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豪斯校舍看设计的多重性特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分区, 又按 使用关系而相互连接。它是一个多方向、多 立面、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 为了使基地不被建筑隔断,公共活动部分和 行政办公用房底层透空,可通行车辆、行人。
强调实用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建材、结构, 表现简洁、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 整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常经济的 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形。 建筑分析整座建筑分为三个部分: 1. 教学用房,主要是各科工艺车间; 2. 学生房,包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及厨房等; 3. 职业学校,一个四层小楼,包豪斯教学楼相 距约20 米,中间隔一条道路
功能性 校舍第二部分:生活用房
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餐厅、厨房、锅炉房、俱乐部兼剧场,其中学生宿舍是一幢相对独立的6层小楼,位于 生活用房东侧。连接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的是单层的餐厅和俱乐部。
学生宿舍
剧场
餐厅 用服务窗口把厨 房和餐厅连接起来, 还配有食梯,因此可 以服务于各层的画室 公寓以及楼顶上的屋 顶花园。 如果把折叠式的幕布移开, 舞台、餐厅和大厅就可以 组合成一个呈局部环形的 剧场,观众席从四周环绕 着舞台
设计学——分析包豪斯校舍的多重性特征
包豪斯校舍介绍
192 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新校舍。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W . 格罗皮 乌斯。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设计者创造 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 自的位置和体型。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 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 样。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 特的印象。该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划清了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典范作品。
平屋顶、白色抹灰外墙,没 有传统的柱廊、挑檐和附加 装饰,简洁的檐口设计
悬挑的阳台,简洁的窗 洞和栏杆
舞台把餐厅和主要大厅 分隔开来
功能性 学生宿舍
宿舍悬臂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 互交流促进感情的地方
6层楼 上部4 层 24 个房间是学生宿舍
功能性 校舍第三部分:职业学校
学校是一幢4 层小楼,位于教学楼北侧,与教学楼之间由进入学校的道路隔开,相距20 余米的两楼在二和三 层用过街楼相连,过街楼是办公室和教员休息室,过街楼下通道是两楼的出入口。
(艺术性、功能性、科技性、经济性)
艺术性:“创造” 手法
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 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 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 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 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象。该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 划清了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 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 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创新的功能设计构思使建筑功能合理、 使用方便,完全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复古主义折中主义建筑。
科技性
如镜面般的玻璃幕墙和不带装饰的直线性设计。 结构具有突出的实验性. 它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的结 构框架,利用中空的预制板架在梁上做地板。
光与影的对比手法 玻璃幕墙的特殊艺术效果 “透射” 玻璃幕墙的特殊艺术效果 “映照”
四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采用钢框架玻璃 幕墙。室内明亮通畅。
经济性
包豪斯校舍强调实用功能,充分 利用现代建材、结构,表现简洁、 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整 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常 经济的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 形。
包豪斯校舍的社会背景
①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 器手段为基点。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 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 ②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然 而大工业生产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 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而另一 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 突出。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 例如洛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 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的革命。 ③1900 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和技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产品设计,主 要体现在家具和室内设计方面,主要贡献在于继承了英国的“艺术手工艺运动”主张的艺术和技术的相结合, 并使这种设计理念和观念在欧洲各国各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其局限在于否定了工业革命和机器生产的 进步性,错误的认为工业产品必然是丑陋的。
③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 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
基本建筑观念
强调现代建筑应当适应工业化时代的社会 需求,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 效益问题,采用新结构和新材料。摆脱历 史建筑式样的束缚,发展新时代的建筑美 学,创造新时代的建筑风格。 即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设计的多重性特征
设计师简介
中文名: 外文名: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 al t er G ropi us 德国 柏林 公元1883年5 月18日
国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职业: 毕业院校:
公元1969年7 月5 日
建筑师、教育家 慕尼黑工学院、夏 洛滕堡工学院 公立包豪斯学校的 创办人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 的奠基人之一
功能性
按功能分为三个部分: 1. 教学用房,主要是各科工艺 车间; 2. 学生房,包学生宿舍、饭厅、 礼堂及厨房等; 3. 职业学校,一个四层小 楼, 包豪斯教学楼相距约20 米,中 间隔一条道路
功能性 校舍第一部分:教学用房
教学用房包括教室和工艺实习车间,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位于临街主入口校内道路南侧。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主要成就:
(1883~1969)
设计师生平
①比利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无疑应推凡. 德。威尔德,他 出身画家,后来也当过建筑师,1890 年他为结婚选购家具时,感到市场的所有家具 都“形态虚伪”,从而开始自己动手设计大部分用品,这使他立誓毕生此从事设计 活动和设计改革。在19世纪末,他曾指出“技术是生产新文化的重要因素”,根据 理性结构原理所创造出来的完全实用的设计,才是实现美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才能 取得美的本质,他提出了技术第一性的原则,并在产品设计中对技术加以肯定。 1902 年至190 3年间,威尔德广泛地进行学术报告活动,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从建 筑革命入手,涉及产品设计,传播新的设计思想,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纯 艺术。
职业学校
过街楼
过街楼
这些新颖建筑构成要素的恰当运用以及其构图完美的建筑体量组合,形成了简洁清新、体现时代精神的整 体建筑风格。
功能性
底部架空,可供人车通行。
小结
包豪斯校舍校舍的建设采用的是现代建筑的手 法,它注重功能性,采取不规则的平面构图方 式,根据功能需要灵活的布局。且充分显示了 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是建筑外部反映内部的功能主义,而非由外至 内的形式主义。达到了实用、美观、大方、坚 固的现代建筑宗旨,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包豪斯校舍从19世纪末到今天,当中一共经历 了三个阶段,同时也换了三个校长,它一个多 世纪,一直前进不停,不断创新,对我们整个 世界建筑和教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Thank you
☺
②190 6年他考虑到设计改革应从教育着手,于是前往德国魏玛, 被魏玛大公任命为 艺术顾问,在他的倡导下,终于在190 8年把魏玛市美术学校改建成市立工艺学校, 这个学校成为战后包豪斯校舍的直接前身。
包豪斯校舍设计的特点
①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与以往的学院派建筑设计不同的是,以往是从 外到内的设计方向,而这是从内到外的设计流 线,先把整个校区按功能的不同分区,按照各 部分的功能需要和相互关系确定他们的位置, 决定其体型。 ②采用不规则的构图。在此之前大多数的构图 是比较规整的,它没有突出的中轴线,是一座 不对称建筑。
实习工厂 大面积的 玻璃幕墙为工 作和学习提供 了良好的采光, 简洁而敞亮, 适合生产的需 要。
实习工厂内部
较高的层高,便于 各项工作的开展
建筑外表面 建筑外表面用玻璃代替墙 体,这一做法后来被广泛采用。 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 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 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
教室
这座建筑的室内环境都是由 包豪斯的实习车间即作坊共 同设计并实施安装的,充满 了独一无二的特色。
包豪斯校舍的功能性特征
功能性
校舍为综合性建筑,由功能不同的3个部 分——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和职业学校组 成。 设计构思摆脱了复古主义折中主义建筑的 对称构图概念,依功能的不同合理组合,体 现了“功能分区”的设计 理念。
功能性
建筑布局根据内部不同空间划分和联系来组合。 不再是传统的对称性布局,功能和流线成为空间创造的首要条件!
强调实用功能,充分利用现代建材、结构, 表现简洁、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 整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常经济的 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形。 建筑分析整座建筑分为三个部分: 1. 教学用房,主要是各科工艺车间; 2. 学生房,包学生宿舍、饭厅、礼堂及厨房等; 3. 职业学校,一个四层小楼,包豪斯教学楼相 距约20 米,中间隔一条道路
功能性 校舍第二部分:生活用房
生活用房包括:学生宿舍、餐厅、厨房、锅炉房、俱乐部兼剧场,其中学生宿舍是一幢相对独立的6层小楼,位于 生活用房东侧。连接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的是单层的餐厅和俱乐部。
学生宿舍
剧场
餐厅 用服务窗口把厨 房和餐厅连接起来, 还配有食梯,因此可 以服务于各层的画室 公寓以及楼顶上的屋 顶花园。 如果把折叠式的幕布移开, 舞台、餐厅和大厅就可以 组合成一个呈局部环形的 剧场,观众席从四周环绕 着舞台
设计学——分析包豪斯校舍的多重性特征
包豪斯校舍介绍
192 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新校舍。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W . 格罗皮 乌斯。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设计者创造 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 自的位置和体型。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 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 样。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 特的印象。该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划清了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典范作品。
平屋顶、白色抹灰外墙,没 有传统的柱廊、挑檐和附加 装饰,简洁的檐口设计
悬挑的阳台,简洁的窗 洞和栏杆
舞台把餐厅和主要大厅 分隔开来
功能性 学生宿舍
宿舍悬臂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 互交流促进感情的地方
6层楼 上部4 层 24 个房间是学生宿舍
功能性 校舍第三部分:职业学校
学校是一幢4 层小楼,位于教学楼北侧,与教学楼之间由进入学校的道路隔开,相距20 余米的两楼在二和三 层用过街楼相连,过街楼是办公室和教员休息室,过街楼下通道是两楼的出入口。
(艺术性、功能性、科技性、经济性)
艺术性:“创造” 手法
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 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 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 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 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象。该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 划清了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 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 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创新的功能设计构思使建筑功能合理、 使用方便,完全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复古主义折中主义建筑。
科技性
如镜面般的玻璃幕墙和不带装饰的直线性设计。 结构具有突出的实验性. 它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的结 构框架,利用中空的预制板架在梁上做地板。
光与影的对比手法 玻璃幕墙的特殊艺术效果 “透射” 玻璃幕墙的特殊艺术效果 “映照”
四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采用钢框架玻璃 幕墙。室内明亮通畅。
经济性
包豪斯校舍强调实用功能,充分 利用现代建材、结构,表现简洁、 通透,用不对称的造型来寻求整 个构图的平衡与灵活性,用非常 经济的手段表现出严肃的几何图 形。
包豪斯校舍的社会背景
①欧洲工业革命之前的手工工艺生产体系,是以劳动力为基点的,而工业革命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则是以机 器手段为基点。手工时代的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以娴熟的技 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 ②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于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然 而大工业生产的弊端是: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究其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 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而另一 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艺术家不屑关注平民百姓使用的工业产品。因此,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 突出。19世纪上半叶,形形色色的复古风潮为欧洲社会和工业产品带来了华而不实、繁琐庸俗的矫饰之风, 例如洛可可式的纺织机、哥特式蒸汽机、以及新埃及式水压机。产品设计中如何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引发 了一场设计领域的革命,以下三个运动作为标志,也是在包豪斯产生之前欧洲艺术设计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的革命。 ③1900 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和技术结合,提倡艺术家产品设计,主 要体现在家具和室内设计方面,主要贡献在于继承了英国的“艺术手工艺运动”主张的艺术和技术的相结合, 并使这种设计理念和观念在欧洲各国各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其局限在于否定了工业革命和机器生产的 进步性,错误的认为工业产品必然是丑陋的。
③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 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
基本建筑观念
强调现代建筑应当适应工业化时代的社会 需求,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 效益问题,采用新结构和新材料。摆脱历 史建筑式样的束缚,发展新时代的建筑美 学,创造新时代的建筑风格。 即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设计的多重性特征
设计师简介
中文名: 外文名: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 al t er G ropi us 德国 柏林 公元1883年5 月18日
国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职业: 毕业院校:
公元1969年7 月5 日
建筑师、教育家 慕尼黑工学院、夏 洛滕堡工学院 公立包豪斯学校的 创办人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 的奠基人之一
功能性
按功能分为三个部分: 1. 教学用房,主要是各科工艺 车间; 2. 学生房,包学生宿舍、饭厅、 礼堂及厨房等; 3. 职业学校,一个四层小 楼, 包豪斯教学楼相距约20 米,中 间隔一条道路
功能性 校舍第一部分:教学用房
教学用房包括教室和工艺实习车间,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位于临街主入口校内道路南侧。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主要成就:
(1883~1969)
设计师生平
①比利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无疑应推凡. 德。威尔德,他 出身画家,后来也当过建筑师,1890 年他为结婚选购家具时,感到市场的所有家具 都“形态虚伪”,从而开始自己动手设计大部分用品,这使他立誓毕生此从事设计 活动和设计改革。在19世纪末,他曾指出“技术是生产新文化的重要因素”,根据 理性结构原理所创造出来的完全实用的设计,才是实现美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才能 取得美的本质,他提出了技术第一性的原则,并在产品设计中对技术加以肯定。 1902 年至190 3年间,威尔德广泛地进行学术报告活动,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从建 筑革命入手,涉及产品设计,传播新的设计思想,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纯 艺术。
职业学校
过街楼
过街楼
这些新颖建筑构成要素的恰当运用以及其构图完美的建筑体量组合,形成了简洁清新、体现时代精神的整 体建筑风格。
功能性
底部架空,可供人车通行。
小结
包豪斯校舍校舍的建设采用的是现代建筑的手 法,它注重功能性,采取不规则的平面构图方 式,根据功能需要灵活的布局。且充分显示了 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是建筑外部反映内部的功能主义,而非由外至 内的形式主义。达到了实用、美观、大方、坚 固的现代建筑宗旨,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包豪斯校舍从19世纪末到今天,当中一共经历 了三个阶段,同时也换了三个校长,它一个多 世纪,一直前进不停,不断创新,对我们整个 世界建筑和教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Thank you
☺
②190 6年他考虑到设计改革应从教育着手,于是前往德国魏玛, 被魏玛大公任命为 艺术顾问,在他的倡导下,终于在190 8年把魏玛市美术学校改建成市立工艺学校, 这个学校成为战后包豪斯校舍的直接前身。
包豪斯校舍设计的特点
①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与以往的学院派建筑设计不同的是,以往是从 外到内的设计方向,而这是从内到外的设计流 线,先把整个校区按功能的不同分区,按照各 部分的功能需要和相互关系确定他们的位置, 决定其体型。 ②采用不规则的构图。在此之前大多数的构图 是比较规整的,它没有突出的中轴线,是一座 不对称建筑。
实习工厂 大面积的 玻璃幕墙为工 作和学习提供 了良好的采光, 简洁而敞亮, 适合生产的需 要。
实习工厂内部
较高的层高,便于 各项工作的开展
建筑外表面 建筑外表面用玻璃代替墙 体,这一做法后来被广泛采用。 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 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 能观点的一个主要方面。
教室
这座建筑的室内环境都是由 包豪斯的实习车间即作坊共 同设计并实施安装的,充满 了独一无二的特色。
包豪斯校舍的功能性特征
功能性
校舍为综合性建筑,由功能不同的3个部 分——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和职业学校组 成。 设计构思摆脱了复古主义折中主义建筑的 对称构图概念,依功能的不同合理组合,体 现了“功能分区”的设计 理念。
功能性
建筑布局根据内部不同空间划分和联系来组合。 不再是传统的对称性布局,功能和流线成为空间创造的首要条件!