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算法思维培养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算法思维培养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最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获得。
引言:算法思维是从规则上对问题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并依据这些规则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作为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突出优势之一的算法思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算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当前背景下研究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算法思维的发展状况就显得尤其
必要。
培养高中生算法思维能力是为了实现由知识型学习向能力型学
习的转变,提升高中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需要;也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促使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
建“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所谓算法思维指的是从数据收集开始至问题求解结束所遵循的步骤或者路径。
算法思维可分为逻辑性算法思维和实验性算法思维两类[1]。
逻辑性算法思维强调将目标明确定义,
然后根据目标去设计搜寻路线,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
例如:某汽车制造厂想找到市场占有率低于50%的原因,首先利用统计资料分析历年销售情况,总结经验;再采取直接访谈法,针对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等。
算法思维训练模式包括问题、计算机及相关工具和算法三个要素。
这三个要素间既存在联系又相互独立。
每一部分都影响另外二者。
在
这样的三元组框架中,算法本身仅仅只起到支撑作用,其他部分才是核心内容。
在算法思维训练时,任何单纯地运用算法思维模式中的一个环节往往很难达成良好效果,甚至还会误入歧途,导致事倍功半的局面。
正如有专家所说:“掌握了正确的算法思维模式固然重要,但仍离不开一套完善的符号语言和数学工具库,否则算法思维模式便形同虚设,难以转化为一种战略行为。
”
算法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以知识为载体,以知识运用为目的;二是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三是知识体系化;四是以逻辑推理为主要解题手段。
算法思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