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 (2分) (2018九上·辽阳期末) 下列现象和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矿石粉碎
B . 冰雪融化
C . 酒精燃烧
D . 汽油挥发
2. (2分) (2018九上·南海期末) 如下图的实验设计与其对应实验目相符的是()
A . 只可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
B . 可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哪个更高
C . 可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
3. (2分)下列四个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CuO+H2═Cu+H2O
B . NH4HCO3 NH3↑+H2O+CO2↑
C . 2CO+O2 2CO2
D . Zn+H2SO4═ZnSO4+H2↑
4. (2分)(2017·昆明) SnCl2可用于脱色、防腐、电镀,SnCl2中Sn的化合价为()
A . +1
B . +2
C . +3
D . +4
5. (2分)下列物质常用作钾肥的是()
A . K2CO3
B . Ca(H2PO4)2
C . CO(NH2)2
D . NaCl
6. (2分) (2018九上·金山期中) 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2P + 5O22P2O5
B . 3Fe + 2O2Fe2O3
C . 2H2 + O22H2O2
D . 2Mg + O22MgO
7.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天平平衡,向两烧杯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Mg粉,同时向左盘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Zn 粉,充分反应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

则天平()
A . 最后保持平衡状态
B . 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
C . 指针始终偏向右盘
D . 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8. (2分) (2017九上·新疆期中)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9. (2分) (2017九上·庐江期末)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④
10. (2分)(2017·宝安模拟)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

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一个YZ2分子是由1个Y原子和一个Z2分子构成
C .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微粒个数比为1:1
D . 图中的单质只有Z2
11. (2分) (2016九上·萧山月考) 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 . 检测该装置的气密性
B . 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钙溶液
C . 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 . 收集氢气
12. (2分) (2017九下·宜宾期中) 生活中—些物质物质的pH值如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 西瓜汁显酸性
B .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吃橘子
C . 肥皂水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
D . 草木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13. (2分)(2016·威海模拟)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 . 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 30℃时,将 40g 甲物质加人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80g
D . 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4. (2分)(2017·滨城模拟) 要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A Fe粉(CuO)盐酸
B氯化钠(Na2CO3)适量稀硫酸
C N2(O2)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粉
D NaOH溶液[Na2CO3溶液]适量CaCl2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8分)
15. (7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写出以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用它和棉纤维一起编织成性能优良的劳保防护服,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________ (填序号)。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3)市场上有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这种麦片必须真空保存,原因是________ 。

(4)为探究铁和锌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的状况,将等质量的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____ 。

A.甲是铁,乙是锌
B.甲是锌,乙是铁
C.图1表示稀硫酸足量,图2表示稀硫酸不足量
D.图1表示金属一定有剩余,图2表示金属一定没有剩余
16. (7分)(2016·虹口模拟) 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
①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1;
②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是2;
③草木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3;
④用来中和酸性土壤的碱是4;
⑤碳具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写出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⑥麻黄碱(C10H15ON)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C10H15ON由6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7g/mol,1mol C10H15ON 中约含有8个C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7. (4分) (2016九上·杭州月考) 氢氧化钠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不仅会吸收空气里的________而潮解,而且还能跟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表面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中常含有杂质,检验是否含有这种杂质时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检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要除去该杂质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写化学式),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推断题 (共1题;共9分)
18. (9分)(2014·常州) A,B均为纯净物,C,D,E均为混合物;①~⑤五条途径(见如图)都会产生气体M,实验室可利用途径①、②、③反应来制取M,工业上可通过途径④来生产M,自然界可通过途径⑤来提供M;途径①、②、③反应类型相同,途径①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N可作为途径②、③反应的催化剂.
(1) M的化学式为________,N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常温下,B为固态,C为液体,写出途径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工业上需要大量的M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途径⑤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名称是________.
四、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19. (5分)工业上以高纯度的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如下表:
物质K2CO3K2SO4KMnO4
溶解度/g11111.1 6.34
(1)
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
(2)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 .“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
“通CO2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K2MnO4+2CO2═2KMnO4+MnO2↓十2K2CO3,
若用稀H2SO4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K2MnO4+2H2SO4=2KMnO4+MnO2↓+2K2SO4+2H2O
工业上不采用稀H2SO4酸化的原因是________ .
(4)
电解法也可以实现由向K2MnO4向KMnO4的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MnO4+2H2O2KMnO4+2KOH十H2↑
与“通CO2酸化”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 .
五、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20. (4分) (2018九下·大庆月考) 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并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21. (7分) (2017九上·槐荫期末) 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BaCO3、Ba(NO3)2、NaCl、CuCl2 ,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在常温下,气体 B 的水溶液 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2)蓝色沉淀F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滤液E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酸根离子为(写离子符号)________.
(4)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5)写出实验过程①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填空题 (共3题;共18分)
15-1、
16-1、
17-1、
三、推断题 (共1题;共9分)
18-1、
18-2、
18-3、
18-4、
四、流程题 (共1题;共5分) 19-1、
19-2、
19-3、
19-4、
五、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20-1、
20-2、
20-3、
20-4、
六、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7分)
21-1、
21-2、
21-3、
21-4、
21-5、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