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教案-7.《儒林外史》4-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说文解字,解释课题
四、整体感知,诵读课文
五、合作探究,把握文章主旨
六、拓展延伸
七、课堂小结
八、作业
1、听相声,熟悉故事情节
2、请用一句话来概述故事情节?
3、兄弟阋墙前后的关系如何?
4、兄弟俩是怎样由狼狈为奸发展成为反目成仇的?请同学概述选文故事情节?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知识积累,解题
1、学会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把握文本结构。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并学习细节、动作等描写的作用。3、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小雅·常棣》
发音xiōng dìxì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
释义: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
学案主题:《兄弟阋墙》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考纲)相关要求
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和容纳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多元文化,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分辨精华和糟粕,作出恰当的评价。
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素养。明了,学生阅读上没有障碍,却往往忽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人物语言动作的赏析上。作为《官场现形记》中的篇章,《兄弟阋墙》不仅仅是展现兄弟间的纷争,还有对晚晴黑暗官场的揭露,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主题。
3、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过许多小说,对小说的相关知识已经有所把握,所以学生在学习 和掌握小说知识方面不存在很大问题,学生重点要通过学习本文去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1、它属于社会小说。2、它被称做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3、它有六十回。4、它为我们揭露了许多官场的“规则”。
5、它揭露了做官就意味着捞钱,做官就是不要脸,当官就把民来欺的种种丑陋行为。
学生回答
(板书课题)
通过猜一猜这种游戏的方式来激发阅读兴趣。
环节
教师活动
小练笔:漫画题
学生自分组概述故事情节
三荷包:莽撞,无赖,贪婪,无耻
何藩台:贪婪,无耻
正面描写(动作,神态,语言),侧面描写
学生合作探究概括文章主旨。
学生分小组交流习作并展示
学生齐读课堂小结
小组汇报,展示成果
通过本文的学习来了解《官场现形记》的主旨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合理想象和续写。
学生需要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描写手法来写。
5、把握并分析两个误会?
6、在这两个误会中塑造了三荷包和何藩台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7、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性格?
误会产生的浅层原因?深层原因?
讨论:你认为故事会有怎样的结局?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对狼狈为奸的兄弟因买官分赃不均而反目成仇的故事。运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刻画了一副副贪婪、自私、无耻、丑陋的“畜生”嘴脸,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深入地揭露晚清官场的黑暗和腐朽。也暗示(表达)了知识阶层对社会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失望!
学习目标
1、学会梳理、概括故事情节,把握文本结构。
2、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并学习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作用。
3、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
评价任务
1通过诵读的方法,概括故事情节,把握文本结构。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并学习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作用。
3、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认识晚清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现实。
板书设计
兄弟阋墙
两个主旨
两个误会
两种手法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