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有意对抗与全麻术毕躁动是不是一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麻术后苏醒期患者有意对抗与全麻术毕
躁动是不是一回事
【术语与解答】
临床上少数患者全麻恢复期其意识完全清醒,之所以发生“躁动”(有意对抗),是因为难以忍受各种不适感或刺激,即使轻微的不适感也不能耐受,甚至对周边环境以及对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医疗和护理产生不满和反感,甚至表现出逆反心理,因此采取对抗的行为以发泄内心的不满乃至反感。
其表现行为是越让其安静不动,该患者越要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或反抗,根本说服不听或不听劝阻。
对这种有意反抗性“躁动”患者则可采取轻微、特殊性或善意的“恐吓”的办法以及“暗示”疗法予以对待,如严厉告之再剧烈活动和挣扎其手术切口能迅速“开裂”,并“大出血”,就得重新缝合止血,甚至切口无法愈合等,该患者听后一般可立即停止“躁动”,因为该类患者头脑很清楚利弊关系,这种“恐吓”办法只能对意识完全清醒的患者使用,即其记忆和思维能力已处于麻醉手术前的正常状态。
【麻醉与实践】
笔者曾遇过多例假躁动(对抗)病例,其中一例为全麻下行胃恶性肿瘤根治术女性患者,年龄51岁、体重73kg,全麻术毕意识完全清醒后护送回病房,在病房内产生严重的“躁动”,医护人员与其家属反复劝阻均无效,为避免坠床和各种引流管(胃管、导尿管等)脱出,
由家属多人给予按压制动,此时非但无效,反而继续剧烈的反抗,期间其心率达116~133次/分、血压165~188/95~101mmHg。
笔者听说后去病房见到该患者,首先让所有按压制动的家属松手且停止按压,再采用上述“恐吓”的办法告之患者,该患者立即静止不动且非常安静,然后笔者让护士平整被褥、垫好头枕,整理好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并给予摇床,使其头高足低仰卧位,让该患者越舒适该患者越予以配合,此时心电监护仪显示心率85次/分、血压
137/82mmHg(事后其家属感到很奇怪,追问这是为什么?)。
另一例为6岁男性患儿,因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实施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该患儿在麻醉术后监护室(PACU)神志清醒拔管后则出现哭闹与“躁动”,由于患儿体胖,两名护士劝说不听且按压不住,患儿甚至谩骂医护人员,对该患儿如采取上述“恐吓”的办法往往不能奏效,若采用一种针对该患儿的逆反心理,则可起到良好效果,如告知患儿越哭闹越不能短时间内护送其回病房见爸妈,如果安静听话,5~10分钟肯定护送回病房见到爸妈,并做出保证,患儿听后则能暂时停止对抗且较为安静。
【提示与注意】
需要指出的是,在3~6岁小儿中,少数患儿全麻术毕清醒后可出现持续性哭闹,尤其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尽管全力劝说,倔强的患儿总是哭闹不止,甚至拍打父母,这并非是全麻术后躁动,而是一种术后发泄性对抗。
如性格倔强的患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前
其父母告诉孩子一些“谎话”,如手术后“嗓子”如何不痛或无不适感等,但患儿术后感觉口咽腔明显不适或吞咽时疼痛,乃至吞咽难受等,则与父母术前的“谎话”完全不符,这种有着明显个性的倔强患儿通常会采取持续性哭闹等来对抗父母的反复劝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