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脑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左房粘液瘤2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脑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左房粘液瘤2例报告
曹树刚;徐文安;翟明锋;赵昊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14(027)005
【总页数】2页(P397-398)
【作者】曹树刚;徐文安;翟明锋;赵昊
【作者单位】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神经内科;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神经内科;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神经内科;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心脏粘液瘤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原发良性肿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30~60 岁成年女性多见。
最常见部位在左心房,即左房粘液瘤,其临床表现复杂,约20%~45%患者的首发症状为栓塞,其中50%以上的患者为脑栓塞。
心脏粘液瘤如及时手术治疗预后很好,反之极差。
现将本院2012年收治的2 例以脑栓塞为首发症状的左房粘液瘤报告如下。
1 病例
1.1 例1 男,54 岁,因“头晕伴左侧肢体无力、麻木1 周”于2012 年5 月17 日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 年余。
查体:血压150/90 mmHg(1 mmHg=0.133
kPa)。
双肺未及异常。
心率78 次/min,律不齐,可闻及早搏,未闻及病理性杂
音(卧位)。
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神经系统:神清,言语清晰,右侧鼻唇沟浅,口角左歪,伸舌基本居中。
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深、浅感觉对称,病理征未引出。
入院头颅CT 示右侧半卵圆中心急性脑梗死。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较高回声占位,考虑粘液瘤。
心脏MRI 示左心房房间隔膜部及肌部之间偏下部可见一低信号占位,
大小约20 mm×15 mm,与房间隔有蒂相连,随血流摆动,考虑左房粘液瘤。
诊断:心源性脑栓塞;左房粘液瘤。
经胸外科会诊后转入胸外科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左
房粘液瘤摘除术。
术中探查发现,心脏粘液瘤呈淡黄色果冻样,蒂部在房间隔膜部肌部结合处,将部分房间隔及完整肿瘤一并切除,检查瘤体完整,无碎裂面。
术后于6 月4 日出现说话欠流利,行头颅CT 示左侧皮质后分水岭梗死(颞顶枕叶交界区),经我科会诊予改善循环、脑保护、清除自由基等治疗后,言语功能逐渐恢复,无肢体瘫痪。
于6 月19 日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房粘液瘤已消失。
出院6 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未再发脑栓塞,仍遗留说话欠流利,但较出院时明显改善。
1.2 例2 女,26 岁,因“头痛2 周,记忆力减退伴左侧肢体麻木1 周”于2012
年6 月18 日入院。
病程中家属发现患者近记忆减退明显,偶有胡言乱语,头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但无意识改变及肢体活动障碍。
6 月13 日外院头颅MRI 示多发性脑梗死(双侧半卵圆中心、右丘脑、右小脑半球、左颞叶内侧、左胼胝体压部、左侧中脑等),右小脑半球、左颞叶内侧、胼胝体压部为急性
梗死灶。
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及糖尿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口服避孕药史。
查体:血压120/80 mmHg,精神差,双肺未及异常,心率79次/min,律齐,未及病
理性杂音(卧位)。
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神经系统:神清,言语清晰,反应迟钝,听理解正常,定时、定向可,记忆力减退(以近记忆明显),计算力差。
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居中。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正常对称,
左侧肢体针刺觉、轻触觉减退,共济运动检查正常,左侧Babinski 征(±),脑膜刺激征(-)。
入院后查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高回声区(粘液瘤可能)。
心脏MRI 示左心
房可见宽基底附着物与房间隔相连,信号尚均匀,与二尖瓣前瓣关系密切,随心脏搏动摆动。
头颅MRI 示左侧半卵圆中心一新发腔隙性梗死灶,MRA 排除颅内伴
随的多发性动脉瘤。
诊断:心源性脑栓塞;左房粘液瘤。
心内科、胸外科会诊建议手
术摘除粘液瘤,患者拒绝手术出院。
半个月后患者再次入院至胸外科,于7 月17 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左房粘液瘤切除术。
术中探查:心脏粘液瘤约30 mm×40 mm 大小,呈淡黄色果冻样,将部分房间隔及完整肿瘤一并切除,检查瘤体完整,无碎裂面。
手术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粘液瘤组织学特征。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头痛、胸闷、心慌等不适,肢体功能正常,于7 月27 日出院。
术后6 个月门诊就诊未再出现新的症状,复查超声心动图未发现粘液瘤复发。
2 讨论心脏粘液瘤是心脏的原发良性肿瘤,起源于心房内膜,呈息肉状生长,底
部有蒂与心内膜相连,使肿瘤突出至心腔内并随体位变化和血流冲击具有一定的活动度。
瘤体形状一般为粘液胶冻样,因瘤体本身质软而脆故易破裂,脱落后易引起脑栓塞、周围动脉栓塞及其他脏器梗死。
心脏粘液瘤虽属良性,但切除不彻底,局部可以复发,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病变,成为黏液肉瘤。
少数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类患者常合并内分泌系统肿瘤。
心脏粘液瘤可生长于心脏的任何一个腔室,但最常见的部位为左房,据统计约占粘液瘤的70%~90%,其次为右房,而心室粘液瘤罕见,心脏粘液瘤多为单发,偶
为多发。
心脏粘液瘤的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取决于瘤体所在位置、大小、形状、瘤蒂长短、活动度、有无碎片脱落和瘤体内有无出血、变性或坏死等。
心脏粘液瘤可引起血流梗阻、栓塞、心脏瓣膜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表现为晕厥,甚至猝死。
大多数患者还可伴有非特异的全身症状,如发热、贫血、食欲及体质量下降等。
本文中2 例患者心脏粘液瘤均位于左心房,且均以脑栓塞表现起病,其中例2 女性为青
年卒中,颅内有多发新、旧梗死灶(包括前、后循环),说明该患者反复发生脑栓塞。
心脏粘液瘤除了导致脑栓塞外,还可伴发颅内多发性动脉瘤,而本文对例2 同时
行头颅MRA 未发现动脉瘤的存在。
上世纪70 年代以来,由于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使心脏粘液瘤的诊断可靠性大大提高,超声心动图对粘液瘤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8%,可作为本病诊断和术后跟
踪随访的首选方法。
心脏MRI 检查对心脏粘液瘤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也很大,
尤其是在显示心脏粘液瘤内部结构及其与心腔解剖关系方面较超声心动图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可为进一步外科手术做准备。
心脏粘液瘤的预后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粘液瘤本身的预后,二是粘液瘤手术的预后。
为预防并发栓塞的发生及肿瘤导致的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脏粘液瘤一旦确诊,即应立即手术切除。
粘液瘤手术安全性大,切除率高,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但也有合并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可能,如术后并发栓塞、低心排综合征或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等。
预后状况少见的是粘液瘤切除术后的复发,以及良性粘液瘤发生恶性变,所幸的是后者极少见。
本院2 例患者随访半年均未再发栓塞,其中1 例随访时复
查动态心电图未发现粘液瘤复发,预后尚可,但仍需继续随访,观察有无粘液瘤复发及再发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