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课程设计要求按照数据库系统开发步骤进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说明课程设计题目共6个,学生可任选一个一、设计课题名称1.仓库管理系统2.人事管理系统3.工资管理系统4.考勤管理系统5.进销存管理系统6.学籍管理系统二、课题任务描述(一)仓库管理系统1.系统需求概述近年来,改革开放使我国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市场竞争的严重挑战.虽然我国制造企业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低,导致了生产力的降低和众多企业的倒闭.随着全球范围内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加剧了企业之间在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必须从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上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以求得生存与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必须做出新的努力,寻求新的理论和技术.面临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国家必须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技术并不断创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改变着企业生产与管理的面貌,信息技术已成为改善生产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力量.近年来为了适应新的竞争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型生产方式,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精益生产方式、敏捷制造、虚拟企业等,都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得以实现的.这样,又产生了如何在生产管理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来改善管理工作的问题.众所周知,企业是通过向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而获得利润的经济组织.对工业企业而言,企业生产经过原材料购入、产品加工等环节,产生价值的转移,从而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新的产品.在这样的一个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再由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企业必然要对它的各种物资进行有计划的采购、供应、保管、组织和合理使用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通常将上述工作统称为物资管理,物资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库存控制工作.此仓库管理系统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借鉴了MRPⅡ(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的先进管理思想.其功能覆盖了物料需求和库存控制两个方面的生产经营过程以及相关的财务活动.从而为制造业管理提供了比较有效的工具.本系统实现目标如下:系统初次安装时应首先进行初始化:对系统的基本物料的名称、编号的初始化,对系统管理员的密码,以及其他系统使用人员的一些用户名、权限、密码的设定.对现有库存情况的录入工作.原材料以及产品的入库、出库、保存操作,并且能打印入库、出库单据.每月的生产计划在上月底提交,可以定义最大库存量,制定本月的采购计划.库存查询,查询应为组合条件查询(多条件查询),即实现对厂家、材料编号、入库日期/出库日期、产品名称/材料名称的复合条件查询.当某一材料当前库存量小于等于最小库存量时,应提示需订货.当库存量大于或等于最大库存量时,则不允许入库操作.月底结存:可以对本月的材料和产品的入库情况、库存(现在)情况、出库情况做出详细的报表打印,也可按条件查询打印.对于月底结存出现材料降价,应能够对上个月消耗的产品进行已存定耗,并可打印出数据.对于一个年度的物流情况,可以将数据导出一次,将其作为资料保存.对于以前的资料库文件,也可导入系统中,查看以前的物流信息.2.系统需求说明(1)功能需求1)系统初始化.本部分实现系统初次运行时库存数据的初始化以及物料最大库存量、最小库存量、物料编号等的初始化.2)物料出人库管理.本部分实现对日常的生产领料、销售提货、采购入库等工作进行管理.产生出、入库单据,改变仓库货物的库存数量,登记物品数量账.3)库存物料定期盘点.本部分工作要求调整物料库存量,做到财物相符.定期对每一种库存物料进行盘点和清查工作,并按照实际盘点数量调整物料库存数量.盘点结果产生盘点报表.4)物料采购管理.本部分要求产生采购订单.通过主生产计划,查询产品结构表和物料库存表,对所缺物料进行订货,并产生相应的采购订单.经上级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业务.5)数据检索.本部分实现对库存物料按日期、物料名称、供货单位等条件进行复合条件查询,并打印查询结果.6)系统安全管理.本部分实现对系统数据库进行备份和恢复的功能,以增加系统可靠性,并对系统用户进行权限管理,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2)性能需求.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提高运行速度,实现界面友好性、易操作性和跨平台性."仓库管理系统"应有良好的安全性,系统管理员通过"用户设置",可以建立任意多个账户并为其设置权限和密码,保证系统信息的保密性.3.系统组成(1)总体模块划分在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模块划分.(2)模块功能说明系统的各个模块功能说明如下表所示.(二)人事管理系统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必不可少地会涉及到人事管理的问题,若是使用手工管理会很烦琐.随着现代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当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正从C/S结构向B/S结构转移.但是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计算机来作为辅助工具开发C/S 结构的人事管理系统,它可以用来帮助企业完成劳动人事管理工作,至少完成3个方面的功能:新员工信息的管理、原有员工的管理以及离退休员工的信息管理等,具体的要求请参见功能要求.1.系统目标设计使企业可以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推动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走向科学化、现代化,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使管理员可以很简单地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例如新员工的加入、老员工的退休等.支持企业进行劳动人事管理及其相关方面的科学决策,如企业领导根据现有职工的数目决定招聘的人数等.2.系统功能分析根据现代企业的情况,本系统要求应能完成以下主要功能:设计友好的登录界面,完成用户身份检验.可以提供对各种窗日的外观进行设计,可以提供用户进行外观选择.企业新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修改、删除等,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姻状况、职称等.数据库信息维护,即员工各种数据信息的备份.对于转出、辞职、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按照某种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按照部门将现有员工进行分类,查看各个部门现有员工的平均年龄,根据各部门工作量的大小,较好地进行人事调度.另外可以帮助领导作出招聘新员工人数的决定.可供其他人使用帮助.3.系统设计提示根据功能分析,可将功能模块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形式.(三)工资管理系统每个企业的财务管理都是很烦琐的工作,稍有马虎就会产生很大的损失.工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工资的发放是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事务,同时工资的发放具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必须严格按照单位规定的时间完成计算和发放工作.工资具有重复性、规律性、时间性等特点,使得工资管理计算机化成为可能.计算机进行工资发放工作,不仅能够让工资核算正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工资数据库对有关工资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变得轻松.本系统基本功能是可以协助管理人员轻松完成工资的管理.1.系统目标设计实现企业的工资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可以和其他管理系统进行连接,例如人事管理系统,使企业更加高效地、科学地进行员工管理. 尽量地减少手工操作,使企业管理更加现代化.2.系统功能分析为了保证系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要有登录界面,进行用户身份的验证.用户分为不同的级别,例如管理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员工不同工种基本工资的设定:员工工种的不同,工资的标准也不同,允许管理员根据员工的现任职务设定员工的基本工资.包括每个员工的姓名、性别、年龄、工龄、职务及其所在的部门等资料的录入来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以及对现有工作人的基本信息的录入工作.可以对员工的工资项目进行初始化的设置(包括个人所得税、上月工资零头、本月工资零头、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独子费、津贴补贴、离退费、交通费、电话费补贴.书报费补贴等人对系统管理员的密钥,以及其他系统使用人员的一些信息,例如用户名、权限、密钥的设定. 加班津贴的管理,根据加班的时间和类别给予不同的加班津贴.根据月工资生成公式,按照员工的考勤情况和工作表现,生成员工工资.人员查询操作包括按单个员工信息查询、按部门查询和按工资查询等.员工年终奖金的生成.单位工资报表的生成.可以按照在每个月的每个固定时间生成该单位全体员工的月工资.对于月工资,能够实现按照员工、部门、年、月进行统计分析,产生相应的报表,并可以打印输出此报表.工资的发放,要求能够实现银行打卡的功能.工资转账的功能,包括转账设置、工资转账、工资凭证查询、结转下月的功能.要提供工资管理系统的帮助文件.3.系统设计提示根据功能分析,可将功能模块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形式.(四)考勤管理系统为了配合人事管理系统和工资管理系统的使用,充分地记录员工的出勤情况,以便得出最准确的工资数目,可以开发考勤管理系统.进行出勤情况统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缺勤情况的类别.此系统其主要功能有出勤情况的输入(可以使用考勤机)、考勤情况的定期统计,数据库数据维护等功能.1.系统目标设计实现企业员工出勤情况的详细的、系统的管理.可以很好地与其他系统配合,例如人事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等.使得企业员工的管理更加现代化、科学化、自动化,并可以很好地督促企业员工更好地为企业谋福利.可以使用考勤机,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现代化.2.系统功能分析员工考勤系统能够和考勤机相连,可以把数据导入数据库中,从而完成自动、高效、科学的考勤信息的输入.可以完成员工考勤信息的手工输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可以设定缺勤的类型,如病假、事假等.可以进行考勤情况统计,例如月终、年终统计,生成统计报表并将统计结果打印出来.可以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例如数据备份.要有相应的帮助文件.(五)进销存管理系统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不但要有好的产品,同时也要有好的销售服务,例如及时为用户提供产品等.要做到这样,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库存掌握得很清楚.本系统可以帮助生产者很好地管理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1.系统目标设计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得到下面的系统目标:产销衔接.能够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特别是一些半成品和热销产品的库存量和生产能力.加强企业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库存管理.能够清楚地看到企业库存中的产品数量、存放地点等信息.对于库存过多和过少的产品进行报警.订单管理.对于订单能够实现计算机连网输入、查询、跟踪和确认.订单可以根据多个方面进行汇总分析.客户管理.能够对企业的顾客有一个清楚地了解,通过客户管理部分保持和客户的良好关系.能够根据客户查询客户订单完成情况.发货计划.根据客户订单的要求和企业现有的库存制定发货数量、发货顺序等计划,形成货物销售单.生产计划.根据客户订单的统计和企业现有库存,制定企业的生产计划.2. 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例中的进销存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较多,具体有如下几方面.(1)产销衔接完成生产的产品或进购的产品人库的操作与已经销售的产品出库的操作,包括产品信息的输人、删除、修改等.完成新类型产品信息入库,已有类型产品信息项目的更改等.可通过读取现有产品信息文件建立库存信息库.(2)产品库存管理主要是针对产品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如下:数据备份:用于数据库中各个表格记录的备份,即当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错误时,可以很快地又进行使用.数据清除:用于将数据库中各个表格内的数据全部清除掉,以便从其他地方再次导入新的数据. 数据导入:可以将备份的数据导入到相应的数据库表格中,也可以将利用其他方式获得的数据导入,例如,一些使用文本文件保存的数据等.(3)订单管理订单维护功能:包括订单信息的输入、修改、删除等操作.订单查询功能:根据特定的条件来查询订单的内容,例如,可以根据订单号、客户号等信息进行查询,可以显示或打印订单信息.订单提醒功能:显示当前时间内还没有完成的订单数及其详细信息.(4)客户管理将所有客户的信息进行保存,以便和客户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客户信息可以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可以根据特定条件进行查询,显示查询结果,并可以进行打印输出.(5)发货管理输入发货计划窗口:可以将新的发货计划输人到数据库中,并提供修改和删除信息等操作.设计发货计划窗口:用来显示产品的现有量、尚未完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确定有哪些订单可以发出去了.(6)生产计划管理允许将新制定的计划添加到计划库中,并可以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作.可以查找如今已经完成的计划、正在进行的计划和尚未执行的计划数目,以及详细内容.使用上述的多个功能,可以满足企业高效管理的需求.(六)学籍管理系统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大增加了学校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这里的学籍管理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学生每学期成绩的管理等.我们可以通过学籍管理系统,将学籍管理工作变为一种趣事.1.系统目标设计使得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很容易地完成新生信息的输入、老生信息的备份、毕业学生的信息可以很容易地保存.当学生需要查询成绩时,可以很简单地将其需要的信息从数据库中查找出来并可以打印查询结果.随着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网络在线查询功能,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2.系统功能要求(1)学生基本信息系统能够完成新、老生信息的输人、修改、插人、删除等工作.可以按照特定的信息进行查找,并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排序.可以对老生的信息进行备份,以便日后查询.可以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打印输出.提供详细的帮助文件和系统维护功能.(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此部分的功能如下:学生成绩的输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成绩的综合统计功能,包括学生成绩按照不同条件进行排名.管理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排序条件,并可以将排序结果进行打印输出.计算各班的总分和平均分,并按照平均分将各班成绩进行排序.统计不及格考生的信息,根据条件确定是重修还是补考.学生奖励统计,自动生成每班获得奖学金的同学的信息,并可以将奖学金分成不同的等级,以及所得奖学金的数目.本系统可以在单机上运行,也可以应用在网络上供在线查询成绩和其他一些学生的信息(此功能选做人提供给学生进行查询的系统和提供给教务处使用的系统,在不同用户使用时,应该会有不同的使用权限.提供详细的帮助文件.3.设计提示要有用户登录验证界面,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由于数据库内的信息会很多,注意数据库表格设计,使得学生查询基本信息或学习成绩时使用时间较短.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图如图所示.三、设计要求按照数据库系统开发步骤进行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四、成绩考核考勤20% 设计成果60%(其中存储过程30%) 答辩20%五、时间安排见下表,其中上机时间待定星期上午下午晚上17.1 讲课阅读分析任务书制订设计计划17.2-3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17.4-5 概念结构设计准备文挡18.1-3 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18.4-5 写文挡答辩交设计报告书六、设计报告内容每个阶段的设计文档按照附件要求进行书写.附件1:学号:2006— 2007 学年第一学期《XXX》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成绩: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年月日设计题目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如果有细节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设计题目用黑体一号字,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报告正文一律使用A4打印纸计算机打印或手写,页眉上标明"重庆科技学院《XXX》课程设计报告"字样.页面设置上边距2.5cm,下边距2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左装订),固定行距22磅.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页眉和页脚用宋体小五号字并居中.1 设计内容(第一级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1.1xxx(第二级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1.1.1xxx(第三级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1.1.1.1xxx(第四级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字)2 设计目的与要求3 设计环境或器材、原理与说明4 设计过程(步骤)或程序代码5 设计结果与分析6 设计体会与建议7 参考文献(注:指导教师评语和成绩所在表格另起一页)指导教师评语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编号:40406051课程类型:必修学时:1周学分:1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编制人:数据库原理课程组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案环节之一,是《数据库原理》课程的辅助教案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案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经管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做一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输入、输出、设计环境、目标和方法。
熟练掌握两个主要环节——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熟练的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和维护。
集中安排1周进行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一般2~3人为一组,组内自由分工协作。
教师讲解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以及布置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需求描述,进行实际调研,提出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建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约束、视图、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等数据库对象,生成创建数据库的脚本,提出物理设计的文档,最后应用某种宿主语言完成主要功能设计和实现。
要求如下:1、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4、课程设计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作者:————————————————————————————————日期: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编号:40406051课程类型:必修学时:1周学分:1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编制人:数据库原理课程组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数据库原理》课程的辅助教学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做一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输入、输出、设计环境、目标和方法。
熟练掌握两个主要环节——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熟练的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和维护。
集中安排1周进行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一般2~3人为一组,组内自由分工协作。
教师讲解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以及布置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需求描述,进行实际调研,提出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建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约束、视图、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等数据库对象,生成创建数据库的脚本,提出物理设计的文档,最后应用某种宿主语言完成主要功能设计和实现。
要求如下:1、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4、课程设计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通用)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通⽤)《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学时:⼀周适⽤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的这门课是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在学习数据库原理B后,为培养更好的解决问题和实际动⼿能⼒⽽设置的实践环节。
通过这个环节,使学⽣拥有能够应⽤数据库原理对数据库系统进⾏设计的能⼒。
为后继课程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实验要求设计⼀个基于数据库的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和前台⽤户终端的设计,具体题⽬四年不重复,要求:1.准备⼯作:在课外安装相关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开发⼯具软件,并根据参考书熟悉DBMS 的功能、结构,为后期综合实验打好基础。
2.概念模型的设计:根据题⽬要求,列出实体集,并应⽤E-R图描述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3.逻辑模型的设计:根据已建⽴好的E-R图选⽤关系模型设计关系表,包括设计关系表的属性、主码等,要求关系表中的属性名必须使⽤英⽂,呈现给⽤户的视图时显⽰中⽂。
4.完整性设计: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户⾃定义完整性的设计;⽐如年龄的范围、考试成绩的范围、职务的范围等。
并设计多表间的联系,⽐如学⽣表和成绩表,要求根据E-R图的设计设计关系表的外码,并举例说明。
5.规范化设计:使⽤范式理论证明你所设计的关系⾄少属于3NF,写出证明过程;否则进⾏模式分解,直到该关系满⾜三范式,并写出分解过程;6.SQL语⾔的考察:使⽤DBMS所⽀持的SQL语⾔完成关系表的建⽴,数据的插⼊、修改和更新等功能,着种考查关系表的查询(单表查询、多表查询和组合查询等,跟关系代数⼀起考查);7.图形化⽤户界⾯的设计:完成题⽬所要求的各种功能,并⽤菜单或者⼯具栏的形式组织各种功能(如数据的录⼊、查询、更新维护等);8.权限管理的设计:所设计的系统应该有⼀定的权限管理,不同的⽤户登陆完成功能是不⼀样的,对数据表的权限也不同。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ACCESS)

可维护性
系统是否易于维护 和升级。
考核方法
课堂表现
考查学生出勤率、课堂参与度、讨论积 极性等。
系统演示与答辩
要求学生现场演示其设计的系统,并 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
课程设计报告
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详细的课程设计报 告,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 过程、测试结果等。
小组互评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促进团队 合作和交流。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ACCESS)
2024-01-09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ACCESS数据库基础知识 • 数据库设计 • 数据库实现 •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 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 课程设计评价标准与考核方法
01
课程设计概述
目的与意义
01
培养学生掌握数据库基本原理和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 方法,具备数据库设计、实现和维护的能力。
设计备份与恢复策略
制定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策略,确保 数据安全可靠。
04
数据库实现
创建数据库
确定数据库需求
明确数据库需要存储哪些数据,以及 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
设计数据库结构
根据需求设计数据库中的表、字段、 索引、关系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 系统,如Access、MySQL、SQL Server等。
设置控件属性
设置每个控件的属性,如名称、数据源、控 件类型、样式等。
编写事件处理程序
为窗体及其控件编写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 以实现用户交互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创建报表
设计报表布局
确定报表的布局和风格,以及需要包含的数据和元素。
创建报表
使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并定义数据源和报表字段。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概论课程设计指导一、课程设计目的《数据库原理概论》课程设计是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要求的重要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其目的在于:配合《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巩固和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数据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以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以VB 6.0 、VC6.0或其它开发工具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
学生2人1组,自愿组合,每人独立完成系统中的一个模块,每组从以下课题中选择一个或自拟课题,完成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
(1)图书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通用工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报刊订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医药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电话计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6)宾馆客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7)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8)车站售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9)汽车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0)仓储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1)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选修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三、课程设计主要内容(1)图书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调查一个书店的图书销售业务,设计的图书销售系统主要包括进货、退货、统计、销售、查询功能。
①进货:根据某种书籍的库存量及销售情况确定进货数量,根据供应商报价选择供应商。
输出一份进货单并自动修改库存量,把本次进货的信息添加到进货库中。
②退货:顾客把已买的书籍退还给书店。
输出一份退货单并自动修改库存量,把本次退货的信息添加到退货库中。
③统计:根据销售情况输出统计的报表。
一般内容为每月的销售总额、销售总量及排行榜等信息。
④销售:输入顾客要买书籍的信息,自动显示此书的库存量,如果可以销售,打印销售单并修改库存,同时把此次销售的有关信息添加到日销售库中。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据库原理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熟悉数据库的设计和操作,掌握SQL语言等数据库操作技能。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数据模型、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SQL语言等。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库的设计方法,能够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培养对数据库技术的兴趣,认识到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操作技能。
具体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数据、数据库、数据模型等;数据库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如表、视图、索引等;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如增删改查、事务管理等;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如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实验法用于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将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实验设备用于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充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试主要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平时表现评估将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占总评的20%。
作业评估将通过布置练习题和项目任务进行,占总评的30%。
考试评估将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评估方式将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实验的地位、作用《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设计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本实验开设对象为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先导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至少一种,最好已学习了《软件工程》或《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M1S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能力的实践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软件开发方面核心实践课程。
本课程在内容方面着重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对所开发的MIS系统的用户需求获取与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开发技能的训练。
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
四、题目的有关说明M1S系统的开发,最重要的环节是需求分析,即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工程,弄清一个MIS系统要“做什么”绝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核心问题,这也是软件工程理论专门将需求分析阶段上升为需求工程的根本原因。
本实践课考虑到学生通过现场调研、用户走访的方式来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对于一部分题目不够现实,有些题目的专业知识背景也非短时间能解决,因此在鼓励学生尽量通过实际用户调研获取用户需求的同时,对部分题目给出一个概要的用户需求,特别建议对于没有实际调研的题目,学生要尽量站在最终用户的角度去设想用户需求,从一个尽可能翔实的用户需求出发,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然后再进行系统设计等。
有关用户需求部分,也建议学生进行充分的相互讨论,包括与指导教师的讨论等。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吴岩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系二零一二年《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是为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而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课程。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对于巩固数据库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必要。
本课程分为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和系统集成调试四个阶段进行。
数据库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1)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2)通过设计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巩固所学基本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系统概述(1)开发目的和背景:此部分阐述系统开发的意义,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2)开发环境和技术:阐述系统开发所用工具。
2、系统分析(1)通过社会调查,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弄清楚系统所涉及的业务流程。
(2)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弄清楚系统的数据流程,画出数据流程图。
3、数据库设计(1)概念结构设计:画出E_R图。
(2)逻辑结构设计:E_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
(3)表的设计:设计具体的表格。
整体上完成数据库创建工作,实现系统数据的数据录入,保证数据安全性、数据完整性等功能。
4、应用程序设计(1)进行应用程序的设计、编程、实现友好的用户界面。
(2)实现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能够通过用户界面完成对数据库的各项操作。
5、系统集成调试阶段对系统的各个应用程序进行集成和调试,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改善系统功能。
三、主要实践环境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Windows XP/Win7。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2000/2005标准版、开发版或企业版。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为VB、VC、Delphi、Java、Jsp、Asp等。
四、设计方式与基本要求(1)设计1人1组,可在选题表中选择一个课题(由每班班长和学习委员把关,每个题目的选择组数不能超过5个),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题目。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一、设计名称:设计一个关系数据库应用系统。
二、设计的班级软件工程三、设计条件:(由实验室提供)1、硬件:PC机,档次不低于CPU为PIII667,内存大于等于256M,40G硬盘,其它硬件与此相配套。
2、软件: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或Windows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2005、主语言为VB6.0、Delphi6.0或VC++6.0等等。
四、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步骤。
五、设计课题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二、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设计三、图书管理系统。
设计四、设备管理系统。
设计五、排课管理系统。
设计六、工资管理系统。
设计七、其它的自选系统。
六、总的要求1、每位同学或不多于2位同学为一组(自由组合),每组独立完成一个设计。
2、需提交的材料:(1)电子版:设计文档、课程设计说明书、程序清单;(2)打印稿:课程设计说明书。
3、设计文档包括:任务书、系统功能介绍、数据流程图、数据词典(包括说明)、E_R图、表结构、各个功能模块的介绍。
4、每个系统的基本功能至少有:查询、修改、增加、删除以及简单的安全管理。
七、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
(1)、任务:明确用户的需求。
(2)、结果: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一本数据词典、一组小说明、补充材料。
2、概念结构设计。
(1)、任务:将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结构)。
(2)、结果:系统的E_R图。
3、逻辑结构设计。
(1)、任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逻辑结构(即E_R图转换为一组关系)。
(2)、结果:一组基本关系(指出每个关系属于第几范式)和一组用户视图。
4、物理设计。
(1)、任务:选定一种物理结构。
(2)、结果:一组索引文件和系统配置信息。
5、数据库实施。
(1)、任务:定义数据库结构、组织数据入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数据库试运行。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0070725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课程代码:02113008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3 学时:2周2.课程性质:实践教学3.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教育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数据结构6.教材与参考书目:王珊萨师煊编著《数据库系统概论》7.考核方式:设计答辩二、课程教学目的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课程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实践课。
其主要目的是: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库原理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计算机应用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用所学的数据库原理知识设计计算机课题的思想和方法。
3、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课题的全部内容,包括:⑴通过调查研究和上机实习,收集和调查有关技术资料。
⑵掌握设计课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⑶根据课题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调试。
三、课程内容、时间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1、选题原则课程设计可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达到某一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扎实的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进行选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1、必须符合计算机科学专业课程训练的要求。
2、在满足课程训练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一些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课题。
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和拓展知识面。
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设计、工程量,以保证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
5、课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2、课程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或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数据库相关的题目。
题目至少要包括后台数据库和前台应用程序两部分。
数据库中应该含有多张表,表与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联系。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系: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目录所在院系: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1)适合专业:计算机信息相关专业 (1)撰写人(签名):王步钰 (1)实验一认识DBMS(2课时) (3)实验二数据定义(2课时) (5)实验三数据检索(4课时) (7)实验四数据操作和视图(2课时) (9)实验五使用ERWIN4.0完成ER图设计(2课时) (10)实验六 SQL Server数据库编程应用(4课时) (12)实验七存储过程和触发器(选学) (14)实验八作业、调度和报警系统(选学) (15)实验一认识DBMS(2课时)SQL Server 2000基础一、实验目的1.掌握SQLServer2000产品特点及其安装部署方法,了解SQL Server系统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及其各自功能。
2.了解SQL Server2000组、数据库、数据转换服务、管理、复制、安全性、支持服务及元数据服务。
3.掌握SQLServer2000下创建简单的数据库、表的方法。
二、实验准备1.了解SQL Server 2000组;2.了解SQL Server 2000 四个系统数据库及其作用;3.了解SQL Server2000数据转化服务、管理、复制、安全性;4.了解SQL Server支持服务和元数据服务。
三、试验平台1.操作系统1)Windows XP/Vista/Win72)Windows Server 2000/2003/20082.数据库管理系统1)SQL Server2000/2005/2008四、实验内容1.根据安装文件说明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2.学会启动/停止MS SQL Server服务。
3.初步了解RDBMS的安全性,完成数据库的登录和登出。
4.查看SQL Server自带的四个系统数据库和两个示例数据库。
5.在“企业管理器”中创建名为student_course数据库。
6.在数据库student_course中创建基本表: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学生选课表(sc)。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主要包、目的1. 掌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组织和实施。
2.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编程技术, 并能独立完成一般小系统的程序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
3. 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 并能求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任务(任选其一或自拟题目)A. 教学管理系统1) 信息需求:(1) 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学成绩、所 在系号。
(2) 教职工信息: 职工号、 姓名、性别、出身年月、 所在系号、 职称、专业及教学方向。
(3) 系的基本信息:系号、系名称、系的简介。
(4) 课程信息: 课程号、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号、 学时、学分 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考试时间。
(5) 成绩信息:学号、课程号、平时成绩、考试成绩、总评成 绩。
2) 处理需求:(1)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新生信息录入。
学生信息修改:按学号查询出某学生的信息并做信息修改。
** 学生转学(转入和转出) ,学生毕业等。
毕业和转学的学生有关信息存储到历史库中(2) 系基本信息管理:系的基本信息输入、修改、删除(3) 课程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的输入、修改、删除(4) 教职工信息管理:教职工信息的输入、修改、删除(5) 选课管理:每学期所选课程的学分不能超过15 分。
学生可以同时选修一门或多门课程。
可以同时为多个学生选修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
删除和修改选课信息。
(6) 成绩管理按课程输入和修改成绩。
按学生输入和修改成绩。
(7) 信息查询按学号、姓名、系号查询学生基本信息。
按职工号、姓名、系号查询教职工基本信息。
按系号、系名称查询系的基本信息。
按课程号、课程名称、上课教师姓名查询课程基本信息。
按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号、课程名称、上课教师姓名、系号查询学生成绩,内容包括课程基本情况。
若查询涉及多门课程,则按课程分组。
每门课程按总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给出选修该门课程的所有学生的成绩(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总评成绩)B. 简单进销存管理系统为中小企业设计一个简单进销存管理系统,功能范围包括:进货管理、销货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以及统计报表查询功能。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009)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设目的通过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所学相关课程(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知识的综合运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设要求1、分组将全班按人数分组, 原则上每组不超过5人, 推选出一个组长负责。
2、选题每个组选一个题目(系统), 每个人完成该题目中的一个子系统, 最后将所有子系统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环境(1) 机房在规定的时间内, 必须在指定的机房进行课程设计(如: 实验中心机房) 。
(2) 硬件要求提供具有网络功能的PC机。
(3) 软件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等;语言: 任选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 VB, VC, C#.net, 等);工具: 文字处理—WORD, 表格处理—EXCEL, 图形处理--Microsoft Visio,系统设计—UML,数据库设计PowerDesigner 或ERWin, 数据连接— ODBC等,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
三、课设内容下面给出10个管理信息系统, 每组从中选择一个完成。
1、教学管理系统建库:1个----教学管理数据库。
建表:3个----教师表(T表)、学生表(S表)、课程表(SC表)。
编程:5个----输入、修改、查询、计算、输出等五个子系统。
要求:(1)每组5个人,每人完成一个子系统,每人都要建立库及全部表;(2)每人写出各自的课程设计报告;(3)程序用选定的语言编写,必须上交上机调试通过的源程序。
2、商品进、销、存系统建库:1个----商品管理数据库。
建表:3个----进货表、库存表、销售表。
编程:5个----输入、修改、查询、统计、输出等五个子系统。
要求:(1)每组5个人,每人完成一个子系统,每人都要建立库及全部表;(2)每人写出各自的课程设计报告;(3)用选定的语言编写程序,且上交上机调试通过的源程序。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14计算机_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016.41 课程设计目标及要求“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是“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课程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课程。
该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数据库原理知识及相关数据库技术,以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对某一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分析和设计。
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插入、删除、查询、更新等基本功能。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提高数据库开发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对应用系统功能进行分析,描述应用系统开发的背景、拟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
画出该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2)对数据库进行概念结构设计。
(3)对数据库进行逻辑结构设计。
根据E-R图内容,把实体、实体的联系按照相应的方法转化为关系(注意1:1联系、1:n联系,m:n联系的转换方法)。
并对关系进行范式分析,说明其满足第几范式。
(4)创建数据库。
对数据库的容量大小,创建位置等信息进行说明,利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5)进行数据库表的设计。
分别采用图形工具、SQL语句的方法进行表的设计,注意表中属性的数据类型设置要合理。
(6)进行数据完整性设计。
分别采用图形工具、SQL语句的方法进行各种约束的创建。
(7)进行索引的设计。
(8)进行数据操纵、数据查询。
采用SQL语句完成数据表结构的更新,数据的插入、删除、更新、查询等操作。
(9)创建视图。
采用SQL语句完成视图的创建。
(10)创建存储过程和触发器。
采用SQL语句创建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完成特定的功能。
3 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及格式3.1 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课程设计报告按以下内容顺序进行书写:目录(word自动生成)1 系统开发概述(一级标题)1.1 系统开发背景(二级标题)描述应用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及意义。
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二级标题)描述系统功能,先用文字介绍,再配以系统功能结构图进行说明。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资料

数据库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教学目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数据库原理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最多三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既要有相互合作的精神,又要分工明确。
每个学生都必须充分了解整个设计的全过程。
从开始的系统需求分析到最后的软件测试,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设计文档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书写。
具体要求有:(1)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2)软件界面要友好、安全性高。
(3)软件要易于维护、方便升级。
(4)编程语言可由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但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该语言较熟悉。
避免把学习语言的时间放在设计期间。
(5)参考使用的语言有:Delphi 、TSQL。
(6)每人提交一个课程设计报告和可行的应用软件(课程设计报告格式参照附件)。
三、参考题目(不限于以下题目)题目一学生学籍管理系统1、实验内容:(1)主要的数据表学生基本情况数据表,学生成绩数据表,课程表等等。
(2)主要功能模块1)实现学生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对学生基本信息提供灵活的查询方式。
3)完成一个班级的学期选课功能。
4)实现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5)能方便的对学生的个学期成绩进行查询。
6)具有成绩统计、排名等功能。
7)具有留级、休学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功能。
8)能输出常用的各种报表。
9)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2、实验要求:(1)学生成绩表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年级的教学计划的变化情况。
(2)对于新生班级,应该首先进行基本情况录入、选课、然后才能进行成绩录入。
题目二图书管理系统1、实验内容:(1)主要的数据表图书基本信息表,借书卡信息表,借阅信息表,图书分类信息表等等。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数据库原理课程组2013年12月2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数据库原理》课程的辅助教学课程。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容做一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使学生掌握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输入、输出、设计环境、目标和方法。
熟练掌握两个主要环节——概念结构设计与逻辑结构设计;熟练的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的建立、应用和维护。
集中安排1周进行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一般2~3人为一组,组自由分工协作。
教师讲解数据库的设计方法以及布置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需求描述,进行实际调研,提出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建立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约束、视图、触发器和存储过程等数据库对象,生成创建数据库的脚本,提出物理设计的文档,最后应用某种宿主语言完成主要功能设计和实现。
要求如下:1、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培养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4、设计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其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5、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程设计。
6、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但要保持联系畅通,密切合作,培养良好的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课程设计选题的原则课程设计题目以选用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业务模型为宜,要求通过本实践性教学环节,能较好地巩固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等主要相关知识点,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概念模型,并应用现有的工具完成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适合专业:通信工程指导老师:龙巧云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5年5月15日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
一、设计名称:
设计一个关系数据库及应用系统。
二、设计的班级
通信工程1301-1303
三、设计条件:(由实验室提供)
1、硬件:PC机,档次不低于CPU为PIII667,内存大于等于256M,40G硬盘,其它硬
件与此相配套。
2、软件:操作系统为WindowsXP,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 Server2008/201
3、主语言为
ASP、JSP、VB6.0、Delphi6.0或VC++6.0等等。
3、机器数量:每次设计不少于50台。
四、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步骤。
五、设计课题
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二、人事档案管理系统。
设计三、图书管理系统。
设计四、设备管理系统。
设计五、工资管理系统。
设计六、超市管理系统。
设计七、销售信息管理系统
设计八、其它的自选系统。
六、总的要求
1、题目可自由选择,但必须独立完成,不能抄袭。
所做系统的规模不能太小,需提交的
材料: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打印稿及电子稿,说明书符合格式要求。
2、每个系统的基本功能至少有:查询、修改、增加、删除以及简单的安全管理。
七、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
(1)、任务:明确用户的需求。
(2)、结果:一套分层的数据流图、一本数据词典、一组小说明、补充材料。
2、概念结构设计。
(1)、任务:将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即概念结构)。
(2)、结果:系统的E_R图。
3、逻辑结构设计。
(1)、任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逻辑结构(即E_R图转换为一组关系)。
(2)、结果:一组基本关系(指出每个关系属于第几范式)和一组用户视图。
4、物理设计。
(1)、任务:选定一种物理结构。
(2)、结果:一组索引文件和系统配置信息。
5、数据库实施。
(1)、任务:定义数据库结构、组织数据入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数据库试运行。
(2)、结果:符合要求的、可以投入运行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八、设计时间
十二周~十五周,其中14、15周为集中上机时间(具体时间见上机安排表),14、15周末按班级分别进行课程设计答辩(答辩不合格的同学的课程设计成绩为不及格)。
每组最迟在18周星期二之前把设计结果交上来,否则课程设计成绩为0分(每位同学的设计报告应规范,内容完整并且不能有重大错误)。
九、上交结果
设计结果使用Winrar软件压缩成一个文件。
设计结果首先放在两个文件夹中,然后把这两个文件夹压缩成一个文件。
两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设计说明书、程序代码。
这两个文件夹分别存放设计说明书(使用word排版)、应用程序代码。
压缩文件命名为:班级_学号_课题名.rar。
比如:计网09/1班,则其压缩文件为:计网091_20001001_张三_学生信息管理系统.RAR。
展开此压缩文件,则有两个文件夹:
(1)\设计说明书
说明:设计说明书每位同学一个,文件命名方式为:班级_学号_姓名-课题名.doc
(2)\程序代码
说明:每程序代码(所有源代码,数据库和最终的可执行文件)。
电子稿及打印稿在指定的时间内交给指导老师。
十、访问数据库说明
使用VB的ADO控件访问Sql Server2000数据库示例:
(1)定义连接变量
Public DBTempConn As New ADODB.Connection '临时连接数据库用
Public ConnectionDB110 As String '数据库连接
(2)定义连接字符串
ConnectionDB110 = "Provider=SQLOLEDB.1;Password=HTDB;Persist Security Info=True; User ID=DB110;Initial Catalog=DB110;Data Source=" & DBHostIP ‘DBHostIP是数据库服务器地址。
(3)连接数据库(Adodc1是ADO控件)
Adodc1.ConnectionString = ConnectionDB110
Adodc1.RecordSource = "select * from MyDBTable"
Adodc1.Refresh
(4)数据操作
SortStr = " CallTime Desc,HappenDate Asc,CName Asc"
Adodc1.Recordset.Sort = SortStr '排序
Adodc1.Recordset.RecordCount '纪录数
Adodc1.Recordset.MoveNext
Adodc1.Recordset.Delete
'Adodc1.Recordset.Update
With Ado1.Recordset
.Fields(0) = Text1(0)
.Fields(1) = Text1(1)
.Fields(2) = Text1(2)
.Update
End With
With Adodc1.Recordset
.AddNew
.Fields(0) = Text1(0)
.Fields(1) = Text1(1)
.Fields(2) = Text1(2)
.Update
End With
(5)动态执行SQL语句sqlstring:
DBTempConn.ConnectionString = ConnectionDB110
DBTempConn.Open
sqlstring = "Insert Into RecvPForm V alues('...','...','...')"
DBTempConn.Execute (sqlstring)
DBTempConn.Close
十一、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见另外说明书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