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阿Q正传_心理描写的运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泛, 这种性格就越有代表性, 体精神的自我安慰, 是与愚昧无
揭示的社会问题越有普通性。阿 知、麻 木 健 忘 紧 紧 联 系 在 一 起
Q 复杂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 的。如: 他和王胡比赛捉虱子,
“ 精 神 胜 利 法 ”, 具 体 来 说 , 主 要 以 虱 子 多 而 大 为 光 荣 , 以 虱 子 小
形象的生动与深刻的意义: “鲁 荣高尚的标记。及到“被人揪住
迅, 是短篇小说的名手, 他善于 黄辫子, 在 壁 上 碰 了 四 五 个 响
简 短 地 、 清 楚 地 , 在 一 些 形 象 中 头 ”, 成 了 事 实 上 的 失 败 者 , 他
表达一种思想, 在一个插曲中表 还替自己寻找“胜利”的根据:
“……阿 Q 越想越气, 终于 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 毒毒的点 一点头: ‘不准我造反, 只准你 造 反 ? 妈 妈 的 假 洋 鬼 子 , — —— 好, 你造反, 造反是杀头的罪名 呵, 我总要告一状, 看你抓进县 里 去 杀 头 , — —— 满 门 抄 斩 , — —— 嚓! 嚓! ”这段回忆和独白, 再 一次突出地刻划了其“精神胜利 法”的性格特征。
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 而少为耻辱, 愚昧到美丑不分的
弱怕强和麻木健忘等。阿 Q 很 地步; 赌钱输了以后, 连打了自
“ 自 尊 ”, 唯 恐 被 人 揭 出 他 的 缺 己 两 个 嘴 巴 , “ 打 完 这 后 , 便 心
陷。因头上长着癞疮疤, 他便很 平气和起来, 似乎打的是自己,
自讳“ 癞 ” 和 “ 光 ” 字 , 碰 到 被打的是另一个自己, 不久也就
二、个性方面 个性是指这个人物不同于任 何其他人物的独有的性格特征, 个性越突出, 人物形象就越鲜 明, 越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文中在揭示共性的同时也透视 了阿 Q 独有的心理个性, 阿 Q 的语言、动作, 是不可取代的 个性化了的, 达到了只闻其声, 便知其人的境地。“正如传神 的写意画, 并不细画须眉, 并 不写上名字, 不过寥寥几笔, 而神情毕肖, 只要见过被画者 人 的 , 一 看 就 知 道 这 是 谁 。” 阿 Q 其 所 以 成 为 阿 Q, 主 要 是 因 为 他具有阿 Q 式的思维方式, 阿 Q 式的语言。喜欢自夸也许是中 国国民的共同弱点, 但自夸的 内容却是各不相同的, 地主、 资本家以钱财傲视他人, 官僚 们以权力地位傲视他人, 知识 界也可以知识傲视他人, 然而 所有这一切都与阿 Q 无缘, 他 一无所有, 也一无所知, 就只 好拿“先前”来傲视他人: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 你算 是什么东西?”这是阿 Q 式的自 夸, 不可能是别人的, 偏执守 旧是封闭落后国家国民的通病,
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如同神经 麻醉剂, 一直把阿 Q 送到“大 团圆”的断头台上, 他在游街示 众要被杀头的时候, 也没有觉 悟, 还为画押没画圆感到遗憾, 以为人生天地之间本来就免不了 要这样等等。这种精神胜利法就 是在遭受屈辱之后, 千方百计把
108
课每文月研一析家
2007.11 文 学 教 育
“ 犯 讳 ”, 他 从 不 相 让 , 甚 至 大 打 仿 佛 被 打 的 是 另 一 个 自 己 即转败为胜, 心满意足地睡去。
阿 Q 的精神胜利法, 他那种 精神上永远高人一等的飘飘然的 狂傲, 在“革命”和“不准革 命”两章中也十分清晰地渗透在 他的言论和行动中。如: 在他宣 布“造反”的同时, 竟以为“革 命党便是自己, 未庄人却都是他 的 俘 虏 了 ”, 得 意 的 他 像 是 “ 六 月里喝了雪水”一般。在赵家遭 抢劫后, 阿 Q 回到土谷祠里, 有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达一件巨大事变, 在某一个别的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现在的世
人 物 中 表 达 一 个 典 型 。” 《 阿 Q 界 真 不 像 样 …… ” 于 是 也 心 满 意
正传》之所以赢得读者的高度评 足的得胜的走了。阿 Q 又很自
价, 其原因在于他成功地运用了 卑, 当人们揍他时, 他被迫承认
心 理 描 写 , 活 灵 活 现 地 画 出 了 阿 自 己 是 “ 虫 豸 ”, 但 他 又 觉 得 自
Q 的灵魂。而熔心理共性于心理 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
个性之中, 是《阿 Q 正传》心 的人, 除了‘自轻自贱’不算
理描写的一个重要特色。
外 , 余 下 的 就 是 ‘ 第 一 个 ’, 状
一、共性方面
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于是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性格既有 又转败为胜了。这种以“自欺”
共性, 又有个性。共性概括的越 为核心的满足, 是一种麻醉了主
109
文学 教 育 2007.11
每课月文一研家析
明洪慧
《阿 Q 正传》心理描写的运用
鲁 迅 的 小 说 《 阿 Q 正 传 》 的方式, 或“怒目而视”或自视
是 世 界 文 学 宝 库 中 的 一 颗 明 珠 。 “ 清 高 ” 地 说 “ 你 还 不 配 …… ”,
法捷耶夫曾极口称道阿 Q 这个 仿佛他头上的癞疮疤倒是一种光
他认为最光荣或最权威的事物与 自己挂上钩, 从而在精神上战胜 对方, 获得一种从未有过的满 足。处处失败的命运扭曲了他的 精神, 使他生活在一个倒错、虚 幻的精神世界当中, 永远不能正 视惨痛的现实。
阿 Q 是鲁迅塑造的人物画 廊中最为成功的典型人物形象, 虽然他头着破毡帽, 特定的身份 只能是农民, 但是他身上的“精 神 胜 利 法 ”, 却 被 大 家 一 致 认 为 是整个国民性的针砭。鲁迅曾对 阿 Q“ 永 远 得 意 ” 下 了 一 个 评 语: “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 冠 于 全 球 的 一 个 证 据 了 。” 鲁 迅 也曾明确指出, 他创作的《阿 Q 正传》目的是“画出这样沉默的 国 民 的 魂 灵 来 ”。 于 是 , 他 通 过 塑 造 “ 阿 Q” 这 一 人 物 形 象 “ 暴 露 国 民 的 弱 点 ”。 通 过 这 一 典 型 的描写, 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这种 普遍存在于“国民魂灵”中的精 神病症是怎样严重地麻醉了中国 人的人生, 成为一种阻碍社会变 革的历史惰力。其创作目的在于 “ 揭 出 病 苦 , 引 起 疗 救 的 注 意 ”, 改 造 “ 国 民 性 ”, 根 除 这 种 蚕 食 民 族 和 人 民 灵 魂 的 “ 奴 性 ”。 阿 Q 的形象具有极其丰富和深厚的 典型意蕴, 是鲁迅从历史的积淀 里, 从对现实人生深刻的解剖 中 , “ 杂 取 种 种 人 ”, 通 过 高 度 的艺术概括而铸造出来的一个具 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邃社会历史 内容的不朽典型。郑振铎于 1926 年 指 出 : “《 阿 Q 正 传 》 确 是《呐喊》中最出色之作, 这个 阿 Q, 许 多 人 以 为 就 是 中 国 人 的 缩影; 还有许多人, 颇以为自己 也 多 少 具 有 阿 Q 的 气 质 …… ” 不仅如此, 阿 Q 式的典型性还 具有超越地域与时代的意义。法 国 著 名 作 家 罗 曼·罗 兰 曾 经 这 样 评 价 《 阿 Q 正 传 》: “ 这 部 讽 刺
鲁迅以敏锐的感觉力和洞察 力, 把自己看到的社会现实特 征, 进行深入的开掘, 画成了一 幅生动的阿 Q 的画像, 让阿 Q 栩栩如生地存活在人们心中, 而 且让阿 Q 的精神胜利法流芳千 古, 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非一般 可言, 非一般可视! 《阿 Q 正 传》是鲁迅先生留给后人的不朽 之作。
明洪慧, 河南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 育与文化传播系教师。
而这种通病在阿 Q 身上却表现 得极富于个性。一方面, 因去了 几 回 城 而 “ 更 自 负 ”, 另 一 方 面 又认为城里人“条凳”的叫法和 用“葱丝”的做法是错误的, “可笑”的, 他长期生活在封闭 式的未庄农村, 对世间事孤陋寡 闻, 除了县城, 他不知道外面还 有更广阔的世界, 所以, 以进城 自负, 又因为他长期生活在未 庄, 习惯于未庄的生活方式, 凡 与这种生活方式稍有不同, 他就 认为是错的, 正是他的生活环境 和生活经历, 使偏激守旧的通病 在他的身上有了独特的表现。改 变艰难处境是广大贫苦农民的共 同愿望, 但其他贫苦农民也可能 想象到自己参加革命党的情形, 但不会是革命党走过土谷祠, 前 来 招 呼 他 “ 于 是 一 同 去 ”, 其 他 贫苦农民也有政治上翻身的要 求, 但不一定是把小 D 看做第 一个该死的, 他可是阿 Q 的阶 级弟兄, 和阿 Q 并无深仇大恨, 阿 Q 却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报 复他; 阿 Q 要抢东西, 却要搬 到土谷祠, 如果要搬到什么深宅 大院, 那也不合阿 Q 的性格; 阿 Q 要讨老婆, 也绝不会去想 都市的摩登女郎, 而只能在未庄 打主意。阿 Q 的心理表现了他 的特殊生活经验和教养。
的写实作品是世界的, 法国大革 命 时 也 有 过 阿 Q; 我 永 远 忘 不 了 阿 Q 那 付 苦 恼 的 面 孔 。” 的 确 , 阿 Q 所表现的禽婪、怯懦、自 私、无知、偏见、欺软怕硬、精 神胜利这些典型的症状不只出现 在中国人身上。
同时, 阿 Q 的革命观也具 有共性, 是对历次农民革命目的 的巨大艺术概括, 他的“我要什 么就是什么, 我欢喜谁就是谁” 的心理与陈胜的“王侯将相, 宁 有种乎”的心理是相同的, 其实 从陈胜到洪秀全, 每一个灵魂深 处都藏着这样的私欲, 而且一旦 大权在握, 都照办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