竭粉体,再采用颗粒粒径粒型分析仪测定,得出4个级别血竭粉体的平均粒径分别为4,19,55,93 μm,粒型是按视频通道,在扩大相同倍数250倍的情况下测定,其粒径粒型分布见图1,2 。

再按照橡胶膏剂的溶剂法将基质与药物以及促渗剂等混匀制成得A,B,C,D (各含血竭28.3 mg )4种规格的橡胶膏。

2.2 透皮试验
2.2.1 离体皮肤的制备取KM种小鼠(20 g左右),剃去其腹部毛发,颈椎脱臼法处死,迅速剪取其腹部皮肤,除净皮下脂肪和组织,使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放入冰箱(-20 ℃)中冷冻保存,备用。

2.2.2 体外透皮扩散装置分别取A,B,C,D,粘于面积为
3.24 cm2的小鼠离体皮肤上,排除膏药与皮肤之间的气泡,固定在垂直式Franz 扩散池上,扩散池面积为2.008 9 cm2,开动磁力搅拌器和恒温水浴,磁力搅拌转速设定为300 r·min-1,水浴温度(37±0.5)℃,接收液为生理盐水,于4,6,8,10,12,24,36,48,60 h分别定时取出接收液10 mL,同时立即补加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接受池中。

2.3 血竭素的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的选择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60∶40);检测波长440 nm;柱温40 ℃,进样量10 μL,色谱图见图3 。

2.3.2 标准曲线绘制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精密称定,加3%磷酸甲醇溶液使溶解,精密量取适量,加甲醇稀释,得到质量浓度为0.18 g·L-1的溶液,作为对照品储备溶液。

取对照品储备溶液适量,用甲醇稀释至质量浓度分别为0.09,0.072,0.06,0.018,0.009,0.007 2,0.001 8 g·L-1的对照品溶液。

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10 μL,按2.3.1项下方法测定,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质量浓度(C,g·L-1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直线回归得方程为A=16 543C-66.103(r=0.999 5),在1.8~90 mg·L-1呈良好线性关系。

2.3.3 供试品溶液制备将取出的接受液以乙醚萃取2次,每次5 mL,分取乙醚层,挥出乙醚,残渣加甲醇溶解并移至1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过0.45 μm微孔滤膜作为供试品溶液。

2.3.4 精密度试验取质量浓度为0.018 g·L-1的对照品溶液,按2.3.1项下方法连续进样5次,计算得RSD 1.6%,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3.5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每隔6 h测定1次,连续测定24 h,测定峰面积。

计算RSD 1.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2.3.6 重复性试验按2.3.3项下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再按2.3.1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得RSD
1.6%,表明本法重复性好。

2.3.7 加样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率法,取已知含量的橡胶膏剂0.25 g,精密称定,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的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溶液,并制备成供试品溶液,按2.3.1项下方法测定。

血竭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101%,RSD 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2.3.8 含量测定按2.3.1项下方法测定峰面积,计算出血竭素的浓度,按下式计算累积透过量(Qs)。

其中Cn为t时间质量浓度的测量值(mg·L-1),Ci为t时间以前质量浓度的测量值(mg·L-1),V o为接收液的总体积(20 mL),Vi为每次取样的体积(mL),A为扩散池面积(2.008 9 cm2),Qs为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μg·cm-2 )。

以血竭素为考查指标,计算累积透过量,结果见表1,其Qs-t曲线图见图4。

将累积透过量Qs对t进行回归,得透皮动力学方程及渗透速率,计算得直线方程,斜率J即为渗透速率。

结果见表2。

实验结果表明,ZJHX 橡胶膏 A 中血竭素的累积透过量最高。

2.4 黏附性试验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附录Ⅶ E 测定[4]黏附性指标,结果见表3。

根据对橡胶膏剂的黏附性指标的综合考察,确定橡胶膏剂指标的评价标准(初黏力100/3分,持黏力100/3分,剥离强度100/3分),将初黏力组、持黏力组、剥离强度组最大值看作100/3分,其他各组为其与最大值的百分比,结果见表4,
表明随着血竭粉体粒径的减小,橡胶膏剂的黏附性也改善了。

3 讨论
文章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和相关文献制定了测定样品中血竭素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乙腈-0.05%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乙腈-水(60∶40)等流动相,结果以乙腈-水(60∶40)灵敏度高,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使得实验操作相对方便简单,而且磷酸盐容易在乙腈中析出,会缩短色谱柱和仪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验采用Eye thch 颗粒粒径粒型分析仪测定血竭粉体,从而可知超微粉碎之后血竭的大小与粒型;通过透皮实验和黏附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后血竭粉体粒径越小,累积渗透量越高,所以超微粉碎技术能够促进药物的透皮渗透,这与相关文献[4]的报道是一致的;而且超粉技术对橡胶膏剂的黏附性也产生了影响,粒径越小黏附性越好。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血竭粉体的粒径越小,其有效成分血竭素越容易从橡胶基质中渗透出来,从而有利于药物的经皮渗透吸收;至于黏附性方面,众所周知,当不加药物的时候,空白基质间的黏性是最大的,当加入药物的时候,因为药物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得橡胶膏剂的黏性相对减弱了,而粉末的粒径越小,药物与基质之间接触面积就越大,从而使得作用力和黏性就越大,因此血竭粉末的粒径越小,其制成的橡胶膏黏性就越大,从而为提高制剂的黏附性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一部[S].2010:133.
[2] 李跃辉,杨瑛. 超微粉碎工艺对肿痛消巴布剂中蒲黄透皮吸收的影响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483.
[3] Ma P Y,Fu Z Y,Su Y L,et al. Modification of physicochemical and medicinal characterization of Liuwei Dihuang particles by ultrafine grinding[J]. Powder Technol,2009,1(2):194.
[4] 中国药典. 一部[S]. 2010:附录74.
Effect of dragon′s blood powder with different grain size on transdermal absorption and adhesion of ZJHX paste
HU Qin ,SUN E ,ZHANG Zhen-hai ,ZHU Jing ,JIA Xiao-bin
(1. 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2. 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Key Research Roo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livery System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28,China;
3.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drag on′s blood powder with different grain size on the transdermal permeability and adhesion of ZJHX paste. Method:Dragon′s blood powder with grain sizes of 4,19,55 μm were got by ultrafine grinding technology,and then prepared into rubber pastes A,B,C and D,together with dragon′s blood powder with grain size of 93 μm of original description. Franz diffusion cell method was adopt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in transdermal permeability of dragon′s blood powder with different grain sizes,with dracorhodin as the index,and compared their effect on the adhesion of pastes with initial adhesion,permanent adhesion and peel strength as the indexes. Result:Qs-t
equations of pastes A,B,C,D were as follows:Qs=1.369 6t+3.985 5,Qs=1.262 8t+3.738 1,Qs=1.192 3t+3.320 6,Qs=1.152 2t+2.366 1,respectively,which showed that the adhesion of A was the best good. Conclusion:With the decrease in the grain size of dragon′s blood powder,accumulative penetration of dracorhodin increases,which facilitates transdermal permeability and adhesion.
[Key words] dragon′s blood;ultrafine grinding;grain size;transdermal permeability;adhesion
doi:10.4268/cjcmm201223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