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学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中学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武汉市新洲区辛冲二中黄文川
我们现在使用的美术教材,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上下了功夫,但无可否认,新教材仍存在着某些缺憾,作为初中的美术老师,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往往受到条件的限制,比如学生没有颜料和画纸等,教学资源的匮乏常常令人灰心,这很令教师犯难。

很多内容因没有工具材料而忽略了,许多内容上起课来师生都没劲。

如何解决这种资源匮乏呢?综合罗浩老师的讲解和班上老师的发言,大致有以下个内容:
1、花草树木
以我校为例,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校园环境非常漂亮。

高树低树俯仰生姿,冬夏常青,这些都是美术教学的绝好资源。

在教学《笔墨的情趣》时,我先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几棵松树、柏树的不同形状,枝叶的生长方向以及色彩的变化,并要求他们说说对松柏的印象。

接着,出示松柏的水墨稿,让学生比较画作与实体两者的区别。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一致觉得现实中的松柏色彩更鲜艳,形象更生动,但国画中的松柏显得更有精神,意境更美。

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兴趣盎然,热情参与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由此,教师就可以明确,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树追求一种象征意义和意境的表达。

江夏区的邓华老师提到,在教学《手绘线条图像》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落叶,仔细观察树叶的纹理、脉路,用线条把它们表现出来。

这个对我们学校的美术教学同样实用。

2、石头
神家架的张文华老师提出,在学校周围的村庄里,有河畔溪流,也有历经沧桑的古桥,这些也是可以利用的美术教学资源。

在观察表现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家乡的无穷魅力。

同时,还能把各种不同造型的石头带入课堂,这不正体现了美术新课程的理念吗?同时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了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审美情趣。

3、泥土
《生动的小泥人》一课,需要学生创作小型泥人。

城市里的学生会用一大堆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来创作。

而在我校校园,泥土是最容易得到的资源。

所以,巧妙利用泥土,也能让美术课堂精彩活泼。

我先带领学生去挖泥巴,学生的参与热情极其高涨,在挖泥巴过程中,我提醒学生要选择那些有粘性的容易塑型的泥土。

再让学生把泥土一分为二,一部分泥土通过揉、拍的方式形成一个扁圆形,(人的脸形)把鼻子、眼睛用浮雕形式塑造好;另一部分泥土则用来塑造人物。

结合铅丝、竹片等有关材料,学生通过搓、捏、接、贴等方式大胆地表现人物的造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学生们的脸上分明写满了骄傲。

美术课再一次呈现出美丽生动的景象。

4、废弃物品
松滋的李传文老师和东西湖区的杨建明老师提出,弃置的饮料瓶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从瓶盖到瓶身,能安排的教学内容真不少。

可以上立体造型课,可以上商品包装设计课,还能上色彩搭配呢。

综合罗浩老师的讲述和班上老师的发言,我认识到中学美术课的课程资源是很丰富的,其实生活本身也就是一种美术资源。

美术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

生活处处有美术,关键是怎么去发现和挖掘它,美术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美术老师应该不断的去研究探讨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开放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世界,让美术丰富学生生活,让农村的美术课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美的真义,才能真正热爱美术,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