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语文周练试卷十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语文周练试卷十三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嗤.(chī)笑朔.(shuò)风憎.(zâng)恶自顾不暇.(xiá)
B.瓜瓤.(ráng)熹.(xī)微胸襟.(jìn)逸兴遄.(chuán)飞
C.迁徙.(xǐ)陨.(yǔn)首付梓.(zǐ)真知灼.(zhuó)见
D.接榫.(sǔn)拱券.(xuàn)恍.(huǎng)惚条条框.(kuāng)框
2.下列选项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
A.蝉联临界点开诚布公以身作责
B.换档白内障闲情逸致分庭抗礼
C.跟帖雷震雨欢呼雀跃开源节流
D.屏蔽棚户区姗姗来迟扺掌而谈
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
.....的一项是()
A.钟爱风靡传种接代要言不烦流言飞语
B.殉情矫健迫不及待别出新裁仗义直言
C.发韧揣摸洁白无暇随声附和一愁莫展
D.针灸隽永明辩是非关怀备至焕然冰释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
但有人往往为了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________成语和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②美国校园枪杀案引起当地民众的强烈抗议,愤怒情绪迅速扩散到全国,甚至美国总统奥巴马都表态________调查此案。
③“咦!怎么没收到?”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________,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
A.篡改敦促栩栩如生B.窜改敦促惟妙惟肖
C.篡改催促栩栩如生D.窜改催促惟妙惟肖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山西的煤老板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其中很多人开豪车,住豪宅,一饭千金
....,却很少把钱用于公用事业。
B.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
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的意识。
C.本次机构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针,具体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
时进行调整,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
D.贝多芬晚年听力衰退,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
....,但是,他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忍受住强烈的苦痛,给世界创造了欢乐。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B.瞿塘峡两岸如削,岩壁高耸,大江在悬崖绝壁中汹涌奔流,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门”之誉。
C.《孔雀东南飞》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乐府诗集》?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太少了。
D.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7.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的一项是()
A.多年前,有人曾经心惊于油价突破了五元;现在或许人们感慨的是:该咋办啊!油价就要涨到十元了。
B.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要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管“两高一资”行业(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消耗型),集中开展钢铁、涉砷行业专项检查,巩固饮用水源保护区集中整治成果。
C.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D.当被问及《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关注度的问题时,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查建英一语中的地回答“很闹的外表,形式里边是触及灵魂的”。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剧组挑选女主角十分苛刻:一个漂亮的姑娘,个儿要高,但又不能太高;脸要白,但又不能太白;要白里透红,但又不能太红。
B.在语法方面,古今也有不少差别。
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就是古代特有的句法,后面的“吾与徐公孰美?”才跟现在句法相同。
C.读罢这篇绝妙佳作,掩卷沉思,忽发奇想,如果现在我们的某个部门或机关,也来个悬赏纳谏,那该是门庭若市,批评、建议,雪片飞来。
D.另据有关医疗机构调查,哮喘病、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都与浮游微粒的增减有关(节选自《百科知识》2004.4)。
9.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湖州生态旅游区建起了十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漫步其间,有曲径通幽、如临仙境的感觉。
B.在语文教学中,于漪老师倡导人文性,但她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课可以离开语言文字。
C.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仿古架处较合适。
D.唐教授为国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理论化学教学、科研的骨干,五十多名硕士生和研究生。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凭着国家的优惠政策走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把国家贴息贷款的将近一半以上作为创业的启动资金。
B.11月24日10时55分,贵州盘南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响水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26日中午,救援人员找到最后一名遇难矿工遗体,至此,此次事故共造成23人死亡。
C.11月2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在卡塔尔多哈开幕。
194个国家的代表将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展开新一轮会谈。
D.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之时,四川省把栽桑养蚕作为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开办丝绸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省各县乡蓬勃发展起来。
1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叙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两个人来: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
(《红楼梦》)
B.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
篡魏,建立西晋。
先灭东吴,后灭蜀汉,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
(《三国演义》)
C.堂吉诃德最后一次出游回来之后,终于有所醒悟,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对家人和朋友说:“过去我老是读那些该死的骑士小说,给自己罩上了无知的阴云,现在这些阴云已涤荡干净,我已清楚这些书纯属胡说八道,只是觉悔太迟。
”(《堂吉诃德》)
D.朵拉离开人世后,大卫满怀悲痛,出国旅行,期间,艾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
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发觉艾妮斯始终爱着他,他俩终于结成良缘。
《大卫·科波菲尔》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
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
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
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
镗战益力,也先遂却。
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
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
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
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
天顺元年,擢太仆卿。
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
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
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人知。
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
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
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前郤劾信。
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
母忧归。
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郎。
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
廷议发大军讨之。
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
至永宁,分道进。
信与瑾居中节制。
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
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
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
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
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
明年致仕,逾年卒。
谥襄毅。
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
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
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
”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
若此,乃.有司职耳。
”论者韪.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家:安家
B.又置新斛视.旧加大视:比照。
C.起兵部,寻.转左侍郎寻:不久
D.论者韪.之韪:正确。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信以.闻,下霖锦衣狱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信欲有为,而阻于.圭君幸于.赵王
C.不得已而假之.人夫晋,何厌之.有
D.若此,乃.有司职耳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①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
③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④信以闻,下霖锦衣狱
⑤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⑥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1)天顺元年,擢太仆卿。
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
(4分)
(2)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4分)
(3)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
(4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眼儿媚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
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③。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
《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
”②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③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
16.概括词中“萱草”“修竹”“芭蕉”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分)
17.简要分析这首词与李清照《声声慢》在用字方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班级姓名座号得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憎.(zâng)”应为“zēng”,B项“胸襟.(jìn)”应为“jīn”,D项“条条框.(kuāng)框”应为“kuàng”。
这是一道字音题,考核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统读字和课本中出现的生僻字,前者比如“憎”“暇”“灼”“框”,后者比如“嗤”“瓤”“襟”“遄”“榫“券”,“梓”是不能读半边的字,“券”是多音字,只在表建筑方式时读xuàn,这些字要分类记忆。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D
【解析】
试题分析:A.以身作责——以身作则;B. 换档——换挡;C. 雷震雨——雷阵雨。
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C
【解析】
试题分析:A传种接代——传宗接代;B别出心裁——别出心裁、仗义直言——仗义执言;C发韧——发轫、揣摸——揣摩、洁白无暇——洁白无瑕、一筹莫展——一筹莫展;D明辨是非——明辨是非、焕然冰释——涣然冰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规范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
点评:辨析字形的正误,要秉持这样的原则:以义为纲,据义别形。
形随义定,是汉字的基本特点,要辨析字形正误,一切当从字的意义下手、考虑。
形成错别字原因归根结底是对字义、词义理解不正确。
要正字,就应从三者关系入手。
因此,要正确识记汉字字形,应在学习中做到字不离词,以义正字,以词正字。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汉字往往形成特定的意义,需要相应的意义“对号入座”,因而“明义”是记忆字形最重要的方法。
4.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
“窜改”指改动, 中性词,多用于文章、成语、古书等;“篡改”则指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作伪的手段故意改动或曲解,这里的“篡”是曲解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多用于某种权威性的理论、指示或主张等。
从句意来看,可以排除A和C;“敦促”是指以诚恳或迫切的态度催促或提醒注意,在这里比“催促”更庄重。
所以,根据句意,可以排除D;“惟妙惟肖”和“栩栩如生”都有形容表现得非常的逼真的意思。
但“惟妙惟肖”表现人的表演和模仿非常逼真传神;“栩栩如生”多指艺术作品,不用来表现人的活动。
所以,正确选项是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B
【解析】
试题分析:A. 一饭千金:比喻厚厚的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望文生义。
B.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在薄冰上行走一般,如同处在深渊边缘一样。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C.毕其功于一役:一次行动便完成应分几步做的全部事情,形容一举而全功告成。
这个词语常用在否定句中,其意思与所在句子表意相矛盾。
D. 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望文生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B
【解析】
试题分析:要正确理解理解标点符号的使用,还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句子的特点及
上下句的关系来判断。
A所有分号应该改为逗号。
C问号改为逗号。
D两个书名号改为双引号,这里表示特指强调,不是书名或文件名。
所以正确选项为B。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C
【解析】
试题分析:A. 叹号应为逗号,句号应为感叹号。
B.括号解释的内容为“两高一资”,应把括号移到“两高一资”的后面。
D.“中国好声音”为栏目名称,应用引号。
本题A项迷惑性较大,考查感叹号的基本用法;B考查局内括号的用法;C项考查破折号的用法,较为简单;D项考查书名号的用法。
考生应该熟悉各种标点的基本用法,不能仅仅记住标点的常见错误。
注意分析标点也要从分析句子内部关系入手。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B
【解析】A项把第二个分号改为逗号,C项“悬赏纳谏”“门庭若市”上加引号,D项句号应放在括号前。
9.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误用双重否定,这样的题一般不要分析句意,应先知道句子要表达什么意思,然后句子有几重否定,单数否定,双数表肯定,然后判断。
比如本题,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语文课不能离开语言文字”,句中有两重否定,是肯定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答题时要注意一些表面不是否定但表示否定的词语,比如“切忌”“避免”等。
C项,杂糅,“最好”和“较合适”删去一处,属“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
D项“骨干”“硕士生”“研究生”概念交叉,不能并列,属不合逻辑中的“并列不当”。
句子中出现表并列关系的词语和标点时一定要注意“搭配不等”和“不合逻辑”中的“概念交叉”。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不容易分辨,分析思考的着眼点在于句子成分的运用上,要反复的琢磨。
A“将近一半以上“语意矛盾。
C“194个国家的代表将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展开新一轮会谈”应该在“将”后面加一个“就”,缺介词。
D“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省各县乡蓬勃发展起来”属于主语残缺,少了“丝绸厂”。
所以正确选项是B。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先灭东吴,后灭蜀汉”错,应是“先灭蜀汉,后灭东吴”。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中外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著作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的能力。
12.D
13.B
14.D
15.(1)天顺元年,程信被提拔为太仆卿。
京卫的马匹以前(原来、过去)消耗过多,程信定期征用马匹。
(4分,擢、旧、征各1分,文意通畅1分。
)
(2) 倘若(如果、假如)有警报,马匹不充足(供给),谁能承担这个过失(错误、罪过)?(4分,脱、给、咎各1分,文意通畅1分;)
(3) 守备重臣,是用来防备(防止)意外事件的。
(所以、谨、非常、判断句各1分。
)
【解析】
12.
试题分析:D项中“韪”字后带有宾语“之”,为意动用法,意为“认为……正确。
”解答本题最好的方法是代入法,如果解释为“正确”,后面的句子就讲不通。
就可以排查出答案。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于:介词,被。
A.以:介词,把 / 连词,表修饰。
C.之:代词,君王的大权 / 结构助词,提宾标志。
D.乃:副词,表判断,是 / 副词,竟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①表明程信督战果敢;③皇帝对程信建议的认可;⑤表明程信想做事而不能如愿。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1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一些名次性的词语可根据情况照搬,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关键字(1)“ 擢”译为提拔,“旧”译为以前(原来、过去),“征”译为征用;(2) “脱”译为倘若(如果、假如),“给”译为充足(供给),“咎”译为过失(错误、罪过);(3)“所以”译为“是用来……的”,“谨”译为防备(防止),“非常”译为意外事件,句式“……” 为判断句式。
考点: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程信,字彦实,他的祖先是休宁人,洪武年间戍守河间,于是在那里安家。
程信考中正统七年进士,被授予吏科给事中。
也先侵犯京城,程信督率军队守卫西城门。
都督孙镗攻击也先失利,想进城,程信不让进,而是督率军队从城头上射箭发炮帮助他。
孙镗越战越勇,也先于是退却。
景泰元年,请求赈济京城附近的饥民,恢复河间因用兵而被罢免、遣送的学官、生徒,皇上都批复可以。
第二年二月,出任山东右参政,监督往辽东运输军粮。
巡抚寇深上奏,盗粮一石以上的处死,又设置了比照旧粮斛加大的新粮斛,交付程信测算考核。
程信立即打碎它,说:“为什么置人于死地呢?”寇深因此不喜欢程信。
天顺元年,提拔为太仆卿。
京卫的马匹以前消耗过多,程信定期征用马匹。
三营大将诉说太仆为人苛刻而急切,请求皇上更改让马匹隶属兵部。
程信说:“高皇帝命令太仆管理马匹数量,不要让他人知道。
如果隶属兵部,马匹增减,太仆不能知道。
倘若有警报,马匹不充足,谁能承担这个过失?”皇上认为程信的话是对的,于是像以前一样隶属太仆。
第二年,改任左佥都御史,巡视辽东。
都指挥夏霖骄恣不守法,佥事胡鼎揭发他四十条罪状,程信把这事报告给皇上,把夏霖关到锦衣卫监狱。
门达说程信不应当代替胡鼎上奏,当时寇深正掌管都察院,因为从前的隙怨,弹劾程信。
追究其罪,被关进钦犯监狱,降职为南京太仆少卿。
因母丧归家。
成化元年,起任兵部(右侍郎),不久转为左侍郎。
四川戎县山都掌蛮人屡次叛乱,攻陷合江等九个县。
朝廷决议发大军征讨。
以襄城伯李瑾任总兵官,晋升程信为尚书,提督军务。
至永宁,分路进军。
程信与李瑾居中调度。
转战六天,攻破敌寨七百五十多座。
前后斩首四千五百多,俘获无数。
记功,程信进升兼任大理寺卿,与白圭共同管理兵部。
程信想有所作为,但被白圭阻碍,多次称病。
改任南京兵部,参议军务。
第二年辞官,一年后去世。
谥号襄毅。
程信征讨南蛮时,皇上特许他可以便宜行事。
直到班师回朝,不曾擅自奖赏杀戮一人。
他说:“刑罚奖赏,是君主的大权,不得已而授予别人。
有幸事情集于我一身,总是自己专断,这不是人臣所应该做的。
”在南京任上,守备大臣想干预钱粮的管理和诉讼案件,程信说:“守备重臣,是用来防备意外事件的。
像这些事,是主管官吏的职责。
”评论者认为他做得对。
16.写词人的离别之愁和相思之苦。
(“离别”“相思”各1分。
)
17.连用叠字。
(2分)“淡淡”“潇潇”烘托了沉闷、迷濛、凄冷气氛(2分),“暮暮”“朝朝”表达了作者绵长无尽的相思(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6.这是一道意象的题目,意象为意境服务,意境又为情感服务,词的尾句是以景结情,那三个意象的叠加实际是要表达情感,情感在诗句中已经十分明显,抓住“愁”“别”“相思”三个词语很容易找到。
17.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前提是先找到和《声声慢》在用字方面的共同点,考的是叠音词,叠音词的类型主要有“摹形”“拟声”“重叠”,“淡淡”是“摹形”,“萧萧”是“拟声”,主
要是使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更便于渲染气氛,“暮暮”“朝朝”是“重叠”,其作用是强调情感。
综合这些,分析这些词语创设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