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九年级政治第一学期阶段测试题 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政治阶段测试题
满分: 50分,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 下表反映了我市杨明一家出行方式的变化
1983年 1993年 2003年 2013年 步行
骑自行车
骑摩托车
乘小轿车
①我市经济的发展 ②我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③全面小康的实现 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2.右图漫画《感受不同》反映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什么问题 A .人口过多 B .资源短缺 C .环境恶化 D .贫富差距过大
3.“世界是一棵树,人是它的果实。

”这一谚语告诉我们
①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②作为个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③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④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的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A. ②③
B. ①③
C.①④
D.②④
4.下面对青少年学生关注时事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了解社会,了解世界 ,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B.增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C.避免违法犯罪
D.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
5.在赛场上,中国学生因为没有给外国小朋友准备礼物,尴尬之下只能以人民币回赠;在餐桌上,中国孩子热烈讨论,谈笑风生,外国孩子却在安静就餐……,这是在英国坎特伯雷举行的2012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出现的真实场景。

同学们对此场景有不同认识,你认为 ①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不文明、缺乏公德的表现 ②在国际交往场所,是否文明礼貌会反映个人修养


名 姓

………………………………………………… ………
………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线


③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要尊重差异、保持特色
④在国际交往场所,是否文明礼貌会影响国家形象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3年暑假的徐州街头,时常可见徐州文明交通志愿者在行动。

他们在执勤交警的指导下,对交通违章行为进行劝阻,为行人提供交通指引和咨询,成了道路上最美丽的风景。

在这一行动中,你应感悟到亲近社会的重要表现是
A.感受社会变化 B.关心社会发展 C.不做“看客” D.自觉服务社会
7.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正式揭晓,航空英模罗阳、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获奖。

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震撼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B.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C.必须放弃个人利益,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只有作出重大贡献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理想
8.人类社会总是不断进步发展的,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即使阳光普照,鲜花满地,也会有阴暗和毒草。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
A.不能认清是非,只能随波逐流
B.应远离社会,避免社会消极丑恶现象对自己产生影响
C.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D.只能寻求父母和老师的保护,以免受到伤害
9.有人称电影《孔子》以“东方思想文明”和《阿凡达》的“西方技术文明”,形成了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猛烈碰撞。

自《孔子》热映后,“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等字眼成了网络热门词汇。

提到此类中华文化,我们会感到骄傲自豪,这源于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华文化凝聚着世界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D.我们有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10.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协贺辞:莫言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

其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莫言的获奖表明
①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肯定和认可②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融合交流中
凸显了自己独特的魅力③文化是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面临挑战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是挫折使人战无不胜。

”它阐明的道理是
A.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 B.挫折会给人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
C.只要经历挫折就一定能够成功 D.挫折也是财富
12.考试前明明总担心自己考不好,非常焦虑。

下列能有效克服考试焦虑的是
A.不要太在意,考的好与坏都无所谓
B.不要把考试当回事
C.可以对自己说:“我有自己的长处,我已经复习的非常好了,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水平”D.学会放弃,不与别人竞争
13.一曲《江南style》迅速唱红全球,骑马舞风靡各地。

在我们身边外来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对待外来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A.消除文化差异
B.尊重各国文化习俗
C.积极加以模仿
D.拒绝吸收深入批判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14、简答题(4分)
(1)有人说,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了泱泱中华。

这说明中华文化有何特点?(2分)
(2)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一个国家的文化力量,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的振兴必须加强文化建设。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加强文化建设的原因。

(2分)
15、感悟、体验、行动(10分)
“如果把爱迪生忽然请回来,在21世纪生活一星期,什么是爱迪生最新奇的?”某中学九年级(2)班借此话题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迎接“微”时代】
设提出建议等等这说明什么?(1分)
【推进“云”技术】
同学们了解到:在我国,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智能安防到智能电网,从二维码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

创新正支撑着祖国强盛。

作为有志青年应通过勇于创新来定义自己的青春。

(2)青少年为什么要通过“勇于创新”来定义自己的青春?(4分)
【传递“正”能量】
同学们了解到:在我们身边有剐蹭路旁宝马车,留下字条道歉的“诚信少年”,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雷锋传人”郭明义等。

他们传递的正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感动。

(3)请结合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在正能量的传递中,你应该如何去做。

(5分)
16、实践探究题(10分)
2013年2月22日,教育部党组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我市某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策划活动】请你围绕主题策划两个活动。

(2分)
(2)【收集材料】同学们为探究怎样实现中国梦搜集了材料
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民族魂”。

民族魂,就是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孕育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理想、“和为贵”的胸怀、“勤为径”的品格、“舍生取义”的情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锐气等,这些正是民族魂的写照。

结合材料分析,实现中国梦需要铸就什么样的“民族魂”。

(2分)
(3)【实际行动】铸就“民族魂”必须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那你将以怎样的行动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分)
(4)【请你建言】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挫折,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样克服挫折的。

(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ADBCA 6-10.DACDD 11-13.DCB
二、非选择题
14、(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①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
件;②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化成果,是这个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
贵精神财富。

15、(1)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也可得分1分)
(2)勇于创新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必由之路。

创新可以发掘潜能,造就有用
人才;可以激发创造热情,督促珍惜时间和生命。

(1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
量。

(2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重任。

(1分)(必须写明青
少年的地位对国家的责任,否则扣一分,本题共4分)
(3)①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关爱他人、
关心集体,服务社会、报效祖国;②必须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以天
下兴亡为己任;③要遵守社会公德;④善于明辨是非;
⑤要自觉服务社会首先必须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公民的基本义务;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每点1分共5分,其他言之
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16题
(1)主题宣讲、摄影大赛、演讲比赛等等(2分,只要是具体的活动形式即可得分)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
精神。

(2分,没有爱国主义核心的扣一分)
(3)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
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
与发展。

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情为祖国动,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
③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
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每点1分,共3分)
(4)①在挫折中要迎难而上,理智地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
②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以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
③增强自己的耐挫力;
④克服困难和挫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每点1分任意3点得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