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最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共10分。
日前,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
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认为宁.剩毋缺、宁多毋少才够档次,以为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
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告诫后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的是(4分)
A。
蹿.(cuà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ínɡ)剩毋缺
B。
蹿.(cuā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 ﻩ宁.(nìnɡ)剩毋缺
C. 蹿.(cuā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ìnɡ)剩毋缺
D. 蹿.(cuà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ﻩ宁.(nínɡ)剩毋缺
的一项是(4分)
2。
文中划线词语有错别字
....
A.一掷千金ﻩﻩB. 一饱之需
C。
厉行节约ﻩD.积腋成裘
3. 材料中的保洁员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是(4分)
A.自食其力者ﻩﻩﻩB.传递理念者
C.追随时尚者ﻩﻩ D。
哗众取宠者
4.下列文学常识错误
的一项是(4分)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C。
《史记》也叫《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余年的历史。
D.《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迁和他的助手等人编纂而
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6题。
共8分.
这是一场著名的颁奖典礼,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大嘴美人”朱莉娅·罗伯茨。
这位早已经历过奥斯卡颁奖典礼等无数大场面的世界级影星,今天却紧张得一塌糊涂.伴随着杂乱无章的手势和支离破碎的语音,意味复杂的泪水涌上了朱莉娅·罗伯茨的眼睛.
的一句是(4分)
5。
以下获奖感言的表述不得体
...
A.我要衷心感谢在场的每一个人,是你们的肯定让我一步步成长到现在这个位置。
B.这次获奖,有喜悦更有感动,因为我深知,这份荣誉更应该属于我身后的团队。
C.我再次深深地体会到,机会真的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胜利永远属于强大的人。
D.在今后的舞台上,我会继续用实际行动回报每一位关注我、喜欢我、帮助我的人。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4分)
....
A.我们的“大嘴美人”只是在痛苦地挣扎着发出一些声音而已。
B.这场著名的颁奖典礼,朱莉娅·罗伯茨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
C。
这是经历过奥斯卡颁奖典礼等无数大场面的一位世界级影星。
D。
由于过度的紧张,她的手势变得杂乱无章,语音支离破碎.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
时诸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
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
从马直,盖亲军也。
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
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
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
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
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资,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
”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①,尽坑尔曹。
”军士信之,皆欲为乱。
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
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
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
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②,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
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
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
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
至午时,帝崩。
五坊人善友③,聚乐器而焚之。
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
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释】①邺:地名。
②露刃注矢:刀剑出鞘,把箭搭在弓上。
③五坊: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
善友,人名,在五坊任职。
的一项是(4分)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
A.门高其优.名也优:优伶,乐工
B.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以:凭借
C.复欲何为.乎为:做
D.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阵:阵地,战场
8. 下列对语句的解释,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4分)
...
A.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译:所以庄宗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
B.罄尔之资译:花光你们的钱财。
C.谋扼关以为拒译:打算扼守汜水关,认为可以抵挡李嗣源。
D。
踣于绛霄殿廊下译: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ﻩ
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4分)
...
A.庄宗最初提拔任用郭从谦,不仅仅因为他是伶人,也因为他曾经立有军功。
B。
当郭从谦叛乱、庄宗仓皇逃离到洛阳之时,李嗣源趁机率叛军攻打兴教门。
C.靠迎合他人往上爬的人可能得意于一时,不会得意一世,郭门高就是一例.
D.本文记述伶官郭门高败政乱国的史实,意在为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提供借鉴。
10.结合原文简要回答郭从谦鼓动军士“欲为乱"的原因.(4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夫所谓古今常理者逆顺之相形盛衰之相寻如符契之必同寒暑之必至夷狄所以取之者至逆也然其所居者亦盛矣以顺居盛犹有衰焉以逆居盛固无衰乎
(取材于辛弃疾《美芹十论·察情第四》)
12。
阅读下面这首诗及诗评,完成①-③题。
(共11分)
杂诗七首(其四)
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①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
的两项是(4分)
...
A。
诗歌一、二句用“桃李”比喻南国佳人容貌如花开般鲜妍,光彩照人。
B。
诗歌三、四句“朝游”“夕宿”进行对比,表现了主人公闲散、寂寞的生活.
C。
诗歌五、六句中“薄”的意思是轻视,“谁为”即“为谁”,宾语前置。
D. 诗歌七、八句用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主人公对人生短暂、容颜易老的无奈。
E. 这首诗通篇以美人作比,意在表现诗人恃才傲物、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性格特点。
②对下列诗评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3分)
..
诗评:清代张玉榖说:“此诗伤己之徒抱奇才,仆仆移藩,无人调护君侧,而年将老也。
通
体以佳人作比,首二自矜,中四自惜,末二自慨,音促韵长.”(《古诗赏析·卷九》)
A。
张玉榖认为诗人要表达的主旨是因为自己才美却不被看重,恐湮没于世而嗟伤。
B。
张玉榖认为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是佳人的“自矜”之情,意即为貌美而自负。
C. 张玉榖认为曹植和佳人的相似点是二者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故诗人以佳人作比.
D. 这首诗清丽自然,语短情长,含蕴丰富,意境深邃,确如张玉榖诗评所言。
③这首诗的五六句是如何体现“自惜"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13.用诗文原句填空。
(8分)
①李白、杜甫、白居易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当之无愧。
李白,始终蔑视权贵、不向权贵折腰,于是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杜甫,悲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于是他在《登高》中吟诵:“ ,。
”白居易,关心下层人民的疾苦,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于是他在《琵琶行》中悲叹:“ , !”
②“鹏程万里”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描述“鹏之徙于南冥
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
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
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见其原貌.
宋朝时,宋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而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
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东渐,留学生脱长袍马褂,换西装革履,也都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变化有密切联系。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了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也是大为有益的,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4. 下列表述不符合
文意的两项是(4分)
...
A.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可从服饰的演变中体现出来。
B.各朝各代的任一时期的服饰风格,都能透露出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
C.明代因为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
D.宋朝服饰设计取纯朴淡雅之美,是受到了当时程朱理学这一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
E.封建社会末期,留学生学习西洋文化,崇洋媚外,因而脱长袍马褂,换西装革履。
15.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或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惯束罗裙半露胸”,唐朝女子衣装开放程度令现代人也望尘莫及,这显示出唐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之高,女权得到充分尊重.
B.唐代安乐公主的百鸟裙堪称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它引领的时尚潮流致使奇禽异兽绝迹,造成一场生物界的巨大灾难.
C.从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可以看出服装对中国古人审美意识的影响,比如六朝“清瘦”的服装特征
影响了当时的清谈风尚。
D.服装设计师们只要能够抓住时尚的脉搏,跟随时代的潮流,就一定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6. 唐代前期向后期转化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审美倾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一杯茶
苏童
①之前未想到茶会与我结缘,从未想到一杯绿茶会在我的生活中显示如此重要的意味。
②小时候家境清贫,母亲每次去茶叶店买茶,买回的都是一包包廉价的茶末,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以为喝茶时就是鼓起腮帮吹一吹杯中的那层碎末的,以为茶的颜色天生就是黄色的.对于茶的所有认识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茶是一种黄色的有微苦味的水。
③喝也无妨,不喝也无妨,这么浑浑噩噩地喝了许多年的茶,有一天来了一位朋友到我处作客,坐下来就说,新茶上市了,你这儿有什么好茶?我想当然地从抽屉里取出一袋茶叶,指着标签上的价格说,这是好茶.没想到朋友喝了我的茶后面露尴尬之色。
我失望地说,这茶还不算好?朋友说,应该是好茶的,不过,你是不是把茶跟樟脑放在一起了?
④我记不得那包茶叶是否真与樟脑同处一屉了,但朋友端着茶杯欲饮又止的表情使我感到很内疚也很难忘,我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一下子被粉碎了。
我第一次认识到嗜茶者的这一常识:茶是有好坏之别的。
⑤朋友中有许多热爱品茗集茶的,其中又有江苏茶、安徽茶、龙井茶等各派之分。
我以前听他们对自己钟爱的茶大肆赞美时,常常不知所云,但后来身不由己地受了影响。
某一个安静的春夜,捧住一杯新沏的春茶,突然对于茶的美妙有了一种醍醐灌顶式的顿悟,茶的无可比拟的绿色,茶的无可比拟的香气,果然就在手边,果然就在嘴里.从此便放不下手中的一杯清茗。
⑥喝茶之事从来不是为了发幽幽思古之情,喝茶是自我款待的最简捷最容易的方式。
喝一杯好茶,领略茶中的绿色和香气,浮躁蠢动的心有时便奇异地平静下来,细细品味了竟然怀疑这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绿色仙药,它使我们在纷乱紧张的现实中放松了许多,就因为注水泡茶的一个动作,就因为举起茶杯时的一种期待,就因为杯中的那点绿色,那缕香气。
⑦喝茶之事似乎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有时透过玻璃凝望水中那些绿色的芽尖,你可以轻易地获得对水泥墙钢条窗外的山野自然的想象,想象万树萌芽,想象雨露云雾,想象日出日落时的大片大片的绿色世界.在人们日益狭窄的生活空间里,这样的精神漫游或许也算一种享受了。
⑧我后来再也没让我的茶叶染上樟脑味,许多朋友告诉我保存茶叶的方法,或入铁罐,或入冰箱,或者用牛皮纸封贮。
我每年春天都在家里为那些新摘的茶叶寻找它们的居所.它们的居所马虎不得,因为所有的绿色所有的香气都是应该悉心保护的。
17.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文章以两个“从未想到"开篇,既暗示了作者对茶的喜爱之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昔日饮茶之事。
B。
第④段中“我感到很内疚也很难忘”一句,主要表明了作者一次对不住朋友就
终生记挂在心上的特点。
C。
⑤⑥⑦三段层层递进地表明自己新的饮茶观,也写出了作者对纷乱紧张的城市生活的厌恶之情.
D. 文章尾段作者为新茶寻找居所,既与首段中的“重要的意味"相呼应,又给读者以启发
和联想。
E. 作者的饮茶观之所以发生了改变,是因为他生活空间的日益狭窄,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18。
第④段“我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一下子被粉碎了"一句中,“多年来形成的饮茶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19。
第①段中说“从未想到一杯绿茶会在我的生活中显示如此重要的意味”,这“重要的意味”指的是什么?(4分)
20。
联系全文,分析结尾句“所有的绿色所有的香气都是应该悉心保护的”的作用。
(5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
周末放学之后,校门口自成一景,请你具体描绘这一场景,并加以评价.
要求:①描写要细腻,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②内容积极,表达得体。
③不少于150字。
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