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拖延症的心理变化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服拖延症的心理变化分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症这个“小恶魔”悄悄地缠上了我。
无
论是工作上的任务,还是生活中的琐事,我总是习惯性地把它们往后推,仿佛时间是无穷无尽的。
这种拖延的行为,不仅让我的生活变得
混乱无序,还让我内心充满了焦虑和自责。
在工作中,我常常会接到一些重要的项目或者任务。
每次一开始,
我总是信心满满地告诉自己要尽快完成,争取做出出色的成果。
然而,当真正开始动手的时候,我却总是会被各种看似“紧急”但实则无关紧
要的事情所干扰。
比如,刷一会儿手机,看看社交媒体上的动态;或
者和同事闲聊几句,消磨一下时间。
结果,一天过去了,工作进度却
几乎为零。
等到截止日期临近,我才开始手忙脚乱地加班加点,质量
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在生活中,拖延症的影响同样严重。
比如,我一直想要学习一门新
的语言,买了相关的教材和课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不去开始。
家里
的杂物堆积如山,我明明知道应该整理一下,却总是想着“明天再说”。
甚至是锻炼身体这样对健康有益的事情,我也总是拖拖拉拉,不能坚
持下去。
这种拖延的行为,让我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越是拖延,我就越感
到焦虑和不安;而这种焦虑和不安,又让我更加无法集中精力去完成
任务,从而导致进一步的拖延。
我开始意识到,必须要做出改变,才
能摆脱这种困境。
为了克服拖延症,我首先尝试了给自己制定详细的计划。
每天把要
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列出来,然后合理分配时间。
一开始,这个方法似乎有些效果,我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但是,对于那些比较复杂或者难度较大的任务,我还是会忍不住拖延。
后来,我发现仅仅有计划是不够的,还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
我开
始尝试正视自己的恐惧和不安,不再逃避那些让我感到困难的任务。
每当我想要拖延的时候,我就会问自己:“如果现在不做,以后会更麻
烦吗?”这种自我提问的方式,让我逐渐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开始勇敢
地面对那些被我一直拖延的任务。
同时,我也学会了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的奖励机制。
每当我按时完成
一项任务,我就会允许自己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一部电影、吃
一块巧克力或者出去散步一会儿。
这种奖励机制,让我在完成任务的
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有动力去继续前进。
在克服拖延症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分解任务。
对于那些看起来庞
大而复杂的任务,我不再感到畏惧,而是把它们分解成一个个小的步骤,然后逐个完成。
比如,写一篇长篇报告,我会先确定主题和大纲,然后分别完成每个段落的内容,最后进行修改和完善。
这种分解任务
的方法,让我觉得每一个小步骤都是可以掌控的,从而降低了拖延的
可能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逐渐看到了自己的改变。
工作上,我能够
按时完成任务,并且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领导对我的工作表现越
来越满意,我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生活中,我开始定期
整理房间,保持环境的整洁;我也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身体素质越来越好。
更重要的是,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自信,不再被焦虑和自责所困扰。
回顾这段克服拖延症的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每一次战胜拖延的冲动,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和突破。
而每一次的成功,都让我更加坚信自己有能力战胜这个“小恶魔”。
如今,虽然我偶尔还是会有想要拖延的念头,但我已经能够迅速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采取行动。
我知道,拖延症可能永远都不会完全消失,但只要我能够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就能够把它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希望我的经历能够给那些还在被拖延症困扰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让我们一起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努力做出改变,迎接更加充实和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