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多角度运用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是 什么?
明确:契合点是“曹刿请见,并能入见。”
• 观点三:位卑末敢忘忧国。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 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 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 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 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 “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 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 了。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是 什么?
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1988年毅然辞去公职, 并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里揣着280元辞职金,办起 了民营的技术研究所,专门给人咨询,出卖点子。曾 为一个厂滞销的卫生筷提出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星期 几,顿时使该筷子受到各大宾馆的青睐,何阳也一举 成名,获得了40万元的营利提成。
观点3:敢于创造,敢于求新,才能出奇制胜 点子大王何阳让一个厂在滞销的卫生筷 上印上星期几星期几,这种不同常人的做法 使这一产品大受青睐。
课堂示例1
同是一个材料《曹刿论战》 :齐师伐我。公将 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 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遂入见。…… 论点不同,你怎么“拉”?怎么“靠”? 观点(感悟): 1、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2、位卑末敢忘忧国 3、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 观点一: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 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 者”一类。就是说,他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 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 他不放心光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 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 打仗的看法。
材料转述常见的毛病
• 1、照搬原文,以叙代议,喧宾夺主。 • 2、取舍不当,该引不引,该删不删,无法 为中心论点服务。 • 3、没有扣住论点来转述,材料主题模糊, 变成所谓的“万能材料”。
材料有限,而话题多变。怎么办?
• 对同一个材料,我们可以选取它的不同角 度应用于不同的话题之中。 • 怎么把现有的材料转化成高考作文的材料 呢?给你真诀:拉一拉,靠一靠。但要拉、 靠得自然,不露痕迹。如果“靠”过来别 扭,那就是失败了。
巧取舍
多强化
善缝合
学以致用
揣摩莫言素材,进行合理运用。
• 知足常乐,珍惜拥有,安享人生美好。 • 不满于现状,努力进取,锐意突破自我。 • 学会知足,摆脱欲望带来的蛊惑;永不满足, 永不停下进取的脚步。
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如龟兔赛跑坐井观天和尚挑水等如霸王别姬苏武牧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陆游谭嗣同鲁迅毛泽东爱迪生贝多芬梵高等如南非总统曼德拉南京大屠杀公祭澳门回归十五周年等2取舍不当该引不引该删不删无法为中心论点服务
横看成岭侧成峰
---素材的多角度运用
学习目标
1.认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养成积累、 梳理素材的好习惯。 2.学会多角度运用素材的方法。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 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 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 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 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 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 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 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 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 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 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 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 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 铁生授奖词
人物语言,真实深刻
抓住细节,想象扩充
他用残缺的身体,唱响了不屈的进取之歌。史铁 生曾经说过:“困难的本质对于人的伤害是一样的, 如果不去寻找意义,生命就真的没有意义了。”五十 九年的生命历程,近四十年在轮椅病榻度过。长年的 透析,无穷尽的针刺,血管成了蚯蚓状躯体犹如蜂窝。 但残酷的病魔并没有使他退缩。他不懈地读书、思考、 写作,不断地反思、进取。在病榻上花了近四年时间 完成了著名的《病隙碎笔》。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 难提取幸福,从虚无创造意义,他总是在坚忍中不断 进取,生命怎能不挺立挺拔?
1.哲理故事:指一些寓含了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如龟兔赛跑、坐井观天、和尚挑水等
素 材 分 类
2.历史典型:指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如霸王别姬、苏武牧羊、屈原、陶渊明、李白、 杜甫、苏轼、文天祥、陆游、谭嗣同、鲁迅、毛 泽东、爱迪生、贝多芬、梵高等 3.现实典型: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 如南非总统曼德拉、南京大屠杀公祭、澳门回归 十五周年等
契合点 深入挖掘,及时扣题
精确数字的罗列
知足常乐,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著名作家史铁生21 岁时双腿瘫痪,30岁那年患上了严重的肾病,47岁恶化 为尿毒症,开始做透析。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更加 特别。他却说,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 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 调换。正是这份坦然接受,这份处之泰然,这份知足不 怨,使他乐观地面对苦难,从容地面对死亡,用文学的 笔墨构筑了一条明亮而深幽的生命。身体虽残疾,精神 却饱满,没有一丝阴郁与怨气。因为知足,他活得快乐、 洒脱。 人物语言的选择
明确:契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源自曹刿 请见。”• 三段例文对材料的表述都有不相同有的突出 点,论点一突出“请见”;论点二突出鲁庄 公采纳建议;论点三突出“国家兴亡,匹夫 有责”。 这都是根据论点的需要。
由此可以看到:同一个材料,通过拉拉靠靠,
你可以巧妙地运用到不同的话题之中。这样就 大大地拓展了作文素材的运用空间。
实战演练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 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 题目,写一篇文章。
知足于现实,珍惜现有的东西。
执着于理想,不满现状。
立意方向
• 知足常乐,珍惜拥有,安享人生美好。 • 不满于现状,努力进取,锐意突破自我。 • 学会知足,摆脱欲望带来的蛊惑;永不满 足,永不停下进取的脚步。
两面的辩证结合
事实材料,大胆舍弃
归纳小结
• 步骤: 1、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紧紧抓住素材中能体 现话题要求的有效信息。(细节、数字、人物语言) 2、通过合理想象和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契合点, 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3、“只抓一点,不计其余”,对材料中无关的内容 大胆舍弃。
4、深入分析把素材和观点紧密的结合起来。
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1988年毅然辞去公职, 并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里揣着280元辞职金,办 起了民营的技术研究所,专门给人咨询,出卖点子。 曾为一个厂滞销的卫生筷提出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星 期几,顿时使该筷子受到各大宾馆的青睐,何阳也一 举成名,获得了40万元的营利提成。
• 观点1:黄金有价,知识无价 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运用所学知 识,给人提供咨询,出卖点子。他曾以一 个点子,让一个滞销的产品大受青睐,他 也因此获利40万元。
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1988年毅然辞去公职,并 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里揣着280元辞职金,办起了民 营的技术研究所,专门给人咨询,出卖点子。曾为一个 厂滞销的卫生筷提出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星期几,顿时 使该筷子受到各大宾馆的青睐,何阳也一举成名,获得 了40万元的营利提成。
观点2:青年人要有大胆地走自己的路的决心 和自信心 点子大王何阳,放着稳定的工作不要,毅 然辞去公职,并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里 揣着280元辞职金,办起了民营的技术研究所。
“怎么拉?怎么靠?”请同学们归纳具 体做法。
• 步骤: 1、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 2、通过合理想象和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契 合点,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3、“只抓一点,不计其余”,对材料中无关 的内容大胆舍弃。
课堂示例2
根据论点需要确定材料侧重点 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1988年毅然辞去公职,并 把大学文凭付之一炬,怀里揣着280元辞职金,办起 了民营的技术研究所,专门给人咨询,出卖点子。曾 为一个厂滞销的卫生筷提出在筷子上印上星期几星期 几,顿时使该筷子受到各大宾馆的青睐,何阳也一举 成名,获得了40万元的营利提成。 观点1:黄金有价,知识无价 观点2:青年人要有大胆地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自信心 观点3:敢于创造,敢于求新,才能出奇制胜
题目
《知足者常乐》《学会珍惜》《知足,快乐之源》
《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知不足 勇进取》
《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享受阳光 追逐梦想》
莫言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当代作家。 1972年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 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 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 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从1986 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 作家,一级作家职称。 1984年,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 说奖; 1996年,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 “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2002年, 《病隙碎笔》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分析使材料、观点结合
心理揣摩,想象扩充
双腿瘫痪,终身只能与轮椅相伴,史铁生终究只是个普通 的人。他不是神,有过迷惘,想过轻生,但他终究是战胜了自 己。尽管自己不能像刘易斯那样在赛场上跨过鲜红的终点线, 但自己还有头脑,还可以畅所欲言。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化 作一泓沁人心脾的清泉,浸润着世人那干渴的心灵。正因为知 足,他乐观地面对苦难,从容地面对死亡。如果当初他屈服于 苦难,不懂知足,又何来今天。 然而,面对苦难要知足,却不代表凡事都安于现状,不思进 取。锐意进取,不满足于一点小小成就,才可能绽放人生的光 芒。《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使年轻的史铁生已蜚 声文坛,但他在病榻上依然笔耕不辍。2003年,史铁生获华语 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同年,《病隙碎笔》获首届 “老舍散文奖”一等奖。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 丰满的思想,走向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要知足也要不满足》
①从各科教材中。 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 ③从平时的阅读中找。历史典故、名人逸事 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 ④从语言复习资料中找:文言文阅读、现代 文阅读、作文材料等。 ⑤除此之外,网络、电视,甚至手机短信等 都是写作材料的来源之处。
高考作文的材 料哪里找?
我们不是缺乏写作材料, 我们缺乏的是发现材料的眼力。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契合点
是什么? 明确:契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
观点二: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 平民百姓要见国君,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 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批 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 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 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可 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 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 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一 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